班主任工作會議心得體會(精選3篇)
班主任工作會議心得體會 篇1
我的班主任工作由于經驗的欠缺,在許多方面還是存在著不足。
1、缺少觀察。
總不能在事情發生之前,對學生進行及時的教育,從而防止事情發生,我處理事情總是跟在學生的身后。
2、做事要貴在堅持。
自己做事總是比較沖動,事事都想很快有成效,想對孩子的要求一說,他們就馬上能實施,但自己就沒有對孩子的寬容,沒有想到要求發下后自己都沒能夠一下子就完成到,何況是這些剛從小學上來的孩子呢!所以自己就松懈下來,沒有好好堅持到底,這是我自己要好好克服的問題。我要明確我面對的是活生生的生命,他們都有自己的思想,都有自己的習慣,想一下子改變他們已有的不良行為,必定要通過他們自己不斷的思想斗爭,內化成自己的思想,然后改變自己的行為,這必須要有一個比較長的時間,因此我更要有寬容之心,更要有改變他們的持久之心。
總之,只要我們心中是真誠地為孩子,為孩子的健康成長而付出,端正自己的工作態度,一切都為提升孩子生命狀態為出發點,我相信,我的班主任工作能在不斷的磨練中得到提升。通過一個學期的工作,我的班主任工作在校領導的關心與指導下,有所進步,也提高了!班級管理工作方法千差萬別,讓我在實踐中去探索總結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經驗,使班級管理工作的水平得到提升!
班主任工作會議心得體會 篇2
班主任工作是管理人的工作,我所面對的又是朝氣蓬勃,有思想,有感情,自我表現欲強的二年級學生,所以一個學期下來給我最最強烈的體會是:班主任工作中既要有宏觀的群體管理,又要有微觀的個性發展;要有強烈的前瞻性;工作更要細致的落實到位,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在班上健康全面發展。作為新班主任,我對我們班活潑好動的特點,做了如下的工作:
1、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
初中生自控力差,紀律渙散。我從培養學生良好習慣入手,課上進行趣味教學,盡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組織好學生的紀律。利用午會課學習《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提醒學生做好上課準備工作,并且在課后注意觀察學生的行為,根據學生的表現在學生中樹立榜樣。在日常學習中,時刻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逐漸養成認真聽課、認真作業、下課好好休息、講文明、講禮貌的好習慣。
2、培養良好的班集體
班集體是培養學生個性的沃土,有了這塊沃土,學生的個性才能百花爭艷。集體活動,最能培養學生的凝聚力、集體榮譽感。我帶領學生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每天中午,我協助學生搞好衛生工作,這樣,學生不僅養成逐步養成熱愛勞動的好習慣,而且時刻想為自己的班集體爭光。逐步形成一個健康向上、團結協作的班集體。
3、關愛每一個
平時,我能關心愛護班里的每一個學生。對一些表現不太好的同學,更是傾注了更多的愛和心血。我經常和他們談心,抓住他們的閃光點鼓勵他們。當他們有困難的時候,我總是耐心地幫助他們,使每一個孩子都能揚長避短,健康地成長。
班主任工作會議心得體會 篇3
陳宇老師的書好像有一種魔力,只要一拿起來就不想放下,不論是《你能做最好的班主任》還是《學生可以這樣教育》都曾讓我手不釋卷。因為打開這些書,就像陳宇老師就在眼前,他好像知道你在班主任工作中會遇到什么問題一樣,一一為你解疑答惑,讓你豁然開朗。而這幾天讀陳宇老師的《班主任工作十講》同樣有這樣的感覺,讓我沉醉其中,不尋歸路。掩卷而思,本書給了我很多的思考。
一、做班主任,要有良好的工作習慣。
在從事教育工作的人中,班主任的地位是非常特殊的。班主任比非班主任教師承擔了更多的教育責任。班主任不僅有上好課,還得帶好班。要面對那么多繁雜、瑣碎的工作,要成為一名優秀的班主任,首先必須具有良好的工作習慣。就像《清單革命》里所講的那樣,把一天內要完成的主要事情在紙上列出來,一件一件地完成。沒做完一件事情,就從清單中劃去一件,這樣做不僅能提高工作效率,還能讓人有成就感。另外在要為日常工作劃定固定時間,除非出現意外狀況,否則不輕易改變,而在做一件事時就專注在這件事情上,其他的事情暫時都不要考慮。還有就是要盡可能的及時處理問題,不拖沓、不懈怠。只有班主任自身有良好的工作習慣,才能有條不紊地更好完成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更好管理班級。
二、做班主任,要有高效的工作方法。
正如陳宇老師在《班主任工作十講》一書的《自序》中寫的:“本書側重于對班級管理方法的研究,探討一名“職業班主任”如何用職業的做法打理班級。”在本書中,陳宇老師列舉了大量案例,而且這些案例都是陳宇老師親自操作過、在實踐中得以驗證的。不少的方法都是可借鑒、可復制的。不必說班級組建初期班級組織結構的合理構建、班干部的選擇和培養,也不必說優良班風的營造、班級多元評價體系的構建,單是班級常規事務管理中的很多具體方法就讓我驚嘆不已。很高興自己在平時的班級管理中有很多的'做法和陳宇老師不謀而合,也反思自己在常規管理中還有哪些細節做得不到位、哪些方法還可以更完善。
三、做班主任,要不斷的進行思考。
做班主任如果只會埋頭做事,不去發現、思考和總結班級中出現問題的規律性,就會陷入低效、重復勞動的“苦海”中,也會很容易產生職業倦怠感。如果要做一名智慧的“職業班主任”,就必須具備“班主任思維”,應該像班主任那樣去思考。如在平時處理個案時,要不斷的總結規律,這樣,當解決了一個問題就為解決其他同類型其他問題提供了范本,只要做到這樣,才能不僅能成為一個有教育理念高度的班主任,更能成為一個在工作方法中游刃有余的班主任。
不論是工作習慣,還是工作方法,都需要班主任不斷地思考總結。樊登老師說“工作,是最好的修行。”愿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修一顆更好的心,行至班主任工作的繁花似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