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務工作者九不準心得體會(精選5篇)
醫務工作者九不準心得體會 篇1
新年伊始,在醫院領導的帶領下,我認真學習了《加強醫療衛生行風建設“九不準”規定》。通過學習,我深刻地領悟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這一句話的深刻含義,體會到做為一名醫務人員身上所肩負的神圣使命。
醫生是一種責任,醫生是一種義務,而醫生更是我的驕傲。醫生要肩負著廣大人民群眾身心健康。要做到讓病人滿意、群眾滿意、社會滿意。“九不準”規定為我今后醫療工作的開展指明了道路,避免了我在醫療工作中出現錯誤。正像醫生職業道德所言:“救死扶傷、防病治病、實行社會主義人道主義、全心全意為人民身心健康服務”我一定會遵守“九不準”的規定,做一名合格的醫務人員。
九不準具體學習內容如下:
一、不準將醫療衛生人員個人收入與藥品和醫學檢查收入掛鉤
醫療衛生機構應當結合深化醫改建立科學的醫療績效評價機制和內部分配激勵機制。嚴禁向科室或個人下達創收指標,嚴禁將醫療衛生人員獎金、工資等收入與藥品、醫學檢查等業務收入掛鉤。
二、不準開單提成
醫療衛生機構應當通過綜合目標考核,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和效率。嚴禁醫療衛生機構在藥品處方、醫學檢查等醫療服務中實行開單提成的做法,嚴禁醫療衛生人員通過介紹患者到其他單位檢查、治療或購買醫藥產品等收取提成。
三、不準違規收費
醫療衛生機構應當嚴格執行國家藥品價格政策和醫療服務項目價格,公開醫療服務收費標準和常用藥品價格。嚴禁在國家規定的收費項目和標準之外自立項目、分解項目收費或擅自提高標準加收費用,嚴禁重復收費。
四、不準違規接受社會捐贈資助
醫療衛生機構及行業協會、學會等社會組織應當嚴格遵守國家關于接受社會捐贈資助管理有關規定,接受社會捐贈資助必須以法人名義進行,捐贈資助財物必須由單位財務部門統一管理,嚴格按照捐贈協議約定開展公益非營利性業務活動。嚴禁醫療衛生機構內設部門和個人直接接受捐贈資助,嚴禁接受附有影響公平競爭條件的捐贈資助,嚴禁將接受捐贈資助與采購商品(服務)掛鉤,嚴禁將捐贈資助資金用于發放職工福利,嚴禁接受企業捐贈資助出國(境)旅游或者變相旅游。
五、不準參與推銷活動和違規發布醫療廣告
醫療衛生機構和醫療衛生人員應當注意維護行業形象。嚴禁違反規定發布醫療廣告,嚴禁參與醫藥產品、食品、保健品等商品推銷活動,嚴禁違反規定泄露患者等服務對象的個人資料和醫學信息。
六、不準為商業目的統方
醫療衛生機構應當加強本單位信息系統中藥品、醫用耗材用量統計功能的管理,嚴格處方統計權限和審批程序。嚴禁醫療衛生人員利用任何途徑和方式為商業目的統計醫師個人及臨床科室有關藥品、醫用耗材的用量信息,或為醫藥營銷人員統計提供便利。
七、不準違規私自采購使用醫藥產品
醫療衛生機構應當嚴格遵守藥品采購、驗收、保管、供應等各項制度。嚴禁醫療衛生人員違反規定私自采購、銷售、使用藥品、醫療器械、醫用衛生材料等醫藥產品。
八、不準收受回扣
醫療衛生人員應當遵紀守法、廉潔從業。嚴禁利用執業之便謀取不正當利益,嚴禁接受藥品、醫療器械、醫用衛生材料等醫藥產品生產、經營企業或經銷人員以各種名義、形式給予的回扣,嚴禁參加其安排、組織或支付費用的營業性娛樂場所的娛樂活動。
九、不準收受患者“紅包”
醫療衛生人員應當恪守醫德、嚴格自律。嚴禁索取或收受患者及其親友的現金、有價證券、支付憑證和貴重禮品。
各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和醫療衛生機關于建立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不良記錄的規定
為加強醫療機構管理,規范醫療機構采購藥品、醫用設備和醫用耗材,制止非法交易活動,打擊商業賄賂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和有關規定,特制定本規定:
一、各省級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建立本行政區域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不良記錄(以下簡稱商業賄賂不良記錄),商業賄賂不良記錄在衛生行政部門網站上公布。
二、藥品生產、經營企業或者其代理人給予采購與使用其藥品、醫用設備、醫用耗材的醫療機構的負責人、藥品采購人員、醫務人員以財物或者其他利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列入商業賄賂不良記錄:
(一)經人民法院判決認定構成行賄犯罪,或者犯罪情節輕微,依照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人民檢察院作出不起訴決定的;
(二)由紀檢監察機關以賄賂立案調查,并依法作出處理的;
(三)因行賄行為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財政部門或者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作出行政處罰的;
(四)省級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情形。
三、省級衛生行政部門在將藥品生產、經營企業列入商業賄賂不良記錄前,應當告知當事人。當事人對被列入商業賄賂不良記錄有異議的,可以要求聽證,但聽證內容不包括有關部門作出的處理決定。
四、對列入當地商業賄賂不良記錄的藥品生產、經營企業,醫療機構在兩年內不得以任何名義、任何形式購入其藥品、醫用設備和醫用耗材。
五、總公司被列入商業賄賂不良記錄的,其具有法人資格的子公司不與總公司共同承擔相應責任;具有法人資格的子公司被列入商業賄賂不良記錄的,總公司不共同承擔相應責任。
六、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醫療機構負責人、藥品采購人員、醫務人員收受藥品生產、經營企業或者其代理人給予財物或者其他利益的,有權向衛生行政部門舉報,衛生行政部門應當根據職責及時調查核實。
七、醫療機構負責人、藥品采購人員、醫務人員收受藥品生產、經營企業或者其代理人給予財物或者其他利益的,由衛生行政部門按照《藥品管理法》第九十一條第二款的規定,沒收違法所得;對違法行為情節嚴重的執業醫師,吊銷其執業證書;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所在醫療機構對收受財物或者其他利益的醫療機構負責人、藥品采購人員和醫務人員,必須給予處分。
八、衛生行政部門應當與司法機關和監察、工商、財政、藥品等相關行政部門建立溝通機制,互相通報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案件信息和查處結果。
九、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加強對醫療機構執行本規定情況的監督檢查。
十、本規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各省級衛生行政部門可根據需要制定具體實施辦法。構應當切實加強對上述規定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嚴肅查處違規行為。對違反規定的,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和黨紀政紀規定,視情節輕重、造成的影響與后果,由所在單位或有關衛生計生行政部門給予相應的組織處理、黨紀政紀處分或行政處罰;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對工作嚴重不負責任或失職瀆職的,嚴肅追究領導責任。
通過對“衛計委九不準”的詳細剖析與解讀,我充分認識到其在樹醫藥衛生行業新風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只要我們醫療護理人員以其為我們的工作的尺度,以其為我們行醫之底線,那么我相信我們的醫療風氣將煥然一新,醫患關系也將迎來新的春天。
醫務工作者九不準心得體會 篇2
認真學習了《加強醫療衛生行風建設“九不準”》的規定。“九不準”包括:一、不準將醫療衛生人員個人收入與藥品和醫學檢查收入掛鉤;二、不準開單提成;三、不準違規收費;四、不準違規接受社會捐贈資助;五、不準參與推銷活動和違規發布醫療廣告;六、不準為商業目的統方;七、不準違規私自采購使用醫藥產品;八、不準收受回扣;九、不準收受患者“紅包”等。衛計委同時發出通知,將執行“九不準”的情況列入醫療衛生機構以及人員年度考核、醫德考評和醫師定期考核的重要內容,作為職稱晉升、評優評先的重要依據。
多年來由于醫療體制改革的滯后,受以藥養醫等大環境的影響,加之醫務人員的投入/回報不均衡等因素,導致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的價值觀與職業道德之間的關系失衡和執業行為扭曲。在利益的驅使下形成了醫療行業的“潛規則”,致使扭曲的心態和錯誤的價值取向勝過了醫者的美德。在價值扭曲的心態下醫療行業和醫務人員常以“九不準”中不準的行為方式淡化了“白衣天使”的形象,因而給患者在病痛中增加了不應有的負擔和傷害,加重了醫患之間的矛盾。因此衛計委制定下發了《加強醫療衛生行風建設“九不準”》的規定。
通過學習,我深刻地領悟到“九不準”對糾正醫療行業風氣及規范醫務人員職業道德有其重要價值和現實意義。體會到“九不準”從規范醫務人員的職業道德入手,為要扭轉多年來醫療行業及醫務人員價值取向和執業風氣。“九不準”在制度上為醫務人員建立了不準做的“底線”和行為標準,同時也作為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監督、考核的依據。
規范醫療行業執業行為和醫療體制改革關乎政府執政為民的形象,也是廣大醫務人員已久的盼望。同時期望建立有實質的規范制度和長效的監督考核機制,更盼望深層次的醫療體制改革。這也好還醫療行業和醫務人員的本來面目。
“九不準”為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詮釋“關愛生命,誠系健康”這一口號和職業道德提供了見證的機會。所以,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就要主動地改變觀念,認真遵守“九不準”的規定,使之與所肩負的神圣使命及職業道德相符。我作為一名醫務人員認真貫徹執行“九不準”的規定是自己神圣的職責,幫助、憐恤、救治患者也是我當盡的本份和責任,同時也是一種義務。
通過學習《加強醫療衛生行風建設“九不準”》,我決心積極響應國家衛計委提出的“九不準”規定,自覺規范自己的職業行為,與廣大醫務人員一起將扭曲的自身形象回歸本源而盡自己的努力。
醫生的真誠服務承載著病人的托付和人民生命的安全和健康。唯有用醫院“十字”標志中蘊含的愛為核心,即愛心、熱心、耐心、細心來呵護,才能讓人民信任、病人放心、社會滿意。“九不準”的規定為我今后醫療工作中的執業行為指明了方向,建立了標準,我將努力遵守“九不準”的規定和醫生職業道德所言:“救死扶傷、防病治病、實行社會主義人道主義、全心全意為人民身心健康服務”,努力維護白衣天使的形象,做一名人民滿意、患者信賴的醫生。
醫務工作者九不準心得體會 篇3
《加強醫療衛生行風建設“九不準”》既是我們醫療行業對社會的承諾,也是我們行業自我束縛的紀律底線,有側重要的現實意義。古話說“學醫先學德”,“無恒德者,不可以作醫”。國際上,美國、法國等也有醫師職業準則和規范醫師酬勞的陽光法案。古今中外,凡從醫者應當有比凡人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更多的自覺和更多的自省,從這個意義上看,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印發的“九不準”,有益于進一步建立和維護我們醫務職員良好形象,對我們醫務職員而言,“九不準”其實不是道德的高線,而是應堅守的底線。
在此,我向所有奮斗在診療一線的醫務職員呼吁:
第一,將積極貫徹落實“九不準”作為自覺行動,努力進步醫療質量和服務水平,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衛生行風建設作貢獻。
第二,在平常診療中努力把握過硬技術本領,嚴格診療規范,不斷精進醫術,為患者提供更優良的醫療服務。
第三,恪守醫德,誠信行醫,文明行醫,不弄虛作假,不過度醫療,公道用藥、公道檢查、公道收費,讓患者放心、滿意。
第四,遵紀遵法,嚴格執行行業紀律,拒收紅包、回扣,自覺抵制各種行業不正之風和現象。
第五,充分尊重患者,尊重患者的選擇權、知情權、隱私權和監督權,為構造和諧醫患關系貢獻氣力。
我們深信,高尚的醫德勢必拓展我們神圣的事業,廉潔的醫風勢必提升我們的人生價值。懇切希看醫務界同仁認真遵守“九不準”,并歡迎社會各界監督。
醫務工作者九不準心得體會 篇4
《醫療衛生行風建設“九不準”規定》,體現了從嚴要求,為醫療行業作風建設,立了規矩,設了底線。通過認真學習,使我深刻地領悟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這一句話的深刻內涵,體會到做為一名醫務人員身上所肩負的神圣使命。“九不準”規定,為我今后醫療工作的開展指明了道路,避免了我在醫療工作中出現差錯。
醫生是一門神圣的職業,醫生要肩負著廣大人民群眾身心健康;要做到讓病人滿意、群眾滿意、社會滿意,就必須堅持“九不準”規定。正像醫生職業道德所言:“救死扶傷、防病治病、實行社會主義人道主義、全心全意為人民身心健康服務”,我一定會遵守“九不準”的規定,做一名合格的醫務人員。
“九不準”規定涵蓋內容廣,對癥醫療要害,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比如,不準將醫療衛生人員個人收入與藥品和醫學檢查收入掛鉤、不準開單提成、不準違規收費、不準違規接受社會捐贈資助、不準參與推銷活動和違規發布醫療廣告、不準為商業目的統方、不準違規私自采購使用醫藥產品、不準收受回扣、不準收受患者“紅包”,還有《各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和醫療衛生機關于建立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不良記錄的規定》,這些規定,不僅是約束和引導醫療服務行為,不斷增強醫療衛生人員的遵紀守法意識、廉潔從醫意識的利器,更為預防和消除醫療服務中的各種不良行為設定了高壓線。
然而,我們也必須清醒地看到,當前醫療衛生行風建設方面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現象:一些醫院大處方、濫檢查、收費不規范等現象不同程度存在;有的醫務人員收受“回扣”、“紅包”;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時有發生,形式更加多樣,手段更加隱蔽;甚至極少數人員跌落違法犯罪的深淵。這些現象,與醫療衛生為人民健康服務的宗旨背道而馳,與救死扶傷的神圣職責水火不容。
“九不準”規定注重防微杜漸,避免“小病不治釀成大病,大病拖延釀成不幸”。“九不準”在醫療服務的當下,彰顯的是行業主流價值,使正確行為得到鼓勵、錯誤行為受到譴責。文明禮貌,優質服務,熱心、耐心、愛心、細心、關心、體貼患者,加強與患者的交流和溝通,努力構建和諧醫患關系應成為每名醫務工作者的行為準則。不利用工作之便謀取私利,不收受藥品、醫用設備、醫用耗材等生產、經營企業或經銷人員給予的財物、回扣以及其他不正當利益應成為警示。
作為醫生,應嚴謹求實,精益求精,積極參加在職培訓,刻苦鉆研業務技術,努力學習新知識、新技術,努力提高專業技術水平。在工作中,也要增強責任意識,防范醫療差錯、醫療事故的發生。這些關乎關系醫療衛生人員在患者心目中的形象。
厚德載醫是正道常理。希波克拉底誓言猶鏗鏘在耳。孫思邈也曾說過,“凡大醫治病,必當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愿普救含靈之苦。不得問其貴賤貧富,亦不得瞻前顧后,自慮吉兇。如此可為蒼生大醫”。這些震撼靈魂的醫學精神宣言,塑造了醫者仁心的理念和行為準則。白求恩、張孝騫、林巧稚、吳孟超等老一代德高業精的醫學大家,值得繼承和發揚。我們要銘記于心、付諸于行,從自我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堅持救死扶傷、防病治病的宗旨,廉潔自律,恪守醫德,發揚大醫精誠理念和人道主義精神,以病人為中心,全心全意為人民健康服務。尊重患者,關愛生命,堂堂正正、清清白白、勤勤懇懇努力做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
通過對衛計委“九不準”規定的詳細剖析與解讀,我充分認識到其在樹醫療衛生行業新風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是下決心、動真格,只要醫護人員以其為我們的工作的尺度,以其為我們行醫之底線,愛崗敬業,團結協作,樂于奉獻,熱心公益,忠誠職業,盡職盡責,那么我相信醫療風氣將煥然一新,醫患關系也將迎來新的春天。
醫務工作者九不準心得體會 篇5
首先:改善服務態度,改善服務用語,提高服務質量而不是提高灰色收入。盡量避免因言語不當引起的誤會,讓病人在本院有回到家的感覺,讓病人進醫院時的愁容滿面,到回家時的眉開笑意。一句不經意的問候,一個真誠的微笑,就可以溫暖患者的心房,給他們以戰勝疾病的信心,“以病人為中心,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做病人之所需”,敬業愛崗,取信于患者,沒有豪言壯語,只有無私奉獻,用溫馨的微笑恪守那個神圣的誓言,構建和諧醫患關系,締造人間愛的真諦,而我們的工作,也在平凡中得到了升華。通過提高服務質量,改善服務態度贏得市場,贏得民眾的信任,從而得到生存和發展的機會。醫院需要好的口碑,好的口碑會給醫院和個人帶來更多的經濟利益。
其次:堅持落實好醫療服務和醫藥收費價格公開制度和住院病人“日清單制”,讓患者明明白白消費,把“醫不二價”、“童叟無欺”作為行醫道德的根本要求。只有心擺正了,才會對病人堅守誠信,才能兌現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諾言。嚴禁違反規定泄露患者等服務對象的個人資料和醫學信息。誠信是一個重要的社會道德范疇。我國古代思想家對誠信道德的闡述和強調不絕于史,在傳統理論中,誠實守信被看做“立身之本”、“舉政之本”、“進德修業之本”。嚴禁醫療衛生人員利用任何途徑和方式為商業目的統計醫師個人及臨床科室有關藥品、醫用耗材的用量信息,或為醫藥營銷人員統計提供便利。當今社會,誠信更進一步發展成為我們中華民族的深層道德意識,并體現在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 “國家應以誠信為突破口,在依法治國的基礎上強化公民道德建設,逐步建立起誠信社會、道德社會。 “公民道德建設千頭萬緒,誠信應該成為整個公民道德建設的突破口。一個人只有誠信做人,誠信地對待工作、家人和社會公眾,才可能建立和完善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社會公德,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精華才能得到繼承,道德社會才能真正建立。
醫院的服務宗旨是減少疾病、救死扶傷,不能單純以營利為目的,醫療衛生人員應當遵紀守法、廉潔從業。工作中我要嚴格要求自己,憑良心做好一名醫務工作者。
最后:通過對“衛計委九不準”的詳細剖析與解讀,我充分認識到其在樹醫藥衛生行業新風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只要我們醫療護理人員以其為我們的工作的尺度,以其為我們行醫之底線,那么我相信我們的醫療風氣將煥然一新,醫患關系也將迎來新的春天。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憂患意識,牢記黨和人民的囑托,恪守全心全意為人民健康服務的宗旨,以對人民滿腔熱情、對技術精益求精的精神,從自身做起,從現在抓起,樹立良好的醫德醫風,用自己的行動來兌現醫院“以病人為中心,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做病人之所需”的諾言,維護我院的良好醫療服務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