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班主任工作實踐心得體會(通用3篇)
2023班主任工作實踐心得體會 篇1
轉化后進生是班主任義不容辭的職責。每個班在不同程度上都有后進生,可如何對待他們呢?首先做到不厭棄他們,然后根據后進生的特點和形成原因做好轉化工作。法國教育學家盧俊在他《愛彌兒》一文中寫道:"人生當中最危險的一段時間是從出生到十二歲,在這段時間中還不采取摧毀種.種錯誤和惡習的手段的話,它們就會發芽滋長,以至以后采取手段去改的時候,它們已經扎下了深根,以至永遠也把它們拔不掉了。"在我班后進生身上表現出來的不良行為,大多數不是道德觀念上的,有的是出于好奇,有的是出于一時糊涂做出的不正當舉動,有的是由于自控能力差造成的。分析后進生形成的原因,幫助他們克服缺點和毛病是班主任份內的責任,因此,我是這樣對待后進生的:
一、關心熱愛后進生。
后進生不是天生的。他們中有的是受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有的是父母離異,不正常的家庭教育造成的;有的是身心發展中各種消極因素惡性膨脹的結果。由于后進生存在不少的缺點和錯誤,因此經常受到老師們的批評,家長的指責,同學們的白眼。他們往往在同學中抬不起頭。他們需要的是老師的關心,家庭、集體的溫暖。實踐證明,要轉化后進生,只有使后進生動情。我們只有用心靈的溫暖去醫治他們心靈的創傷,用精神的甘露去洗滌他們精神上的污垢,只有消除了后進生對老師、家長、同學的對立情緒,才能開展轉化工作。日常生活中,我從各方面去關心他們:在學習上熱情地給予指導,遇到困難時給予真誠的幫助,有了點滴進步及時鼓勵,犯了錯誤進行耐心地教育,使他們時時感到老師的愛護與關心,使逐步改正錯誤和缺點。
二、了解后進生形成的原因是轉化工作的先決條件。
要做好轉化后進生的工作,就得深入了解,全面分析后進生的特點和形成原因,堅持在了解中教育,在教育中了解。每接一個新的班級,我首先在原班主任那里了解學生情況,特別是后進生的情況:雙差生是哪些,家庭教育如何,主要問題是什么?單差生是哪些,家庭教育如何,主要問題是什么?在新的學期開學前,做到心中有數。
實踐證明,只有全面了解后進生的情況,才能有的放矢,做好轉化后進生的工作。
三、對后進生要因勢利導,堅持一分為二。
后進生的缺點較多,也較突出,容易被大家發現。他們也有優點和長處,只不過不太明顯和突出,時常被大家忽視。往往這一點就不利于調動后進生自身的積極因素去克服消極因素。我認為,作為一個班主任就應該注意發現后進生的微小進步,堅持一分為二,優點給予充分的肯定,積極引導,有時創造條件讓他們施展自己的長處,以自身的長處逐步克服一些短處,從中讓他們看到希望,增強進步的信心。三年級上期,我班從東水門小學轉來一位學生,不僅成績差,紀律、習慣也差,時常擾亂課堂,科任老師意見也大,進行多次教育,常和家長聯系,但效果不大。
一次捐資修建人民廣場,他捐資200元人民幣,我抓住他熱愛家鄉,積極參加教育活動這一良機,在班上表揚了他,并在周末評比中獎勵了他兩面小紅旗。他非常高興,星期五放學回家,告訴家長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學校受表揚的事。我發現他有為集體做事的想法,就有意識地讓他當小組長,除了平時給組上的同學記分以外,還讓他收小組的作業本。他的嗓音好,就常常讓他在班上起音唱歌。他有了點滴進步,除了在班上表揚他,并在周末接送卡上寫上他的進步,讓家長也分享孩子進步的喜悅。慢慢地,這個學生集體榮譽感增強了,違紀的現象逐漸減少了,成績也有所提高,這學期期末語數考試成績都得了"a",家長特地獎勵他和同學一起到廈門去旅游。從實踐中,我深深地感受到后進生受到了老師的愛護、信任,就會有一種受到鼓舞和激勵的內心情感,就會愉快地接受老師的教育幫助。
四、對后進生要做到嚴中有愛,愛中有嚴。
意大利著名的幼兒教育家蒙臺俊利曾在《幼兒教育》一文中這樣寫道:"道德的營養不良和精神的中毒對人們心靈危害,正如身體的營養不良對身體健康的危害一樣。"對后進生的不良行為,我沒掉以輕心,聽之任之。如果我們不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消除不良行為的苗頭,任其發展下去,必然導至從小到大,形成惡習,但是大張其鼓地批評教育,處理不當,也會損害他們的自尊心,做出事以愿違的事。
四年級上期的一天,生活老師反映男生寢室里掉了二十五元錢。我得知消息后,感到十分惱火,又是一件無頭案。可是不清查出來,我也不心甘。暗地我找個別學生談話了解情況,找線索,經過調查,目標落在一個曾背地拿過同學東西的學生上。我多次找他談話,啟發教育他,給他講道理,談危害,并保證他的事不在班上公開,為他保守秘密。經過兩天的個別談話,解掉他的思想包袱,他終于說出拿同學錢的經過。
事后我履行了諾言,并幫他還了二十五元錢。同時和家長取得了聯系,希望得到家長的配合,共同教育好孩子。家長知道情況后也十分重視,時常到學校了解孩子在校情況,同時也反映孩子在家的表現,我沒有因此事撤他小組長的職,反而時時關心他,提醒他,避免他重犯缺點,從那以后,他再也沒有拿過別人的東西了。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體會到轉化后進生與培養優等生同樣重要,對后進生我們只要關心、愛護他們,做深入細致的工作,因勢利導,循循善誘,讓他們感受到集體的溫暖,老師的關心,使他們有親切感、安全感、信任感。我堅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2023班主任工作實踐心得體會 篇2
經過幾年班主任工作經驗的指導,我有了一些粗淺的認識,也有了一些深切、真實的體會。一年級孩子的事特小,但需要老師嘴勤、腿勤、手勤,甚至還要耳聰目明,現將一學期以來的班級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主要成績
(一)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
良好的行為習慣對人的一生起著重要的作用。一年級是基礎教育的起始階段,更是進行良好行為習慣培養的關鍵時期。習慣的好壞,不但影響孩子的生活、性格、行為等,還直接關系到學習和工作的成功與否,甚至會影響孩子的將來。因此,本學期我把班級工作的重點落實在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上。
我是從以下幾個方面做的:
1、低起點
一年級的學生,只有七、八歲,他們年齡小,依賴性強,動手能力差,大多習慣不好。有的甚至刁鉆任性。這時,教育切不可太心急。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只有耐心,對學生所設定的目標要求起點低,教師學會換位思考,站在學生的角度設身處地地考慮學生的承受,掌握情況,學生才能踏踏實實、循序漸進、步步走好。也才能樹立學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自信心。為了克服學生對做作業的畏難情緒,為以后養成良好作業習慣打下基礎,我布置較少的作業;在課堂上留下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做作業,并只提兩個小要求:做作業時一不講話,二不玩。只要做到了,就是認真做作業的好孩子。要求低,學生很容易就獲得了滿足感,成就感。這個要求做到了,再提新要求,這樣為學習設置臺階,使其不斷進步
2、細要求
一年級學生,天真活潑,以形象思維為主,對抽象的詞語理解不夠,也把握不好尺度。為此,我對學生的習慣要求不能太空洞、太籠統,要細、要實、要學生一聽就懂,知道做法,操作性強,有時學生上課開小差了,做小動作了,隨便講話等,我一說“一、二、三”,學生馬上接著說后半句,既復習了上課聽講常規,又有效地提醒,、督促了不守紀律的孩子。
3、強訓練
提出了一些細小的要求,如果不進行扎實有效的訓練,等于是空話一句,而且訓練要嚴格,要有一種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耐心。如為養成學生的文明行為,我按學校的要求要做到說話要輕,走路要輕,室內不亂喊亂叫,不隨便撕紙。外出做操要走整齊,同學之間不踢不打不罵。雖然剛開始時花時多,但這樣三番五次強化訓練,行為要求已深入學生心田,并化為自覺行為,良好習慣也就慢慢養成了,效率也提高了。
4、常評價
一年級的學生都急于想知道自己通過努力所做的事會得到老師怎樣的評價。為了迎合學生的這種心理,我平時細心觀察好的、進步的及時表揚。我對他們的表揚有時是一種贊許的微笑,有時是朵紅花或是一顆星星,有時是一句由衷的贊揚
(二)給予孩子班級管理的機會
在班級管理中,成立了班委,讓班委的同學參加班級的管理,讓班委的同學參加紀律管理、衛生管理。以后我還將使用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班組不同層次的管理。使得每個學生都有機會輪流擔當小組組長、值日班長都有機會與同學接觸,與老師交流,都有機會鍛煉自己多方面的能力。
(三)及時做好與家長的交流溝通工作
好多家長對孩子學習的重視程度跟孩子的學習成績成正比。為此,我經常與之溝通、交流,設法改觀一些家長的態度,向家長介紹了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學校對孩子的行為要求,耐心地同家長分析了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努力贏得家長的信任、支持和配合,共同探討教育的有效方法,取得了家長的積極配合。
二、不足之處:
1、部分孩子的讀書興趣不濃,不大愛看書。
2、部分孩子不愛勞動,班集體榮譽感不夠強。
3、很多孩子的自理能力較弱,不會整理自己的書包和抽屜。
4、有個別孩子的課堂紀律表現不好,坐不住,會影響別人。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1、隨著孩子們一天天的長大,我一定要嚴肅孩子們的課堂紀律。通過激勵與表揚的方式讓學生時刻嚴格要求自己,使自己成為學習的小主人。
2、用耐心與愛心來感化和教育孩子。
2023班主任工作實踐心得體會 篇3
本學期我擔任九(11)班的班主任。班級工作的重點是繼續做好班級常規的管理工作,同時,抓好學生的考試成績,本著一切從學校工作和學生實際出發,從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入手,切實抓好了班級的管理工作,提高了學生道德素質,幫助學生改變了許多不良的習慣,樹立了正確的學習理想。我重點著手抓住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進一步完善了班級管理制度,建立良好班級集體,形成學生思想進步,相互團結友愛,樹立良好的班風,班貌,真正成為理想的班集體。
2、化被動學習為自主學習。到了初三,面對畢業升學考試,學生已經逐步擺脫初一、二時期的幼稚和盲目,學習目的日漸明晰。班主任可以乘勢開發學生求知上進的內在動力,分析形勢,明確任務。引導學生自覺確定學習目標,制定學習計劃,選擇學習方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學會自我監控,自我指導,自我強化,自覺主動的鉆研知識,只有化被動學習為自主學習,學生才能積極拓展提升自己,取得長足的進步。
3、防止偏科,全面發展。班主任應時刻關注學生各學科的均衡發展,引導學生不斷強化薄弱學科,突破重點,幫助偏科學生建立自信,提升興趣。班主任應和各學科老師保持密切聯系,隨時把握偏科學生學習情況。多和學生進行心理溝通,經常家訪,和家長保持及時緊密的聯系,和科任教師一起為他們出謀劃策,排解困難,并利用課余時間個別輔導,開開“小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