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小組工作計劃書范文
一、小組名稱:農村社區青少年品格培養小組
二、活動背景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村地區的生活節奏和生存壓力也逐漸增大,很多農村家庭重視經濟收入增加,忽視青少年子女的培養教育,這對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有不利影響。某村,由100多個家庭共600多人組成,村中中年男人基本都外出務工,留在村子里面的人群主要以婦女和青少年群體為主,青少年群體除了在學校之中學習之外,周末在家處于無人管理狀態,流散在社區中玩耍,甚至曾經出現個別孩子偷盜的情形,青少年周末生活的不合理狀態不僅使青少年人身存在安全隱患,更會影響到青少年生理、心理的正常發育成熟。
在農村社區中,“熟人社會”成為普遍特征,人與人之間的社會互動關系相對密切,社會聯系相對緊密,但社會資源相對短缺,文化氛圍淡薄,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主要以自我認知、表達與溝通、情緒管理、性格培養、角色定位、兩性關系等方面為主,這些對于青少年健康人格品質的塑造影響重大。通過小組工作的方式介入,與孩子們建立關系,培養孩子們正確的價值觀念,塑造健康的性格特征,促進孩子們的健康成長。
三、理論架構
(1)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
在青少年社會工作中,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的基本理念體現為:青少年的行為也是環境的產物,他們的發展受到環境的制約。
(2)斯賓塞的社會進化說
斯賓塞提出“適者生存”的概念,認為社會是一個不斷進化的過程,先進的不斷取代落后的,不能適應人類社會需要的東西和人。
(3)“哈本頓成長研究”
英國生物學家丹納通過“哈本頓研究”指出,青春期的生長發育,特別是第二性征的發展都是有順序和時間規律的,每個階段必不可少,青少年成長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青少年的生物性發展具有較大的個別性差異,在內外部因素的作用下,不同的個體會有不同的發展軌跡。
(4)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
馬斯洛人格理論的中心是需要層次論,它一定程度上提示人類行為的內在動力結構以及人類需要發展的規律。馬斯洛理論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類,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假定,人們被激勵起來去滿足一項或多項在他們一生中很重要的需求。該理論認為,激勵的過程是動態的、逐步的、有因果關系。在這一過程中,一套不斷變化的“重要”的需求控制著人們的行為,這種等級關系并非對所有的人都是一樣的。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這樣的中層需求尤其如此,其排列順序因人而異。
(5)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
弗洛伊德的人格結構理論認為,人格分為“自我、超我、本我”三部分不斷處于對立沖突的過程中,當三個方面協調一致時,個體的人格結構就處于一種健康的狀態,如果三個方面的張力過大,而沖突又得不到有效協調時,個體的人格結構就會處于不健康狀態中。
心理防御機制理論是在個體在心理平衡受到干擾時,自我為了保持心理結構的平衡,即化解本我、超我和現實的矛盾沖突,所運用的策略和手段。適度的自我防御有利于心理健康發展,但是過度的自我防御會使現實自我與理想自我產生沖突,導致心理障礙。自我防御主要表現為壓抑、投射、反向、轉移、合理化、升華等。
(6)人本主義理論
人本主義理論以“當事人為中心”,強調自我實現對青少年具有重要作用,強調人的潛能,相信人都是有潛能的,人有能力解決自己的問題,并且能夠去發現自身的潛力,并不斷發展這種潛力,利用周圍的資源來完善自己,青少年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發掘潛能的過程。此外,人本主義還強調當事人與治療者建立關系,治療者應該給予當事人真誠、尊重、傾聽、接納和無條件的關愛,并認為這種關系適用于其他一切人際關系。
(7)社會學習理論
艾伯特·班杜拉認為,個人既不是內力驅動的,也不是完全受環境的擺布,人有自己獨特的認知過程,他們參與行為模式以及人格的獲得和維系。正因為人有認知活動,人可以使用符號來思考外部世界,并且可以不通過經驗行為本身,就可以預見行為的可能結果。這種認知能力使得人對自己有了一種控制力,可以預見未來和調節自己現在的行為,對自己的行為做出評價。
四、目標及目的
目標:培養組員健康的人格品質,以促進其健康成長。
目的:
1、讓組員客觀地認識自我,正確評價自我,促進自我認知狀況的發展;
2、培養組員正確管理情緒的習慣,學會疏導情緒,合理進行宣泄,順利過渡青少年的叛逆期、躁動期;
3、學習表達和溝通技巧,在愉快的溝通過程中,正確表達個人想法;
4、樹立合作意識、集體意識,學會包容,培養自信的心態;
5、樹立正確的兩性關系觀念,減少青春期兩性問題困惑,培養健康的心態;
6、正確定位自身的社會角色,樹立遠大的人生理想,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
五、服務對象:社區中12—18歲青少年
六、小組特征
1、性質:品格培養小組
2、節數:兩節
3、日期:20xx年5月——7月
4、時間:每周六15:00—17:30
5、人數:十人左右
6、地點:紅雁河村社區文體綜合活動室(地點可以根據活動內容靈活變動)
七、招募方法
1、通過村級廣播系統向全村發出招募信息;
2、在人群密集處張貼招募廣告;
3、邀請在青少年群體中具有“領袖”和“領導”角色的孩子參與宣傳和邀請;
4、在社區中設立專門報名點,在活動開展前半個月之內進行報名登記;
5、若參加人數不足,工作人員前往居民家中登門拜訪招募對象發出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