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實驗工作計劃(通用5篇)
初中化學實驗工作計劃 篇1
一、 指導思想:
初中化學是九年義務教育必修的一門基礎課程。根據《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化學課程標準(實驗稿)》,其中要求學生具備的能力之一就是初步的觀察、實驗能力:能有目的地觀察,辯明觀察對象的主要特征及其變化條件,能了解實驗目的,會正確使用儀器,會作必要的記錄,會根據實驗結果得出結論,會寫簡單的實驗報告。因此實驗教學是化學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和重要手段,而實驗室工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化學教學工作是否能順利進行。
二、 具體工作計劃:
1、 制訂規章制度,科學規范管理按照學校各類規章制度,并認真執行。
2、 制訂學期實驗計劃表、周歷表。
3、 開足開齊各類實驗,并積極創造條件改演示實驗為分組實驗,積極服務于教學。特別要積極配合初三的化學復習教學。
4、 充分利用生活中身邊的實驗器材的作用,結合實驗室條件進行分組實驗。
5、 做好儀器、器材的常規維修和保養工作。
6、 做好儀器的借出、歸還驗收工作。
7、 有必要時,可以自制一些教具。
8、 做好儀器、器材的補充計劃。
9、 做好各類臺帳的記錄工作。嘗試用電子檔案。
10、 結合學校常規管理,保持實驗室的常清潔。
三、 具體實驗安排見下表
時間
內容
第一周
加熱銅絲
向澄清的石灰水吹氣
加熱高錳酸鉀
把蛋浸入白醋里
加熱試管中的火柴頭
燒不壞的手絹
灼燒葡萄糖、砂糖和面粉
第二周——第三周
探究空氣的成分
捕捉空氣
木炭在氧氣中燃燒
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蠟燭在氧氣中燃燒
實驗室制取氧氣
雙氧水分解制取氧氣
二氧化碳與水反應
二氧化碳滅火
電解水
氫氣在空氣中點燃
過濾蒸發
第四周
溶解
微粒運動的探究
微粒之間的空隙
第五周
燃燒的條件的探究
面粉的爆炸
質量守恒定律的驗證
第六周-----第七周------第八周
一氧化碳于氧化鐵的反應
鐵釘生銹的驗證
加熱石灰石的實驗
第九周------第十周 -------第十一周
物質在水中的溶解
物質溶解的一些現象
水溶液的性質
溶液的組成
溶解性的條件
蒸發溶劑
初中化學實驗工作計劃 篇2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學科,為了給學生創良好的實驗條件,幫助學生理解概念,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從而取得較為理想的學習效果,樹立學習化學的信心,使常規的死記硬背轉為研究性學習提高學生綜合分析能力,在實驗中能讓學生親身體會實驗所包含的化學意義,
對一些具體的問題從本質上去了解,既能讓學生鞏固既得的知識,又能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這個學期中為了使實驗教學取得一定的效果,我依據學校管理員細則,制定了一份具體的工作計劃:
1、學期開始,首先打掃好實驗室衛生,使實驗室、各種儀器干凈潔凈,以后每星期打掃一次,以保證實驗室的清潔。做好各種防護措施,做到“十防”:防潮,防火、防鼠、防銹、防塵、防凍、防毒、防震防光、防水等。
2、做好儀器、藥品的登記做賬工作,把校產方面的工作做全、做細,規范一些儀器編號方面不足,使儀器、藥品擺放合理,不在工作上拖后腿。
3、為了使學生進入實驗室能有秩序,不忙亂,并便于對儀器的使用情況進行了解、清查,給每一個班級的學生進行編號、定座位,定職責。發放實驗室坐次表,由教師填寫好,交由實驗室保管,以便查對。
4、對任課老師進行集體培訓,使每位教師都了解實驗室規則,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能積極配合實驗員做好各種實驗記錄,并依據教師的實驗次數、實驗衛生情況、藥品的用量、儀器損壞的多少等方面對老師進行綜合評價。
5、對實驗中儀器破損、損壞做好相應的記錄,做到責任到每一位教師、學生,以便能有針對性的賠償。做好儀器的保養工作,對儀器設備中出現的問題及時上報,及時維護,不耽誤教學、檢查工作的進行。
6、記錄好實驗中,所缺少的儀器、用完的藥品,做到心中有數,提前向學校預定,不耽誤下一學年正常的教學工作的進行。對一些不能買到的小型實驗用品,盡可能自己制作,以便于教師能正常的教學。使實驗順利完成。
7、做好月工作總結。每月的月底對實驗室工作進行總結上報。讓學校的領導能夠了解本月的實驗情況。
本學期不僅要做好本職工作,還要大力協助任課老師搞好實驗教學,特別是分組實驗教學,在沒課的情況下盡可能在實驗室里輔助教師完成實驗教學。對化學課外活動小組提供的實驗項目,認真核對,確保實驗的順利進行,使化學實驗室管理再上一個新的臺階。
初中化學實驗工作計劃 篇3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幫助學生形成概念,獲得知識和技能,培養觀察和實驗能力,還有助于培養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因此,加強實驗教學是提高化學教學質量的重要一環。實驗教學前的準備。
1)演示實驗:a、掌握實驗原理。b、熟悉實驗儀器。c、選擇實驗方法。d、設計實驗程序e、實驗效果的試做。
(2)學生實驗:a、制定學生實驗計劃。b、實驗環境的準備。c、實驗器材的準備 d、指導學生準備。
1.充分利用實驗室儀器、器材,改進、制作教具,可彌補教具不足,解決教學中的困難.
教學進度安排
1 1-1水的沸騰
1-2膽礬的研碎
1-3硫酸銅溶液中加氫氧化鈉溶液
1-4石灰石與鹽酸的反應
1-5二氧化碳與氧氣的性質
1 2 活動: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
對吸入空氣與呼出氣體的探究
1 3 1-6取塊狀固體
1-7取粉末固體
1-8量筒與滴管的使用
1 4 1-9酒精燈的使用
活動:給物質加熱
1-10加熱氫氧化鈉溶液與硫酸銅溶液的反應物
1-11洗滌玻璃儀器
1 5 2-1測定空氣里氧氣含量
1 6 2-2氧氣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2-3硫的燃燒
2-4鋁箔再氧氣中燃燒
1 7 2-5過氧化氫溶液制氧氣
2-6 過氧化氫溶液制氧氣(二
氧化錳催化)
2-7加熱氯酸鉀制取氧氣
1 8 活動:氧氣的制取及性質試驗
1 9 3-1水的電解
1 10 3-2品紅的擴散
活動:分子運動 1 11
活動:水的凈化
3-3用肥皂區分軟硬水
3-4制取蒸餾水
1 12 活動:1、質量守恒定律的探究
2、運用蠟燭、鎂的燃燒驗證質量守恒定律
1 13 6-1木炭的吸附作用
6-2木炭還原氧化銅
1 14 活動:制取二氧化碳
1 15 6-3制取二氧化碳收集并驗滿
6-4二氧化碳使燃著的蠟燭熄滅
6-5二氧化碳的溶解性
6-6二氧化碳與水反應
1 16 6-7一氧化碳的燃燒
6-8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
1 17 活動:燃燒的條件
7-1滅火原理 活動:滅火器原理
1 18 7-2粉塵爆炸
1 19 活動:燃料
7-3甲烷的燃燒
7-4鎂與鹽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1 20 活動:酸雨危害的模擬實驗
1 8-1比較合金和純金屬的硬度
1 2 探究活動:金屬活動性順序
1 3 8-2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的實驗
1 4 探究活動:鐵釘銹蝕條件
1 5 9-1蔗糖溶解 探究活動: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象
1 6 9-2碘或高錳酸鉀分別放入水或汽油中
9-3水和乙醇能夠互溶嗎?
9-4水和油的小實驗
1 7 探究活動:飽和溶液
1 8 9-5三種不同組成的硫酸銅溶液
9-6兩種溶質質量分數不同的氯化鈉溶液
1 9 9-7配制溶質質量分
數一定的溶液
1 10 10-1向溶液中加入酸堿指示劑
探究活動:自制指示劑
1 11 10-2觀察鹽酸、硫酸
10-3濃硫酸的腐蝕性
10-4濃硫酸的溶解
10-5濃硫酸稀釋的錯誤操作
1 12 探究活動:酸的化學性質
1 13 10-6觀察氫氧化鈉
10-7生石灰與水反應
1 14 探究活動:堿的化學性質
10-8試驗物質的導電性
1 15 探究活動:中和反應
1 16 探究活動:用ph試紙測定一些液體的ph
探究活動:溶液酸堿度對頭發的影響
1 17 探究活動:粗鹽提純
1 18 11-1碳酸鈉與鹽酸反應
11-2碳酸鈉與石灰水反應
1 19 探究活動:探究初步區分氮肥、磷肥和鉀肥的方法
初中化學實驗工作計劃 篇4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因此,特制定本年度第一學期九年級化學實驗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培養出來的學生能夠適應時代,并使他們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超越時代,真正能夠面向未來,注重實驗教學,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要使得學生能在實驗中用探究的方法去學習,領會知識的內涵,同時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學會去發明創造。爭取將實驗教學工作推上一個新的臺階。
二、教學措施:
第一、認真備課。
備課將按照以下步驟和要求進行。
1.備課標。明確:
(1)實驗教學的任務;
(2)實驗教學的目的;
(3)實驗教學的要求;
(4)實驗教學規定的內容。
2.備教材。
(1)熟悉教材中實驗的分布體系。
(2)掌握教材中的實驗和豐富實驗教學內容。
3.備教法。
教有法而無定法,實驗教學的教法應牢固樹立準確、示范、講解與操作協調一致的原則。
4.備學生。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對學生年齡特征、心理特點、認識和思維水平以及對不同年級、不同階段的實驗進行分析、研究,對實驗教學將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5.實驗教學前的準備。
(1)演示實驗:a、掌握實驗原理。b、熟悉實驗儀器。c、選擇實驗方法。d、設計實驗程序e、實驗效果的試做。
(2)學生實驗:a、制定學生實驗計劃。b、實驗環境的準備。c、實驗器材的準備 d、指導學生準備。
6.編寫教案。
第二 、仔細組織教學。
一節課的成功與否,課堂調控是關鍵的一個環節。因此,教學的開始強化課堂紀律很有必要,其次是引入新課題,讓學生明確實驗的目的和要求、原理、方法步驟,使學生了解觀察的重點。教師在引導指點學生觀察時,講解要與演示恰當配合,講解要抓住重點、難點和關鍵,語言要精辟、簡要、準確,操作要熟練、規范。注意隨時調控課堂的方方面面,保持課堂充滿教與學協調和諧的運轉機制。學生實驗課的教學:實驗前進行指導、實驗中巡回指導、實驗后總結和作業布置。
初中化學實驗工作計劃 篇5
適應新形勢下教育教育改革的需要,認真落實學校的工作 計劃,全面培養學生的能力,更好地為教學一線教師做好服務, 本學期特制定如下工作計劃:
一、政治思想方面: 嚴格遵守《教師法》和《中小學教師師德規范》,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愛護學校的名譽。模范遵守社會公德、維護教師良好形象。
加強學習,更新觀念,提高自身理論素質。實驗員首先應樹 立服務育人的思想,為學校的教育教學做好后勤服務工作。要想做好任何一樣工作都要求工作者本身具有較高的素質和能力, 為此,作為實驗員一方面要注重自身的理論素質的提高,另一方面要加強業務學習,不斷增強自己的實際操作能力,更要注重自己提高自身使用和維修各種儀器的水平,使實驗儀器能充分發揮其功效。
二、實驗室工作方面: 本學期要確保實驗室安全,明確實驗室職責,定期檢查滅火器材、做好實驗儀器的保養、維修、報廢及添置工作。發揮現有儀器的作用,提高儀器的利用率,使儀器經久耐用,做好保養和維修工作。使儀器不丟失不損壞。實驗員根據實驗儀器的不同特點,做到防塵、防潮、防霉、防蛀、防腐、防暑、避 光。對于已經無法使用的儀器要報廢,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同時要根據教學需要及時做好新儀器的添置工作。電器開關、電源插座及其他設備,建立安全檢查制度。強化安全意識。以實驗室安全責任人為主,實驗教師配合、領導關心支持、學生配合,確保實驗室不出現各種安全事故。保持衛生整潔,經常通風換氣,妥善處理“三廢”,為師生提供良好的實驗環境,保護師生健康,保證實驗安全。另外,要注意及時關鎖好實驗室特別是儀器室的 門窗,做好實驗室的安全保衛工作。1、檢查滅火器材的工作性能;2、劇毒藥品的安全管理;3、水電器材設備安全檢查。4、清點藥品和儀器,結合本學期化學教學內容及實驗室存在 藥品和儀器,及時補充、購置一些必要的物品。
三、及時做好演示實驗的準備工作。化學學科的特點就是以實驗為基礎,另外實驗更能激發學生 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對提高化學教學質量起很大 的促進作用。新教材的一個特點也就是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明顯增多,作為實驗員,首先要督促教師作演示實驗,其次要根據教學進度和學科教師的要求,及時做好演示實驗的準備工作,并能勇于改進演示實驗。作為實驗員本人,更應在熟悉業務的同時,想方設法擠出時間盡可能將各演示實驗和分組實驗做一下,學生實驗結束后,對實驗儀器要做好歸類整理工作,使得儀器擺 放有科學性、條理性、儀器的提拿更方便。
四、配合任課教師做好學生分組實驗。實驗員要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與各任課教師,合理安排好學生分組實驗。制訂實驗教學計劃,明確各分組實驗的大致時間。對于實驗所需的所有儀器,最遲在上課的前一天要全部準備完畢,分組準備好。積極配合任課教師做好實驗時的指導工作。
五、其它方面,做好初三學生的實驗操作考核。為保證考核的高通過率,實驗室要經常與任課教師聯系,擠時間安排學生進實驗室進行操作訓練, 保證他們操作考核時能取得佳績。為此實驗員一定要督促各任課教師及時做學生的分組 實驗,以免到考核之前的強化訓練難以安排。為研究性學習做好后勤服務,本學年,研究性學習全部開設,而學生的研究性學習 經常需要用到有關的實驗儀器和實驗室,甚至需要幫助制作一些新的實驗儀器,實驗員應以服從學校的教學需要為已任。
六、建立健全各種臺帳資料,進行科學化管理。督促所有任課老師應盡可能做到:對于演示實驗要提前兩天將實驗申請單送給實驗員;學生分組實驗要提前一周將實驗申請單送給實驗員,并做好儀器借還登記手續。實驗時學生要填好實驗情況表,實驗儀器對驗卡和實驗室使用情況記錄表等有關臺帳資料。另外,實驗員要根據《國家教委儀器配備目錄》所規定的分類、編號、標準數,做好實驗室所有儀器的造表登記,填寫好總賬冊、分類賬冊、物品的存柜卡等,給所有儀器貼上規定的標 簽。
總之,在實驗室管理工作中,要堅持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原則,為我校化學實驗教學邁上一個新的臺階,為創一流實驗室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