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生環境教育工作計劃2022
環境保護,教育為本,環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基本手段。今天第一范文網小編精心為大家整理了中小學生環境教育工作計劃20xx,供大家閱讀參考。
篇一:
一、指導思想:
為提高我校學生的環境意識,樹立良好的環境道德觀念和行為規范,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全面落實《遼寧省教育廳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態環境教育的指導意見》(遼教發[20xx]164號)和北票市教育局(北教字[20xx]9號)文件精神,根據學校實際,特制訂環境教育計劃。
二、學校環境領導小組:
成立全校環境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學校環境教育的組織領導和協調工作,鞏固和發展環境教育網絡。
環境領導小組成員每學期召開會議,制訂學校環境教育計劃。
三、具體工作安排:
1、由學校投資進行校園改建,植樹,美化、綠化、建設好校園環境,真正從行動上做到節水,珍惜生命之水。
2、整理學校綠色教育檔案,進行“中學生環保意識的培養”課題研究資料收集。
3、宣傳環保知識,培養環保意識。
(1)開學初,由學校班主任組織各班環境教育講座,使學生深受教育,提高環境教育水平。
(2)國旗下講話滲透環保知識,板報上辟出環保知識專欄,每兩周播放一次科普影視片,欣賞祖國美麗風光。
(3)組織開展一次“珍惜生命之水”保護生態環境的知識普及教育,六月份各班團小組完成一份環境小報。
(4)組織《水法》、《環境保護法》的櫥窗宣傳,增強學生愛護水資源和保護環境的自覺性。
(5)利用環境紀念日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三月:3月12日植樹節,安排學生養花種樹,美化校園。3月12日植樹節期間,組織學生開展“愛樹、種樹、護樹”的科普活動,通過看、聽、說、寫,了解綠化與人類的關系,倡導綠色文明,綠色活動,對青少年進行愛綠教育。
3月22日世界水日,晨會課宣傳有關護水知識。
四月:“愛鳥周”組織學生寫好給全鎮人民的倡議書,走上街頭宣傳有關知識。愛鳥周期間,組織學生開展“鳥是人類的朋友”宣傳活動,了解保護鳥類的意義,增強人類與動物和平共處的意識,組織學生開展知識競賽等,了解動物的生長習性,從而提高保護瀕危動物的意識。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組織學生到各村開展宣傳。
五月:5月31日世界無煙日要求學生上街宣傳,動員親屬戒煙。向家
長們普及環保知識。
六月:6月5日世界環境日,組織學生上街宣傳,自編小報
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與干旱日,晨會課宣傳知識
6月25日中國土地日,晨會課進行廣播講座
6月26日國際禁毒日,觀看禁毒錄像
九月:9月16日國際保護臭氧層日
十二月:12月29日世界生物多樣性日
4、開展環保實踐,培養能力。
(1)組織學生做社會調查,了解河水的污染和整治情況,一分鐘
過往摩托車、汽車的輛數,了解對空氣的污染情況;了解學校附近居民種植花草情況等,增強學生環保意識,寫好調查報告及小論文。
(2)組織學生舉行“環保繪畫比賽”。
(3)各班做好垃圾分類回收工作,收集廢電池集中管理。廢物利用,搞好再生實踐活動。
(4)美化校園,包干到班,打掃綠色基地。
5、走進課堂,讓環保意識深入人心。
(1)利用每月最后一個團隊日開設專門環境教育課,每學期組織1~2名教師上環境公開課。
(2)采用各學科教育滲透環境教育的形式,充分利用并努力挖掘各教材中有關環境教育的內容,以達到讓學生學習一些環境知識,掌握一些環保技能,提高環境意識的目的。
四、抓緊“綠色學校”的創建,注重管理的標準化、規范化。
以“建設資源節約性、環境友好性、建設生態和諧性校園”為目標努力開展“綠色學校”的創建活動,并結合本校實際情況,通過學科滲透、研究性學習活動、綜合實踐活動、班團隊活動、全校性的環境資源管理、參與家庭環保實踐活動等多層面、多形式的教育途徑,采取適合學生特點和接受能力的方式,進行有效的環境教育活動。以“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為中心,圍繞“為了環境”、“關于環境”、“在環境中”等教育主題開展環境教育活動,注重管理的標準化、規范化。
篇二:
環境與人類有非常密切的關系。我國把環境保護列為一項基本國策。環境保護,教育為本,環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基本手段。為提高我班學生的環境意識,樹立良好的環境道德觀念和行為規范,在創建綠色學校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環保教育,大力推進本級部的素質教育。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貫徹天人合一、資源有限、可持續發展的環境教育理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環保意識。
二、目標任務
1.學生獲得環保的基本知識和觀點,懂得最基本的環境理論。
2.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責任感,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環保的內在動機。
3.懂得家庭和自己怎樣以實際行動保護環境,形成良好的環保習慣。
三、教學內容
第一單元美麗的家鄉
第二單元珍愛生命
第三單元簡樸生活
第四單元實踐活動
四、基本措施
環境教育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教育,應當多渠道、全方位進行。
(一)備好課上好課
要把這項教育開展得扎實深入,必須開發環境教育課程并把其作為基本載體,以便使環境教育比較系統地開展。備好環境教育課教案,上好每一節環境教育課。認真備課,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從實踐中發掘學生的感觸點。教導學生自主學習,做到環境保護自主性。生活中學習中,師生互相監督。創設環環相扣的環境教育途徑,使學生初步樹立環境意識。
(二)學科教學有機滲透
充分重視,對各門學科,特別是重點學科的課本內容進行分析、歸類,選出有關環境保護的篇目,適當地進行補充和擴展,使這些課文的教學與環境教育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在學習文化知識的過程中,樹立環境意識,達到滲透目的。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寓環境教育于孩子們的實踐活動之中,讓他們在愉快的心情中很自然地接受環境教育,這樣既豐富了環境教育內容,又達到了提高孩子們各種參與能力的目的。
一是結合學校原有課程,有意識地滲透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愛護潔凈環保教育;二是結合鄉土教材,專門開設環保課;三是利用課外活動學生分小組進行環保小分隊活動。
(四)營造校園的環境教育氛圍
良好的生存環境給人以美好性格的塑造和心靈的陶冶,與自然和諧相處是現代人應有的素質。因此,老師應注意在自己的班里、校園里創設優美環境,誘發孩子們愛護環境,保護環境的意識,讓我們的教室、校園美麗起來。
五、教學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