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法制工作計劃模板
【篇一】
一、與時俱進,不斷提高做好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認識
要充分認識到,做好學校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是推進素質教育,搞好學校教育工作的一部分,在新的發展形勢下,做好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具有非常意義。做好學校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是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是建設和諧社會,創建平安校園為重要目標;是加強政治文明建設,促進“三個文明”協調發展的客觀需要,是維護社會穩定,確保長治久安的重要保證;是發展教育民主,推進依法治教和教育法制建設的重要內容和舉措,我們要站在法制和發展的高度,順應時代要求,不斷提高認識,進一步提高做好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把各項要求落到實處。
二、結合實際,切實開展好學校法制宣傳教育工作
1、不斷推進校務公開,進一步提高教育執法水平
隨著教育民主化、法制化的發展,必須加強校務公開制度的建設,推行校務公開,不斷增強教育行政和學校管理、重大事項的透明度,實施教育陽光行政!缎姓S可法》頒布實施后,如何處理與社會、與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如何應對教育管理中的事件,需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需要不斷提高教育執法水平。
2、不斷提高法制教育活動效果,切實加強和改進青少年法制教育
青少年是教育法制宣傳教育的重點對象,我們要把法制教育放到重要的工作位置,全面開展警校共建活動、創建“安全文明校園”活動,保證學校法制教育的時空和效果。不斷提高法制教育課的教育效果,發揮主渠道作用,充分利用黑板報、廣播等,大力宣傳有關法律知識,增強法制意識,規范日常行為。進一步發揮法制副校長、輔導員的作用,每學期安排一到二次法制講座,切實提高師生的法律素質,確保無在校生違法犯罪事件。要加強法制課的教育研究和指導,定期組織研討交流。
3、加強培訓和管理,不斷提*部教師依法施教水平
教師是依法施教的主體,必須不斷提高法制教育水平,要通過培訓、學習、參觀、交流、考核、檢查等多種形式,促使不斷提高認識,增強能力。主要學習《普法讀本》,重點宣傳《民法》、《刑法》、《環境保*》、《未成年人保*》、《預防未成年人犯罪》以及預防職務犯罪條例等法律法規。深入開展以憲法為核心的法制宣傳教育,突出宣傳民主憲政理念,認真學習黨的十x大關于民主法律建設理論和新頒布法律、法規,要組織師生學習全國十屆人大三次會議通過的《反*國家法》。要切實采取有效措施,抓好領導干部、教師的學法,建立和完善學法制度,努力形成領導干部個人自學、集中學習與專題法制講座相結合的學法機制。
4、抓好有利時機,組織好法制宣傳月和各種法制宣傳日活動。
要不斷鞏固現有法制宣傳陣地,努力開辟新的法制宣傳項目。建立專門的宣傳陣地,定期開展有針對性的法制宣傳活動,進一步擴*制宣傳的社會影響力。要利用法制宣傳月、法制宣傳日和農村傳統節日,組織教育宣傳下社區、下鄉村活動,讓更多的人民群眾了解教育的有關法律法規和要求。
三、加強領導,為法制宣傳教育提供有力保障
要不斷加強對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領導,做到校級領導分管,分管德育工作的校長直接抓,黨支部宣傳委員、教導處等具體抓,確保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制度化、經;。學校努力為法制教育開展提高條件,不斷提高廣*制宣傳教育教師工作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同時加強指導和督促考核,確保我校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在新的一年取得新的成效。
【篇二】
一、指導思想
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進一步提高廣大教師、學生的法制觀念;堅持法制教育和法制實踐相結合,全面推進以法治教,保障和促進教育改革與發展。
二、教育對象
全體教職員工和學生。重點對象是在校學生。
三、目標
1、普及和宣傳法律常識,讓每名學生不斷提高和增強學法、知、法、懂法、守法的自覺性。
2、普及和宣傳法律常識,增強法律意識,用法律保護自己。
3、普及和宣傳法律常識,徹底鏟除學生中違法亂紀行為。
四、具體措施
1、提高認識,成立組織,加強法制教育管理。學校成立一把手為組長,分管政教工作的副校長和法制副校長(四合永公安分局局長)為副組長,相關部門負責同志、班主任和法律課教師為成員的“法制教育領導組”。并安排政教處負責具體工作。
2、大力推進依法治校工作,不斷提高教師依法執教的意識和能力,
重視整個教師隊伍的普法工作,使廣大教師在學法、守法、用法等方面都能為人師表,明確法制學校的崗位職責和有關制度,使法制教育科學化、系統化、透明化。切實制定加強校園管理方面的規章制度,建立健全完整的管理體系。進一步完善管理、規范辦學,使法制教育走向成熟
2、堅持以課堂教育為主渠道,結合法律課程,推進法制教育教育教學建設,要求學生通過集中教育,懂得有關法律法規并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引導學生、結合實際,根據所學法律知識,剖析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不良現象增強師生法制觀念,努力推進青少年學生法制教育工作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
4、積極開展課外法制宣傳教育,大力推進學法、用法、實踐活動。通過發放法律知識明白紙、組織專題講座、開展征文演講、法制小報等,開展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宣傳教育活動,與社會實踐、與青少年有關的法律法規頒布實施日、學生思想實際和生活實際等有機結合,積極開展交通法規、禁毒、環保、青少年自我保護等學習、宣傳、實踐活動,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法制教育宣傳活動,提高法制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讓青少年學生在學法中學會用法、守法,努力提高青少年學生的法律素質。根據臨時發生的事情隨時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
5、加強學校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維護廣大師生合法權益。加強校園及周邊環境的綜合整治,落實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的各項措施。加強學校安全穩定工作,深入開展創建安全文明校園活動,切實保證師生有一個和諧、安全、健康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6、堅持課堂教育與課外相結合,進一步推進學校、家庭、社會(社區)三方聯動機制的建設,努力提高青少年學生的法律素質。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學生中進行法制教育,不斷提高廣大學生遵紀守法自覺性,不斷增強廣大學生的法制觀念和法制意。
【篇三】
一、將法制教育課程納入德育教學和必修課計劃,間周安排一課時法律專門課,抓好在校學生法制教育,使他們從小就學法、知法、守法和用法,樹立起社會主義法制觀念和意識,要站在科教興國、依法治國的戰略高度,緊緊圍繞依法治校目標,從落實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出發,在總結以前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增強做好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把法制教育工作納入重要工作的議事日程,合理安排教育內容,做到法制教育始終不斷線,抓緊抓好。
二、根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和接受能力,有針對性地加強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使學生在校期間懂得并掌握公民應知必會的基本法律常識。
三、充分利用《學生法制教育讀本》等普法教材,重點普及《憲法》、《國旗法》、《義務教育法》、《教育法》、《刑法》,側重《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
人犯罪法》、交通法規、治安條例、禁毒(煙)法律法規和環境保*規等與青少年學生生活、成長密切相的關法律法規知識教育。
四、經常開展《學生守則》、《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學生禮儀常規》《一日常規》的行為教育。
五、為確保教材的嚴肅性、準確性、針對性,學校將征訂由教育局負責組織編寫的普法專用教材《學生法制教育讀本》,真正做到教學有計劃、學習有教材、課時有保證、任課有教師。
六、充分發揮思想政治課在法制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不準以思想品德課、政治課取代法律專門課,在相關學科教學過程中滲透法制教育內容,同時,根據學生的年齡段和知識水平、認知能力、避免成人化和公式化。
七、加強教師隊伍的普法教育,廣大教職員工必須認真學習憲法、基本法律知識及教育專業法,增強自身的法制觀念,自覺遵紀守法,成為學生的榜樣,除學校日常法制教育外,各科教師還應結合教學進行相關的輔助教育,使全體教師在學法、守法、用法、教法等各方面都能真正做到為人師表。
八、在思想上實現三個轉變:轉變重智輕德的錯誤觀念,樹立素質教育的新觀念;轉變法制教育是軟任務,可輕可重的觀念,樹立培養“四有”新人的新觀念;轉變只重視學校教育,忽略家庭、社會教育的觀念,樹立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育人觀念。
九、法制課教學重點:小學重在培養和幫助學生樹立自覺遵守紀律、遵守社會公德和公共秩序的行為習慣和意識,進行社會主義民主
與法制觀念的教育以及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教育,注意禁煙和拒毒工作的落實;初中重在培養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的觀念,樹立社會責任感,增強學生的國家意識、權利義務意識、守法用法意識,提高自我約束自我保護能力,進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有效地預防和減少青少年的違法犯罪行為。
十、在鞏固課堂教學主渠道、提高法制課質量的基礎上,積極開辟多樣化的第二課堂,增強學習教育效果。以互動教育為形式,組織青少年開展適合他們年齡特點的互動式法律學習活動。通過*律故事,舉辦法律討論會、安全分析會、法律知識競賽等主題活動,調動青少年學習法律知識的積極性、幫助青少年學生增強法律意識,掌握基本法律常識。結合團隊工作開展青少年文明創建活動、“青少年遠離毒品”活動。建立健全青少年法制教育宣傳基地,定期開展法律咨詢,為青少年解答學習、工作、生活中的法律問題;在開展課堂法制課教學的同時,觀看法制電影、舉辦專題法制講座(報告)、法律知識競賽、法制征文、演講比賽、法制宣傳板報、密切配合法制宣傳日、宣傳周等多種載體營造濃厚的法制宣傳氛圍,使廣大學生感受形象生動、潛移默化的法制教育。
十一、堅持學法用法的一致性,以法制宣傳教育推進依法治校進程,避免學法不用法、宣傳教育與實踐脫節的傾向,將法制宣傳教育融入輕松、愉快的課外活動中,寓教于樂,既鞏固課堂教學成果,又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法積極性。以體驗教育為形式,開展多種類型的法律實踐活動,組織青少年積極參與法律實踐,組織青少年開展模擬
法庭、情景訓練等活動,讓學生扮演有關角色,從中學習掌握有關法律知識,幫助青少年深刻理解法律,促使法制觀念入心入腦。
十二、尊重學生家長,主動與家長聯系,動員家長參與到法律學習教育中來,深入社會,積極向家長宣傳教育法規和科學的教育思想及方法,通過以家庭為單位,圍繞法律與文化、法律與道德、法律與社會,舉辦法律知識講座、組織討論等多種形式的法律教育活動,使父母與子女共同建立法律信念,深層次自覺接受法律,樹立法律信仰,促進整個家庭法律素質的捉高。
十三、注意處理好四方面的關系。
1、處理好法律條文知識性學習與學生法制觀念培養的關系。通過“法律基礎”和“思想道德修養”知識的學習,指導學生懂得一個合格公民,決不是僅僅守法就滿足了,還要不斷進行道德修養的培養和提高,進行科學人生觀的培養,促使遵紀守法、不斷增強法律意識逐漸成為各中小學生的自覺行為。
2、處理好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關系。每學期利用家長會,交流家庭教育經驗,匯報學校工作,向家長發放《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家庭教育講話》、《不要沉湎于網吧》、《成功家教啟示錄》、《失敗家庭警示錄》等宣傳材料,具體指導家長對子女進行家庭教育和法制教育,創建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
3、處理好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關系。在有關部門的配合支持下不斷對校園周邊環境進行整治、凈化,創建良好的校園周邊教育環境,為青少年的全面發展創造良好的校外環境。聘請輔導員,聯系關工委,
請他們經常關心學生的校外表現,開展有益的社會實踐活動,尤其是加強文化市場監管工作,加大對電子游戲場所和不法網吧的整治力度,為青少年學生的成長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4、處理好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針對問題學生特別是生活在特殊家庭中的學生,開展有針對性的幫助教育工作,使他們能夠得到學校、班集體和師生的關懷,引導他們及時糾正缺點和改正不良的行為傾向;加強學校德育、法制工作的難點在于轉化差生,因此,我們把防差轉差工作納入學校的重點工作,發動全體教師配合家庭參與動員社會力量齊抓共管,形成合力,普法教育與防差轉差相結合,有效防止學生違法犯罪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