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小學教育工作計劃范文3篇
一、指導思想
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以重要思想為指導,以新《工會法》為武器,樹立“以變求變”思想和創新意識,全面貫徹落實xx大精神,緊緊圍繞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發展的中心工作,發揚特色,全面履行工會的各項職能。團結動員廣大教職工與時懼進,適應新時期社會發展的要求和信息化的挑戰,樹立質量意識和集體合作精神。為促進學校各項工作向更高的目標邁進做出更大貢獻。
二、工作要點及主要任務
(一)以“師德建設為核心”,深入學習鄧小平理論,江總書記“三個代表”思想及在西柏坡的講話精神,全面貫徹落實十xx大精神,提高教職工隊伍的思想素質。
教師是黨和國家教育方針的執行者,是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擔負著教書育人的重任。教師隊伍素質的高低,決定著職工在崗位競爭中的成與敗,決定培養學生的質量,決定著教育事業的發展與興衰。從這個意義上講,提高職工隊伍的素質是從根本上維護職工切身利益的需要,所以必須做好。
(1)、協助學校領導抓好教職工的職業道德教育和政治學習。在學習中以“三個面向”和“三個代表”為指導,以《四寶山教育需要什么樣的教師標準》為抓手,組織教師利用政治學習時間反復學習,吃透其內容實質,內化為教師的實際行動。圍繞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積極實踐素質教育。學習要采取多種形式,要與自己的思想實際,工作實際結合起來,使每名教職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增強愛校如家、校興我榮、校衰我恥的憂患意識和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責任意識和質量意識。在全校范圍內營造“愛崗敬業、愛生樂業、獻身勤業”的良好氛圍。
(2)、全面領會《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的精神和重大意義,抓好教職工的基本功訓練、繼續教育和業務培訓,鼓勵教職工鉆研業務知識,掌握現代教育思想、教育手段。錘煉師德、為人師表。動員廣大教職工從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中心,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以加強教學管理為突破口,深化教育改革,建設一支思想道德水平高、業務能力強,充滿生機、活力的教師隊伍。
(3)、組織好工會委員、組長等工會骨干的理論政策學習。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改進學習方法,反對形式主義,講究工作效率。提高他們的理論水平、政策水平與工作能力。解放思想、更新觀念,運用“以變求變”的思想,研究和探索新形勢下干工會工作的新路子。
工會的各位委員、工會組長要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傾聽教職工的呼聲,為教職工說話辦事排憂解難。職工有困難找我們,各位要認真對待及時反映,盡力幫助。要把教職工“高不高興,滿不滿意,贊不贊成,擁護不擁護,答應不答應,做為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二)圍繞學校的中心工作,繼續抓好全心全意依靠教職工辦學方針和貫徹落實。落實維護職責,為職工說話辦事。
(1)加大宣傳力度。我們要大力宣傳江總書記關于貫徹黨的依靠方針,必須在“政治上保證,制度上落實,素質上提高,權益上維護”的重要指示;宣傳全心全意依靠教職工辦學的指導思想;宣傳職代會在促進學校教育教改、發展與穩定中的重要作用;宣傳教職工主人翁精神和雷鋒精神。開展好“我為教科文衛事業改革發展和老工業基地振興獻良策”活動。
(2)堅持職代會制度,落實職代會職權,發揮教職工的民主管理、民主決策與民主監督的自覺性,增強民主意識,提高管理水平。
(3)深入開展“職工之家”活動。抓建家活動是全面提高工會工作水平,增強工會活動的重要舉措。因此,我們要堅持抓好依法建設職工之家工作,爭創市模范職工之家。
(三)從創新建家為載體,加強我校教職工隊伍建設。在落實國家、省、市教育工會會議精神中,要以轉變教育觀念,提高職業道德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為重點,緊密結合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要通過開展教學比賽等形式抓好教師的“崗位練兵”工作。我們要把加強教職工隊伍建設,提高教職工整體素質和業務能力,從根本上提高辦學質量和育人水平,作為一項經常性重要工作認真抓好。
(1)圍繞學校改革發展和提高教學質量的中心工作,發揮工會組織作用,利用多種形式,開展教師基本功比賽,崗位練兵等系列活動。如鋼筆、粉筆自練、“老帶新”活動、微機學習培訓等。把基本功訓練引向深入,切實提高廣大教職工的業務素質,提高學校工會對職工的吸引力和號召力。
(2)積極開展文體活動,促進校園文化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滿足教職工精神文明生活的需要,增強工會的活力。
(3)與黨政密切配合,共同組織好“三八”婦女節活動,增強廣大教職工的責任感和事業心。
(6)配合行政組織好教職工的教研能力。
(四)突出維護職能,依法維護教職工合法權益,深入開展送溫暖活動。
(1)、要進一步完善職工代表大會制度。
要在落實職代會職權,發揮職工代表的作用上下功夫,努力實現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克服形式主義、簡單化和隨意性。今年在適當時召開職代會。
(2)堅持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制度,實行校務公開。
(3)加大源頭參與和維護的力度。
我校科研工作以“十一五”課題中期管理為重點,以加強學校科研室規范化建設為基點,以科研工作網絡化為突破點,以校本培訓為結合點,穩中求進,爭取進一步做好教育科研工作.
一、加強科研工作規范化建設,進一步提高教育科研工作的層次與水平。
(一)加強學校教育科研工作規范化管理
1. 學校科研部要對自身的教育科研工作進行自檢,針對面臨的問題召開本校教育科研座談會,共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2. 加強學校教育科研檔案規范管理。進一步整理本校兩年來的教育科研檔案,做到檔案裝訂規范,使我校的科研工作達到有過程性檔案及系統性的總結.
(二)加強新村小學教育科研工作規范化管理
1、對本校教育科研工作繼續進行自檢自查。爭取及時有效地對存在突出個性的問題進行研究整改;繼續安排有針對性地集體培訓,為教師走向科研化奠定基礎。
2、樹立典型,以點帶面,大力加強學校科研工作。發揮典型的示范作用,是提高教育科研水平的有效方法。另外,在校內積極樹立科研骨干典型,起到模范引領作用。
二、加強課題管理,做好省市區三級課題的管理工作。
1、做好市課題的管理工作。我校“十一五”承擔了市規劃辦課題一項,這是我校教育科研工作的一項巨大轉折,因此,要高度重視,做到課題材料積累豐富、規范,能緊密結合教學實踐,形成良好成果。
2、發揮科研骨干作用,培訓科研精英,培養科研型人才,引領他們逐步完善“十一五”承擔課題。
三、抓科普活動,促進科研興校、科研興教進程。
1、充分利用教育學會作為學術團體的陣地作用,征集省市教育學會科研成果。在成果征集過程中,突出以課題為主線,在廣大教師中樹立“課題成果是精品”的觀念。開展學校中“教育科研信息報”評選活動,將有價值的以學年、學科教育科研工作信息作為科研探討的內容進行交流、評比;通過多種途徑交流我校教育科研工作得失,展示學校各級課題的進展情況,普及科研方法及課改理論,對樹立正確的科研意識起到了積極作用。
3、加強科研教師培訓,多聘請科研專家和骨干來我校指導,講座,提高我校教師的教育科研水平,促進學校教育科研工作的發展。
本學期,我校教育科研工作要做到扎實有效,為早日實現“科研管理規范化,課題研究實用化”的目標努力。
一、指導思想
本年度我校教育科研工作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嚴格規范,敬業開拓,面向全體,注重發展,服務農村,爭創特色”的辦學理念,堅持“以改革為動力,以科研為先導,以師資培訓為切入點,努力創建農村特色的示范學校”的辦學目標,緊緊圍繞“均衡、高效、和諧”的主題,積極開展教育創新,全面實施課程改革,扎實推進素質教育,緊定不移地走“特色立校、科研興校”之路,從操作層面上加強對各年級教研工作的指導,努力培養研究型骨干教師,進一步培育和擴張我校教育優勢,創立我校校本科研品牌,力爭讓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再上一個新臺階。
二、工作重點及工作措施
(一)、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推進素質教育的基礎和保證。
1、加大培訓的力度。本著 “年輕教師進步大,骨干教師出特色”的思想,堅持重點培養,普遍提高的原則,對我校任課教師進行分層培養,認真搞好的培訓工作。
2、加強與上級教研部門的交流和聯系,走出去、請進來。學校將聘請教育專家、教研室教研員、名師來校進行專題講座或教育科研指導,引導教師學習先進的課改理念、科研方法,改進和完善我校教育科研工作。以課改拉動教師的學習,著力開展學習性組織的創建活動。本學期的學習重點是課程改革的相關理論,特別是校本研究的理論與實踐學習。學校不定期為課題組教師提供教育科研參考資料,組織老師們自學或集中學習。
(二)、協助教導處落實教研活動的規范管理
1、加強備課的檢查。備課要實行分層管理,因人而異、注重實效,不用單一化的備課模式統一要求教師。進一步深化各年級的集體備課活動。對優秀教師應盡可能地激發他們的創造性,給他們提供廣闊的自主設計空間,并根據自身的特點,設計富有個性的教學方案。
2、加強平時上課的巡查。上課要倡導多樣化的課堂教學模式,優化課堂教學過程,有效利用現代教育技術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要盡可能地為學生創設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的機會,尊重學生的見解、重視學生的經驗,引導學生關注生活,教師通過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3、堅持教研活動的檢查。繼續開展年級教研與學科教研相結合的常規教研活動,堅持教研活動的常規性檢查,每次教研活動做到 “四定三有”即:定時間、定地點、定主題、定內容,有中心發言人、有研討記錄、有實效。
(三)、組織全校教師結合我校實際情況,扎實開展課題研究,努力增強教師的教育科研意識,提高教育科研參與率及參與質量,推進我校教育科研工作向更高水平發展。
1、扎實開展小課題研究,與“高效課堂”活動有效結合。對于“構建有效課堂、高效課堂”來說,小課題研究就是一個最好的載體、一種最有效的途徑。教師可以沒有大課題,但應該有自己的小課題;可以沒有系統的研究方案,但應該有自己結合實踐工作的反思和記錄,這是教師成為研究者的必需。樹立“問題即課題,反思即研究,成長即成果”的教育科研新理念,按照“小步子、低臺階、快節奏、求實效”的原則,緊密結合“構建有效課堂、高效課堂”研究活動,扎實開展小課題研究,積極探索科研、教研、教改、培訓“多元一體”的校本科研新模式,進一步推動教育科研為教育改革與發展服務。
2、開展調查研究工作,關注師生和諧發展。根據教育科學事業發展新形勢的需要,凸現教科研機構的“參謀”作用,圍繞教育熱點、難點、重點等方面問題開展專題調研,使調查研究結果成為行政決策、行動實施的依據,解決現實問題,提高教育科研的實效性。
四、工作安排
三月:
1、制定學校教育科研工作計劃;
2、組織教師學習《東寶區學校教科室主任評價細則》;
3、召開教育科研工作會,安排好課題組人員的工作,布置教育科研任務。
四月:
1、審查、立項區級科研課題;
2、組織部分課題開題;
3、科研常規抽查、視導。
五月:
1、接受區局課題中期檢查;
2、教師加入東寶區課題博客管理網站交流學習;
3、組織部分課題結題。
六月:
課題研究階段性成果收集、匯總。
泗水橋小學
XX年 3月
XX年蕭王廟中心小學教育工會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黨的“xx大”精神為指導,按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在學校黨支部的領導下,認真學習,努力工作,充分發揮工會在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力爭各項工作再創新的水平。
二、重點工作:
(一)、加強工會自身建設 認真學習貫徹新《工會法》,增強依法治會和依法維權的自覺性。在黨支部的領導下,吸引團結教工,依法獨立自主地開展各項工作。
2、加強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的建設,密切聯系群眾,為廣大教職工辦實事,為學校黨政分憂。充分發揮工會的橋梁和紐帶作用。
3、建立工會委員學習日制度,利用一切機會對工會委員進行思想作風、工作能力的培訓。
4、推進工會工作現代化建設,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辦公、檔案管理。
(二)、不斷推進學校民主建設
1、堅持定期召開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進一步規范教代會程序,認真履行教代會職權,提高教代會質量。
2、積極配合行政,繼續做好校務公開工作,進一步健全制度,規范運作,加強監督,提高質量,保證校務公開的真實性、有效性。
3、進一步增強廣大教職工參政議政的意識,積極主動參與學校的民主管理,把學校的民主建設真正落到實處。
4、認真履行工會的基本職責,維護教職工的合法權益,做好協調工作。
(三)、把隊伍建設放在首位
1、積極配合學校黨政,加強教工思想政治工作,組織教職工學習領會“xx大”精神,認清形勢,積極進取,開拓創新,認真做好本職工作。有計劃的開展訪問談心活動。
2、組織教職工學習《公民道德建設綱要》,引導教師經常以師德規范對照自己言行,大力弘揚正氣,通過校園網、黑板報等宣傳陣地樹立先進典型,進一步提高廣大教職工的道德素養,職業素養,增強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自覺性。在全體教師中開展寫“愛心日記”系列活動。
3、鼓勵教職工積極參加學歷進修,參加繼續教育,參加現代信息技術培訓和日常英語三百句培訓以適應新形勢的要求,提高競爭能力。
4、組織教師學習新課程標準教育理論,革新教育觀念,開展教育比武活動,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5、營造好師徒氛圍及經驗,推出新老班主任結對,學科業務新老教師結對兩個層面的師徒結隊活動。
(四)、加大送溫暖工作力度
1、關心特殊學生群體,與身邊生活有困難,學習有困難,單親家庭,品德有缺陷的學生結成幫教對子,鼓勵全校每位教工認領一名特殊學生,建立幫教記載卡,有計劃地開展活動。
2、關心教職工生活,對生病或有困難的教職工做好慰問工作,把組織的溫暖送到教職工的心里。
3、豐富教職工業余生活,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豐富文化業余生活,開展健身活動,增強教工體質,活躍教工身心。
三、具體工作:
二月份: 做好校務公開有關工作。
2、召開工會委員會議,傳達市教育工會XX年工作意見,制訂XX年學校工會工作計劃。
3、在全校每位教師中推行寫“愛心日記”活動。
三月份: 開展慶“三八”婦女節系列活動,校女教工外出學習活動,展示一項才藝,鼓勵女教工與特殊學生結對子活動。
2、布置校務公開欄。
3、 出席市工會主席會議。
四月份: 優秀青年教師雙休日活動。
2、開展師德師風宣傳月活動。
五月份: 以工會小組為單位,學習新《工會法》、《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
2、“五四”系列活動:青年女教工乒乓球比賽;青年教師燒烤活動。
六月份: 結合民主評議學校領導干部開好教代會。
七、八月份: 基層工會主席、工會財務人員培訓。
2、組織即將離休教職工療休養。
九月份: 開展慶祝教師節活動。(內容待定)
2、 做好校務公開有關工作。
3 、召開部分教師座談會聽取對學校工作和工會工作的建議。
十月份: 召開工會委員會議,學習有關理論、業務知識和研究工會工作。
2、 檢查幫困助學情況,落實有關工作。
3、 參加市第二屆女教工乒乓球比賽。
4、 參加市第八屆教工籃球賽。
十一月份: 教職工釣魚比賽。
十二月份: 基層工會考核。
2、基層工會財務互審。
一月份: 做好工作總結評比工作。
XX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