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齡工作計劃4篇
xx年,老齡工作要以黨的xx大和xx屆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按照省、市、區老齡事業發展規劃及老齡工作會議精神的總體要求,以實現“六個老有”和區政府民生行動計劃為目標,大力開展評選表彰活動及助老工程和老年文體活動,進一步抓好涉老優待政策和權益保障的貫徹落實,加大對農村老齡工作調研力度,加強老齡系統自身建設,開創全區老齡工作新局面。
一、強化輿論宣傳,推進老齡工作健康發展
1、加大政策宣傳力度,采取制作板報、條幅、座談、講座等多種形式,大力開展老齡化形勢、老齡工作方針政策、老年法律法規宣傳,進一步優化老齡工作環境。
2、開展敬老愛老助老主題教育活動,評選表彰“南關區十大孝親敬老家庭”活動,主動協調新聞媒體對涌現出來的敬老好典型的宣傳,努力營造尊老、敬老、助老的良好社會氛圍。
3、積極總結推廣老齡委成員單位、基層社區和農村開展老齡工作的典型經驗,推進老齡工作的全面深入開展。認真做好《吉林老年報》的征訂工作。
二、以民生工作為主線,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
1、抓好特困老人助養工作。按照市老齡辦助養金“1比1”匹配政策,按時為特困老人發放助養金,努力擴大助養面。
2、進一步做好高齡老人生活補貼發放工作。按時發放高齡老人生活補貼,規范管理,統一制定《高齡老人季度走訪工作手冊》,防止高齡老人補貼漏報、瞞報等現象發生。做好百歲老人的春節慰問工作。
3、開通“綠色通道本文來源:文秘范文 ”,方便老年人辦證。對于家在區政府附近的老年人,可以不到社區直接到老齡委辦理老年證;對于身體不便,不能辦理老年證的老人,街道社區老齡工作者親自到家里現場辦公,熱情服務,任勞任怨。
4、加強社區和居家養老服務工作。協助民政部門抓好居家養老社會化服務工作,參與謀劃,積極扶持,重點抓好養老服務員公益崗位、空巢老人日常服務,促進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深入開展。
三、廣泛開展老年文化大學活動
1、以開展敬老月活動為契機,充分發揮社區、村組織和老年文體群團組織的作用,開展好老年文化大學活動,豐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2、積極參加市老齡辦舉辦的“快樂夕陽紅”老年旅游,“千名老人看長春”等大型活動。積極參加省老齡辦組織的各項文體活動。
3、積極發展老年教育事業。努力辦好老年大學,對區老年大學要在辦學方向及方法上進行深入地探討和研究,確實把老年大學辦成有社會影響力,深受老年人歡迎的一所學校。
四、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工作
圍繞當前老齡工作重點、難點問題,開展理論探討和研究。
1、開展農村老年人養老保障方式的調查,全面了解農村老人養老、醫療、文化生活、老年維權等方面的情況,剖析影響農村老齡工作開展的瓶頸及解決問題的措施。
2、開展居家養老服務長效機制的調查,深入了解居家養老服務工作開展情況,分析居家養老服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為推動全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提出可操作性強的對策和建議。在鞏固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基礎上,著力推進農村居家養老服務工作。
五、加強老齡組織機構和隊伍建設
1、進一步建立健全各街道(鄉)、社區(村)老齡工作組織體系,配齊配強老齡工作干部及相關人員,以適應人口老齡化的需要。
2、組織和抓好老齡工作者的培訓和隊伍的建設工作,提高老齡工作者的業務能力和水平,教育和引導老齡工作者立足本職,愛崗敬業,奉獻愛心,懷有孝心,勇于開拓進取,努力為老齡事業貢獻力量。
一、籌備召開南寧市老齡工作會議,貫徹落實全國、全區老齡工作會議精神,總結XX年老齡工作開展情況,結合工作實際,安排部署XX年全市老齡工作任務。
二、全面貫徹落實《廣西壯族自治區老年人優待規定》。督促、指導各縣、區開展《廣西老年人優待證》辦證工作,在辦理自治區優待證過渡期間,做好政策銜接、宣傳、解釋工作及制定實施意見,確保《廣西壯族自治區老年人優待規定》在我市得到全面貫徹落實。代市人民政府草擬《南寧市人民政府關于貫徹實施〈廣西壯族自治區老年人優待規定〉的意見》,待市人民政府批準出臺后,抓好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
三、認真做好高齡老人壽星津貼發放工作。市老齡辦要做好百歲老人壽星津貼數據匯總工作,每個季度核實新增人員,并按時發放津貼;定期或不定期督促檢查各縣(區)90-99周歲老人“壽星津貼”發放工作。
四、抓好市老年人活動中心建設工作。考察借鑒先進省、市的成功經驗,建設功能齊全、管理先進的市老年人活動中心;加強與編制部門的溝通協調,明確市老年人活動中心性質定位及人員編制;積極措籌建設補助資金,彌補市財政裝修工程資金缺口;督促代建單位按進度開展二期裝修工程,保證活動中心按期交付使用。時間要求:活動中心作為市為民辦實事項目,今年6月底前實現活動中心首期工程交付使用;下半年起,將依據市財政局下達資金情況,督促代建單位開展二期裝修工程。
五、適時調整市老齡委成員單位,修改和完善老齡委成員單位職責,堅持聯絡員會議制度。市老齡辦將加強與委員單位和縣區老齡辦的聯絡、溝通、檢查與協調,強化各委員單位的老齡工作責任意識,充分調動和發揮各委員單位的功能作用;加強聯絡員隊伍建設,建立完善委員單位聯絡員例會和縣區老齡工作例會制度,認真履行好綜合協調、檢查督促的職能。
六、廣泛開展老年文體及敬老活動。不定期組織老年藝術團下農村、社區或赴外地開展老年文體活動;XX年10月組織全市老年人文藝匯演;不定期與市體育局、市老年體協共同舉辦各種老年球類比賽、老年書畫活動;推動社區普遍開展群眾性的老年人文化藝術、體育、科普、讀書等活動,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開展敬老慰問活動。
七、繼續開展創建全國(區)老齡工作先進單位、先進個人活動。按照創建全國老齡工作先進單位、先進個人的標準,繼續抓好我市基層老齡工作示范點工作,在規范基層老齡社會組織、發揮老年人協會的積極作用、擴展老年人協會發展能力等方面上,加強指導、重點培育,認真總結創建經驗,推廣成功的做法,步夯實基層老齡工作基礎,通過評選表彰工作,樹立一批老齡工作的先進典型。
八、抓好老齡宣傳工作,切實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加強與新聞媒體的聯系,積極探索運用互聯網和公益性宣傳渠道,大力開展尊老敬老和老齡工作宣傳教育,尤其是對重大活動、重點工作、先進典型的宣傳,努力營造敬老愛老助老的良好社會氛圍;繼續抓好《老年法》宣傳工作,檢查、督促相關單位開展各種為老服務工作,維護好老年人合法權益;重視群眾來信來訪,認真處理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建議、提案,切實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
九、繼續組織開展“銀齡行動”。市老齡辦將與市科協密切配合,引導、鼓勵和支持老年知識分子、科技人才開展形式多樣的援助活動,為“銀齡行動”的深入開展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同時,各縣(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組織開展相關援助活動,使“銀齡行動”成為一項惠民工程。
十、配合做好“居家養老”服務工作。全年配合相關部門,加強居家養老服務工作,提升居家養老服務水平,使更多老年人享受居家服務。
社區的老齡工作要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以為老年人為宗旨,進一步推進為老服務工作,不斷滿足老年人物質生活、精神文化需求,以社區為依托,充分發揮各成員單位的職能作用,進一步落實“六個老有”。大力推進為老服務工作,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努力解決老年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和困難,特制訂老齡工作計劃,如下:
一、鞏固本社區原有的資源,在社區黨支部的領導下,始終把老齡工作作為一項長期的重要任務,充分發揮老齡委的作用,齊抓共管,形成合力,整體推進社區老齡事業的發展。社區要從廣大老年人精神生活需要出發,組織開展各種有益活動,推動“和諧社區”的建設。
二、 進一步做好社區獨居老人關愛工作,針對各種不同需求的獨居老人提供各類相關的服務,鞏固所有老人一對一的結對關愛活動。大力宣傳“安康通”呼叫裝置,為有這方面需求的老人做好服務工作。
三、認真做好老年人來訪、來信工作,熱情接待,及時解決他們提出的困難。
四、深入開展敬老活動,對小區困難老人及時送溫暖,經常走訪,及時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發現困難及時解決。在春節、端午節、重陽節、夏季高溫等重大節日前夕對無業老人、高齡老人、離休干部等做好走訪慰問工作,在“三八”婦女節,組織文體骨干排練節目,為社區中的老人們表演。
五、加強老年人權益維護力度,利用小區科普畫廊、小黑板等宣傳工具廣泛宣傳法律知識,對社區老人在贍養、家庭、財產等糾紛問題及時處理和調解,并在社區開設法律維權講座,增強老人們自我維權意識。
六、發揮社區內三個“睦鄰點”的特色功能,繼續作好“空中老年大學”的工作。
七、充分發揮離休老干部作用,使他們的余熱能得到發揮。
八、定期開展志愿者送溫暖活動,擴大為老服務志愿者讀物,為特殊困難居民送醫、免費測量血壓、健康咨詢、理發等。
九、繼續做好黨員領導干部與貧困老人的結對幫困工作。
十、利用小區文體設施及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業余生活,積極組織老年人參加各項活動,增加適合老年人的文藝團隊。
歷年來,我們社區的老齡工作始終作為社區工作的重點之一。社區老齡工作是構建和諧社會的組成部分,我們社區的老齡工作在街道辦事處的領導下,努力創新為老服務機制,著力解決新形勢下老齡工作的新問題,共同為構建和諧的社區而努力奮斗。
XX年xx市老齡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貫徹“一法一條例”及國務院、省市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政策文件為抓手,以全面完成老齡事業發展規劃為重點,創新發展思路和工作舉措,加快建設社會養老服務體系,積極推動老齡產業發展,全面優化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加大老齡工作資源整合力度,不斷豐富老年人精神生活,實現全市老齡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一)大力實施惠老項目,保障老年群體晚年幸福。為全市24萬符合條件的老年人發放尊老金;在主城區和縣城區建立老年人助餐點;繼續推進“安康關愛行動”,力爭XX年全市老年人意外傷害綜合保險參保率達到50%以上;學習借鑒海安互助服務模式,探索建立困難、空巢、獨居老年人“一對一”幫扶長效機制;開展讓失智老人回家的“黃手環關愛行動”;在全市推廣使用老齡業務綜合管理系統軟件。
(二)加快居家養老項目建設,提升運營服務水平。以市、縣為單位,分級制訂—2020年居家養老服務設施建設規劃;確保城市、農村社區標準化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覆蓋率分別達到%、%,農村社區普通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覆蓋率達到%以上,農村“老年關愛之家”覆蓋率達到6%,以縣(市)區為單位實現虛擬養老院全覆蓋;推進市級居家養老信息服務中心提檔升級,努力打造12349為老服務熱線品牌;社會組織參與居家養老項目運行管理及服務達到10%。
(三)積極發展老齡產業,注重培育養老消費市場。理清養老服務主體、養老需求對象和養老產品供給的角色定位,在工作中兼顧養老服務的事業屬性和產業屬性,支持企業積極開發安全有效的康復輔具、食品藥品、服裝服飾等老年用品用具和服務產品,開發建設老年住宅、老年公寓等老年生活設施;鼓勵相關行業積極拓展適合老年人特點的文化娛樂、體育健身、休閑旅游、健康服務、精神慰藉、法律服務等服務,引導和規范商業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開發適合老年人的理財、保險產品。
(四)整合為老服務資源,實現老齡工作互聯互通。積極爭取將惠老實事、養老服務納入民生幸福工程考核體系、納入政府年度重點工作、納入為民辦實事計劃;積極向人大政協匯報老齡工作難題,通過執法檢查和專項視察,促進惠老政策落實和問題解決。貫徹全國老齡辦等24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老年人優待工作的意見》,督促成員單位和公共服務窗口行業,對所承擔的養老保障和老年人醫、食、住、用、行、娛等優待服務職責進行檢查落實;開展優秀老年協會和優秀會長評選表彰,年底前全市基層老年人協會建成率達到95%。廣泛開展第二屆“敬老文明號”創建活動。
(五)扎實開展精神關愛服務,推動形成健康老齡化社會。新建5個老年精神關愛示范站點,通過志愿者服務與招標購買服務相結合的形式,重點打造一批溫暖空巢、快樂驛站、心靈茶吧、校園爭輝、舞動夕陽等精神關愛項目。表彰命名一批老年文體優秀團隊;推動市、縣老年大學資源向鎮街、村居延伸,建設一批鎮街老年學校和教學輔導站點;將開展精神關愛與倡導積極老齡化、鼓勵老有所為相結合,大力發展老年志愿者隊伍,登記造冊形成建制。
(六)注重老齡調研宣傳,為老齡事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認真學習貫徹全國、省老齡宣傳工作會議和中宣部等10部門《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老齡宣傳教育工作的通知》精神,將老齡宣傳作為推動工作方式方法轉變的重要抓手,作為整合老齡事業發展動力的重要途徑,制訂年度宣傳計劃,將“一法一條例”、 人口老齡化與老齡事業發展、敬老活動作為宣傳重點,與徐州廣播電視《新周刊》合作開展“社區敬老之星”的評選宣傳活動,提高全社會敬老助老的法律意識。根據全國、省老齡辦的部署,參與做好第四次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工作。圍繞養老服務、老年產業、老齡機構建設等課題,加大調研力度,重點開展老齡事業規劃評估和規劃編制的調研工作,系統回顧總結徐州老齡事業30年以來的發展歷程,與高校合作開展居家養老服務項目運營情況調研活動,形成具有參考和指導性的調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