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家庭計劃匯編(精選6篇)
關于家庭計劃匯編 篇1
以前,我總是把電燈開上個徹夜到明,水從晚上滴到明早,冰箱塞滿亂七八糟的東西。這樣,既浪費水,又浪費電……現在,我聽到了城市在宣傳倡導低碳生活,我漸漸有些懂了。我開始了“低碳生活”。
首先,低碳的生活方式,就是在生活的細節上注重節能減耗。除了做作業必須開燈之外,其余的事情都靠窗外的照明燈來相助。因為我們的客廳大,窗外的照明燈照進來都可以醒目地看到室內的一切,吃飯時,真像一桌“燭光晚餐”,這真是一大盞“天然的燈啊!”
只要我洗好手,就都把水龍頭擰的緊緊地,不讓水“逃”出來,這樣,我就可以安心了。但我又擔憂爸爸媽媽會不會做好,每次看見爸爸媽媽進洗手間洗手并順其自然的把水龍頭關緊,我十分高興,我希望 “低碳家庭”會做的更好。
冰箱里放著亂七八糟的.東西,媽媽說很浪費電,我靈機一動,想出了妙招:于是,我就來到超市買來了一個個大小不一的盒子,上面貼上了各種分類的標志,然后,按分類去整理,不一會兒,冰箱變得又干凈又整潔,煥然一新,一眼就目睹擺放整整齊齊的東西。這樣,既幫助了我們,又節省了電。
原來,電器開著,就連小小的手機電池在插座上插著時都會排放出可怕的二氧化碳,只要充完電就應該將電池立刻取下。我本來以為,二氧化碳只有汽車尾氣、煤炭燃燒這些會排放,沒想到生活中處處都有微弱的“碳”在侵害著我們大家的生活和地球。
養花是全家的愛好。家里的吊蘭、常春藤一年四季都是綠意盎然。在每個炎炎的夏日,媽媽總會把花搬進家里來,大家看著那些綠色,允吸這那些綠色,心中頓時感覺絲絲的涼意,有了好空氣又養眼,真是一舉兩得啊!
關于家庭計劃匯編 篇2
一、讀書目標:
1。通過閱讀,開拓孩子的知識視野,樹立正確的讀書觀念,讓孩子和書成為好朋友。
2。通過閱讀,豐富和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與人交往的能力,培養、鍛煉孩子豐富的想象力。
3。通過閱讀,引導孩子樹立偉大理想,熏陶優秀品質。讓孩子明白更多為人處事的道理。
4。鍛煉孩子的記憶力,增加父母與孩子的感情,密切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親密關系。
二、主題:
我讀書,我快樂!
三、閱讀書目:
必讀書目:《精靈鼠小弟》、《朱自清散文精選》、《莫泊桑短篇小說精選》、《童年》、《愛的教育》、《綠野仙蹤》、《中華上下五千年》、《森林報》等。
選讀書目:《西游記》、《三國演義》、《紅樓夢》、《一千零一夜》等。
四、讀書安排:
1。周一至周五最少半小時時間,周六周日最低保證白天半小時,晚上半小時,讀后交流讀后感。
2。利用周末時間和孩子一起聽、看故事光盤,然后視情節進行童話劇分角色表演。
3。舉行一次家庭朗讀或講故事比賽,并給予一定獎勵(如新書一本),幫孩子將優美的語句或心靈感悟及時記錄下來。
4。將“親子閱讀”的'讀書進展情況和心得體會等及時更新、充實到博客上。
五、讀書成效:
讀書要認真,慧怡要做到能簡單復述讀書內容,能明白故事含義,能有一些簡單的讀后感想。爸爸媽媽要以身作則,讀書時間不開電視電腦,不干無關事務。建立專門的剪貼本、摘抄本,讀書過程中發現優美段落、句子都要摘抄下來,報紙上的可以剪下,貼在剪貼本上。
六、讀書獎勵:
設計每月讀書表格,每天按時、有效完成讀書計劃的,書讀完了可獎勵新書一本。當月除特殊情況外全部完成讀書計劃的,可滿足合理要求一個。
關于家庭計劃匯編 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學生為了和家人共同建好自己的家,出謀劃策,增進家人感情,共同進步。
2.通過制定家庭計劃,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活動準備
教師準備:以前的和現在的家庭照片、家庭計劃表、實物投影儀。
學生準備:以前的和現在的家庭照片、課前完成家庭成員愿望表。
活動過程
一、觀察導入
教師:(出示新舊兩張照片)同學們,這兩張照片是老師一年前的家和現在的'家。你們看有什么變化嗎?
學生觀察后發表意見。
教師小結:在一年的時間里,我們家里就多了一個書柜,這是最近才買的。這個書柜對我們家來說太重要了,因為我爸爸愛看書、我也愛看書。家里的書特別多,以前全堆在一起,房間里亂糟糟的。有了書柜以后,房間一下子就變干凈了。連外婆都說我家越來越漂亮。你們的家是不是也發生了變化,請同學們自由地說說。
小組內同學拿出照片互相介紹各自家庭發生的變化。
過渡:大家總是希望日子越過越好,同學們,你和家人對自己的家有什么愿望呢?
二、家庭成員愿望表
教師請學生匯報各自課前的調查,了解家人的愿望。
家庭成員愿望表
媽媽的愿望
爸爸的愿望
爺爺的愿望
奶奶的愿望
我的愿望
我們共同的愿望
三、我能做什么
教師:為了實現家庭愿望,你能做些什么?
學生小組內交流。注意根據各自家庭的愿望來談,比如:節約零花錢、為家人獻計獻策、拿出自己的壓歲錢等。
四、制定家庭計劃
教師:實現這些愿望還需要你和家人共同努力,請你根據大家的愿望設計一個“家庭計劃”。
學生自由創作,可畫可寫。但是一定要有書面記錄,便于以后家人互相監督,落實行動。
五、課后延伸
教師:家庭計劃表還沒有制作完。同學們,請把你的家庭計劃帶回家,交給父母審查、修改。意見一致后,蓋上各自的手印,作為約定,互相監督。看看到時是否實現了愿望。
關于家庭計劃匯編 篇4
一、系統思維習慣,是計劃做事的開始
菲菲一直是奶奶看大的,奶奶對她了如指掌。剛上小學,奶奶就發現菲菲有些不對頭,常常是想起什么做什么,做不到三分鐘,又想做別的事情。結果所有事情都是亂七八糟的,沒有一件事情能做好,有時候還會把奶奶折騰得焦頭爛額。
于是,每天晚上睡覺之前,奶奶都會來到菲菲房間,問她明天準備做些什么。開始菲菲搖頭,“等明天再說吧。”她總是這樣說。奶奶做菲菲的工作,說:“明天再說可不行,如果你明天想吃冰淇淋,奶奶買不到怎么辦你把想做的事情都提前想好了,明天奶奶好替你安排。”奶奶這么一說,菲菲開始認真去想,但總是想起這個忘了那個,不夠全面。奶奶說:“這樣吧,今天奶奶先幫你計劃一下,明天晚上你再照著奶
奶的計劃想后天的。”菲菲也覺得這樣比較好,答應了。接著,奶奶幫助菲菲制定了第二天的計劃:早晨8點起床,10分鐘穿衣服,收拾臥具,1 0分鐘刷牙洗臉,2 O分鐘吃早餐……奶奶說著,菲菲聽著,小腦袋一個勁兒地點。
第二天,在奶奶的監督下,菲菲有計劃地做了一天事情。晚上睡覺的時候,奶奶問她:“菲菲,這樣有計劃地做事是不是很好”菲菲由衷地點頭。奶奶就說:“那好,現在你就把明天要做的事情想好,然后告訴奶奶。”菲菲想了一會兒,把第二天想要做的幾件事羅列出來,然后把每天需要做的'事情加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張計劃表。
后來,菲菲漸漸養成晚上睡覺之前,把第二天要做的事情想一遍的習慣,第二天再做起事來,非常有條理。她現在已經不用奶奶提醒了。
二、計劃落實習慣。是計劃做事的關鍵
明明的爸爸是單位里的辦公室主任,每天都在監督各科室工作的落實,可是他卻沒有時間監督兒子明明。一次明明的媽媽報怨他:“你看你,就知道在單位里瞎忙,也不管管你兒子!這周他應該完成三篇作文,現在都周五了,一篇還沒寫呢!周六咱們本來打算去郊游,這樣的話,又去不成了……”這時,爸爸才意識到兒子的問題不小,應該好好管管了。
明明已經上小學三年級了,做計劃表很容易辦到。每周日,爸爸都會監督并幫助他制定出一周的計劃。可是,計劃制定出來之后,明明總是由于種種原因不能落實。這讓爸爸很是郁悶,自己做事從來都有板有眼,怎么會生出這么一個兒子!通過和明明談話,爸爸告訴他制定計劃的目的就是落實計劃,計劃制定了沒有落實,等于沒有制定。如果這樣的問題出現在工作上,是非常嚴重的失誤。同時,爸爸還要求明明把計劃進
一步細化、量化,分解到每一天、每一個小時。在計劃的時間內完成最好,如果不能完成,要有懲罰措施;如果提前完成,剩下的時間就可以自由支配,而且還有獎勵。每天晚上,爸爸都要抽出時間對明明的計劃落實情況進行檢查,計劃全部落實,。表揚一次,零用錢如數發放;如果有計劃沒有落實,扣發一天零用錢。
爸爸說到做到,每天明明一放學,爸爸就拿出明明的一日計劃表,逐項進行檢查。沒有落實的,除了扣零用錢之外,還責令在不影響當天計劃落實的情況下把前一天未完成的補上。這樣就要求明明做事情要努力一次就做好,不能應付了事。現在明明對于時間的安排越來越科學,學習和做事的效率明顯提高。
經過兩個多月的監督,明明不能落實計劃的壞毛病改掉了。以前,他做作業要做到夜里12點多,嚴格落實計劃之后,不到10點就做完了,而且做得又快又好。爸爸說,能讓孩子嚴格落實計劃,是讓孩子增強時間觀念、任務感和責任感。時間長了,孩子對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會擬定一個標準、一個完成的期限,這樣,就會自然而然地把事情做好。
三、檢查反思習慣,是計劃做事的保證
蕾蕾是個很聽話、很懂事的孩子,知道為自己制定生活、學習計劃,也能很好地落實計劃。可是媽媽發現,盡管如此,蕾蕾的一些事情還是做不好,至少不能令她滿意。這到底是為什么呢媽媽通過認真觀察,發現蕾蕾的一些計劃本身就有問題,標準不高,或是缺乏合理性。計劃錯了,怎能把事情做好呢于是,媽媽開始規范蕾蕾計劃做事。
每天晚上,媽媽都要找蕾蕾談心,讓她好好想一想,今天有哪些事情做得比較滿意,滿意在什么地方哪些事情做得不滿意,為什么不滿意哪些事沒有做好,甚至很糟,為什么會這樣媽媽的做法讓蕾蕾開始認真思考。然后媽媽又進一步引導,幫助蕾蕾找到了做事滿意或者不滿意的原因。蕾蕾開始只能勉強說出改進的方法,并不合理。但媽媽還是點了頭,并且說:“蕾蕾,以后你就要這樣,每天晚上睡覺之前,都要把一天的事情好好想一遍。如果有的事情做得不夠好,找出原因,然后想出以后避免這些問題的方法。這樣,你做事情就會越來越好,自己也會越來越滿意。”
堅持做了幾天,蕾蕾體會到了從未有過的成就感。原來,別人的表揚可以讓人快樂,自己對自己滿意更讓人感到幸福,看到自己一步一步越來越完美,那感受真是妙不可言。從那以后,蕾蕾堅持每天晚上睡覺之前都要對自己一天所做的事情進行檢查反思,然后把問題記在日記本上,并寫明以后遇到這些問題應該怎么處理。漸漸地,蕾蕾就養成了每日檢查反思的習慣。后來,她做任何事,都一邊做一邊檢查,發現問題,及時修正,事情做得越來越好。結果,蕾蕾的學習成績迅速提高,同學關系也處理得很好,在家里做事也讓媽媽非常滿意。媽媽高興極了:“現在我的女兒才真正學會計劃做事了,因為她已經懂得了隨時檢查修正自己的計劃。計劃正確了,再認真落實,事情自然會做到好上加好。”因此媽媽認為,檢查反思習慣,是計劃做事的保證。
家長的經驗告訴我們,做事有計劃,是一個人工作、學習、生活的良好習慣,也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父母應該從小對孩子進行培養,讓他們養成系統思維、計劃落實、檢查反思的良好習慣。
關于家庭計劃匯編 篇5
馬上要開學了,寶貝也要進入一年級的下半學期了。20xx年,希望我們的家庭成員,都能有所進步。
父母的成長計劃:
1、工作之余耐心陪伴關愛孩子的生活和學習,提高家庭閱讀氛圍,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2、堅持原則,不嬌慣不溺愛,不縱容不懶惰,樹立孩子正確積極的學習和處事態度。
3、不在孩子面前看手機,和孩子一起參加戶外活動,引導孩子加強體育鍛煉,飲食健康作息規律,身體健康才是未來的本錢。
4、對孩子的學習以鼓勵督促和耐心輔導為主,不急不躁引導孩子自主學習的習慣。與孩子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共同成長。
孩子的.成長計劃:
1、每天能按時完成作業,并能按時預習和復習。
2、每天堅持閱讀半小時。
3、按時起床,能好好吃飯。
4、能主動整理自己書包,保持學習環境整潔。
5、在家里幫媽媽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在學校當好老師的小助手。
在新的一年里,希望在老師的幫助和督促下,能實現我們的成長計劃,加油!
關于家庭計劃匯編 篇6
一、王旭帆本學期成長計劃
1、按時完成家庭作業;
2、認真完成課程預習;
3、養成午休的好習慣;
4、堅持每天給媽媽朗讀一個故事;
5、堅持每天練字(臨摹字帖一頁);
6、堅持每天練鋼琴;
7、堅持鍛煉身體;
8、堅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二、媽媽本學期成長計劃
1、堅持陪孩子寫作業;
2、做到在孩子面前不玩手機等電子產品;
3、堅持每天給孩子朗讀一個故事;
4、堅持每天陪孩子練字(臨摹字帖一頁);
5、讀完莫言長篇小說集(共7本,已購買);
6、堅持鍛煉身體;
7、堅持每天敷面膜;
8、堅持學游泳(目標:學會自由泳)。
三、爸爸本學期成長計劃
1、堅持每天跑步;
2、做到在孩子面前不玩手機等電子產品;
3、學習新的`研發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