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理財計劃模板合集(通用3篇)
關于理財計劃模板合集 篇1
完備的家庭理財計劃包括八個方面:
1.職業計劃:
選擇職業首先應該正確評價自己的性格、能力、愛好、人生觀,其次要收集大量有關工作機會、招聘條件等信息,最后要確定工作目標和實現這個目標的計劃。經濟理財
2.消費和儲蓄計劃:
你必須決定一年的收入里多少用于當前消費,多少用于儲蓄。與此計劃有關的任務是編制資產負債表、年度收支表和預算表。
3.債務計劃:
我們對債務必須加以管理,使其控制在一個適當的水平上,并且債務成本要盡可能降低。
4.保險計劃:
隨著你事業的成功,你擁有越來越多的固定資產,你需要財產保險和個人信用保險。為了你的子女在你離開后仍能生活幸福,你需要人壽保險。更重要的是,為了應付疾病和其他意外傷害,你需要醫療保險,因為住院醫療費用有可能將你的積蓄一掃而光。
5.投資計劃:
當我們的儲蓄一天天增加的時候,最迫切的就是尋找一種投資組合,能夠把收益性、安全性和流動性三者兼得。
6.退休計劃:
退休計劃主要包括退休后的'消費和其他需求及如何在不工作的情況下滿足這些需求。光靠社會養老保險是不夠的,必須在有工作能力時積累一筆退休基金作為補充。
7.遺產計劃:
遺產計劃的主要目的是使人們在將財產留給繼承人時繳稅最低,主要內容是一份適當的遺囑和一整套避稅措施,比如提前將一部分財產作為禮物贈予繼承人。
8.所得稅計劃:
個人所得稅是政府對個人成功的分享,在合法的基礎上,你完全可以通過調整自己的行為達到合法避稅的效果。
關于理財計劃模板合集 篇2
就等同于“不安全”。事實上,安全與否,關鍵還是看風險控制能力。
在理財界,如果有某家公司聲稱其產品風險為零,那這家公司一定存在問題。因為任何一種理財方式,總是存在著風險的,只是有風險大小之分。所以才會出現人人都聽說過的那句話,“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當人們說到這句話時,還會提到另一句話,收益越高,風險越高。甚至有人將高收益理財與不安全畫上了等號,事實上呢
有過理財經驗的人都知道,理財產品的安全性與收益性并不是成絕對正比的,如我們常說的股票風險高,其高風險性主要來源于股票受多種因素影響而具有不確定性,規律難尋,高收益或許對其風險性有一定影響,但絕不會是根本原因。
事實上,高收益理財安全與否,關鍵還是看企業的風險控制能力。所謂風險控制,指的是風險管理者采取各種措施和方法,消滅或減少風險事件發生的各種可能性,或風險控制者減少風險事件發生時造成的損失。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規避風險。
風險控制有四種基本方法,分別是風險回避、損失控制、風險轉移和風險保留。
風險回避是投資主體有意識地放棄風險行為,完全避免特定的損失風險。在風險既定的理財界,這是一種最為消極的.處理方法,這意味著投資人在回避風險的同時,也放棄了潛在的目標收益。
損失控制制定計劃和采取措施降低損失的可能性或者是減少實際損失。一般可分為事前、事中和事后三個階段,因具體實施主體不同而有所不同。
風險轉移,是指通過契約,將風險轉移給他人的行為,主要表現形式是合同和保險。風險自留,即風險承擔。也就是說,如果損失發生,經濟主體將以當時可利用的任何資金進行支付。
一般來說,企業會結合以上四種方式中的兩種或三種,以最大化的降低潛在風險。所以投資人在面對高收益理財時,不能簡單的認定其風險的高低,而是應通過分析其背后所倚靠的風險控制方法,進一步了解企業的風險控制能力,再做出判斷。
關于理財計劃模板合集 篇3
作為全職太太,劉蕓不只是享受生活,她也擔負起理財投資的責任,為家庭財產加上道保值升值的保險鎖,不僅能為老公分憂,也讓孩子的成長有穩固的保證。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不斷增長和國民財富的不斷積累,有部分在職場打拼多年的優秀女士,逐漸淡出職場,進入了另一個;職場;,即家庭,成為了全職太太,而劉蕓就是其中的一位。
劉蕓今年33歲,先生35歲,兩人育有一個2歲的寶寶。先生在一家央企任職,有五險一金,年薪稅后30萬元(含各種補助、津貼)。劉蕓生完寶寶后就一直在家當全職媽媽,年收入為零,暫不考慮出去工作。目前家庭月消費約8000元,主要是給寶寶報早教班和平時出去游玩花費比較多。
目前家里有一套兩居室自住、學區房,市值約300萬元,還剩12萬元的房貸。有一輛20萬元的車。目前有存款50萬元,基金市值5萬元,股票市值8萬元。作為全職太太,劉蕓不只是享受生活,她也擔負起理財投資的責任,為家庭財產上道保險鎖,不僅為老公分憂,也讓孩子的成長有穩固保證。
理財目標
1、目前基金、股票均虧損比較嚴重,手頭50萬元的存款,不想再投資高風險的產品,如何處理,能風險低又抗通脹。
2、先生想換一輛30萬元的車,目前考慮的是奧迪A4L、沃爾沃S60,按目前的收入情況是否可行?
3、因為是全職媽媽,以后養老金應如何準備?
財務分析
劉蕓的家庭剛剛步入理財階段中的組建期,這一時期是家庭消費的高峰期,未來面臨子女教育、住房以及退休養老等重大理財規劃,靠先生一人工作來支撐還是有很大壓力的。目前劉蕓全家每年收入30萬元,消費9.6萬元,結余20.4萬元。
寶寶今年2歲,未來20年都將成為家庭子女撫養教育的消費期,以3歲前早教班每年10000元,3-6歲幼兒園每年30000元,6-12歲小學每年20000元,12-18歲中學每年30000元,18-22歲大學每年40000元計算,粗算一下平均每年還將增加2萬元的支出預算。
劉蕓全家當前金融資產63萬元,固定資產及耐用品價值合計320萬元,負債12萬元。以目前的情況來看,如果沒有過分的理財目標的話,日常生活還是比較寬裕的,每月約1.5萬元的結余使得喜歡出游的全職太太壓力并不大。
理財建議
投資:配置固定收益類資產
在劉蕓全職在家的情況下,從實現未來諸多理財規劃目標考慮,其風險承受能力等級應定為積極型,對應的資產配置比例為現金類資產10%,固定收益類資產60%,權益類30%。預期收益8%的可能性大于90%,出現最大虧損10%的可能性低于5%。
而從目前劉蕓家庭的金融資產配置上看,現金類資產占比79.3%,權益類資產占比20.7%。當務之急是增加固定收益類資產的配置比例,因為此類資產雖然從收益性上看水平在5%左右并不算很高,但是本金和收益相對穩定,是實現8%預期回報的重要保障,類似于足球場上的防守隊員。
現金類資產投資可以降低到6萬元左右。這類資產主要是應對突發的資金需求,例如看病、購買大件商品等。在本金絕對安全的前提下平均收益水平在2%左右,比活期存款收益高,而流動性同樣好,很像一支球隊的超級替補。權益類資產主要是指股票或者偏股類基金等投資,這種投資具有一定風險。但從長期資產配置角度看,獲得超額收益從而實現抵御通脹的目標全憑權益類的'貢獻,是資產配置中的前鋒。劉蕓在該類資產的配置比例可以再增加4萬元。
在資產配置比例確定之后,劉蕓可以結合短期、中期和長期的理財目標,對各類資產對應的產品進行選擇。現金類資產可以放在日日金、貨幣型基金等產品上。固定收益類資產中有短期需求的可以選擇銀行1個月至1年期理財產品;鑒于劉蕓的資產量未達到購買信托等高收益產品的起點,其長期需求可以選擇分紅型、萬能型或者財產型銀保類產品進行配置。由于目前劉蕓的權益類資產損失比較嚴重,而市場環境又不太明朗,權益類資產的補充可以選擇對偏股類基金定投的方式進行。
換車:以舊換新分期購買
建議劉蕓考慮以置換購車的方式計算換車的可能。目前劉蕓家的車以購置價50%的比例售出,獲得10萬元現金,需要額外支付20萬元。在不考慮改善住房需求的前提下,可動用存款實現目標。
另一種方法可以通過銀行合作車型(如奧迪A4L)免息分期付款方式,首付20萬,其余每年還款2萬元,5年還清。但劉蕓夫婦應仔細考慮換車的需要是否迫切。因為無論日常保養還是油耗,換完新車后的消費都會有所增加。
養老:基金定投+壽險
作為全職太太,養老可能是她最需要認真考慮的一項理財規劃。建議她在養老規劃中注意好存量與流量的結合。
所謂流量是指在養老階段,每月能獲取固定的現金收入。劉蕓沒有三險一金,所以應該及早投資養老壽險,補充這部分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