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階段性總結與發展規劃
很多人都問過我,學習這個專業將來想干什么,我說還不知道。各方的人都會給我不同的意見,考研,考公務員,工作,而工作也是五花八門。可是,我究竟需要什么呢?適合什么呢?其實我覺得人的智商都差不多,但是成不成功的關鍵是怎樣把你想到的付諸實踐,然后堅持下去。所以,我比較偏重于工作。如果將來去應聘,別人問我,你年紀輕輕沒有經驗,為什么到我們公司來應聘。我會說我雖然沒有經驗,但是我有生命力和活力,就像一個公司一樣,我們應該關注的是它未來的前景,看它在整個社會中所散發的生命力,一個企業的生命力與他的影響力密不可分。在生活中,我不喜歡抱怨,這也是我的一個挺大的有點——會安慰自己。這也是我之前說的,慢慢的學會了站在別人的角度想問題,這樣自己不會那么痛苦,也讓別人感受到了你對他的尊重,自然也會得到尊重。曾經的我還是個猶豫不決的人,但是現在我學會了果斷,即使選擇會有錯誤,我也不會在選擇上猶豫不決,而是在選擇后盡量做好。有猶豫的時間還不如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我覺得我是個幸運的孩子,我要的不多,但是總是對身邊的人充滿感激。現將大學以來體會到的幾點總結如下,以便提醒自己:
一、不要放棄夢想和追求。不論做什么我們都應該有自己的目標和方向。個人非常喜歡一句話:人生不是取決于你站的高度,而是你所朝的方向。所以,堅持自己心中的所想,不要輕易動搖,別人不是你,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二、學習是一輩子的事。即使我們走出了大學,走進了社會,也不能放棄學習。應該隨時對自己腦中的知識進行更新,與時俱進。一個人老了,不是樣貌老去,而是思想和心靈跟不上時代的步伐,這才是最悲哀的。
三、踏踏實實,腳踏實地。工作了,總是會想要工資更高的職位。我覺得這個觀點不正確。我們在選擇自己的職業時候應該考慮的是擇己所愛,擇己所能,擇世所需,擇己所利。既然選擇了。就應該腳踏實地,不能妄想一步登天。一個人的高低優劣不是用他的工資評判的,而是他所帶來的價值。
四、處理好各種關系。說句白話,這是一個關系的社會,有朋友很多事情都會相對簡單,所以,我覺得關系是自己高效生活的一部分。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朋友多好辦事。
五、態度決定一切。這句話雖然老套,可是很實用。不是說讓我們把自己的心態壓得很低,然后走入社會。我覺得應該是一種不卑不亢的態度,既不能過分高傲,也不能太過卑微。給自己找對一個合適的位置,該沉默沉默,該爭取爭取。
可能老師會覺得我講了太多的感受和口號一樣的東西,沒有實質內容。我覺得大學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讓我們理解體會,只有這樣將來才能更好地實踐。體會到的這些并不是沒有用處,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確定自己所需。有了這一些性格以及習慣的養成,對將來的選擇是有很大影響力的。像是現在的我,更側重于創業。但是我也很注重自己的家庭。怎么樣才能兼得呢?開一個嬰幼兒用品店。這樣就可以盡自己所能給自己的孩子物質和精神上的支撐。但這只是初步的設想,我知道要實現這個想法,要付出很多很多。所以畢業的前幾年我會到相關地方工作,積累足夠的經驗,為以后的自己的事業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