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集體備課計劃(精選3篇)
小學語文集體備課計劃 篇1
以語文新課標為理念,以新教材的研究為重心。課題引領,課堂聚集,充分發揮集體備課組作用。集體備課是提高備課質量的重要備課形式。它可集思廣益,將個人才智轉化為集體優勢,引導學生主動求知,促進學生和諧發展,扎扎實實地開展語文教學研究,實實在在地提高我校的語文教學質量。
一、組織形式:
全校語文教師以年級為單位集體備課,由備課組長主持進行,共同研討,共同備課。
二、集體備課的原則
堅持“四定”、“五備”、“三統一”、“兩個共享”。即: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定中心發言人;備教材、備教法、備教學手段、備經典誦讀、備十分鐘訓練;統一三維教學目標、統一教學重點難點、統一教學進度。
三、集體備課制度
1、堅持“一篇課文兩課時完成,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指導思想,樹立正確的備課觀,體現新課改精神。
2、依據“全冊備課單元備課課時備課”的思路,通覽教材,明確本單元或本課在全冊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準確確定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
3、了解學生的知識、能力基礎、心理特點,實事求是,因材施教,著力于學生的自身發展。
4、發揮集體備課的作用,要集思廣益,研究出最佳教學方案。
(1)發揮集體備課的優勢:互相借鑒,共同提高。做到六統一:統一進度;統一教學目的;統一每一節課授課的共性內容;統一重難點;統一作業;統一考查。但教學的方法可以不同。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教學風格、不同的教學對象,自己對教學理論、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的理解,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進行二次備課,使教案具有個性化特征。
(2)備課組按照教材內容將重點備課任務合理分解,落實到人,便于教師明確任務,提前準備,提高備課質量。每一位教師在集體備課中都應當積極參與討論,發表自己的獨到見解,別人的教案上必須有自己的圈點。
四、集體備課的程序
。ㄒ唬┘w備課前的準備
主講人提前一周準備集體備課內容,并通知其他教師做好發言準備。
。ǘ┘w備課的過程
1、主講人介紹本次集體備課內容。
2、每個教師分別發言,對本次內容進行重難點分析、資料補充的研討,并提出自己的疑惑讓大家共同研討,并解決。
3、研討單元集體備課的相關內容。
4、研討12個課時精案。
(1)研究本次精案相關課型的教學策略。
。2)共同閱讀課文,確定課文的三維目標。
。3)共同研討,確定教學重難點。
。4)共同交流,并根據學生實際情況,確定本課的補充資料及教具、學具。
。5)再次閱讀課文(可指定教師閱讀),尋找本課的切入點,并研討本切入點、突破點的教學方法。
。6)研討本課的延伸點、拓展點。
。7)共同撰寫或修改教案。
小學語文集體備課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以語文新課標為理念,以教材的研究為重心。課題引領,課堂聚集。充分發揮教研組的作用,扎扎實實地開展語文教學研究,在個人備課的前提下,以集體備課為基礎,電子備課為形式,網絡校本教研為載體的備課方式,集體鉆研教材,確定教學目標,商討教學方法,反思交流、合作共享,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總體目標
通過開展集體備課活動,使本年級的教師們領悟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樹立科學的教育價值觀、現代教育觀,解決教師在教學中遇到問題或困惑,使教師熟悉新的課程標準并在現實中靈活運用,提升教師駕馭課堂能力,促進教師向專業化方向發展。
三、工作思路:
1、堅持分散教研與集中教研相結合。將小組教研與學校大組教研中,提出的教學問題進行討論研究。
2、堅持個人備課與集體備課相結合。教師在個人備課的'前提下,每兩周進行一次集體備課。
3、堅持常規備課與網絡備課相結合。利用網絡平臺,互相學習交流、合作共享。
4、堅持理論學習與實踐反思相結合。老師學習相關理論知識,并結合課堂教學實例,討論交流。三、實施策略及步驟:
(一)、堅持每2周一次教研活動。教研組長帶領本組老師,切實利用好教研時間,開展集體備課。做到內容提前準備,研討人人參與,記錄全面具體。
(二)、備課流程:備課組分工→個人單元備課→集體備課→個性化修改→教后反思修改。
主備人在教學前一周安排2課時時間進行集體備課。在集體備課時,由中心發言人詳細介紹本單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前后聯系,單元教學目的,三維教學目標,教材重點難點,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的方法,每課的課時分配,作業與練習配備,教學方法的設想等。備課組其他教師再對整個單元的每個課時進行討論提出修改意見,確定最佳方案。
組內教師根據學情,在上課前對集體討論的教案進行個性的修改,使教案更適合教師的教學風格和班級實際情況。課后再及時反思修改教案。
。ㄈ、集體備課主備人要做到“三定四統一”。即:定時間、定內容、定中心發言人;統一教學目標、重點、作業題、教學進度。
小學語文集體備課計劃 篇3
一、工作目標
六年級數學備課組本學期將緊緊圍繞學校工作計劃、教導處工作計劃、教科研工作計劃和數學教學計劃,認真組織教師學習新課程標準,樹立新的教學理念,并落實到教學實踐中去;樹立科學發展觀,轉變教學行為,求真務實地開展集體備課活動研究,實踐新課程的理念,確保備課質量的穩步提高,并依此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工作思路
1、組織全組教師認真學習學校工作計劃、教導處工作計劃、教科研工作計劃和數學教學計劃的相關內容,制定本組活動計劃,明確目標,落實任務。
2、按教導處要求,本學期活動9次。原則上每兩周一次。
三、工作措施
1、嚴格按照學校工作計劃、教導處工作計劃、教科研工作計劃、數學教學計劃和備課組工作計劃開展本組的備課研究,并做好相關備課資料的積累。
2、嚴格按教導處的規定,認真鉆研教材,盡心設計教學方案,力爭高效率地完成備課任務。精心寫好備課材料,盡力做到高質量地備課。
3、備課探討時,用心聽,多提出修改意見,著重提出值得探討的問題,“不客氣”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提倡多寫課堂教學隨筆、反思或案例。
4、集體備課的教案,只是作為參考樣本,每一位老師要根據自己理解、班級學生實際,本校教學條件,作出相應的修改,防止兩種情況:① 把集體備課的教案“冷”在抽屜,憑“經驗”上課。② “死記硬背”,全盤照搬。
5、提倡教學相長,平時多開展個人間的合作研討,交流教學經驗,討論教學問題,努力提高備課質量。
6、提倡多閱讀各類教育教學報刊資料,努力汲取先進的教育思想、高效率的教學設計,用以指導自己的教學備課。
7、開展必要的數學“發展輔導”研討,每位教師出好10題“發展題”。狠抓學困生的補習工作,要求每位教師以自己班級里出現的普遍性錯誤習題為主要內容,出好一份單元糾錯卷。具體分工按照集體備課分工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