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工作思路(財監系統)
3、改善金融生態環境。要積極打造“信用我市”,加強社會誠信教育,加大對不講信用的懲戒力度,建立維護公平競爭的信用環境,營造良好的金融社會大環境。要繼續加大“信用村、信用戶、信用鄉(鎮)”、“重合同、守信用企業”建設,繼續加強“銀企、銀政、銀司”協作,完善和發揮企業和個人征信系統功能,制止和打擊各種逃廢債行為,杜絕失信、賴帳行為的發生。要積極運用科技手段,搭建信息共享平臺,及時掌握貨幣信貸政策、金融監管和經濟金融運行信息,快速分析判斷可能出現的金融風險狀況,完善信貸風險預警機制,提高及時處置重大金融突發事件的能力。
四、堅持整頓規范并舉,發揮市場監管作用,和諧市場經濟秩序
市場經濟秩序的安全有序,關系著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一個重要領域。市場監管部門,要切實履行好市場監管職能,堅持整頓和規范并舉,加強互相協作,進一步促進市場經濟秩序的和諧安全。
1、重抓食品安全保障。加強食品生產源頭監管,嚴格控制食品生產安全各個環節的標準和要求。對于經過幫扶不能達到要求和標準的企業和業主,指令退出食品行業。明確企業法人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責任人,企業內部要設置專職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加強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周圍的環境治理,有效防止食品的環境污染。落實已定的扶持政策,深入實施“千鎮連鎖超市、萬村放心店”工程,年內全面完成上級下達的目標任務,完善農村現代食品流通網,規范食品市場經營行為。加強食品安全知識宣傳,增強消費者食品安全意識,提高消費者食品安全防范意識和鑒別能力。完善食品安全監管機制,形成多位一體的監管體系。企業層面,成立食品行業協會,加強行業自律。政府層面,鞏固和完善食品安全監督網絡,層層簽訂食品安全責任書,順應鄉鎮行政區劃調整,調整和完善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站管理,提高工作站的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水平。開展食品安全應急預案的應急演練,提高應急能力。社會層面,完善消費者舉報、投訴接收系統,保證消費者和社會輿論監督渠道暢通,充分發揮社會力量的監督作用。
2、加強市場日常監管。堅持日常整治和專項整治相結合,分段整治和聯合整治相結合,嚴厲打擊假冒偽劣商品行為。繼續把食品藥品安全作為整規工作的重中之重,食品整治以農村、城鄉結合部和城市社區為重點區域,以街頭早點、夜市攤群、路邊飲食攤販、學校和建筑工地食堂為重點部位,加大工作力度,確保人民群眾飲食安全。藥品整治針對薄弱環節、薄弱領域和看病難、看病貴等突出問題,全面整治制售假劣藥品、醫療器械的違法行為,進一步加強藥品經銷網建設,保障人民群眾用藥安全,努力遏制藥品價格虛高。抓好農資打假專項行動。圍繞農作物雜交種子、肥料、農藥、農機具等重點產品,抓住農資批發市場和農資經銷單位,嚴厲打擊生產銷售假劣、國家禁用、未經登記(審定)農資產品的違法行為。開展保護知識產權專項行動,加大保護知識產權宣傳力度,完善保護知識產權工作制度,提高保護知識產權的能力和水平。嚴厲打擊商業欺詐行為,重點整治虛假違法廣告,打擊非法行醫、虛假專利評獎和商貿活動中的欺詐行為。搞好建筑材料、煙草等其它專項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