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責工作計劃匯編(精選3篇)
職責工作計劃匯編 篇1
(一)開展經常性計劃生育宣傳教育。一是要搞好陣地宣傳。要加強村“三位一體”陣地建設,規范村計生服務室、協會活動室、人口學校,做到有房子、有牌子、有桌凳、有相應的設施,完善好“四大板塊”和村務公開欄。二是要搞好標
語宣傳。集中活動期間,要按要求書寫計劃生育宣傳標語,有條件的村可以制作宣傳欄或永久性宣傳標志。三是要搞好宣傳品入戶宣傳。要將上級計生部門印發的各種計劃生育資料及時發放到戶,如“農家歷”、“流動人口條例”等。四是搞好面對面宣傳。要經常入戶和育齡群眾開展談話,宣傳計生法律法規,傳授避孕節育、優生優育等知識。
(二)及時準確上報各種數據和信息。一要調查掌握本村的新婚、懷孕、生育、避孕節育等各種信息,按月做好村級計劃生育報告單,及時上報鄉計生辦。二要準確掌握本村育齡婦女人數、節育措施落實情況、流動人口變動狀況等數據,按要求做好登記和上報工作。三要及時準確掌握本村政策外懷孕的信息,及時做好工作,落實補救措施。
(三)督促落實孕檢和避孕節育措施。每季度組織一次集中孕檢,發動育齡婦女按時參加檢查。按要求進行產后查訪、避孕藥具發放工作,減少意外懷孕。嚴格按照“一孩上環、二孩結扎”的政策要求,及時督促育齡群眾落實長效節育措施。
(四)依法管理流動人口。隨時掌握本村流動人口信息,督促辦理《流動人口婚育證明》,與外出已婚育齡婦女簽訂計劃生育合同,督促按時寄回孕檢證明或回家孕檢,控制流動人口違法生育。
(五)準確確認獎扶特扶對象。加大獎勵扶助和特殊扶助政策的宣傳,提高群眾知曉率,要按政策按條件篩查、確定對象,并做好村級評議、公示、審核和申報工作,確保不漏報、不多報獎扶特扶對象,使確認準確率達100%,使國家的計劃生育惠民政策落到實處。
(六)實行計劃生育村民自治。要爭取村支委一班人對計生工作的重視和支持,爭取支部書記親自參與和安排計劃生育工作。要善于組織協會會員開展活動,重點是要落實聯系人包干責任制,發動群眾協助做好計劃生育工作。充分運用村民自治章程,引導群眾增強計劃生育的自覺性,共同推進計劃生育“村民自治”。
努力爭做一名合格的村計生專干
(一)思想上要堅定。計劃生育工作千頭萬緒,任務繁重,而且是一個費力不討好,專門得罪人的工作,但是,既然群眾和組織相信我們,選擇了我們,就要
有“干一行鉆一行、干一行愛一行、干一行精一行”的敬業精神,不能三心二意。要勇于克服困難,克服厭倦情緒,腳踏實地,真抓實干,不管困難有多大,都要努力克服,盡職盡責把每一項工作做好。
(二)業務上要精通。
一是要掌握本村的計劃生育基本情況。熟悉本村的計劃生育情況,能夠作好本村的計劃生育工作匯報,是村級計生專干的基本素質。具體應精確掌握下列情況:
1、本村的村民小組數和總人口數。
2、本村的已婚育齡婦女情況。其中已上環多少人,應上環未上環多少人;已結扎多少人,應結扎未結扎多少人;長期用藥多少人,目前用藥具避孕多少人;獨生子女多少戶,兩女戶多少戶。
3、本村人口出生情況:本年度及上年度出生人數。其中符合政策出生人數,政策外出生人數,一孩出生人數,二孩出生人數,多孩出生人數,并能牢記嬰兒的父母姓名及家庭住址情況。
4、本村生育證發放情況:已發放生育證多少人,其中已孕多少人及懷孕月數。持證待孕多少人,并能記住持證人員的姓名及家庭情況。
5、本村流動人口情況:本村流出多少人,其中已婚育齡婦女多少人,節育措施落實情況怎樣,寄回孕檢證明多少張;本村流入多少人,生育及節育情況怎樣,流動人口證是否按時查驗等。
6、目前本村應做的工作:還有哪些人的孕檢未到位,哪些人應該發放避孕藥具,哪些人的節育措施應該落實了,哪些政策外懷孕對象未做流引產等。
二是要掌握必要的計劃生育業務知識。村計生專干要想干好計劃生育工作,必須掌握好相關的計劃生育業務知識,才能知已知彼,輕車熟路。下面介紹幾個主要的計劃生育工作名詞:
1、計劃生育統計年度:上一年的 10月1日 到本年的 9月30日 。如20xx年度是指: 20xx年10月1日 到 20xx年9月30日 。
2、育齡婦女:育齡婦女是指年滿15周歲-49周歲的婦女。已婚育齡婦女是指在這個年齡段已經結婚或有同居、流引產史的婦女,包括事實婚姻。
3、四種計劃生育統計對象:
①戶口在本地,常住本地,以下兩種特殊情況也應統計:⑴、戶口在本地,婚嫁外地,常住本地;
職責工作計劃匯編 篇2
1、負責工程技術管理,貫徹執行工程建設管理相關法律、法規、有關規范和技術標準;
2、負責工程進度管理。根據本項目總體目標要求,負責編制階段性目標計劃,并督促駐地辦對階段目標任務細化、落實及糾偏;
3、負責工程質量管理。巡視現場,控制施工質量,協助上級質量監督部門進行工程質量監督;組織工程質量問題、質量事故調查論證,落實各項質量保證措施;
4、負責月度(階段)檢查考核。制定月度、階段評比方案和考核細則,組織月度、階段檢查考評和專項檢查;
5、 負責項目承包人、監理人、設計代表的管理。檢查履約情況,督促其履約到位;
6、負責各類工程變更審查,確定變更方案,組織重大變更方案的論證;
7、負責承包人及監理人的計量審核工作;
8、參加各類工地會議,收集整理監理人、承包人對有關工程建設方面的意見和建議,提出處理意見,組織召開各類工地現場會;
9、負責檢測中心的管理,督促、檢查、指導檢測中心工作;
10、負責新工藝、新材料、新方法、新設備的推廣應用,及時總結項目管理經驗。參與項目科研工作;
11、完成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職責工作計劃匯編 篇3
提高班主任老師工作的科學性和實效性,關鍵在于加強對班主任老師工作的領導,提高對班主任老師工作的科學管理水平,提高班主任老師對班級的組織、領導和科學管理水平。指導班主任老師做好工作計劃,是加強領導和提高科學管理水平的基本的、重要的環節。指導班主任老師制定工作計劃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制定班主任老師工作計劃的必要性
(1)制定了工作計劃,才能做到心中有數。班主任老師工作涉及到學校的各方面工作,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只有制訂好周密的工作計劃,才能有步驟地把學校的教育計劃落實到班級,使學校培養目標具體化、階段化和層次化,以保證學生的健康發展。
(2)制定了計劃,工作才有序。班主任老師是班級這個小社會的 “總理”,工作繁重,頭緒紛繁,工作難度大。只有制訂好工作計劃,才能有主次、有先后、有順序地開展工作,事半功倍。
(3)班主任老師工作計劃是班級建設和管理的行動綱領。班主任老師制定計劃目標,并向學生公布,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向著明確的目標,沿著既定的路線,有步驟、有組織地開展工作。制定工作計劃有利于對工作進行檢查和督促。班主任老師對工作進行經常性的檢查和督促是提高工作質量的有效途徑之一。有了計劃,就能正確檢查自己的工作情況。同時學校、學生也可以根據計劃檢查、督促班主任老師工作。
2、制定班主任老師工作計劃的依據
(1)上級指示。包括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和法規,以及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的指示和要求。
(2)學校要求。學校工作計劃為整個學校管理規定了明確的任務,對教育目的和當前形勢做出了明確論述。它是制定班主任老師工作計劃的直接依據。
(3)班級實際情況。班級情況包括 “學生人員構成”、“學習狀況”、“思想狀況”、“體質狀況”、“骨干狀況”、“班級特點”等。班級狀況是工作計劃的基礎,只有根據班級狀況出發,才能使班主任老師工作具有針對性,切實可行。
(4)以教育科學理論為基礎。班主任老師工作計劃必須符合教育工作的現律和青少年身心發展的規律,使計劃能得到科學的、合理的、順利的實施。
(5)間接經驗。制定計劃時,應重視教育情報,了解教育動態,學習和借鑒別人的管理經驗,做到博眾人之長,取百家精華。
(6)考慮到各方面的條件。應考慮學校條件、任課教師條件和班主任老師自身條件等,確保工作計劃實施的可行性。
3、制定班主任老師工作計劃的原則
(1)目的性原則。制定工作計劃,首先要確定目標。班主任老師工作計劃的總目標應以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為主體。有了這個總目標,計劃就有了社會主義方向性。各種計劃就能做到有目的、有層次。
(2)整體性原則。班主任老師工作計劃是學校整體工作計劃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必須服從于使學生德智體美勞諸方面得到全面發展這一教育目的。在整體性原則下,還應有所側重。
(3)群眾性原則。班主任老師工作計劃關系到全班師生,計劃的設想、確定目標、制定措施都必須走群眾路線。整個計劃制定過程應廣泛征求校領導、任課老師、學生及其家長的意見,集思廣益,群策群力。
(4)穩定性和靈活性原則。班級工作要井然有序,班集體要穩定團結,計劃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是其保證。然而,客觀情況的變異性則又要求計劃具有靈活性,使計劃適應新情況。
(5)超前性和現實性相結合。計劃的制定必然帶有預測性,勾畫出理想的發展前景,這就是超前性。而理想必須建立在現實的基礎上,根據現實情況制訂計劃,這就是現實性。超前與現實的緊密結合,使計劃具有長時間的適用性,保證實施可行性。
4、班主任老師工作計劃的基本結構
(1)班級的基本情況分析。班級發展的水平和特點,班級學生的基本狀況和特點,有利條件和不利因素,存在的主要問題等。
(2)工作目標。總目標、階段目標和各層次具體目標等。
(3)措施安排。主要教育活動,組織力量與分工,時間步驟安排等。
(4)檢查辦法與總結。
5、班主任老師工作計劃的種類和內容
學期計劃。這是學期開始時制訂的計劃,是全學期班主任老師工作的總綱。這種計劃由三部分組成:
①基本情況分析。包括班級的自然狀況、現狀和歷史狀況的分析。班級的自然狀況如:總的人數、男女生人數、年齡、團員、隊員、班干部、三好學生和差生的比例等。班級的現狀分析如:班級學生的思想品德狀況、學習現狀、體質狀況、學生的特點、班干部和能力素質、班級學生中的人際關系和班級的優缺點等。對班級基本情況的分析是確立教育任務的基本依據。因此,班主任老師要在全面分析的基礎上,善于抓住班級面貌最本質的東西和主流。至于分析的詳細條目需視其具體情況而定。
②確定教育任務。這部分內容是在對班級基本情況分析的基礎上,根據教育目的和學校本學期中心任務的要求,明確規定本學期應達到的教育目標。確定教育任務應抓住重點,突出中心任務;同時,確定教育任務還要注意針對性,不要過分籠統。
③工作具體安排。這部分包括為完成教育任務而打算采用哪些內容、方法和時間安排等。這部分應具體些。常見方式有兩種:一種是以時間順序為主線,縱向安排各種具體的活動內容、方式、時間和地點等。另一種從德、智、體、美、勞幾方面橫向列表安排各方面的工作。要注意的是,無論采用哪種方式安排工作,都應考慮計劃的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