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學院工作計劃匯編(通用3篇)
關于學院工作計劃匯編 篇1
作為新一屆院學生會,我們對自己的未來布滿著美好的憧憬,同時也肩負著歷史的使命。我們將沿襲上屆院學生會的優良傳統,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突破和創新,這對我們不僅是一種壓力,更是一種動力。總結過去、展望未來,學生會成員是本著甘心為同學服務為根,以實干精神為本的目的投身本會的工作中。在新的學年為進一步提高學生會各成員的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促進我院學生活動工作的落實,并制定圍繞“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為主的工作計劃:
一、分工負責制度
1、主席從總體上負責全面工作和辦公室計劃。
2、副主席協助主席日常工作,并具體分管個部門。
3、各部部長負責本部相關工作,部門內部也實行具體分工責任制。
二、新生工作
1、迎新工作
(1)、做好迎新時的人員安排
(2)、制作物品清單、發放簽領單、工作人員簽到表、迎新人員通訊錄、學生會通訊錄,并負責落實工作人員準時上崗。
(3)、做好迎新期間開銷費用管理
2、招新工作
為了更好的開展生活部的各項工作,將在大一新生中吸納一部分優秀的能夠為集體為同學服務的干事,補充新的血液。各部門做好內部成員的思想交流工作,使集體能夠有一種能無私為廣大同學服務的精神風貌。做到能在工作中群策群力團結共進,使學生會成為一個優秀的集體,在新的學期里作出優異的.成績。
3、新生調查
為了能夠全面的了解大一新生的愛好和特長,以及對大學生活的期望,學生會將會面向新生對他們進行一些調查。
三、勤工工作
加強完善貧困生的相關管理辦法,進一步落實貧困生公益勞動。
(1)、建立完善貧困檔案,為申請一系列獎學金、助學金等各種資助項目的評定提供依據。
(2)、做好校內勤工助學崗的安排。
四、學生工作
1、繼續開展查寢工作
2、每周面向全院進行一次學風通報,并且繼續組織各班班長召開班長例會。及時了解各班同學的動態。
五、學生會的宣傳
本學期,學生會將加強博客的建設,及時了解并反饋各方面有效信息,在促進各部門之間互相了解的同時,讓同學們能夠了解學生會的動態,增強學生會的影響力。學生會博客也將成為學生會與同學進行交流的一個平臺。
六、院校活動
九月:
1、迎新晚會
迎接新生是每一年永不改變的主題,望著那一張張稚嫩的面孔,看著那剛邁入大學蹣跚的腳步,聽著他們對新生活無限的崇敬與向往,作為學長學姐,作為學生會的一名成員,幫助他們度過剛開始的未知生活是很有必要的。對于這些溝通交流是必要的,同時,一些豐富的娛樂節目更能打動人心,消除一些芥蒂。對于迎新晚會的主辦方—文藝部,我們有如下的計劃。
演出時間:20xx年九月底
地點:東八演播大廳或者老區露天電影院
演出內容:歌舞類、相聲小品類、朗誦類、互動環節……
節目征集方式、人員:迎新晚會主題在“新”,所以最好在新生中多找節目。在嚴格的軍訓中,多于新生進行交流,留意每個人的才藝,并且鼓勵他們多多表現自己,只要未雨綢繆就能夠迎新晚會辦的精彩。當具體確立晚會時間后,提早將節目征集活動通知到大一新生里面,讓各班文選委員多多挖掘本班人才。
部長、副部長與干事多交流,多商榷,不斷地想節目的內容,新穎的方式及青春可人的互動環節,為打造一場無瑕的迎新晚會作出努力。
關于學院工作計劃匯編 篇2
回首上學年的工作,我們改進了很多地方,學到了很多東西。但也還有一些工作不太完善,在有些方面需要加強并提高,需要繼續努力。隨著新學年的開始,配合學生會做好各項工作,為我部門培養新的人才,等待新的血液來灌輸我們的血脈。
對照上學年的工作,我們切實仔細地部署了新一學期的工作任務和計劃:
一、日常工作安排
1.部門會議:每周一次,對一些新的工作任務進行布置,另外對我部門存在的問題進行商討解決,采納一些好的看法和意見,同時也加強了各成員之間的交流,并培養之間的默契。
2.分工協作:對各委員進行合理分工安排任務,委員與委員之間協助工作。在工作中增進委員之間的感情。同時協助其他部門活動的宣傳工作,建設好部門。
3.生活與學習上的交流:在生活中,委員們相互幫助,學習上,交流經驗,相互鼓勵,加強學習上的積極性。調整好自己的心態。
4.工作總結:每月對自己的工作成果進行整合并對下一月的工作提出計劃,總結經驗,確立工作目標。對一些工作上的細節,提出問題,進行完善。
二、對外宣傳工作
1.堅持主動策劃,做好宣傳工作,進一步擴大學校的影響。并增進校園文化交流,豐富校園文化生活。通過各種宣傳渠道,傳遞校團委、學生會工作信息,并根據形式需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思想教育。
2.加強與校里五大媒體以及校外媒體的聯系和合作,通過媒體這一渠道,做好重點事項的報道和有關的宣傳工作。記者站會把每次活動以及重大活動及時的向外發布,并對我院的一些優秀教師和黨員的事跡進行報道。
3.對其他院部的宣傳工作,我們要積極配合,安排好委員工作,更好地宣傳其他院部的活動。
4.宣傳部不僅是一個部門的工作,我們還應努力協調配合我院其他部門的工作。其他部門的活動,我們要主動去幫助宣傳,配合各部門的活動成功舉辦。
三、創新宣傳
1.對于我們宣傳部所需做好的相關工作,包括橫幅、海報、傳單和制作等要求,我們希望在此過程中,增加新的元素,改變一些宣傳模式,院里的活動和我們院里的活動宣傳,我們會改變海報、噴繪以及宣傳欄上的一些設計元素,視覺上讓別人感覺很新穎。把工作陣地轉移到班上,讓各班宣傳委員積極配合我們的工作,落實到每一處,這樣能夠適當減輕宣傳部委員們在工作上的壓力,同時還能夠更加豐富宣傳作品。
2.對各個活動的拍照攝影方面,我們還改進了一些設備,而且積極加強拍攝效果,并不時講解一些專業拍照知識,培養新委員各項能力,完善到每一處。
四、后期宣傳
我們不僅把工作重點放在前期宣傳上,也注重活動舉辦的后續報道,后期宣傳不僅是面向大眾的重要一筆,更是對活動完善的點睛之處。因此,我們在前期積極準備并且了解各方面安排,力求做到滴水不漏,從各個角度來宣傳并且報道事態進程,在活動完結后積極準備稿件,上傳到厚德網、新聞網、學工在線和校刊,并通過與校級各種媒體間的溝通來達到此目的。
關于學院工作計劃匯編 篇3
一、教材分析
本冊音樂教材的內容強調了音樂與人、音樂與社會、音樂與民族、音樂與大自然的聯系,把音樂置身于大文化背景之中,以文化主題組織教材。共有八課,分別是《東海漁歌》、《我們的田野》、《民族的節日》、《山鄉牧童》、《故鄉的橋》、《音樂中的故事》、《民族的舞步》、《八音盒》。其中歌曲有《趕海小姑娘》、《小螺號》、《我們的田野》、《田野在召喚》、《快樂的潑水節》、《那達慕之歌》、《牧童》、《在阿維翁大橋上》、《老鼠和大象》、《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鈴兒響叮當》讓學生接觸并了解中國的幾首優秀的兒童節歌曲和外國出色的歌曲,并配以群體的音樂活動,如齊唱、合唱等。它有助與學生養成共同參與的群體意識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以審美為核心,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觀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音樂必要的審美能力。另外本教材的編創與活動中,編有大量的實踐要求,讓學生在編創與活動中去體驗音樂的美感,提高他們的音樂感受、表現、創造的能力。
二、教學目標
(一)感受與鑒賞
1、音樂表現要素
(1)對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種音響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夠用自己的聲音或樂器進行模仿。能隨著熟悉的歌曲或樂曲哼唱,或在體態上作出反應。
(2)能聽辨不同的女聲和男聲。知道常見的中國民族樂器和西洋樂器,并能聽辨不同類型其音色。
(3)在感知音樂節奏和旋律的過程中,能夠初步辨別節拍的不同,能夠聽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強弱。
(4)能夠感知音樂主題、樂句和段落的變化,并能夠運用體態或線條、色彩作出相應的反應。
2、音樂情緒與情感
(1)聽辨不同情緒的音樂,能用語言作簡單描述。
(2)能夠體驗并簡述音樂情緒的變化。
3、音樂體裁與形式
(1)聆聽少年兒童歌曲、頌歌、抒情歌曲、敘事歌曲、藝術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種體裁和類別的歌曲,能夠隨著歌曲輕聲哼唱或默唱。
(2)聆聽不同體裁和類別的器樂曲,能夠通過律動或打擊樂對所聽音樂作出反應。
(3)能夠區別齊唱和合唱、齊奏和合奏。
(4)能夠初步分辨小型的音樂體裁與形式,能夠聆聽音樂主題說出曲名,每學年2—4首。
4、音樂風格與流派
(1)聆聽中國民族民間音樂,知道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區和民族的民歌、民間歌舞、民間器樂曲和戲曲、曲藝音樂等,了解其不同的風格。
(2)聆聽世界各國民族民間音樂,感受一些國家和民族音樂的不同風格。
(二)表現
1、演唱
(1)樂于參與各種演唱活動。
(2)知道演唱的正確姿勢及呼吸方法,并能在唱歌實踐中逐步掌握和運用。能夠對指揮動作及前奏作出恰當的反應。
(3)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準確的節奏和音調有表情地獨唱或參與齊唱、合唱。
(4)能夠對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簡單評價。
(5)每學年能夠被唱歌曲4—6首。
2、演奏
(1)樂于參與各種演奏活動。
(2)學習課堂樂器的演奏方法,參與歌曲、樂曲的表現。
(3)能夠選擇適當的演奏方法表現樂曲的情緒,并對自己和他人的演奏進行簡單評論。
(4)每學年能夠演奏樂曲2—3首。
3、綜合性藝術表演
(1)能夠主動地參與綜合性藝術表演活動,并從中享有樂趣。
(2)在有情節的音樂表演活動中擔當一個角色。
(3)能夠對自己、他人的表演進行簡單的評論。
4、識讀樂譜
(1)用已經學會的歌曲學唱樂譜。
(2)結合所學歌曲認識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記號。
(3)能夠識讀簡單樂譜。
三、教學重點
1、在學生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他們的音樂欣賞水平
2、進一步加強基礎樂理知識的學習,特別是對音符的認識能力
3、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改善學生的歌唱習慣,減少喊唱現象
4、能參與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創編活動
四、教學措施
本學期我將針對四年級各班級學生學習的情況,采取靈活多樣的方法進行教學,強調以音樂為本、注重情感體驗,在注重審美體驗的同時加強學生的基礎樂理知識的學習。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和指導者,是溝通學生與音樂的橋梁。教學中要正確處理自己和學生的關系,提倡民主教學,使學生的心情愉快、想象力豐富,使學生以充滿自信的態度迎接每一次的學習。
五、教學進度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