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財政工作計劃(精選3篇)
2023年財政工作計劃 篇1
為了完成公司新的一年總體經營目標和任務。財務科全體人員要端正態度,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時刻堅持以公司大局為重,不折不扣的完成公司安排的各項工作任務。現制定工作計劃如下。
一、顧全大局,服從領導
按財務預算科學合理安排調度資金,充分發揮資金利用效率。平時要積極提供全面、準確的經濟分析和建議,為公司領導決策當好參謀,積極爭取政策。積極利用行業政策,動腦筋、想辦法、爭取銀行等相關部門優惠政策,為公司謀取經濟利益。深入研究稅收政策,合理避稅增效益。新的一年里,全體財務人員應加強稅收政策法規的研究和學習,加強與稅務部門各項工作的聯系和協調,通過合理避稅為公司增加效益。
搞好電費清收核算,合理調度資金完成年度預算。近年來電費回收程序逐步規范,高耗能企業市場回暖,電費回收成績顯著,給企業現金流量帶來積極有利影響,同時也給財務流動資金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今年,我們應適應新形勢,進一步加強流動資金分析和管理,為公司謀求利益。搞好固定資產管理。凡是資產都應該為企業帶來效益。我們應加強閑置資產、報廢資產處置工作,努力提高資產利潤率。
二、加強管理,挖潛增效
管理是生產力,是企業正常運行的保證,管理是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環節,建立創新的機制,必須靠管理來保證,管理對企業來說是永恒的。為此,財務科將加強內部管理列入工作重點,即進一步加強財務管理,降低財務費用,控制生產成本,實行全面預算管理,合理安排,壓縮不必要的或不急需的開支,做到全年生產、開支有預算,有計劃,使企業資金得到有效合理的發揮效益。同時對于機關科室和各站所的費用,實行科學預算,包干使用,并納入年底對各單位的考核,有效控制各項費用的不合理開支。
三、明確責任,從嚴要求
財務科作為公司的一個對外窗口科室,我們將認真落實某某公司供電服務“十項”,提高服務水平,讓“優質、方便、規范、真誠”的服務方針在財務科得到充分體現,做到內讓公司全體干群稱心,外讓社會各相關人員及部門滿意。財務科倡導“會計為生產經營一線服務、上一流程為下一流程服務、全員為客戶服務,每個崗位相互服務”的意識,切實抓好財務行風建設。
四、穩定財務隊伍,繼續加強會計從業人員業務培訓
穩定增強財務隊伍。對現有財務從業人員進行業務考核,同時選拔引納相對優秀、有會計基礎的人員加入財務隊伍,實行優勝劣汰,增強公司財務隊伍的實力,為全公司的經營穩定打牢基礎。加強理論培訓,增強財務的宏觀經濟管理意識。使財務人員從僅僅應付日常業務的工作狀態得到改變,充分認識財務工作的連續性、復雜性,培養超前意識。
加強企業經營財務分析培訓。以推行全面預算管理為目標,培養會計從業人員企業經營管理的事前預測、事中分析和站所基礎財務分析工作。加強會計實務培訓。注重工作效率,以推行財務會計電算化核算為目標,全面提高財務人員素質。
總之,在今后的財務工作中,我們財務科的奮斗目標是:在省市公司財務部門和公司領導的大力關心領導下,在各相關部門和科室的積極配合支持下,逐漸培養出一支以規范化流程、精細化核算、數據化考核為基礎的科學管理型財務隊伍;在今后的經營管理中,緊緊圍繞公司“四型一流”發展規劃,時刻堅持科學性預測、過程化控制、準確性核算的工作方法和態度,為全面完成新一年度的財務預算目標任務而努力奮斗。
2023年財政工作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20__年實幼信息部將以“有效應用,高效整合”為目標,提升信息技術為教育服務的意識和效能。關注教學資源庫的積淀和建設;關注網絡教研的生成與發展。關注對信息技術設備的使用效率的整體謀劃和逐步更新。認真實施教育信息化項目建設,進一步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進一步提高教育信息化應用效益。
二、重點工作與舉措:
1、加強多媒體教育設備、系統、資源的管理維護
加強對信息技術設備的使用效率的整體謀劃和逐步更新,在大修期間完成班級信息設備的更新。同時做好常規多媒體教育設備、設施的管理維護與故障維修,努力保障設備運行正常,確保設備資源的實體安全和運行安全。做好學校校園網絡的穩定、通暢接入和資源光盤的規范管理與存放。確保資源、設備、資產的零流失率,可用率達100%,為學校教育教學與科研提供有力保障。
工作舉措:
1)每期開學初網管及時做好信息技術設備、校園網絡系統、辦公平臺終端的運行測試與故障維護工作,設備、系統運行安全穩定,確保網絡暢通。
2)網管每期期初、期末2次定期對學校多媒體教育設備設施及校園網絡進行全面安全檢查、清理,做到帳目清楚,帳物相符。
3)及時做好設備故障的維修,確保設備安全、完好和處于備用狀態。協調組織和配合電腦維護公司,做好質保期內的校園網絡設施、設備的重大故障的維修維護工作。
4)實行借用、歸還登記制度,網管做好信息化教育資源(密鑰、光盤、攝像機、電腦)發放與歸還工作,使設備、資源不流失、無人為損壞。
5)進一步細化網絡管理員的工作職責,制定實幼網管工作細則,每月考評。
2、加快完善實幼教育教學資源庫建設
依托三網結合,多渠道、全方位搜集園內外優秀教育資源,同時積極整合園內已有教育資源,加快實驗幼兒園教育教學資源庫資源建設,為教學、科研提供有力的資源保障。重點關注教學資源庫的積淀和建設,學會收集教育相關信息、編輯一線所需的工作信息,提高信息發布的含金量和密集度,善于捕捉有效信息及時共享。
工作舉措:
1)設置實驗幼兒園內部資源局域網,設置教師賬號,創設不同的欄目。
2)與各部門進行列席會議,聽取意見創設專欄,明確信息的收集、編輯、發布的內容,確定各個欄目負責人。
3)全體教師操作培訓與實施,網管在每學期末將信息資源制作成電子光盤留存。
三、關注網絡教研的生成與發展:
積極探索應用于網絡環境下的教學研討,提升教育效率。進一步完善網絡教研平臺,探索教師群組基于網絡開放、共享、交互、協作平臺的無縫學習模式,形成更大范圍的同濟互助,提升教師自身與團隊組織的學習能力、創新能力。
工作舉措:
1)建立學校信息部、保教部、小教研組、教師分層管理的網絡教研體系。
2)明確部門及人員的職責,保教部負責進行主題論壇的內容發布和教師參與活動的質量考核及文本資料的收集,信息部網絡管理員負責網絡設備的暢通及信息數據的備份。
3)網絡管理員創設實驗幼兒園網絡教研BBS平臺,進行初步的測試與使用,系統正常后由教研組開展定期的主題網絡教研,組織教師進行專題教研活動,在線交流發帖與回帖論壇。
4)學期結束進行網絡教研積極分子評選。
四、加強機器人課程實施的課題研究:
智能機器人課程實施提供了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與信息教育研究相結合的載體。通過本課程的實施,促進幼兒好奇探索、敢于實踐、勇于創新、樂學合作。組織教師認真研究,進行教學反思,研究和解決問題,提高專業水平,進一步提升教師的課程執行力。
工作舉措:
1)完成機器人課程工作團隊的組建,召開工作會議、建立健全工作機制。
2)組織教師培訓與教研(專家培訓—材料的使用方法、理念)(結合區教研組活動進行設計教學活動)。
3)統整課程實施標準,教育教學資源,確定研究的主題,梳理系列課程的目標,開展教學活動設計。
4)級組教師開放活動,開展特色應用研究。
5)統整完善課程實施內容,初步編制形成實驗幼兒園大班智能機器人課程和管理的文本附件。
五、鞏固信息技術常規性工作及學科教育教學工作評選工作:
1、對外聘教師進行一次信息技術教育設備、信息化教育資源的使用操作的鞏固與提高培訓。對信息化教學設備資源的使用操作培訓應達到人人會操作的程度。
2、家校互動平臺的考量考質,門戶網站的上傳信息的考核以及內網使用率和對幼兒園事物知曉率的測評。
3、開展信息技術與學科課堂教學整合的優秀教學設計、經驗論文、教學課件等評比活動。組織教師參加全國、市組織的信息技術知識技能競賽活動力爭獲等級獎。
2023年財政工作計劃 篇3
年是深入貫徹落實省、市黨的代表大會精神,加快發展,轉型發展,為建設創業宜居平安生態幸福的開局之年,民政局民生思路和打算。根據市黨的代表大會精神,以民生為本,讓全市人民過上幸福而有尊嚴的生活,已成為今后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為此,結合區實際,年,我局推進民生工作的主要思路和計劃如下:
一、主要工作思路
堅持以民生為本,緊緊抓住全市經濟社會加快發展、轉型發展的機遇,把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充分利用人口地域中心城市、經濟資源和綜合實力穩步提升的優勢,從社會保障入手,著力解決困難群體基本生活、就醫、就學、住房、養老等事關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使全區人民群眾幸福指數明顯提升。
二、主要工作計劃
1、進一步推進社會化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按照“政府主導,多方參與”,“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服務為依托,機構養老為支撐”的工作思路,重點抓好兩個集公共服務、文體娛樂、便民服務和居家養老四大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社區服務中心建設。同時抓好、新村等11個居家養老服務示范點建設,積極探索居家養老運營模式,建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老人呼叫系統,打造15分鐘服務圈。加強民辦養老服務機構管理和規范,為更多社會老人托老養老提供優質服務。
2、進一步完善社會救助體系。建立城鄉低保與物價聯動機制和低保邊緣人口臨時救助機制,進一步提升城鄉低保人均補助水平,范文《民政局民生思路和打算》。強化低保動態管理,積極推行城鄉低保民主評議和聽證制度,促進城鄉困難群眾應保盡保,積極推行大病醫療救助“一站式”即時同步結算機制,著力解決城鄉困難群眾無線治病、治不起病的實際困難。建立城鄉困難群眾住房即時新建和維修機制,將重點優撫對象、災民倒房戶、困難群眾住房維修新建納入農村危房改造范圍,提升困難群體基本生活水平。
3、進一步加強優撫安置工作。認真落實國家優撫安置政策,及時提高重點優撫對象撫恤補助優待標準。積極推進城鎮退役士兵安置改革,組織城鄉退役士兵參加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培訓人數達到當年退役士兵的50%以上。鼓勵和引導城鎮退役士兵、復員士官自謀職業和創業,自謀職業人數達到當年城鎮退役士兵的80%以上。
4、積極爭取市級部門支持,推進中心城區社區建設。落實《市社區管理和服務用房交付管理暫行辦法》文件要求,著力改善社區居委會的辦公和服務活動場所,爭取城區社區辦公、服務活動場所多數達到300平方米以上。積極開展以利民便民為目標的社區服務活動,積極創建一批精品社區和集文體活動、書報閱覽、休閑娛樂、社區公共服務于一體的社區服務中心和社區服務站,使社區居民的幸福感得到進一步提升。
5、進一步創新專項社會事務管理。依法規范民間組織登記管理,發揮民間組織在參與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的作用。以優化生態環境為目標,積極推進農村生態型公益性墓地建設。推行城鄉居民遺體火化費補助,堅決制止“三治六區”內亂埋亂葬現象。
6、進一步加強慈善救助力度。健全和完善社會慈善機構,深入廣泛開展慈善捐助活動,營造慈善捐助和愛心捐助氣氛,籌集資金,用于解決困難群眾生產生活和子女入學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