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經典計劃總結(精選3篇)
國學經典計劃總結 篇1
一、制定國學誦讀計劃
(一)、指導思想
通過開展“國學經典誦讀”活動,加強優秀文化熏陶,培養學生做一個“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少年君子。在學生心靈中不斷地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漸漸地陶冶其性情,開啟其智慧,讓經典誦讀為孩子的一生提供營養。
(二)、教育口號:與圣賢為友,與經典同行。
(三)、主要負責人:語文教師、班主任、音、體、美學科教師
(四)、措施與要求:
“誦讀”即為“出聲的讀”,達到“熟讀自然成誦”的理想境界。鑒于此,提出如下要求:
1、保證誦讀時間。每天晨讀和午自習各保證不低于10分鐘誦讀時間,天天堅持。各班每周要固定一節課用于經典誦讀的指導和檢查。
2、各班指導教師要根據誦讀內容制定計劃,根據計劃誦讀并且要與學生一起誦讀。并且各學科教師根據學科的特點給予學生不同形式的指導。
(1)語文教師:經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只要學生能熟練背誦,里面的意思自會理解,對于一些典故,教師適當作一些指導。
(2)音樂教師:利用音樂課對學生進行經典誦唱,校園廣播會配套跟上服務。
(3)體育教師:發揮孩子的創造力,利用體育課游戲的形式對學生進行邊誦唱邊活動的指導。
(4)美術教師:抓住契機對學生進行中華優秀文化的藝術熏陶,把中國最有名的書畫作品引入我們的校園,讓孩子一飽眼福。
3、學校創設良好的誦讀氛圍和環境,布置誦讀專業教室。
4、邀請專家來校為教師做兩到三次“國學”講座,一方面提高教師的國學素養,提升教師對古詩文的鑒賞水平,另一方面輔導教師如何去上好“國學經典誦讀”課。
5、學校要把聽、評誦讀課作為教學工作的重點之一,評出優秀國學誦讀課。
6、開展國學誦讀展示活動(與六·一慶祝活動相結合),展示前要選拔誦、唱、演、畫經典人才和各班的優秀節目。誦讀主要由語文教師負責,唱經典由各班音樂教師負責,演經典由班主任和各班體育教師負責,畫經典由各班美術老師負責。
7、評價體系:對于誦、唱、演、畫經典較好的學生,各班在學期末給予一次性評價,評價從大到小按照古代科舉制度的等級分為:狀元、榜眼、探花、進士、舉人、秀才六個等級。以班級為單位,狀元一個,榜眼兩個,探花三個,進士、舉人、秀才若干個。
經典誦讀活動是一項重要的文化教育工程,也是我校開發的校本課程,貴在堅持。
二、采取多種方式,對教師進行培訓,既豐富了教師的國學知識,又提高了教師的授課水平。
1、組織部分教師到授課現場聽特級教師講古詩
2、請國學專家來校講國學
3、與學生同誦、同背
每天早上學生到校后,就在老師的帶領下誦讀。在“國學天天誦”的活動中,要求教師必須和學生一起讀。要求學生會背的教師首先要會背。
4、開展校內的國學課研究活動
組織多次國學課的研究。在備課組里大家共同探討不同學段的國學課應該怎么上,特色是什么,在要求上有什么區別。在共同備課的基礎上,中、高年級組各推出一名教師在全校范圍內上了一節國學課。課后,進行了充分的研討。通過這樣的多次教研活動,我們教師達成共識:國學誦讀要以誦讀為主,達到熟讀成誦是基本目標。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有所感悟,嘗試著學以致用。
5、明確備課要求
這學期,開學初要求每位國學課教師認真制定國學課教學計劃,按要求備好國學課教案。
國學課各年級授課內容:
一年級:三字經
二年級:千字文
三年級:古代詩句選讀古詩必讀
四年級:弟子規二十四孝故事
五年級:聲律啟蒙大學中庸
六年級:論語孟子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教學活動,掀起一個個國學誦讀熱潮
1、精心布置國學專業教室,創設國學氛圍,達到環境熏陶、育人之功效。
2、開展“與圣賢為友,與經典同行”為主題的教育活動。
3、每周一的升國旗儀式后,齊背《弟子規》
4、在“六·一”那天,隆重表彰評選出的國學誦讀小狀元、榜眼、探花。
5、在九月十日那天,我校召開了“萬世師表吾愛吾師”慶祝教師節活動。
我們用這樣的形式進行本學期國學經典誦讀啟動儀式,讓隊員們在誦讀過程中獲得詩文經典的基本熏陶,接受中國傳統美德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教育,通過經典誦讀學會做有理想追求的人、有生命精神的人、有高尚道德的人、有詩意情愫的人。
“唯有書香能致遠,腹有詩書氣自華。”我校開展一系列的經典誦讀活動,其目的是讓經典伴隨孩子們的學習時光,伴隨他們成長。讓師生在經典的海洋中直掛云帆,乘風破浪。
國學經典計劃總結 篇2
一、目的與意義
1、培養孩子的讀書興趣,提升語文能力。在指認式誦讀中使低幼學生擴大了識字量,感受到祖國語言的博大精深。學生從中感受到歷史、地理、天文、藝術知識的豐富,激發學習、讀書的興趣,逐步使學生能出口成章、引經據典,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
2、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記憶力。充分利用記憶力的黃金時期,讓孩子記住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些經典,在其記憶力正在發展的時候加以訓練,“不求甚解、但求熟背”,使學生的記憶力達到較高的頂峰,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學生終生受益。
3、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經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中華國學經典即是中華文化中最優秀、最精華、最有價值的典范性著作。通過誦讀活動幫助學生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經典,接受傳統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長遠地默默地變化其氣質。
4.加強學生思想道德建設。通過“國學經典誦讀”教育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學生的自身修養;在學生心靈中不斷地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漸漸地陶冶其性情,開啟其智慧,讓經典誦讀為孩子的一生提供營養。
二、國學經典誦讀的內容根據學生所處不同的學段,重點誦讀內容為:一、二年級:教育部規定小學生必背的70首古詩、《弟子規》、《三字經》等。三至六年級:以課本《國學經典誦讀》、《傳統文化》為主,各班根據實際情況可增設語文課程標準中推薦的優秀古詩文、經典神話故事、寓言故事和《增廣賢文》等。
三、國學經典誦讀活動的實施
(一)成立煙莊街道辦事處中心小學國學經典誦讀活動領導小組,主要負責領導組織國學經典誦讀活動的實施。
組長:
副組長:
主要實施成員:各班語文教師
(二)活動的開展:(9--11月份)
1、校園和班級文化建設要努力體現國學教育特色,每月的黑板報和櫥窗要有一定的國學教育的內容;
2、各班每周四下午最后一節課為國學經典賞析課,對國學誦讀進行分析指導。
3、每周一三五早讀和二、四下午第一節誦讀或背誦古詩詞;
4、在每周學生練字時,將所吟誦的經典、古詩詞、再通過書寫加強記憶。
5、每天中午利用早到的時間進行國學經典誦讀。采用教師帶讀、學生齊讀、優生領讀、學生自由誦背等多種形式,可表演,可吟誦,可配經典音樂讀,學生自主選擇。學生堅持天天吟誦,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恰當的背誦量目標。
6、充分發揮語文、音樂、美術、品德、社會課,以及體育等學科的課堂滲透作用,將國學經典內容通過多種形式將其應用如:唱古詩詞,辦手抄報等等。
7、開展學習型家庭建設。引導、鼓勵學生家長積極參與,開設“家庭經典時刻”,要求孩子的父母或其他監護人每天在孩子放學后、睡覺前,抽出一定時間,與孩子一起學習,家校合作,共同引導孩子進入國學的殿堂。
四、成果展示(11月中下旬)
1、通過創新誦讀形式,各班積極開展“經典誦讀會”、“誦讀擂臺賽”、“情景劇表演”等。將經典誦讀活動科學的融入游戲、節目表演、書法、繪畫等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之中,成績優秀的推薦參加學校舉辦的國學經典誦讀比賽和全縣小學國學經典誦讀比賽,并對表現突出的集體或個人予以表彰。
2、善于發現和總結,把一些好的、快樂的學習方法推廣應用。如:表演背誦法、熟讀成誦法、吟唱結合法等等。
國學經典計劃總結 篇3
一、指導思想
教育部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教育要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引領幼兒實際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與優秀,越是民族的越是有生命力。”《周易》里也有這樣一句話“蒙,山下有險,險而止,蒙”,這里的蒙是“蒙稚”的意思,指幼童的一種蒙稚的狀態,這句話的大意是說,孩子小的時候就好像高山下有險阻,他遇到險阻后就止步了,這就是一種蒙稚的狀態。蒙稚期是很關鍵的教育時機。因此,對于蒙稚階段的教育時機是非常關鍵的,不容錯過。
二、情況分析
我園在去年開始開展國學課程,并且在上學期期末,每個年級以主題的形式進行了國學主題環境的創設教學,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其中,小班開展了《十二生肖》的主題,中班開展了《四大發明》的主題,大班開展了《民簇匯聚》的主題,使小朋友們對祖國傳統文化有了初步認識。
本學期開學初,我們也以主題故事的形式去開展國學教學,各年級統一以文明禮儀,行為規范來進行國學主題教學。例如:小班開展的是《愛媽媽》主題;中班開展了《國學百事通》主題;大班開展了《梅花三弄》主題。這樣,通過講故事的形式去組織國學課程開展,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三、國學課程目標
1、建設教師隊伍,不斷提升幼兒教師的國學素養。
2、創設體現傳統文化教育特色的幼兒園環境,幫助幼兒直觀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3、通過學習培養幼兒講故事的能力,小班能復述一個簡單的故事,中班能講述一到二個簡單的故事,大班能講述兩個簡單的故事,大大班能講述三個故事。
4、通過學習能讓幼兒了解中國文化,并能將中國文明禮儀貫穿于國學課程中。
四、工作重點及具體措施
根據綜上所述,我們制定了本學期的工作重點如下:
1、傳統文化:以《弟子規》、《三字經》、《古詩》為主要內容的教學內容,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一部國學經典著作集中體現該領域的基本特征。因而,我們可以通過學習國學經典,把握傳統文化的精髓,做到舉一反三,事半功倍。
2、文明禮儀:禮儀教育不是指單純技能的培養,而是為各種技能提供依托和基礎,又潛藏著發展的動力。即是它不直接培養某種技能,實際上是從更深厚和高遠的層面做好幼兒平時生活中的文明禮儀,通過學習國學而運用于日常生活,讓幼兒國學教育潛移默化、潤物無聲。
具體措施:
1、申請課題立項。
2、每班每周對國學進行兩個課程的學習。
3、定期開展國學教研活動。教研內容以平時教師遇到的難題,及通過觀摩課發現的問題進行研討。
4、采用請進來的方法,充分利用快樂中國娃培訓資源,聯系快樂中國娃教研組,定期對教師做指導,對家長做宣傳。
5、課程的開展主要以文字及故事的形式引導幼兒學習國學,爭取期末能有成果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