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工作計劃
(一)加速產業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
重點推進三方面工作:一是實施品牌化發展。以市場為導向,增強品牌意識,積極推進旅游產品和企業品牌化、網絡化、集團化經營,至“”期末,基本建立浙江旅游品牌培育、發展和保護體制機制,形成一批國內外知名的、具有明顯競爭優勢的旅游產品品牌和旅游企業品牌。二是實現國際化發展。一方面,大力引進國外、省外的品牌旅游企業。另一方面,鼓勵有條件、有潛力、有優勢的旅游企業走出去開展國際競爭。三是引導科技化發展。加強對旅游教學、經營、管理等方面的系統研究和理論創新,形成一批推進我省旅游產業素質提升的強大科研基地。大力推進旅游信息化工作。積極鼓勵旅游企業技術創新,開發一些高科技含量的國家級旅游精品,建設一批旅游科技示范點,不斷提高旅游業科技含量。
(二)加速旅游產品多元化發展
著力把握三大抓手:一是加快構筑國際化旅游品牌。打造西湖—千島湖休閑旅游、義烏購物天堂旅游、寧波舟山宗教海洋旅游等一批國際化旅游品牌,造就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旅游新亮點、興奮點和突破點。二是努力發展高端旅游產品。集中力量,組團式開發建設商務休閑、濱海度假、溫泉度假、海釣旅游、郵輪旅游、置業旅游、高爾夫旅游等高端產品。三是大力推進特色旅游發展。依托浙江獨特的人文資源和山水資源,大力挖掘地方文化、傳統文化、民俗文化,在鮮明的旅游文化地域特征的基礎上,準確定位,整體規劃,系統開發,打造特色旅游品牌,提升浙江旅游的吸引力和美譽度。
(三)加強區域旅游合作和旅游目的地建設
一方面,加強區域旅游合作。以長三角作為區域合作的重頭戲,建立政府主導的長三角旅游合作機制,進一步打造長三角無障礙旅游區。另一方面,加快旅游目的地建設。以杭州、寧波為龍頭,深入實施旅游國際化戰略。在杭州市成功創建,中國最佳旅游城市”的基礎上,推動寧波、紹興開展“創佳”工作;完成麗水、義烏、余姚“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創建工作。繼續推進旅游經濟強縣、強鎮、特色旅游村建設的“十百千”工程,年底驗收命名一批旅游強縣、強鎮、特色村。積極打好“四大硬仗”,推進5a級景區創建工作,力爭全省再上2家5a級旅游景區,3a級以上高等級旅游景區達到100家;完善全省旅游集散咨詢服務中心建設,全省100個旅游咨詢服務中心實現聯網;加快建設和推廣實施旅游廁所星級標準,全省生態化、星級化旅游廁所達到1000座以上;加快旅游交通標志系統建設,在新建高速公路及一級公路、主要景區交通沿線設置1000塊旅游標志牌。
(四)加大市場開發力度
本著“鞏固傳統市場,拓展新興市場”的發展方針,全面實施“四大戰術”,即形象推廣戰術、旅游精品戰術、創新營銷戰術、協同推廣戰術,做深、做透、做細日韓及東南亞市場,拓展歐美、澳洲等新興市場。創新交易會辦會模式,變單純的形象展示為形象宣傳和產品交易并舉;創新海外重大活動促銷方式,使形象宣傳、業內宣傳與產品宣傳、民眾宣傳相結合;創新網絡促銷手段,利用境外知名網站的覆蓋優勢,營建海外推廣網絡,完善浙江旅游日語網,建立浙江旅游英語網。以奧運和世博會為主題,市場為目標,產品為中心,企業為主體,以辦好第三屆國際旅游文化節、第三屆浙江山水旅游節、第十屆“心手相連”浙臺旅游業高峰論壇等重大旅游活動為抓手,加強促銷力度,增加浙江的旅游競爭力和市場認知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