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工作計劃范例(精選10篇)
健康管理工作計劃范例 篇1
一、居民健康檔案管理
1、摸清轄區內居民總戶數和總人口數。
2、為轄區內居民建立健康檔案,在20__年建檔率30%的基礎上,今年要求完成80%,力爭100%。
3、通過建檔,掌握0~36個月兒童、孕產婦、高血壓、2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以及65歲以上老年人基數,并實行分類指導和管理。
4、按照規范化管理要求,妥善記錄、整理、保存、上報并及時更新各種數據資料。
二、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
1、摸清轄區內65歲以上老年人基數,各衛生所要登記、造冊、保留基數并上報衛生院匯總。
2、為65歲以上老年人每年進行一次健康體檢,并做好記錄。
3、為65歲以上老年人每年進行一次免費血糖化驗,并做好記錄。
4、通過入戶調查,建立健康檔案,要求開展村建檔率達到95%以上,力爭100%,并達到規范化管理。
二、高血壓病患者健康管理
1、建立35歲以上人群首診測血壓制度,及時篩查和發現高血壓病人,要求35歲以上人群首診測血壓比例達到95%以上。
2、建立35歲以上高血壓患者登記冊,實行分類管理,要求開展村建檔率均要達到95%以上,力爭100%。
3、對35歲以上高血壓患者每年進行一次健康體檢和免費血糖化驗。
4、對于明確診斷的高血壓患者每三個月上門隨訪一次,特殊患者根據病情及時隨訪,做好隨訪記錄并及時更新檔案內容,不得缺項漏項。
5、認真學習服務規范,掌握慢病患者的健康指導、行為干預等健康知識,合理對患者進行干預指導。
6、按照規范化管理要求,妥善記錄、整理、保存、上報并及時更新各種數據資料。
三、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1、摸清和掌握轄區內2型糖尿病患者的基數。
2、建立2型糖尿病患者登記冊,實行分類管理,并上報、匯總要求開展村建檔率均要達到95%以上,力爭100%。
3、對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進行一次健康體檢和免費血糖化驗。
4、對于一般患者每三個月上門隨訪一次,特殊患者根據病情及時隨訪,做好隨訪記錄并及時更新檔案內容,不得缺項漏項。
5、按照規范化管理要求,妥善記錄、整理、保存、上報并及時更新各種數據資料。
四、重性精神病患者健康管理
1、摸清和掌握轄區內重性精神病患者的基數,并登記造冊上報匯總。
2、通過入戶調查,建立健康檔案,要求開展村建檔率達到95%以上,力爭100%。
3、對重性精神病患者每年進行一次健康體檢和免費血糖化驗。
4、對于一般患者每三個月上門隨訪一次,特殊患者根據病情及時隨訪,做好隨訪記錄并及時更新檔案內容,不得缺項漏項。
5、按照規范化管理要求,妥善記錄、整理、保存、上報并及時更新各種數據資料。
健康管理工作計劃范例 篇2
一、工作目標:
1.完成轄區常住居民健康檔案的建立和電腦信息錄入。以婦女、兒童、60歲以上老年人、慢性病人、殘疾人、精神病人為重點人群,逐步擴展到一般人群。建立統一、科學和規范的健康檔案,并錄入電腦實行微機化管理。
2.使健康檔案及電子健康檔案建檔率達到70%以上,健康檔案合格率達到100%以上。健康檔案使用率達到60%以上。
二、具體措施:
1.組織領導:成立健康檔案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居民健康檔案建立工作的組織、實施、協調工作。領導小組定期檢查如有不能達到規定的數量將列入年底績效考核中。
2.培訓宣傳:居民健康檔案工作領導小組定期組織各站相關人員進行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居民健康檔案的科學建立、有效使用和規范管理,同時,采用多種方式在各社區范圍內進行相關宣傳,取得廣大群眾的支持配合。
3.建檔方式:(1)門診接診:采用患者前來就診,填寫健康檔案,健康檔案的首頁、第1頁、第2頁、第3頁中的查體(婦科除外)接診人員必須填寫,帶有_號的是選填的(如輔助檢查,如果患者有化驗結果就必須填寫)。(2)在各村委會領導下,與各村委會配合,到轄區采集居民個人基本信息等,取得健康檔案建立的第一手材料。其中包括居民個人基本信息。(3)入戶調查:采用下鄉到村民家中采集方法。在入戶采集的時候,為了得到轄區居民的配合,應加多宣傳,加深轄區居民之間的溝通了解。同時,可以在村委會的配合下,與村干部、村醫一起到家中采集信息。(4)健康體檢:通過下鄉入戶調查對居民進行簡單的體格檢查并做登記,利用每年的婦女檢查、兒童隨防、慢非病人隨訪、老年人健康檢查等方式進行采集
4.建檔要求:(1)建立健康檔案以及老年人、高血壓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健康檔案;(2)堅持循序漸進,從重點人群起步,逐步擴展到一般人群;(3)健康檔案記錄內容應齊全完整、客觀真實準確、書寫規范、字跡工整、基礎內容無缺失。
5.信息錄入:開始信息錄入前對所有相關人員進行統一培訓,使其掌握信息錄入的基本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項;健康檔案的錄入由各衛生站醫生負責各自轄區內的檔案錄入。并保證錄入的檔案合格率達到100%
健康管理工作計劃范例 篇3
為了加強建立和完善基本公衛服務質量,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完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管理制度,結合實際情況特制定以下計劃。
一、業務學習和專業培訓
接受上級衛生機構的技術指導、培訓和工作評估,不斷改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積極參加各種業務學習和專業培訓,從而提高兒童健康管理服務保健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加強宣傳,向兒童監護人告知服務內容,使更多的兒童家長愿意接受服務。
二、完善0-6歲兒童花名冊:
前期整理好兒童檔案中0-6歲以內兒童花名冊名單,備注好近1年內的體檢日期。與婦產科進行及時有效的信息溝通,及時掌握兒童的資料收集,提高新生兒訪視率。
三、現有0-6歲兒童居民檔案:
1.做好新增人口和漏建兒童檔案建立及電子信息錄入工作,及時更新檔案。
2.在領導協調及帶領下,開展3-6歲托幼園所兒童體檢。
3.從3月份開始到3月尾,公衛兒童小組將每月需要隨訪的檔案,分村分年歸類。由防疫科室進行每個月的電話或者面對面隨訪,公衛兒童小組協助防疫科完成紙質工作,積極進行指導和跟進,互助完成兒童隨訪和電腦錄入工作,用于檢查迎檢(動態管理)。
4.從體檢中繼續篩查出體弱兒人數和檔案,如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中度營養不良等體弱兒檔案和花名冊的建立,進而完善體弱兒建檔工作。
5.各村檔案分村分年管理,做好檔案歸類歸檔工作,以便檢查容易查找資料。
四、工作要求
1.從20xx年2月15日至12月底力爭完成5000戶0-6歲兒童建檔和隨訪工作,爭取0-6歲兒童建檔率和隨訪率達到85%。
2.每季度建檔1250份,每月建檔417份,每日建檔16份。
3.0-6歲兒童每人可免費享受13次健康檢查,在嬰幼兒6、8、18、30月齡分別進行1次血紅蛋白檢測,6、12、24、36月齡時分別進行1次聽力篩查免費服務。
4.因公衛其他特殊性,如下鄉體檢開會檢查等,其他人員共同協作完成剩下工作。
五、評價標準
1.新生兒方式率=年度轄區內按照規范要求接受1次及以上新生兒人數/年度轄區內活產數x100%
2.兒童健康管理率=年度轄區內按照規范要求接受1次及以上0-6歲兒童數/年度轄區0-6兒童數x100%
六、工作量匯總和上報:
每月27日進行工作量匯總和上報,于29日前將工作量報表及完成情況說明報送主任。每季度再進工作量匯總計算工作。
健康管理工作計劃范例 篇4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預防為主”的工作方針,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觀念,認真貫徹落實《幼兒園衛生工作條例》、《傳染病防治法》、《食品衛生法》、《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規范幼兒園衛生、健康教育工作,加強幼兒常見病和傳染病防治力度,努力提高幼兒健康水平。
二、主要工作目標
1、杜絕集體食物中毒事件發生。
2、幼兒園衛生創建工作再創佳績,得分99分以上。
3、加大健康知識宣傳力度,健康教育開課率達100%,幼兒健康知識考核知曉率達100%。
4、幼兒年度健康體檢率達100%。
5、及時控制園內傳染病疫情,杜絕二代病例出現。
三、具體措施
1、加強健康教育工作。
(1)上好健康教育課:嚴格執行國家標準,全面按照“五有要求”(有專職教師、有課表、幼兒有讀本、老師有教案、期末有評價)上好健康教育課。健康教師要認真備課,寫好教案。
(2)開展好健康教育傳播活動:各種健康教育宣傳活動要根據時間安排組織好,如開學第一周是“防近宣傳周”,我們就大力宣傳“防近”的知識和重要性,要用多種形勢、板報、宣傳窗、廣播、電視、講座等。3月15日至4月15日的“衛生宣傳月”活動、“5•20”營養日活動、“9•20”愛牙日活動、“12•1”艾滋病防治宣傳日專題宣傳活動。
2、加強幼兒園衛生工作
(1)規范管理幼兒園衛生:建立健全衛生管理制度,責任到班、到人,制定年度及學期工作計劃,按時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2)做好衛生健教工作資料的整理:對相關文件資料要及時收集、整理、分類歸檔,做到建檔項目齊全、內容準確無誤。
3、做好常見病防治工作
嚴格按照有關要求開展“六病”防治工作,重點做好近視、沙眼、齲齒和腸道蠕蟲病防治工作,落實好監測和防治手段。
4、傳染病控制工作
要積極配合疾病控制中心抓好傳染病監測控制,落實好幼兒園消毒、殺蟲、滅鼠和注射相關疫苗等預防措施,建立有效免疫屏障。如發生疑似傳染病疫情,應立即向縣疾病控制中心和上級主管部門報告,以便及時調查處理。
5、幼兒年度健康體檢工作
要保證幼兒體檢質量,要確保幼兒參檢率達100%,體檢結束后,及時向家長反饋幼兒體檢情況,寫出分析報告,相關資料匯入幼兒健康檔案。體檢工作結束后半月內將體檢統計分析上報市婦保所。
健康管理工作計劃范例 篇5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食品衛生法》、學校《衛生工作條例》,切實加強學校衛生工作,提高學生健康水平。從學校實際出發,立足學生良好的衛生行為習慣培養,推動學生身體和心理素質的不斷提高,加強對學生的健康狀況監測,及時做好傳染病、常見病的預防和治療工作,促進學校衛生工作再上新臺階,創出新業績。
二、工作重點:
(一)加強健康教育。
1、按照鐵嶺市小學《學校衛生工作條例》檢查評估細則要求,做好各項衛生工作。
2、認真上好健康教育課,做到有教師、有課本、有課時、有評價,確保學生健康知識合格率達90%以上。
3、開展形式多樣的健康教育宣傳活動,尤其是做好防傳染病宣傳及預防艾滋病教育。
4、重視學生心理、生理健康教育,開展青春期衛生講座,并配合錄像、掛圖等,使講座內容豐富多彩,通俗易懂。
5、著力培養學生衛生習慣,做到常洗澡,勤換衣,勤剪指甲,不喝生水,不隨地吐痰等,確保學生健康行為形成率達80%以上。
(二)做好學校衛生監督工作。
1、按《學校衛生檔案》要求,做好學生病假統計工作,提高上報數據的準確性。
2、做好教學衛生管理與監督,逐步使學生課桌椅及采光照明等符合衛生工作要求。
3、認真監督學校飲水衛生及食品衛生,開展經常性的食品衛生檢查,杜絕食品衛生事故發生。
(三)開展學生常見病防治。
1、繼續開展防近工作,及時掌握學生視力動態,對近視新發病率及假性近視及時督促矯正,隨堂糾正學生讀寫姿勢(一尺一寸一拳),不疲勞用眼,按時下課,保證學生課間休息時間,學生每天在校時間不超過6小時。
2、提高眼保健操質量,保健教師要每天檢查學生眼保健操情況,對穴位按壓不準確的及時予以糾正。
3、根據傳染病在不同季節的流行特點,認真做好預防宣傳工作、消毒隔離工作。
4、做好學生計劃免疫工作。
5、配合防疫站廣泛開展對近視、沙眼、齲齒、腸道蠕蟲、腸道傳染病、貧血等疫病的防治,加強對殘疾體弱學生的醫學照顧和心理衛生工作。
6、積極開展對口腔衛生知識的宣傳,每學期組織學生觀看口腔保健錄像,組織學生采用氟化泡沫防齲,進一步減少齲病的發生率。
(四)積極做好創建工作。
1、按照學校衛生工作要求,認真積累健康宣傳資料,為創建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據和準確的數據。
2、繼續通過紅領巾值崗對各班進行衛生評分,評流動紅旗(一周一次),室外繼續劃分責任包干區,定班定人負責,保持室內外清潔整齊。
3、組織相關人員對教師辦公室的衛生情況進行評分,并公布成績。
三、具體防病措施
近視、沙眼、蛔蟲、齲齒、營養不良、貧血等常見病的預防是學校衛生工作的中心任務,這學期將繼續督促患有近視眼、齲齒以及營養不良、貧血等疾病的學生盡早治療和矯正。
1、近視:對4.8、4.9近視學生、督促他們做好眼保健操,糾正不良的讀寫姿勢,不疲勞用眼,注意飲食,多食蔬菜、水果,減少肉及糖的攝入。對4.8以下的近視學生除注意以上幾點外,還要及時督促到醫院治療。
2、齲齒、使用保健牙刷、氟化牙膏,注意刷牙方式,養成睡前刷牙習慣;少吃甜食,堅持氟化泡沫治療,做好體檢后恒牙齲齒修補的督促工作。
3、沙眼:培養學生良好衛生習慣,不與家人共用生活用品,一經診斷出患有沙眼,即督促學生到醫院治療。
4、腸道蠕蟲:督促學生飯前便后洗手,注意飲食衛生,一經查出便為其進行驅蟲治療。
5、營養不良:建議家長調整飲食結構,葷素搭配,重視早餐,多參加體育鍛煉。
6、貧血:鐵是構成血紅蛋白的重要成份,人體缺鐵,可引起缺鐵性貧血,而動物的肝臟、腎,瘦肉、血,以及蛋黃、豆類里均含有豐富的鐵,因此經常督促患兒多攝入這方面的食物。
四、主要工作安排:
三月份:
1、開展對流感、水痘等的預防宣傳工作;增強學生防凍御寒意識,以防疾病侵襲。
2、加強對學生用眼衛生,眼保健操的檢查督促工作。
四月份:
1、繼續開展對流感、流腦、水痘的預防宣傳工作。
2、搞好室內外環境衛生,殺滅早春蚊蠅。
3、利用圖片開展對結核病的防治宣傳工作。
五月份:
1、做好春季食堂、廁所、環境衛生、四害消殺工作。
2、開展愛國衛生月活動,加強對學生衛生習慣的培養。
3、對高年級學生進行青春期衛生知識講座。
4、做好春季食堂、廁所、環境衛生、四害消殺工作。
六月份:
1、開展碘缺乏癥預防宣傳和吸煙危害健康的宣傳工作。
2、認真組織學生進行乙腦疫苗接種,力爭接種率達100%。
七月份
加強對夏季常見病的預防宣傳工作,預防胃腸道疾病的發生。
健康管理工作計劃范例 篇6
一、工作目標
1.建立統一、科學、規范的居民健康檔案,實現居民健康檔案管理信息化。
2.以健康檔案為載體,為城鄉局面提供聯系、綜合、適宜、經濟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
二、主要任務
(一)建立城鄉居民健康檔案
1.健康檔案內容。包括個人基本信息、健康體檢記錄、重點人群健康管理和其它衛生服務記錄。
2.建檔工作方式。通過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日常門診、健康體檢服務、醫務人員入戶調查等多途徑的信息采集方式,遵循自愿與引導相結合的原則,為轄區居民建立健康檔案。
3.確定建檔對象。以孕產婦,0—6歲兒童、老年人群、高血壓、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等慢性病人群為重點,逐步為全體居民建立城鄉居民健康檔案。
4.填寫檔案表單,發放信息卡。按照《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20__版)》填寫要求,填寫居民基本信息,記錄主要健康問題和服務提供情況,填寫并發放居民健康檔案信息卡,詳細說明用途與保管要求。初次建檔,填寫個人基本信息、健康體檢表、信息卡。要求記錄內容齊全完整、真實準確、書寫規范,基礎內容無缺失。兒童保健科室醫務人員在新生兒訪視時建立0—6歲兒童健康管理和預防接種服務專項檔案;婦產科或婦女保健科醫護人員在早孕診斷確認后建立孕產婦保健服務專項檔案;醫療技術人員填寫初建健康檔案個人基本信息、實施健康體檢并填寫體檢表。
5.表單記錄歸檔。健康檔案相關記錄表單裝入居民健康檔案袋,農村可以家庭為單位,統一存放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負責建立健康檔案的村衛生室和社區衛生服務站,定期向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報送已建立的健康檔案,以便歸檔。按照自治區居民健康檔案信息化實施步驟和要求,及時將有關信息錄入電子健康檔案。
(二)健康檔案使用與居民健康管理
1.健康檔案記錄補充更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要在居民復診、醫護人員入戶服務時,調取、查閱健康檔案,由接診醫生或入戶服務的人員根據居民健康狀況,及時更新、補充健康檔案相應內容。其它醫療機構在居民就診、轉診、會診時負責填寫接診、轉診、會診等服務記錄,通過例會等形式定期進行信息溝通,保持資料的連續性。對需要轉診、會診的居民,由接診醫生填寫轉診、會診記錄,負責向社區轉診醫療衛生機構雙向反饋。所有服務記錄由責任醫務人員或檔案管理人員統一匯總、及時歸檔。已建檔居民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就診須持健康檔案信息卡。
2.及時分析居民健康問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至少每半年整理、分析轄區內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的有關信息,列出各類人群健康狀況、主要健康問題、生活方式等列為重點管理對象。項目初期以重點人群為主整理、分析轄區居民主要健康問題,書面向旗衛生局和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旗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至少每半年整理、匯總居民主要健康問題,提出預干建議,報告衛生局。旗衛生局、旗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每半年逐級向上級主管機構報告。
3.制定轄區居民健康管理工作計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要及時制定轄區居民健康管理工作計劃,明確主要健康管理對象、主要健康問題、干預措施。
4.實施轄區居民健康問題干預和效果評價。衛生局和專業公共衛生機構以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要有計劃有重點地采取相應的技術和措施,組織實施轄區健康問題干預,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與咨詢、預防、保健、醫療和康復等健康管理服務,并及時實施干預、效果評價。
5.農村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可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相結合。利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居民發病情況信息,進行居民健康問題分析和干預等健康管理;利用居民健康檔案管理項目整理分析居民主要疾病發生狀況,逐步提高疾病干預能力和醫療保障水平。
(三)規范居民健康檔案管理
1.配備健康檔案管理人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健康檔案管理人員要符合《執業醫師法》、《鄉村醫生從業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接受本項目的培訓,并且成績合格,方可錄用。
2.統一居民健康檔案編碼。采用16位編碼制,以國家統一的行政區劃編碼為基礎,以鄉鎮(街道)為范圍,村(居)委會為單位,編制居民健康檔案編碼。同時以建檔居民的身份證號碼作為身份識別碼,為在信息平臺下實現資源享奠定基礎。
3.嚴格健康檔案使用的管理。居民健康檔案為社會公共信息資源,健康檔案管理者和服務人員、考核人員在使用、管理、考核等工作中有權使用健康檔案,其它機構或個人需要使用健康檔案時,必須向健康檔案管理機構提出書面申請,管理機構批準并經居民本人或其監護人同意后,方可使用。使用健康檔案要嚴格保護服務對象的個人隱私。
4.嚴格健康檔案保存與保管。要為居民終身保存健康檔案,要遵守檔案安全制度,不得造成健康檔案的損毀、丟失,不得擅自泄露健康檔案中的居民個人信息以及涉及居民健康的隱私信息。除法律規定外必須出示或出于保護居民健康目的,居民健康檔案不得轉讓、出賣給其他人員或機構,不能用于商業目的。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因故發生變更時,應當將所建立的居民健康檔案完整移交給旗衛生局或承接延續其職能的機構管理,拒不執行并造成檔案流失、損毀的,依法追究責任。
健康管理工作計劃范例 篇7
為了進一步發揮中醫藥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中的作用,現根據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中醫藥服務項目工作要求,依據《國家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技術規范》有關內容,結合我中心實際,特制定本工作計劃。
一、工作目標
通過實施老年人中醫健康管理服務工作,對轄區內老年人開展中醫體質辨識和一般體格檢查,根據檢查結果提供中醫健康狀態評估,給予中醫保健指導。同時普及老年人中醫養生保健知識與方法,倡導科學生活方式和習慣,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及水平,使老年人普遍享有優質的中醫健康指導服務。
二、組織領導
1、中心組織成立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主任擔任,副組長由副主任、擔任,成員有各科室負責人組成,領導小組具體負責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工作的組織與協調;公共衛生科和醫療科為具體工作的執行科室,負責該項工作的日常管理和技術服務指導。
2、職責與任務
公共衛生科負責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的健康教育、資料印制和實施技術服務指導等。各醫療服務團隊負責具體的執行、宣傳、動員和老年人健康體檢等工作,對行動不便、臥床居民提供上門服務,開展健康指導、隨訪等工作,及時將相關信息記入健康檔案。
三、工作內容
對轄區65歲及以上老年人進行登記管理,進行中醫體質辨識和一般體格檢查,提供中醫健康狀態評估和中醫保健健康教育指導。
1、每年對老年人進行一次健康體檢。包括血壓、體重、皮膚、淋巴結、乳腺、心臟、肺部、腹部、四肢、關節等體格檢查以及視力、聽力和活動能力的一般檢查,每年檢查1次隨機血糖,血常規、尿常規、B超、心電圖檢查以及認知功能和情感狀態的初篩檢查,并增加血脂、肝功、腎功檢查,告知老年人健康體檢結果并進行相應干預。
2、健康生活方式和健康狀況評估:包括吸煙、飲酒、體育鍛煉、飲食、慢性疾病常見癥狀和既往所患疾病、治療及目前用藥情況。
3、每年進行1次中醫健康指導,運用中醫體質辨識理論進行健康狀態評估,根據不同體質和健康狀態提供中醫養生保健和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導,并記錄在健康檔案中,指導內容應包含三方面的內容:
(1)常用養生保健方法,包括心理調攝、飲食調養、起居調攝、運動保健;
(2)中醫體質辨識及保健要點;
(3)社區老年人常見病癥的預防保健,如腰腿痛、失眠、便秘、健忘、耳鳴、尿頻等。
4、每年開展針對老年人的中醫健康教育知識講座,公眾中醫藥健康咨詢活動,中醫藥健康知識宣傳專欄,播放中醫藥音像資料,發放中醫藥宣傳資料。
5、將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工作納入年度考核指標,將工作任務分解至各醫療服務團隊,并與績效掛鉤,進行相應的獎勵和處罰。
健康管理工作計劃范例 篇8
為了進一步發揮中醫藥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中的作用,現根據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中醫藥服務項目工作要求,依據《國家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技術規范》有關內容,結合我中心實際,特制定本工作計劃。
一、工作目標
通過實施老年人中醫健康管理服務工作,對轄區內老年人開展中醫體質辨識和一般體格檢查,根據檢查結果提供中醫健康狀態評估,給予中醫保健指導。同時普及老年人中醫養生保健知識與方法,倡導科學生活方式和習慣,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及水平,使老年人普遍享有優質的中醫健康指導服務。
二、組織領導
1、中心組織成立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主任擔任,副組長由副主任、擔任,成員有各科室負責人組成,領導小組具體負責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工作的組織與協調;公共衛生科和醫療科為具體工作的執行科室,負責該項工作的日常管理和技術服務指導。
2、職責與任務
公共衛生科負責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的健康教育、資料印制和實施技術服務指導等。各醫療服務團隊負責具體的執行、宣傳、動員和老年人健康體檢等工作,對行動不便、臥床居民提供上門服務,開展健康指導、隨訪等工作,及時將相關信息記入健康檔案。
三、工作內容
對轄區65歲及以上老年人進行登記管理,進行中醫體質辨
識和一般體格檢查,提供中醫健康狀態評估和中醫保健健康教育指導。
1、每年對老年人進行一次健康體檢。包括血壓、體重、皮膚、淋巴結、乳腺、心臟、肺部、腹部、四肢、關節等體格檢查以及視力、聽力和活動能力的一般檢查,每年檢查1次隨機血糖,血常規、尿常規、B超、心電圖檢查以及認知功能和情感狀態的初篩檢查,并增加血脂、肝功、腎功檢查,告知老年人健康體檢結果并進行相應干預。
2、健康生活方式和健康狀況評估:包括吸煙、飲酒、體育鍛煉、飲食、慢性疾病常見癥狀和既往所患疾病、治療及目前用藥情況。
3、每年進行1次中醫健康指導,運用中醫體質辨識理論進行健康狀態評估,根據不同體質和健康狀態提供中醫養生保健和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導,并記錄在健康檔案中,指導內容應包含三方面的內容:1、常用養生保健方法,包括心理調攝、飲食調養、起居調攝、運動保健;2、中醫體質辨識及保健要點;3、社區老年人常見病癥的預防保健,如腰腿痛、失眠、便秘、健忘、耳鳴、尿頻等。
4、每年開展針對老年人的中醫健康教育知識講座,公眾中醫藥健康咨詢活動,中醫藥健康知識宣傳專欄,播放中醫藥音像資料,發放中醫藥宣傳資料。
5、將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工作納入年度考核指標,將工作任務分解至各醫療服務團隊,并與績效掛鉤,進行相應的獎勵和處罰。
健康管理工作計劃范例 篇9
為進一步落實好中醫治末病,根據國家新增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規范中《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規范》內容,制定20xx年度轄區內重點人群、65歲以上老年人、兒童中醫藥健康服務工作計劃:
一、完善制度,細化管理:
完善中醫藥健康管理制度建設,規范我院各項中醫藥健康管理的技術操作規范,加強對中醫藥健康管理的組織領導,由馬正林同志任中醫藥健康管理領導小組組長,馮廷兵同志任中醫藥健康管理工作責任人,各包村醫生以及村衛生所負責人為具體工作執行人,負責中醫藥健康服務日常工作的落實。
二、落實好中醫藥健康管理管理工作:
今年4月份開始開展中醫藥健康管理工作,重點做好轄區人群中65歲以上老年人檔案中增加中醫辨識內容,同時逐步開展高血壓、糖尿病、兒童中醫藥保健服務內容,具體完成發下工作指標:
1、掌握轄區內65以上老年人口現狀,根據規范要求,每年為65歲以上老年人提供1次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內容包括中醫體質辨識和中醫藥養生保健指導,管理率暫定80%以上。
2、中醫體質辨識。按照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記錄表前33項問題采集信息,根據體質判定標準進行體質辨識,并將辨識結果告知服務對象。到年底完成中醫藥體質辨識占轄區65歲以上老年人80%的計劃,并將結果錄入電子檔案系統。
3、中醫藥保健指導。根據不同體質從情志調攝、飲食調養、起居調攝、運動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進行相應的中醫藥保健指導,健康干預。
4、對轄區0——6歲兒童進行健康狀態辨識與評估、健康干預(包括健康咨詢與指導)等中醫藥健康指導,具體內容包括:
(1)向家長提供兒童中醫飲食調養、起居活動指導;
(2)在兒童6、12月齡給家長傳授摩腹和捏脊方法;在18、24月齡傳授按揉迎香穴、足三里穴的方法;在30、36月齡傳授按揉四神聰穴的方法。
5、對轄區人群中高血壓、糖尿病患者進行中醫藥健康服務不少于一次,每年進行一次中醫藥健康管理隨訪,進行證候辨識,傳授簡單的中醫藥保健技術,對不同證型的高血壓、糖尿病針對性的提供中醫干預方案或給予健康指導。
6、所有中醫藥服務,均做好資料收集與錄入告知服務人等工作,對查出的疾病進行分析與治療指導。
三、加強對中醫藥健康管理工作的考核
我院將根據績效考核方案,不定期對包村人員以及轄區村衛生所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工作進行督導檢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整改,并要求及時時完成全年任務,年度進行2次考核,結果與年度經費掛鉤。
健康管理工作計劃范例 篇10
一、開展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的鄉鎮衛生院應當具備服務內容所需的基本設備和條件。
二、加強與居委會、派出所等相關部門的聯系,掌握轄區內老年人口信息變化。加強宣傳,告知服務內容,使更多的老年人愿意接受服務。
三、每次健康檢查后及時將相關信息記入健康檔案。具體內容詳見《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管理服務規范》健康體檢表。對于已納入相應慢病健康管理的老年人,本次健康管理服務可作為一次隨訪服務。
四、積極應用中醫藥方法為老年人提供養生保健、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導
五、通過各種方式,每年組織轄區老年人免費進行一次包括血尿常規、血脂、肝腎功能、心電圖等的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