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效評價工作方案(精選3篇)
績效評價工作方案 篇1
為加強預算績效管理,全面開展項目支出績效評價工作,切實提升資金使用效益,建立預算編制有目標、預算執行有監控、預算完成有評價、評價結果有反饋的預算績效管理機制,特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評價范圍
預算績效評價的范圍為20xx年河津市本級項目支出100萬元以上的項目。按照突出重點、逐步覆蓋的原則,20xx年共確定13個項目開展績效評價,資金共計4775.83萬元。具體項目見附表。
二、評價內容
結合各項目主管單位和實施單位的`工作職能,對照各支出項目的政策依據、立項報告、項目規劃、預算指標、驗收報告等要素,評價其投入、產出、綜合效益、群眾滿意度等各項指標,客觀出具評價分值、評價報告。
三、評價方式
1、此次評價委托具有合格資質、且通過政府采購中標的4家中介機構開展評價工作。
2、以上13個項目按照金額平均分為4個項目包,采用公開公平、順序抽簽方式,分別發包給4家中介機構。
3、評價費用采用系數付費法確定,現場確定評價費用,簽訂評價合同。
4、如中介機構抽取項目包后,對評價費用及合同條款有異議的,可選擇退包。
四、評價時限及要求
1、此次評價工作自合同簽訂之日起,至20xx年10月底結束,期限為3個月。
2、各中介機構應在規定期限內完成評價工作,要對評價質量、評價結果負責,評價依據要準確充分,分析判斷要定量定性,結論結果要客觀真實。
3、評價工作結束后,對各機構評價報告不合格的要酌情下調評價費用。
績效評價股負責與主管單位及實施單位溝通協調,支持中介機構進駐單位、調閱資料、勘察現場等工作,具體事宜可與績效評價股溝通。
績效評價工作方案 篇2
一、適用范圍及標準
1.本辦法僅適用于銷售崗的正式員工(不包括試用期的員工)。
2.以銷售純利潤為核定標準,確定業務提成。
二、銷售利潤的計算
1.銷售純利潤的計算標準
(1)銷售純利潤=銷售毛利潤-費用(公攤費用+個人費用)
(2)個人費用
a)工資、各類補助
b)增值稅、企業所得稅、附加稅等各類稅費
c)業務招待費、差旅費、禮品、傭金等報銷費用
(3)公攤費用=總費用-各銷售人員個人費用總和(凡在公司有滿一整年銷售工作經歷者,均需分攤該費用)個人分攤費用按個人當年所創造毛利占公司總毛利的比例計算。2.銷售純利潤由財務人員核算,總經理核定。
三、銷售人員有責任和義務完成公司下達的任務指標
若應收貨款超過一年未收回,則視為呆、壞帳:相關銷售人員承擔該貨款余額的20%損失,其余損失公司承擔。若客戶以貨抵款,則貨物由銷售人員負責賣出,售價總額與貨款差額部分損失由銷售人員承擔20%(抵貨須具備發票,否則所損失稅款由相關銷售人員全額承擔),因各種原因造成進倉貨物變為呆滯料(自進貨之日在庫超過一年者),由相關銷售人員負責售出,損失部分由相關銷售人員承擔20%。
自進入公司第一個整年度內,被動元器件通用IC等產品銷售額低于200萬者,不享受該年度的提成,重新進入試用期。
四、提成比例
1.傳統業務(以電感為主):20%
如果超額完成本年度公司下達的任務指標,SALES可享受不超過5%的超額部分利潤提成。
2.日系產品(PANASONIC、ROHM、NICHICON等)
等公司抽取傭金的項目:5%
6.說明:
(1)公司每年農歷年結束的一個月內發放提成獎,農歷年的月底前所到之上一年貨款均可視為上年度回款額。
(2)公司提取PM提成額的40%,SALES提成額的30%做為個人的機動,以個人的年度綜合考核成績為參照進
行發放,考核內容如下(滿分100)
a)年度銷售額完成情況(滿分:50分)
實際完成額
得分=――――――――――X50
年度銷售額
b)回款及時率(滿分:10分)回款截止農歷年當月月底
公司制定考核表,由公司每位不參與提成的員工對每位SALES評分(評分原則:去掉最高最低分,取平均值)得分=平均值%X15
d)專業知識(滿分:15分)
公司每月對SALES進行專業知識考試,取12次成績平均值
得分=平均值%X15
e)紀律得分(滿分:5分)
以每月行政人事部出考核表,年底綜合評分。
f)工作方法,工作思路的培養(滿分:10分)
由公司兩位總經理評分
將以上得分相加,即為機動獎的發放系數。
五、年終發放最佳銷售獎、最佳回款獎、最佳開拓獎、最佳員工獎
最佳銷售獎:得主為全年銷售利潤最佳者
最佳回款獎:得主為回款率及時率最高者
最佳開拓獎:得主為新業務量增長量最高者
最佳員工獎:得主為獲得每月最佳員工獎次數最多者
績效評價工作方案 篇3
為全面推進預算績效管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湖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全面推進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等相關規定,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目標
通過實施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增強部門單位的績效觀念和責任意識,確!邦A算編制有目標、預算執行有監控、預算完成有評價、評價結果有應用”,使財政資金得到全面監管,財政預算和政策得到有效實施,逐步建立以“績效”為導向的部門單位整體支出和項目支出評價監督機制。
二、基本原則
。ㄒ唬┴熑蚊鞔_原則?h績效評價工作由縣財政局統一組織管理,縣財政局、預算單位、項目單位分級實施。
(二)客觀公正原則。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原則,確?冃гu價結果的真實性和檢查評價過程中的嚴肅性。
。ㄈ┓诸愒u價原則。以部門單位自我評價為基礎,縣財政局組織實施重點評價和檢查。
。ㄋ模┨岣咝б嬖瓌t。將績效評價的`經濟性、有效性評價與財政監督中資金使用安全性、合理性檢查相結合,檢查財政資金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督促部門單位和項目主管單位建立健全內控制度,全面規范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三、評價對象
評價對象分為預算單位整體支出績效評價和項目資金績效評價。20xx年財政重點評價項目10個,其中部門預算整體評價單位2個,項目資金績效評價8個。
四、評價內容
。ㄒ唬┛冃繕嗽O置及完成情況
1.目標設置情況。包括目標設立的明確性、合理性及細化程度,評價是否符合客觀實際,是否清晰、細化、可衡量。
2.目標實現情況。包括預算單位整體支出績效完成情況、項目實施完成情況、產生的社會效益指標和經濟效益指標,以及與績效目標的對比情況。
。ǘ╊A算實施、資金使用和項目管理情況。包括資金預算安排、實際支出、結余、具體使用情況等,以及項目管理辦法的制定與執行情況,項目實施中立項、招投標、政府采購、集中支付、完工驗收等情況。
(三)執行財經紀律情況。主要包括預算單位財務是否有違反有關黨紀法規行為;是否超范圍超標準使用、撥付項目資金情況;資金撥付手續是否齊全并符合相關規定;是否有套取項目資金的行為。
五、評價方式及評價指標
(一)評價方式。20xx年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方式分為單位自評與重點評價。單位自評由預算單位、項目主管單位按照預算管理績效評價的相關要求,對本單位整體支出情況或者項目實施情況,依據評價指標自行組織分析評價。重點評價由縣財政部門或委托第三方根據預算單位和項目主管單位填報的基礎數據、資料和自評報告進行實地核查,并輔之以問卷調查、專題座談會等方式進行定性分析,對部門整體評價和項目支出制定指標體系,實行量化考評。
。ǘ┰u價指標。項目單位開展績效自評時,要依據所設置的定量和定性指標對項目績效進行評價計分(百分制),根據評分結果評為優秀(90-100分)、良好(80-89分)、合格(60-79分)、不合格(60分以下)四個級別。
六、相關要求
。ㄒ唬┩晟瓶冃ЫY果應用機制。建立和完善績效報告、反饋整改與預算安排有機結合等機制?h財政部門將年度重點項目績效評價結果向縣人民政府、縣人大常委會報告,為政府決策提供依據。同時,對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項目主管單位,并督促整改到位。將績效評價結果和預算安排有機結合,將績效評價結果作為下一年度預算安排的基本依據。
(二)建立績效信息公開制度。建立預算績效信息發布管理制度,完善績效信息公開機制,實現績效目標、績效報告和評價結果等績效管理信息向社會全面公開,接受社會監督。
。ㄈ┙⒖冃栘熤贫。將績效評價結果與行政效能問責相結合,在預算編制和執行過程中,對于故意或過失導致預算績效管理未達到預算目標的責任單位和責任人,要依法依規進行問責。通過績效問責,進一步提升預算單位預算管理水平,強化財政資金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