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縣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工作方案
為深入推進全縣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不斷提升市民文明素質,改善城市環境,在全縣營造“人人都是軟環境、人人爭做好公民”的良好氛圍,共同攜手創建文明、富強、美好的新關嶺,結合工作實際。特制定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xx年,是實施規劃承前啟后的關鍵之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以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主線,以創建省級文明縣城工作為載體,以推進公民思想道德建設、打造文明城市均衡創建、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改善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推進志愿服務常態化發展為重點,切實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為關嶺在黔東地區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文化條件。
二、活動內容
(一)共鑄“厚德仁義之城”建設,不斷提升全民文明素質
1、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教育向深度和廣度拓展。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為重點,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實施綱要》學習教育活動。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進機關、進企業、進學校、進社區、進村鎮、走進千家萬戶,使之轉化為人民群眾的思想共識和自覺行動。進一步深化“講文明樹新風”主題實踐活動,圍繞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切實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提高全縣道德水平。開展喜聞樂見的群眾性文化活動,吸引廣大干部群眾參與,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正融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中。廣泛運用縣內各新聞媒體、互聯網等傳播載體和形式多樣的社會宣傳,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教育,更好的走進群眾、深入群眾心靈,轉化社會的群體意識和人們的自覺行動。
責任單位:縣委宣傳部、縣外宣辦、縣電視臺、縣信息中心、各鄉鎮文化站
2. 推進“道德講堂”陣地建設。充分利用我縣文明單位為陣地,加大對“道德講堂”推廣力度,按照“有場地、有牌子、有標識、有設施、有隊伍、有計劃、有制度、有活動、有效果、有檔案”的“十有”要求,推進“道德講堂”規范化建設,打造一批運行規范、成效明顯的示范講堂。以文明社區、文明單位為主的“道德講堂”要求每二月開展一次,其他單位的“道德講堂”要求每季度開展一次,內容以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為重點,形成“好人好報”的社會共識,推動“知行合一”的道德實踐,營造“崇德向善”的濃厚氛圍,強化宣傳教育,引導廣大市民“積小善為大善”、“積小德為大德”,自覺成為道德的傳播者和踐行者,向全社會普及道德理念、宣講道德故事、弘揚道德精神、展示道德力量,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不斷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為創建省級文明縣城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和道德支撐。
責任單位:縣委宣傳部、縣教育局、縣政法委、縣司法局、縣人民法院、縣檢察院、縣機關工委、縣關工委、團縣委、縣婦聯、縣總工會
3、廣泛開展“貴人善行•做最美關嶺人”學習宣傳表彰活動。做好xx年度全縣“貴人善行•做最美xx人”評選表彰工作,積極參與申報上級道德模范、最美人物推薦評選活動,利用“道德講堂”舉行“道德模范”、“貴人善行•做最美關嶺人”典型事跡報告會。組織開展好全縣第三屆道德模范先進典型的推薦、評選、表彰、宣傳工作,縣內各新聞媒體跟進“道德模范”、“貴人善行•做最美關嶺人”專欄專題的宣傳報道,在全縣形成學習、崇尚、關愛、爭做道德楷模的濃厚氛圍。同時抓好“公民道德宣傳日”宣傳活動。
責任單位:縣委宣傳部、縣文明辦、縣機關工委、團縣委、縣婦聯、縣總工會、縣文體廣電旅游局、縣外宣辦、縣電視臺、各鄉鎮
4、大力推進道德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教育和治理活動。抓住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的食品行業、窗口行業和公共場所三個領域,著力解決誠信缺失、公德失范兩個問題。開展道德評議,建立由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道德模范、市民代表參加的道德評議工作機制。完善規章制度,切實加強管理,加大執法力度,綜合運用經濟、行政、法律等多種手段,規范人們的行為。加強輿論宣傳引導,宣傳遵德守禮典型,推動形成崇尚道德、鞭撻丑惡的良好氛圍。
責任單位:縣紀委、縣委宣傳部、縣文明辦、縣住建局、縣衛食藥監局、縣工商局、縣質監局、縣外宣辦、縣電視臺、縣政務服務中心
5、不斷深化“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充分利用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傳統節日和花樹節、四月八、六月六等民族節日,精心組織開展群眾性民俗活動和地域特色的文化活動,突出文化內涵、人文關懷、民風民俗的主題內容,確保“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廣泛開展讀書征文、經典誦讀、學習競賽等活動,努力提升全民閱讀活動的參與率和影響力。縣內各新聞媒體充分報道節日活動,宣揚節日文化,營造濃郁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