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復產安全工作方案范文(精選3篇)
復工復產安全工作方案范文 篇1
一、提高認識,精心部署
復產復工復產復工時期歷來是生產安全事故的易發期、多發期,各單位要充分認識,做好復產復工的安全生產工作,切實加強領導,精心部署,確保完全具備復產復工條件,加強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確保各項安全措施莫落實到位,為今年安全生產打好頭,開好局。各單位要根據本企業的實際,制定復產復工方案,嚴格標準,明確責任,認真排查治理隱患,做到不留死角,不走過場。對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堅決不能恢復生產,必須具備安全生產條件,并報鄉安辦和上級主管部門備案后才能組織生產,嚴防復產期間發生安全生產事故。
二、堅持標準,嚴把復產復工條件
各單位要嚴格按照要求,對安全隱患及時采取措施,做好整改工作,要做到“六個一律”即:證照過期未辦理延期手續的`企業一律不準復產復工;未制訂復工復產方案和未組織自查的企業一律不準復產復工;未達到安全生產標準化三級的危險化學品企業一律不準復產復工;未開展節后安全教育培訓的企業一律不準復產復工;各類檢查中發現的隱患未整改到位的企業一律不準復產復工;對未經過復產復工驗收擅自生產的企業一律停產整頓并予以處罰。同時嚴格堅持“誰檢查、認簽字、誰負責”的原則,做到合格一家,驗收一家,復產復工一家。
三、強化責任落實,成立組織機構
按照“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要求,各企業必須成立以董事長或廠長、經理為組長的安全生產領導小組,落實專職人員負責安全生產工作,同時要與企業員工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層層落實安全生產責任,確保責任落到實處。
四、突出重點
加強復產復工企業的安全監管各包村干部、各村要按照屬地管轄原則,對照栗府發〔20xx〕14號文件工作安排,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已恢復生產的企業,要結合《栗子坪鄉今冬明春安全生產方案》,按照“全覆蓋、零容忍、嚴執法、重實效”的要求,突出重點,對煤礦與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與煙花爆竹銷售點、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等重點行業領域,深入開展安全生產監管、隱患排查及整改落實工作,實現安全隱患排查、登記、上報、監控、整改、評價、銷號的全過程管理,健全安全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完善隱患排查治理長效機制,切實做到隱患排查全覆蓋、整改落實有實效。
復工復產安全工作方案范文 篇2
一、指導思想
以更加堅決的態度、更加嚴格的標準、更加有力的措施,對20__年非煤礦山復工復產企業進行嚴格的復工復產驗收,全力消除地下礦山中毒窒息、透水、墜罐跑車、采空區坍塌,露天礦山邊坡垮塌等方面的事故隱患;強化重大隱患排查治理,堅決防范各類生產安全事故發生,確保全旗非煤礦山20__年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
二、組織領導
為加強我旗非煤礦山企業復工復產工作的領導,確保復工復產工作有序開展,成立前旗非煤礦山行業復工復產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高廣偉(旗應急管理局長)
副組長:劉寶華(旗應急管理綜合執法大隊長)
王保樁(旗應急管理局副局長)
成員:馬景鑫(安全生產股負責人)
田佳霖(安全生產股職員)
非煤礦山專家
三、復工復產范圍
本次復工企業主要針對處于合法基建狀態的非煤礦山企業(含金屬非金屬礦山、露天礦山、露天小型采石場),復產企業主要針對已停產且安全生產許可證在有效期內的非煤礦山企業。
階段性停產停建,以及因經濟形勢或其他原因停產、停建,擬恢復生產、建設的非煤礦山企業安全生產驗收活動適用本通知。
四、復工復產程序和標準
(一)驗收范圍
1、采礦許可證、安全生產許可證、建設項目“三同時”批復手續在有效期內的企業。
2、20xx年前后自行停產停建,以及因經濟形勢或其他原因長期停產、停建,擬恢復生產建設的露天、地下金屬非金屬礦山、尾礦庫、小型露天采石場。
(二)驗收方式
1、需要恢復生產經營或施工建設的停產停建非煤礦山,必須制定復工復產方案,自行組織檢查驗收,認為符合安全生產條件的企業要向旗應急管理局提交復工復產申請,并提供企業復工復產檢查驗收情況等材料。旗應急管理局聘請非煤礦山專家對企業進行復工復產執法式檢查。
2、企業對專家提出的安全隱患整改完成后,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的企業,旗應急管理局將起草并下達同意復工復產的文件;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的,依法嚴肅查處;對弄虛作假,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不得復工復產;對重大隱患限期不能整改的,移交前旗應急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和有關部門依法予以處理。
3、停產停建準備恢復生產或者建設的礦山企業,要制定詳細的復工復產方案,明確復工復產程序、檢查內容和驗收標準并嚴格執行。地下礦山要對提升、排水、通風、供電、壓風、采礦、掘進、運輸等生產系統設備設施開展一次全面徹底的檢查,確保設備能夠正常、安全運行。進入采場和掘進前必須攜帶便攜式氣體檢測報警儀,經檢測合格后,作業人員方可進入;要嚴格執行頂板管理制度,及時清理浮石。露天礦山要對所有穿孔、鏟裝、運輸等設備和邊坡開展安全檢查,確保設備處于完好狀態,確保邊坡參數符合設計要求。要對全體員工進行復產前安全意識、安全制度、操作規程等方面的再教育、再培訓,嚴格執行上崗前安全技術交底,全員參保安全生產責任險,嚴禁盲目復工復產;新上崗職工必須按《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等有關法規標準規定的內容和學時進行培訓,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長期停產礦山恢復生產前,要對提升、排水、通風、供電、壓風等所有系統、所有設備設施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驗收,不符合標準規范要求的,要及時更換或者淘汰。停產時間超過6個月的礦山,恢復生產前必須按規定委托有資質的中介機構進行安全現狀評價,結論為合格的方可恢復生產。準備恢復建設的礦山要嚴格執行礦山外包工程安全管理有關規定,外包工程必須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施工單位承擔,礦山企業要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的式樣,與施工單位簽訂安全生產管理協議,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并切實加強對施工單位的管理,督促施工單位嚴格按照批準的安全設施設計和礦山建設的有關標準規范進行施工。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視,加強領導。領導小組要充分認識抓好非煤礦山復工復產驗收的重大意義,認真履行職責,嚴格程序,嚴格標準,從嚴把關;各企業主要負責人要親自抓,負總責,組織開展好自查自改工作。對復工復產檢查中發現的安全生產審批手續不符合規定、證照不全、不按期整改重大隱患、拒不執行安全監管指令等非法違法行為要及時立案查處,確保復工復產驗收工作不走過場,保證工作質量。
(二)嚴格標準,落實責任。要以本次復工復產檢查為契機,確保淘汰落后工藝和設備工作全部到位。對于出現嚴重影響安全生產的情況或停產停建6個月以上恢復生產的地下礦山,要嚴格按照《國家安全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加強停
產停建非謀礦山安全監管工作的通知(安監總廳管(20xx)25號)》要求,進行安全條件論證和安全評價。對于存在的隱患和問題,要一律責令限期整改,堅決做到合格一個,復工復產一個;未下達復工復產意見之前,一律不得擅自開工恢復生產和建設。對于在驗收工作中降低標準、把關不嚴、弄虛作假而發生事故的,要嚴肅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三)否決條件。非煤礦山安全生產復產復工驗收實行否決制,凡是不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一律不予通過驗收。
企業安全管理方面。
1.特種作業人員未持證上崗;
2.未按規定配備帶班領導;
3.未落實非煤礦山外包工程安全管理規定;
4.未按要求對員工進行復產復工培訓;
5.接觸粉塵、噪音、化學試劑藥品的崗位未落實職業危害防護要求;
6.復工復產領導小組發現隱患未整改到位。
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方面。
1.存在圖紙造假、圖實不符等情況;
2.地下礦山未按規定設置安全出口并保持暢通;
3.未建立機械通風系統;
4.未配齊自救器和便攜式氣體檢測儀;
5.防排水系統不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水害隱思未得到有效治理;
6.提升運輸系統不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
7.供電系統不符合設計規范;
8.使用國家明令淘汰和未經檢測檢驗合格的設備、材料、工藝。
9.未委托資質單位開展摸排并建立采空區臺賬,未進行治理設計,未明確治理時限,未與施工單位簽訂采空區治理協議。
金屬非金屬露天礦山方面。
1.邊坡各參數不符合設計要求;
2.沒有年度采剝計劃,未按設計自上而下分臺階分層開采;
3.未落實邊坡安全措施,未對高陡邊坡進行邊坡穩定性監測;
4.未嚴格實行濕式鑿巖作業、機械二次破碎和機械鏟裝作業;
5.排土場安全度為危險級。
尾礦庫方面。
1.未按設計放礦、筑壩;
2.壩體穩定性、安全超高、干灘長度、浸潤線埋深不符合設計要求;
3.排洪、排滲設施損壞或不符合設計規范;
4.未按要求建立監測監控系統并有效運行;
5.未落實定期巡查和值班值守制度。
(四)打擊非法,及時移交。復工復產工作組在非煤礦山復工復產驗收工作中,對盜采礦產資源、超層越界等不屬于本部門職責的非法違法行為的,要及時移交旗自然資源局。
復工復產安全工作方案范文 篇3
當前,我鎮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正處于關鍵節點,特別是自2月24日起,我鎮恢復正常工作秩序。屆時,包括機關工作人員、外來辦事群眾等在內的大量人員將流動聚集,疫情發生和傳播的風險將有所增加。為全面鞏固我鎮前期疫情防控工作成果,維護廣大人民群眾和機關干部的生命健康,壓緊壓實機關企事業單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責任,現擬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加強領導,健全組織。
鎮建立健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組織體系,成立由單位主要負責人任組長、分管負責人任副組長、相關同志為成員的.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壓實責任,明確分工,責任到人,確保一旦出現疫情,能夠有力有序有效開展工作。
二、科學研究,制定方案。
鎮結合本單位崗位職責,統籌考慮自身工作性質、辦公特點、人員流動等實際情況,科學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一)人員管理
1.職工管理
(1)專人負責本單位疫情防控工作。與鎮衛生院保持信息溝通,及時獲得最新的防控方案、標準和要求,出現異常情況及時上報。
(2)盡量減少外出。確需出行,應全程佩戴口罩,外出返回后及時洗手、保持個人衛生。
(3)對來自高風險地區的人員,實時開展健康監測和服務,嚴格實行為期14天的定點集中、單間隔離觀察,一律不得外出;出現發熱等呼吸道癥狀者,及時就近就醫排查,根據要求到指定地點或醫院隔離。對來自低風險和中風險地區的人員,及時申報相關信息,切實落實防控措施,做好日常監測。
(4)建立每日健康報告制度。職工健康狀況每日登記,落實因病缺崗追蹤,杜絕帶病上崗。每日上、下午組織測量體溫。職工有發熱、干咳等癥狀的,應立即停止工作,聯系120送至醫院發熱門診。
2.外來人員管理
(1)在鎮政府門口設置體溫檢測點和臨時隔離點,配備口罩、手持體溫測量儀、酒精、消毒液等設施。由黨政辦工作人員輪流執勤,工作人員戴一次性口罩、手套,對外來人員、車輛進行體溫檢測和信息登記。
對鎮為民服務大廳等辦事人員較多的單位實行人流控制措施,在大廳門口擺放消毒液、酒精、濕紙巾等設施,群眾佩戴口罩方可進入。對來自低風險和中風險地區的人員,體溫檢測正常,要求其全程佩戴口罩,予以放行;發現發熱等癥狀,要求其佩戴口罩在臨時隔離點觀察,立即上報;對來自及其他高風險地區的人員,要求其佩戴口罩在臨時隔離點觀察,立即登記并上報,嚴格實行為期14天的定點集中、單間隔離觀察,一律不得外出。
(2)在鎮政府樓下合適場所設置帶有專用標識的有蓋垃圾桶,收集戴過的口罩及使用過的紙巾。專用垃圾桶每天清理前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噴灑或澆灑至完全濕潤,然后扎緊塑料袋口和其他垃圾一并清運處理。
三、就餐管理。
鎮政府就餐實行錯峰就餐,也可自備飯盒在食堂領取食物后返回各自區域就餐,減少人員接觸。要求食堂工作人員落實防控措施,每天對食堂進行消毒。
四、辦公管理
(一)提倡網上預約、網上業務辦理和無紙化辦公。窗口工作人員應全程佩戴口罩,人員之間距離不少于1米。
(二)盡量減少集中辦公、開會等聚集性活動,可以采用網上辦公、工作指示板等形式。如需開會,人數不超過30人,人員之間隔兩個位置坐開,并佩戴口罩參會。
五、通風消毒等衛生管理
(一)辦公室每日通風3次以上,每次不少于30分鐘。
(二)保持辦公場所環境衛生、清潔,及時清理垃圾。洗手間保持清潔干爽,配備洗手液、快速手消毒劑、擦手紙等設施,保證水龍頭等設施正常使用;無人使用時開窗通風,每天4次對室內地面、墻面、蹲坑、小便池、馬桶等采用1000mg/L濃度的含氯消毒液進行空間噴灑和表面擦拭消毒。
(三)每日2次對桌椅、臺面、地面等可使用500mg/L濃度的含氯消毒液進行表面擦拭消毒,作用30分鐘后再以清水抹布擦拭干凈。對復印機、傳真機、辦公電話、電腦等精密貴重物品,可使用消毒濕巾或75%酒精擦拭。
(四)對座機、電腦鍵盤、鼠標、電梯間及按鈕、樓梯扶手、門把手等人員接觸頻繁的公共物品增加消毒次數,每日不少于6次。
(五)當發現肉眼可見少量污染物時,應立即用有效氯為1000mg/L濃度的含氯消毒液噴灑至濕潤作用30分鐘后予以清除,再以清水抹布和清水拖布進行擦抹和拖洗。若有嘔吐物、痰跡等較多污染物時,立即用可吸水材料(紗布等)沾取5000-10000mg/L濃度的含氯消毒液覆蓋包裹后移除,再以500mg/L濃度的含氯消毒液噴灑或擦拭消毒一次。
六、健康教育
(一)開展新冠肺炎防控知識宣傳。
(二)宣傳“戴口罩、勤洗手、勤換衣物”等健康生活方式,減少前往超市、菜市場等人群密集場所。
(三)倡導職工居家時開展力所能及的體育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