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德育工作方案
家校配合是學校教育的重要一環。學生教育應該是社會,學校和家庭共同的責任。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延伸和重要環節。
1、通過家長了解學生的個性特征以及在校外和家里的思想活動情況。
2、通過家長解決教師自身難以解決的問題。
3、定期向家長反饋子女在校學習思想狀況。
4、了解學生家庭情況(父母工作狀況,婚姻狀況,家庭經濟狀況等)可以使思想工作更有針對性。
七、德育教育的實施
長期以來,我校堅持以活動為載體進行德育教育。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認識水平。培養他們良好的心態、積極的情緒、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價值觀。
1、活動組織采取分散和集中相結合,如:全校性法制教育,各班的誠信教育等。教師組織和學生自己組織相結合。如:全校性歌詠賽,心理健康教育及社團組織的活動。
2、活動形式采用“請進來、走出去、內部抓緊干”的思路。如:參觀各種展覽、法制報告會,校內各種文體技能練習等。
3、活動時間采取定時與不定時,長期性與階段性相結合的原則。如:每天7:00看晚間新聞。青春期教育,禮儀教育月,優質服務月等活動。
八、德育合格證的頒發
1、日常生活中,班級為每位學生建立德育檔案,記錄學生平時的主要表現,包括誠信、禮儀、心理、紀律學習等方面的內容。
2、德育合格證由學生處對合格的應屆畢業生頒發此證,由班主任進行德育考核,主要以學生每期的德育量化等級為依據劃分為優、良、合格、不合格四個等級。
3、等級劃分:若學生在校期間有八學期以上德育量化為優秀等級的頒發優秀合格證。多于五期,低于八期證書等級為良。有兩期獲不合格等級的,證書等級為不合格。其余的證書等級為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