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農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方案
十二五是全國農來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關鍵時期,科學而有效的推進“十二五”規劃的實施,關系著我省農業經濟的重要發展,這次“十二五”規劃是新中國60年后的一次再出發,所以我們要有新的發展思路,同時,它也是在國際金融危機后中國實行的第一個五年規劃,因此具有積極的重要意義。根據省政府、農業部對“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的總體部署,結合全省農業發展實際,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導思想
編制“十二五”規劃要以落實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分析和準確把握當前全省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現狀和階段性特征,立足夯實發展基礎,創新發展模式,破解發展難題,合理確定“十二五”農業發展目標和任務,發展重點及保障措施。努力把“十二五”農業農村經濟發展重大部署、重大項目納入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
二、規劃編制任務和分工
在配合農業部和省發改委等部門編制總體規劃和相關專項重點規劃的同時,重點組織編制以幾個層次的規劃。
(一)總體規劃
總體規劃要突出我省農業優勢特色,明確全省農業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發展戰略目標、戰略任務、戰略布局,主導產業、優勢產業、特色產業的發展方向和目標,重大建設工程和重點項目布局,以及主要政策措施等。總體規劃由廳發展計劃處牽頭,會同有關處室編制(附規劃大綱)。
(二)行業規劃
根據“十二五”農業發展總體規劃,組織編制種植業、畜牧業、草業、漁業、農機化等四個行業發展規劃。具體由廳種植業處、畜牧處、漁業處、農機局分別牽頭,相關專業站配合編制。
(三)優勢特色產業規劃
主要編制草食畜、水果、蔬菜、馬鈴薯、中藥材、釀酒、特色漁業等7個優勢特色產業發展規劃。具體由產業化處、漁業處牽頭,相關業務處、站配合編制。
(四)專項建設規劃
1.種植業方面專項規劃:主要是旱作農業、節水農業、種子工程、植保工程、沃土工程、耕地質量建設工程建設規劃,由種植業處負責編制;
2.畜牧業專項規劃:動物防疫體系由省獸醫局負責編制;畜禽良種工程由畜牧處負責編制;
3.漁業專項規劃:水產良種工程由漁業處負責編制;
4.其它專項規劃:農技綜合服務體系由科教處負責編制;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規范體系由農經處負責編制;農業產業化經營、農產品加工業由產業處負責編制;農產品批發市場體系、農業信息服務體系由市場信息處負責編制;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由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處負責編制;草原生態保護和利用建設規劃由草原處負責編制;農村能源建設規劃由科教處、能源辦負責編制;農村清潔工程由科教處、環保站負責編制。在具體在編制中,各相關處室分別協調廳屬相關業務站參與配合。
(五)市州農業發展總體規劃及區域產業發展規劃
各市州農牧主管部門可依據本級政府統一部署編制本轄區在牧業發展總體規劃和區域性優勢特色產業發展規劃。
三、進度安排
分為4個階段:
前期調研階段安排(2011年2月至4月底):印發規劃方案、成立編制機構。對規劃編制工作進行安排部署;開展“十一五”總體規劃執行情況的分析評估工作;加強與農業部和省上農業發展基本思路的銜接;各處室、單位確定規劃編制規劃重點領域,開展相關調研工作。
思路研究階段(2011年5月):研究確定“十二五”總體規劃基本思路、發展重點,擬定規劃編制提綱和重點領域,邀請省上有關部門、有關專家等座談征求意見。
草案起草階段(2011年6月至7月底):各處室、單位根據省委、省政府和農業部關于編制“十二五”規劃的指導意見,按照任務分工起草各類規劃基本框架,綱要基本框架。征求各方面意見,加強各方面的協調和銜接。
規劃評估完善階段(2011年8月至9月底):廳發展計劃處統一對各項規劃草案組織專家開展咨詢論證工作,吸納各方面意見和建議,進一步對規劃草案進行修改完善后,報廳務會議審定,并上報省政府,農業部報送省發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