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學習心理障礙的成因分析及其對策的研究”中期工作報告
執筆:張偉利
一、基本情況:
我們研究的課題名稱是《高中生學習心理障礙的成因分析及其對策的研究》,因我校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學習困難的現象較多,引發的教育、教學問題比較突出,因此該課題引起校領導的高度重視。課題組從XX年4月開始確立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案,以二高全體學生為研究對象,圍繞日常教育教學活動開展了以下研究工作:
1、第一階段:充分準備,奠定基礎階段(.4—.6)
(1)學習有關教育、心理學理論,對課題組成員進行培訓。
組織課題組組員通過文獻研究的方法及時了解與本課題有關的研究成果、研究動態、發展歷史與現狀。借“他山之石”,為課題研究提供理論依據、方式方法等。
(2)課題研究組,制定研究方案,落實研究任務。
(3)擬定調查問卷,立項調查,統計調查數據,初步分析,統計歸類。
課題組成員與針對高一、高二、高三學生擬定出一份“學生學習心理狀況”的問卷調查。
(4)形成調查報告。
將學生參與的問卷調查數據分類、整合、分析,形成一份數據報告。
實施階段(.8—.4)
(1)包cx、針對高一、高二、高三年級制定有針對性的紙質調查問卷,并對學生實施問卷調查,將問卷統計、分類、匯總,建立學生心理檔案。
(2)、張就學生的問卷調查的分析數據,并總結出分析結果,進行歸類整合。
通過網絡、圖書館等現有資源來查閱文獻、綜述,并圍繞課題搜集需要的研究資料,分析形成學生學習心理障礙的客觀因素(家庭、社會、學校)。
(3)課題組參與課堂教學的龐黎花老師與車迎春老師結合本學科不同性別、不同年齡、不同成績的學生情況與調查分析數據,分析形成學生學習心理障礙的主觀原因。
(4)課題組全體成員共同結合分析數據、文獻資料,課堂教學老師的分析結果,有針對性的來探索克服學習心理障礙的對策、方法、措施。
(5)與其他心理教師通過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團體訓練活動,心理健康教育報欄及心理咨詢室等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心理素質和行為習慣。
(6)李整合、管理課題研究資料,形成紙質文檔。
總結階段(.5—.7)
課題組成員整理原始材料和研究材料,深入分析研究,形成全面而深刻的研究成果。
二、進展:
(1)XX年的工作繁重而瑣碎,多是基礎性、日常性的,但是非常重要。這一年的研究工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搜集與課題有關的資料信息。
②確定實驗對象——本溪二高學生
③擬寫課題實驗方案。
(2)設計并下發了學習心理狀況調查表,從學生的價值觀、學習興趣、學習習慣等方面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
(3)針對學生學習心理障礙引發的各種心理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鼓勵教師從心理教育的角度加強實踐,探討如何樹立學生的堅強信念,樂觀積極態度,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4)繼續加強相關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為課題的最終結題積累更多的素材。
三、研究實驗活動及成果:
(一) 形成了相應的學情調查研究模式:
1、建立每個學生個人心理檔案。
2、建立定期心理調查評估制度,以便跟蹤關注“問題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