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推進現代農業合作社建設情況的工作報告
三是農機專業合作社的建立,提高了農業機械利用率,降低了作業成本,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農民負擔。農機專業合作社實行自愿組合,民主管理,合理配置農機資源,加速了生產要素的整合重組。在購置農機具上統籌考慮,注重實效,避免了重復購置和閑置等造成的損失浪費。解決了農戶分散經營、效率低下、無序競爭等問題。農機專業合作社的機具相對集中,在不誤農時的前提下,統一機具檢修、保養,統一配件、油料供應,統一收費標準,統一作業質量,統一安排農田作業和跨區作業,最大限度地發揮機具的優勢,提高農業機械的利用率,從而降低成本,減輕農民負擔,達到以機養機,興機惠農的目的。
四是農機專業合作社的建立,增強了糧食作物生產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隨著國家購機補貼力度的逐年加大,農機專業合作社在各級政府的幫助和扶持下,購置了大量先進的高性能大中型農業機械,從產前、產中到產后一應俱全,如:水稻插秧機、聯合整地機、玉米氣吸式精量播種機、聯合收割機等。農機專業合作社在農機主管部門的指導下,大面積推廣了農機新技術,如玉米精量播種技術、藥劑滅草免中耕技術、機械化保護性耕作技術等。先進農業機械和農機新技術的廣泛應用,增強了土壤蓄水能力,增加了土壤有機質,培肥了地力。同時減少了田間作業環節,降低了作業成本,提高了作物產量,促進了糧食增產、農民增收,進一步增強了農業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
五是農機專業合作社的建立,加快了農村勞動力轉移的步伐。從全市農機化發展的實踐看,由于大量農業機械的使用,使廣大農民獲得了現代化的生活方式和手段,大大改善了農業生產勞動手段,使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發生了歷史性的變革。農機專業合作社的建立,進一步促進了農村勞動力的轉移,為二、三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資源,也解決了農業生產中勞動力季節性短缺的矛盾,為外出務工農民解決了后顧之憂。 三、農機專業合作社建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目前,全市農機專業合作社發展勢頭良好,多數鄉鎮政府對組建農機專業合作社高度重視,農民對興辦農機專業合作社的積極性空前高漲。但是按照《農業機械化促進法》和《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的要求,規范化管理、市場化運作的農機專業合作社不多,還處在初級發展階段,存在的問題和難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發展資金嚴重不足,制約著農機專業合作社的健康有序發展。農機專業合作社是一種新型的服務組織,其服務對象是農民。這種組織投資大、回報率低、經營季節性強,發展壯大靠個人投入是有限的。目前我市農機專業合作社發展處于自由發展的初級階段,其成效還不夠明顯,對農民的誘惑力不夠強,尚不能得到社會各界的關心與支持,缺乏扶持資金和銀行貸款。
二是農機專業合作社內部管理粗放,亟待規范和完善。雖然農機專業合作社是按照《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在工商部門登記注冊的,但大多僅是形式上登記注冊,入社社員有其名無其實,僅是名譽上入社,實際上并沒有參與管理、服務與經營。特別是農機專業合作社的財務管理不規范,多數沒有建立財務會計制度,管理仍處于自由、自主的初級階段,缺乏規范和必要的培訓。同時農機專業合作社的管理人員文化程度較低,經營管理水平不高,普遍存在“等、靠、要”的消極思想,開拓創新意識不強,缺乏自我發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