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推進現代農業合作社建設情況的工作報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員:
近幾年來,隨著國家強農惠農政策力度的不斷加大,我市農業機械化得到了快速發展。特別是《農業機械化促進法》和《農民專業合作社法》頒布實施以來,全市農機專業合作社建設發展迅猛。現將全市現代農業農機合作社建設情況報告如下:
一、農機專業合作社建設的基本情況
從開始,我們按照國家和省市的有關指示精神,開始農機合作社組建的試點工作,國家《農業機械化促進法》和《黑龍江農機管理條例》出臺以后,積極引導扶持農機戶建立新型農機服務組織,目前全市擁有各類農機專業合作社15個,其中,投資100萬元以上的合作社14個,1000萬元以上的合作社1個。累計投資 2743.4萬元,其中國家投資1065萬元,農民自籌828.4萬元,銀行貸款850萬元,共購置各類農業機械173臺套。
從組建方式來看。我市現代農業農機專業合作社主要有以下三種模式:
一是合資合作式。合作社由幾個人聯合組建,資金通過國家補貼、銀行貸款和個人自籌來解決。如牛家鎮石羊村農機專業合作社,XX年投資1150萬元,其中國家補貼300萬元,中行貸款850萬元。新購置進口210馬力以上輪式拖拉機10臺,國產配套農具18臺套。可完成旱田整地、播種、中耕、噴藥、收獲全程機械化,是目前我市規模最大、配置最先進的農機專業合作社。
二是股份合作式。合作社發起人是原村機耕隊,將自有資產、資金、人才、技術整合后建設新的合作社。股份由原機耕隊自有資金及以機頂資、農民投資構成。如杜家鎮永聯村農機合作社。
三是大戶獨資式。合作社發起人是種糧大戶或農機大戶。自籌資金、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如衛國鄉東安村農機專業合作社。
二、農機專業合作社在發展農業生產,繁榮農村經濟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我市的農機專業合作社是按照《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依法登記注冊的,秉承“民辦、民營、民受益”的宗旨,在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基礎上,按照“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原則建立起來的。農機專業合作社是新型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融資廣泛,經營形式靈活,是鞏固和完善農村統分結合雙層經營體制、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的重要形式,也是推進新農村建設和發展現代農業的有效途徑。
一是農機專業合作社的建立,促進了糧食增產和農民增收。農機專業合作社在國家購機補貼政策的扶持下,優先購置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在較好解決農機與農藝相結合的基礎上,采用標準化連片作業,基本上實現了主要農作物玉米、水稻、大豆主要生產過程機械化,促
進了糧食增產和農民增收。
二是農機專業合作社的建立,提高了農機服務的組織化程度,促進了土地合理流轉和規模經營。農機專業合作社在農業生產經營中,運用現代農機裝備和技術作為支撐,推進了農業生產、加工、運輸等多領域實現了機械化。提高了農業生產組織化程度,有利地促進了土地、資金、技術、裝備、信息等生產要素的有效整合。同時農機專業合作社吸納了大批農機戶,自愿形成服務主體,打破了傳統的耕作方式,從一家一戶分散經營,走向土地集中連片規模經營的耕作方式,實現了耕作由小戶粗放經營向合作社規模經營的轉變,促進了土地合理流轉和規模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