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業余黨校工作經驗總結
我校“學生業余黨校”創辦于1997年,后經教育工委正式批準,于XX年5月正式掛牌成立“中共一中業余黨校”。業余黨校成立以來,按照校黨委的部署,堅持“著眼長遠,立足教育,重點培養,個別發展”的指導方針,八年來,經過團組織“推優”,黨組織嚴格把關、認真考察培養,共培養學生入黨積極分子274人,其中18名同學光榮入黨,這些都為青年學生的成長成才打下了良好而堅實的基礎。
一、發揮“黨建帶團建”的政治優勢,確立正確的辦學思路
中國共產黨自從誕生之時起,就同青年群眾及青年運動有著密切聯系。中國共青團是黨的助手和后備軍,共青團中的優秀分子便成了黨穩定的生力軍來源。在我黨十分重視青年工作的今天,中學生業余黨校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它已經成為對中學生進行共產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成為培養青年馬克思主義者的搖籃,也是團組織在普教系統發揮黨的助手和后備軍作用的有效方式。
中學共青團工作的根本任務要著眼于兩點:一是服務于廣大青年學生健康成長;二是服務于對黨的重大方針政策的宣傳與貫徹落實。而這兩者的最好結合點之一,就是建立和完善中學生業余黨校,為中學生在邁向成年人的道路上指明方向,也為黨的重大路線方針政策的理解和貫徹執行,找到最年輕也最富有活力的社會基礎。中學共青團工作正是憑著這種承上啟下的特點,發揮著黨的助手和后備軍的重要作用。
辦好中學生業余黨校歷來是學校黨委和團委的一項重點工作。我校黨委十分關心學生黨員發展工作,每學期都列為學校黨委工作計劃中的重點工作。學校黨委書記親自擔任中學生業余黨校校長,主動為學生講黨課、做動員,德育副校長指導中學生業余黨校的各項學習和活動,團委書記負責具體組織落實。這樣在黨委的領導下,我校的中學生業余黨校就有了組織保障,工作也得以蓬勃的開展。
我校業余黨校注重選拔和培養優秀學生,使他們自覺接受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育、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教育、黨的歷史和基本知識教育等。實踐證明:中學生業余黨校的開辦,使學員們都能在學校各項活動中嚴格要求自己,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學生們都十分珍惜中學生業余黨校的聲譽,同時也帶動和保障了團組織各項活動的順利開展。
二、加強制度建設,深化教學改革,保障各項工作順利推進
中學生業余黨校是新時期進行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載體,她緊緊圍繞服務青年成長成才這一中心,用科學的理論、先進的思想、正確的輿論、高尚的精神、先進的事跡去引導黨校學員,使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黨培養合格的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我校十分注重抓好業余黨校的制度建設,充分保障中學生業余黨校活動有序進行。在黨組織的幫助下,先后制定出了《一中業余黨校工作暫行條例》、《一中業余黨校學員申請入學制度》、《一中業余黨校登記制度》、《一中業余黨校學員考勤制度》等等。這些既是中學生業余黨校學員的規范,又是加強對學員教育的激勵因素。
堅持教學內容的“與時俱進”,是保證業余黨校生命力的關鍵。多年來,我們根據國內國際形勢的變化和黨的階段性工作目標和理論成果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及時在青年學生中傳遞黨的聲音,使黨校學員學到的內容始終最直接地體現黨的時代性要求。主要講授黨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黨的光輝歷史,特別是向學員傳達“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以德治國”的科學理念,組織學員學習“七一”講話,幫助學員了解我們黨在新世紀要建成一個什么樣的黨和怎樣建設黨的問題,教育內容要緊跟時代,堅持繼承中創新,提高學員學習興趣,增強了他們關心國家建設事業的政治意識、責任意識和大局意識。在教學模式上,要形成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理論灌輸與教學互動相結合的符合中學生特點的教學方式;在辦學途徑上,要整合社會資源,如邀請社區優秀黨員給黨校學員講課。為呼應網絡時代要求,黨校的課堂教學不僅僅停留在講座形式,而是要求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使課堂教學更加生動形象。在我校校園網中專門設立了中學生業余黨校欄目,并打算組織設立網上一中業余黨校,擴大黨校教育的覆蓋面。
在辦學過程要不斷擴大育人規模,讓盡可能多的中學生及早地接觸黨的基本知識、基本綱領。使黨校學員成為學校和班級工作的骨干,即使中學時期沒能加入黨組織的學員,但畢業后也能繼續執著地強化自己的信念,從而在各行各業的黨組織的繼續培養和教育下最終實現自己的愿望。我們從原來每學年舉辦一期到現在的兩期,從原來每期40人發展到現在每期56人。但仍然不能滿足需求,以至于有的學生家長找到市領導那里要求參加黨校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