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服務總結表彰大會上工作報告
舉世矚目的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時值我國汛期,天氣復雜多變,氣候異常,突發性降雨多,雷電也多。面對這些挑戰和對氣象預報服務的特殊要求,中國氣象局圍繞“有特色、高水平”奧運氣象服務目標,精心組織,周密部署,為奧運火炬境內外傳遞和在珠峰頂上的傳遞、奧運會和殘奧會開閉幕式、奧運體育賽事、公眾出行觀賽等提供了全方位的氣象保障服務。我們成功地為奧運火炬傳遞組織了參與人數最多,覆蓋區域最廣,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重大活動氣象保障服務。我們派出了由38名科技人員組成的中央氣象臺珠峰氣象保障隊在海拔5200多米的珠峰大本營,克服各種困難,架設各種設備,建起珠峰氣象臺,連續工作34天,提前7天準確預報出5月8日適宜登頂的最佳時間,為實現火炬登頂和傳遞一次沖擊、一次登頂、一次成功和絕對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我們七年磨劍、三年演練,舉全國之力,全力做好奧運氣象預報服務,準確、精細地預報奧運賽事天氣,及時將場館實時氣象監測資料和逐小時預報結果傳送到奧組委主運行中心,派出氣象服務專家組進駐奧組委競賽指揮中心,為競賽日程安排和比賽的順利提供了準確的氣象信息服務。我們依靠高科技手段,在奧運會開(閉)幕式和殘奧會閉幕式期間開展大規模的人工消減雨作業行動,確保了奧運會和殘奧會開(閉)幕式在無雨狀態下進行,這是奧運史上首次成功進行的人工消減雨作業的范例。我們累計發送奧運氣象短信上億條,氣象網站點擊率達到480萬人次,免費發送奧運史上首份《奧運天氣資訊》報紙,在奧運頻道氣象服務中增加了手語,中國天氣網增加中、英、法、德、日、西班牙語音播報。社會調查表明,奧運期間公眾對天氣預報和氣象服務的滿意率達到93.1%,殘奧會期間氣象服務滿意度更是高達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