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局調研座談會工作匯報
再一個,我們引導市場機構,證券公司、期貨公司為企業、為地方政府直接提供融資服務,這方面效果不斷的顯現。特別是去年辦的這個pe班效果非常好。去年跟資本市場學院、基金業協會聯合辦了一個pe班,三個多月,利用周末上課的。黨政干部參加的就40、50人,企業家30、40人,pe機構50、60人,我原計劃60、70人的班。好幾個廳長參加,省政府辦公廳、省委辦公廳處長也好幾個,省廳里也好多處長,財政廳也有人來聽。全部是請的全國一流的專家來講,省里干部的學費是我們掏的。這方面效果非常好,大概這批人聽完之后就成了咱們省搞資本運作的專家了。在多層次市場建設方面主要配一個金融辦,把新三板這塊、企業的培訓和對接加強了,這個效果也出來了。
還有股權中心這塊發展,特別是支持山西證券的柜臺市場,我們叫場外市場,這塊起作用了。去年證券公司場外市場融資十幾個億,意味著證券公司柜臺市場,能給咱們省提供十幾個億的融資。還有我們探索綜合融資服務平臺這個事,我推了三年的事情。
第六個是創新方面。一個是在整個中部、xx山區,咱們省率先成立了投資基金業協會,當時王省長、李省長也給很支持,都有重要批示。我把山西省投資基金業協會作為我推動山西資本運作的一個平臺,它不是一個交易平臺,不是一個市場平臺,它是一個資本運作平臺。我們未來推動xx企業的整合、大型融資、大型金融創新很多都要通過這個平臺來幫我們去貫徹的。5月26號成立,10月就搞了pe班,本來計劃是12月28號要搞成一個眾籌平臺,后來由于各種原因影響可能要到春節后開張。這就是成立了協會以后的效果,關鍵是聚集了一批人,現在會員已經202個會員,跨了12個省,要得就是一個俱樂部效應。
第二個創新就是我剛才講的,搞眾籌平臺。這個如果搞好的話,一個是可能成為咱們省在全國金融創新里面的一個可以拿得出手去說一說的東西。一個就真的有可能對我們省直接融資開辟一個新的渠道。第三個關鍵它的解決對象,一類是對企業這一塊,為中小企業、三農、創新型企業提供直接融資,這是后端;前端解決一個中小投資者的投資渠道問題,做得好,可能對非法集資是一個有效的遏止。這個剛才樓下跟晉暉主任溝通的時候,說全國p2p正在跑路,因為設計上有問題,得跑路。我預計按照我的設計模式要搞好的話,我們不是跑路問題,我們可能當年融資規模能達到幾十、上百億的概念。我設計的最大的噱頭是增信措施。通過我的設計模式,我們覆蓋呆壞帳率的能力力最低能達到30%。 相當于給咱們省搭建了一個不是交易所的交易所,不是市場的場外市場。目標提出來就是要將它們發展成為另類銀行,另類交易所。目前是基金協會跟高新區直接在聯手,試點地區就選了高新區和長治市兩個縣區。
私募基金去年也做了很多工作。其中最大的項目是在運城,3月份搞了一個農業風投基金。3月份農業風投基金搞完以后,4月份國務院“國辦17號文”提出來搞農業風投。但是由于農業風投這個事情缺乏地方有關部門的上手,也僅僅是起步了而已。所以在山西做事還有一個體會就是金融部門可以出主意,可以給你拿方案,甚至親自參與做工作,但一定要山西有關部門自己上手。包括省里搞新興產業基金、文化產業基金,有關部門找來了我們也都給提好的建議。首先替財政廳高興,最近兩年來財政廳對搞基金重視了,其實財政部也很重視。財政、包括發改委的資金過去都是直接給企業,現在要學會繞個彎,要發揮杠桿作用就不一樣了,至少5倍,效果好了10倍。你過去給一個企業500萬,它就是一個500萬。現在500萬,按照私募基金的做法,好的效果是給5000萬,差了也是2500萬,那能一樣嗎?一下子就把企業做大了。
當然,咱們山西有個共同特點,包括各級政府和部門,就是搞一些創新如基金這個事,喜歡自己干,不愛和外面合作,或政府出錢了就必須政府說了算、讓國有企業來做。但是,問題在于有些事是政府自己或國有企業做不好的。搞私募基金、產業基金,目的還是要用政府引導資金吸引更多社會資金跟進,但是,你要是政府說了算,社會資本才不會跟進的。我們過去有個億大基金搞了8、9年沒搞成,就是這個組織架構和運作機制出問題了,還有就是沒有真正懂行的專家,我們喜歡用自己的人,自己的人又不懂,所以,只能把事情給誤了。現在私募基金理念在全省得到重視了,大家可能覺得搞基金大套路是沒問題的,但每一個東西都有具體的一些技巧在里面,說句不好聽話,有些技巧不是在書上能找到的,我們只了解了一個大概就想去試試,不成的, 可能會影響你們將來搞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