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公司安全生產工作會議報告
同志們:
新的一年開始了。前幾天,剛剛召開的八屆三次職工代表大會,對今年的工作進行了全面的部署安排,對安全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今天,我們在這里召開集團公司安全生產工作專項會議,就是要貫徹落實第一次黨代會和八屆三次職代會精神,夯實天鐵轉型升級的安全基礎。
一、 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
過去的一年,我們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認真貫徹落實八屆二次職代會精神,牢固樹立“安全是最大的效益,是職工第一福利”的理念,繼續落實“12345”安全管理思路,以現場控制為中心,突出“四個重點”,強責任、固基礎、提技能,完善區域安全責任體系,創新“三項制度、兩項措施”管理方法,全面落實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安全文化,強化文明生產,保障了職工的安全與健康。
明確目標責任體系。圍繞“三零兩降一提高”工作目標,建立了以集團公司行政領導為第一責任人,覆蓋全集團的安全目標責任體系。23個單位簽訂了《勞動安全衛生責任狀》,27個單位向集團公司遞交了《安全責任承諾書》。各單位制定措施,將責任目標層層分解到了車間、班組和職工。
狠抓安全教育培訓。為把安全教育培訓當作強化安全基礎的中心工作來抓,嚴格落實教育培訓制度,開展全員性安全教育三次,特種作業人員培訓計劃落實率100%,各單位組織多種形式安全教育x余人次,開展應急預案、法律法規、重大風險崗位培訓等x余人次。開展安全技術講座2場,聽講300余人次。開展安全征文活動,共征文323篇。為進一步提高安全執行力和落實力,公司要求各種、各類安全檢查,在檢查前首先組織檢查人員對照標準學習,按照標準檢查。同時,結合現場控制管理,組織開展工藝運行、煤氣管網運行安全等專題技術交流五場次,增強了安全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強化危險源辨識、控制和消除。全公司共辨識各類危險源16509個,確定三級以上危險源73個,納入集團公司重點控制管理,強化了安全控制管理的針對性和控制效果。同時,加強各類檢修和自營工程前的安全管理,由專業人員介入危險辨識和制定安全措施,使危險源辨識制度化、經;、規范化。
堅持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結合生產實際和季節特點,組織開展了夏季五防、冬季六防、電氣、煤氣、重大危險源、班組安全建設等專項、專業檢查。各單位組建以三級安全檢查機構為基礎,專業、專項檢查為重點的安全檢查體系,深入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創新方式,總結推廣“蹲點式”對標檢查,全公司全年共查出各類隱患6023項,全部落實控制整改要求,并呈現“三少一多”的良好趨勢。既:隨著檢查的深入,隱患發現越來越少;隨著三級檢查體系的有效運行,上級與下級檢查出的隱患對比越來越少;隨著現場規范的落實,新生隱患越來越少;隨著隱患排查治理的深入,積極參與隱患檢查的人員越來越多。
堅決實行一票否決。堅決一票否決,對一個單位實施安全生產一票否決,行政處罰7人,經濟處罰12人,處罰25900元。據不完全統計,各單位各類安全考核30.7萬元,獎勵隱患排查和事故預防人員7.3萬元。
二、存在的問題不容忽視
在過去的一年里,各單位結合自身特點,探索并創造出了許多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如:熱軋公司領導班子走訪班組,把安全要求直接貫徹落實到崗位;動力廠針對本單位壓力容器多的特點,組織車間之間進行運行安全技術交流,強化安全規范的落實;水電廠長期堅持開展崗位每周一題活動,提高職工安全技能;機裝部主要領導親自進行安全約談,強化領導干部安全責任意識,提高安全執行力。物流公司對XX年無事故的汽車司機進行表彰,樹立安全駕駛的典型。各單位在創新思路,深化安全管理方面,還有不少好的經驗和做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要認真總結,加以推廣。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要清醒看到存在的問題,要看到工作中暴露出的一些薄弱環節。一是安全工作發展不平衡,生產安全事故未得到有效控制,違章行為仍然時有發生。二是個別單位、個別領導安全責任意識不夠,抓安全時緊時松,不能持之以恒。三是作業現場不嚴密,監控方式方法有待完善,不安全現象和行為不能完全得到及時處置。四是安全檢查沒能做到嚴格執行標準或標準掌握不夠。五是一崗雙責落實上還有差距。這些薄弱環節的存在,嚴重影響了安全生產長周期運行,需要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克服和改進。
三、今年的任務十分艱巨
XX年是完成規劃的收官之年,是實現高起步的籌謀之年。李總在八屆三次職代會報告中,站在天鐵求生存求突破、轉型升級發展的戰略高度,對我們今后一個時期的體制機制創新、戰略規劃研究,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而且在安排今年的重點工作中,首先就講到了堅守安全底線。所以,安全生產工作,作為基礎和保障,在今年的工作中,也必須適應新常態、迎接新挑戰,必須明確一個目標、三個強化、四個完善、五個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