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局基層登記工作報告
(三)搭建集中培訓平臺。堅持把“三個規范”作為基礎教材,先后組織全系統登記注冊員進行了16次集中培訓,每項培訓課程結束后都進行嚴格的考試,成績低于90分者視為不合格,調離登記注冊崗位。通過培訓,使每名登記注冊員都能熟練掌握登記業務知識以及相關法律法規,能夠熟練進行計算機操作,達到了100%符合崗位技能的目標要求,為順利開展登記注冊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健全三項機制,實現基層登記“監督管理”精細化
精確的登記管理流程是保證基層登記注冊工作質量的前提。為此,該局立足實際積極建立健全三項工作機制,努力實現基層登記“流程管控”精細化。
(一)建立流程跟蹤機制。設計制作了《登記注冊流程表》,由責任人員記錄登記注冊事項的操作流程,從咨詢服務到受理申請、從審查核準到歸檔發照,每個環節均由具體辦事人員簽字,并填寫辦結時間,詳細反映登記事項的辦理進度和具體負責人員,為登記注冊問題建立了責任追溯體系。《登記注冊流程表》由工商所長負責管理,定期對登記注冊業務進行審查,避免登記注冊員業務知識不全面、工作責任心不強等導致工作疏漏等問題。同時,督導登記注冊員把登記注冊的有關信息錄入登記管理系統,防范數據錄入不及時、不全面、不準確的問題,保證機讀數據與書式檔案數據相一致。
(二)建立集中核審機制。針對個人獨資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登記材料的復雜性,推行市局集中核審制度,工商所在完成初審后,將登記材料完整地錄入登記管理系統,統一由企業注冊局行使核準權限,進行網上二次核審,經二次核審通過后方可由工商所發放《營業執照》。針對核審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向工商所反饋并糾正,保證了個人獨資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登記數據的準確性。
(三)建立問題整改機制。采取書式材料和機讀資料相互對照的方式,每季度對各工商所形成的登記材料進行一次全面檢查。重點檢查登記材料填寫是否規范、材料是否齊全、數據是否準確,登記事項是否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登記程序,是否及時建檔立卡和實施信用監管等。檢查的方式從嚴從細,堅持逐檔、逐頁、逐項檢查,細化到保證每個標點符號都要使用正確。一方面,檢查檔案材料填寫是否存在缺項、漏項或者錯填、誤填現象。另一方面,檢查檔案材料填寫前后是否一致,書式檔案與機讀檔案是否對應。針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逐一進行明細,返回原登記單位修正。今年以來,共檢查檔案1600卷,及時發現并糾正各類登記注冊問題98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