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行政工作匯報
區人社局依法行政工作報告
區政府:
今年以來,我局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市人社局的指導幫助下,認真對照《20xx年依法行政工作要點》,不斷提高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依法行政水平,取得了積極成效。根據要求,現將我局20xx年依法行政工作情況報告如下:
一、強化組織領導,依法行政水平更加提升
根據新形勢下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依法行政工作的新要求,牢固樹立依法行政的理念,把推進依法行政作為帶動全局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常抓不懈。一是高度重視依法行政工作,積極貫徹落實全區依法行政工作會議精神,定期召開專題會議,及時推進全局依法行政工作,為科學民主決策提供法律建議。二是制定20xx年局推進依法行政工作要點,并將依法行政工作開展情況納入對各科室、單位年終作風效能建設考核重要內容。三是召開全局作風效能建設工作會議,部署全年依法行政工作任務,努力形成上下聯動、相互促進的依法行政新格局。
二、強化法制培訓,執法隊伍建設更加扎實
采取有效措施,著力打造一支素質高、能力強的工作隊伍。一是組織開展領導班子成員的法律知識專題培訓,深刻領會《社會保險法》、《勞動合同法》等法律法規的精神實質,努力強化領導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識和能力。二是定期組織機關公務員及行政執法人員參加政治理論和專業知識學習,加強《行政處罰法》、《社會保險法》、《勞動合同法》等專業法律知識培訓,著力提升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履行各項職責的能力。三是嚴格執行各項資格準入制度,確保行政執法人員全部持證執法、行政執法監督人員全部持證監督,全局共有26人持有行政執法證。四是完善機制,加強人員管理。進一步完善了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等服務制度,落實了工作人員考評、一次投訴查實待崗等管理制度,加強行政執法人員的日常管理和培訓考核工作 ,并積極配合區法制辦做好行政執法人員公共法律知識培訓、行政執法等各證件申領注冊等工作,人員管理嚴格有序,依法行政能力不斷提升。
三、強化職能轉變,依法行政體系更加完善
積極探索改進依法行政工作方式方法,從健全制度體系入手,努力促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依法行政工作有章可循。一是規范行政業務辦理,服務水平提質增效。穩步實施勞務派遣行政許可工作,全年辦理勞務派遣許可14件,南京大洋勞務有限公司溧水分公司等2家分公司進行了勞務派遣分公司備案,審批通過30家藥店為我區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藥店,按照新《勞動合同法》關于勞務派遣企業的有關規定,新審批認定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資格11家,原8家服務機構通過年檢,受理工傷認定申請1450件,認定1392件,結案率96%。二是推行行政執法說理式文書制度,有效規范行政執法行為,行政處罰決定書全部采取說理式文書形式。三是執行行政執法月度檢查制度,及時整理填報本單位當月行政執法情況,對抽查出的案卷問題及時進行整改。四是執行重大行政處罰備案制度,4件重大行政處罰案件全部按要求報送備案,并及時上傳到江蘇省勞動保障監察聯動舉報平臺,有效提升了行政執法案件的辦理質量。五是重視信訪維穩制度,嚴格落實信訪維穩工作責任制,認真做好困難就業群體的就業幫扶、社會保險待遇支付、勞動爭議調處、工傷認定、農民工工資清欠、企業軍轉干部等工作,切實預防和化解各類矛盾糾紛。全年共接待群眾來訪286人次,12345工單辦理464件,接聽“12333”咨詢服務電話18624通。
四、強化柔性執法,勞動爭議化解更加順暢
采取有效措施預防和化解各類行政爭議糾紛矛盾。一是認真做好行政復議應訴工作,共受理行政復議案件19件,行政訴訟41件。同時加大指導監督力度,及時分析總結行政復議應訴工作經驗和存在問題,不斷提高行政行為的質量,從源頭上減少行政復議案件的發生。二是切實加強行政調解,完善行政調解工作機制,實現行政調解工作經常化、規范化、科學化、制度化。完善以特殊工時制為主的勞動關系標準管理,抓好勞動關系監測預警機制的實施。積極推進我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建設,規范辦案程序,受理勞動爭議302件,結案率100%,涉及金額1430萬元,有效地將社會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和一線。三是深入推行行政指導,充分發揮柔性指導工作方式的特性,開展了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清理整頓人力資源市場秩序、青奧期間企業勞資糾紛、勞務派遣用工等4次專項執法大檢查,有效預防和減少爭議的發生,切實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全年主動巡查用人單位437戶,勞動保障書面審查1076戶。健全了區、街鎮、社區(村)三級勞動保障監察體系,便利勞動者就近舉報投訴,快捷處理勞動保障監察群體性突發事件,調處簡易案件393件,受理勞動保障監察投訴登記147件,其中立案126件,結案122件,追發勞動者工資待遇432萬余元,涉及職工405余人。同時嚴厲打擊惡意欠薪行為,依法按程序共向區公安、司法機關移送了4起涉嫌惡意欠薪案件,涉及勞動者421余人,涉案金額達387萬余元。
五、強化權力公開,行政權力運行更加透明
一是全面清理行政許可和非行政許可審批項目,對確需修改或取消的非行政許可審批項目提出了合理化建議,提高了行政審批效能。通過觸摸屏、宣傳欄、宣傳手冊等多種形式,全面推行“五個公開”,即工作人員的姓名、職責、工號公開;各項辦事程序公開;各項政策法規公開;各種服務項目、法律依據及有關資質公開;各項收費項目、依據和標準公開。保證群眾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二是不斷完善更新系統基礎數據開展勞動保障監察信息網絡化,監管網格化,同時做到社保數據及時上傳金保聯網工程。三是做好規范性文件網上公開工作。及時在局門戶網站“政策法規”欄目公開重要規范性文件,方便行政相對人進行查閱。按照區政府辦公室關于規定政府公文的要求,認真清理規范性文件,對現行規范性文件進行了清理,凡與上級文件精神抵觸的、與現行法律相違背的、與形勢發展不相適應的,都按規定程序及時修改或廢止。四是重視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宣傳工作,積極參加和組織多場 “中國夢·法治路·社區行—百場法制文藝進鄉村”活動,走進群眾中間,面對面宣講社保政策,解答法律咨詢。
六、強化重點工作,落實就業社保法律法規
一是著力促進就業創業。把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提高就業質量。全年新增就業崗位1.86萬個,新增城鎮就業331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保持在3.5%以內。加大就業援助政策執行力度, 組織開展“就業援助月”、“春風行動”等就業服務專項活動,重點促進失業人員、返鄉農民工等勞動力實現就業,全區1552人實現再就業,援助困難人員再就業271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1983人次,新增城鎮就業大學生占比達到41.3%。全面落實四補一貼政策,實行全市統一的職業介紹補貼、崗位補貼、社會保險補貼、職業培訓補貼、創業小額擔保貸款貼息政策,不斷促進創業,帶動就業。二是全面落實“全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社保政策,暢通城鄉社會保險制度之間的銜接,實現城鎮職工社會養老保險、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征地進保障等制度間的關系轉接,加快實現社保全民覆蓋。積極擴大在南京及各區定點醫療機構,目前已有47家定點機構,其中三級29家,實現了聯網刷卡直接前臺結算,大大方便了參保人員。今年出臺了醫保新政策,其中包括取消了雙基數征收醫保費的政策,出臺門診統籌和公務員醫療補助辦法,明確了大病二次補償標準,以及一系列報銷比例的調整,基本實現了我區參保人員與市區的同城待遇。
雖然我局的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距離區委、區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期望還有一定差距,一是依法行政工作機制仍有待進一步完善,二是在在強化依法行政意識、完善工作制度和優化工作方法等方面仍然有待進一步加強。下一步,我局將進一步強化依法行政意識,完善工作制度,創新工作思路,優化方式方法,深入開展“”普法工作,系統推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法制宣傳,進一步完善重大行政決策、規范性文件管理、行政復議應訴等各項工作制度,有效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全面深入推進我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依法行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