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體育社工作報告
“三邊工程”:一是建設好老年人身邊的組織,使老年體育工作有人抓。在縣城針對無居委會無社區的現狀,針對我縣實際,按系統建立了18個老年體協分會。在農村,根據我縣村多村小的特點,鎮建老年體協,管區建體育活動站,村建老年體育活動點。縣、鎮、管區、村形成了網絡,全縣老年體育活動站點現已達到400多個,老年體育活動初步實現了層層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二是修好老年人身邊的活動場地,讓老年人就近活動方便。重點抓了老年活動室和門球場、地擲球場地建設。縣城多數單位有老年活動室,設有健身器材、臺球、乒乓球、象棋、跳棋、撲克等,門球場已達27個。針對我縣農村村級集體經濟薄弱的實際,我們確定了老年活動室有條件的單獨建,條件不具備的實行一室多用。從去年開始著重抓每管區建一個門球場,以發揮建一個門球場帶動一大片的效應。目前全縣農村已有門球場55個、地擲球場4個。三是組織好老年人身邊的活動,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開展老年人體育活動中,堅持以比賽促活動,以適合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特點的輕度活動為主,提倡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就地就近小型多樣,講求實效力而行,安全適度。每年我們組織12項左右比賽,組隊參加市以上各項比賽20次左右。各鎮老年體協在“五一”、“七一”、國慶節、老人節、春節等節日組織開展門球、釣魚、象棋等比賽。各種比賽促進了廣大老年人經常性活動的開展。為解決活動場地不能滿足老年人健身需求的狀況,我們以迎奧運為動力,以促進老年人健康為目的,組織開展了“迎奧運萬名老人萬里行”活動,把活動貫穿到老干部的日常活動中去。
三、求真務實,全力打造拳頭項目,品牌工程
為推動老年體育再上新臺階,從我縣實際出發,選擇起步早、普及率高、影響大、老年朋友喜愛的門球運動作為我縣老年體育活動的拳頭項目,品牌工程。在發展門球事業過程中,有這樣幾點體會:(一)場地建設不搞一刀切。有條件的建標準的,條件不具備的建簡易的。不強求一律,加快了門球建設步伐。我縣門球場已達82個,為開展門球運動奠定了基礎。(二)門球比賽種類多。為通過比賽促進門球運動的普及與提高,每年除組隊參加市以上比賽10余次外,縣內舉辦鎮級門球賽、農民門球賽,單打、雙打和技術比賽。還借鑒國家足球、蘭球聯賽的做法,搞起了門球聯賽,今年又舉辦了百隊門球賽。多種多樣的比賽,推動了全縣門球運動的發展,打門球的人越來越多,戰術水平越來越高。(三)門球隊伍向年輕化發展。為解決門球隊員逐年老化問題,打破年齡界限,及時吸收離崗的4050名人員參加門球活動,使我縣門球運動實現了從以老年為主,逐步向中青年發展的問題我們還組織開展了兒童們球隊,豐富了少年兒童的生活。(四)大力培養骨干。連年舉辦門球裁判員、教練員培訓班,培養了一大批適應我縣門球發展需要、勤勤懇懇、兢兢業業、樂于為門球事業無私奉獻的骨干隊伍,他們已成為我縣門球運動的先鋒隊,主力軍。由于我縣門球運動發展快,隊伍多,水平高,去年被市體育局和市老年體協授予“淄博市老年體育門球之鄉”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