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職工代表大會工作報告
二是以質取勝,以優搏強,實現非煤產業品牌化。非煤產業各廠點要嚴格原料進貨,優化工藝流程,在產品質量上求精;把握外部市場需求,適應潞安發展形勢,發揮現有人才和資源優勢,積極尋求長期戰略合作伙伴,不斷延伸產業鏈條,在品種項目上求新;創新經營機制,高薪聘用技術、管理、營銷人才,建立健全質量、產量、成本、效益激勵機制,在經營管理上求活,全力打造自主品牌,不斷拓寬發展空間,發展壯大經營規模。特別是要抓好六個新的經濟增長點:戰略裝車點、整合地方資源、煤炭精細加工、礦山支護產品、礦山機械修造、建筑安裝工程,著力打造礦井戰略發展的半壁河山。
(六)健全考評體系,引入市場機制,實現企業管理水平大提升
繼續完善和推行“a b”管理模式,考核范圍覆蓋全礦所有單位,考核人員涉及全體干部職工,考核內容由重點工作向基礎工作延伸,對各單位領導實行月度工作業績評價,深化責、權、利、效激勵和約束機制;對各單位的工作任務、安全管理、質量標準化等業務重點工作完成情況繼續推行績效評價,進一步突出層次管理,細化目標責任,強化措施落實。以“a b”績效考核為手段,促進內部六大市場良性運行,從而增強全體員工的責任意識、服務意識、大局意識、市場意識和競爭意識,不斷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質效。
(七)嚴格成本控制,挖掘效益潛能,實現經營質效大提升
牢固樹立“省下來的就是賺了”的經營理念,堅持“集中管理,統一核算,分層控制”的原則,將“以銷定產,以產定耗,以購定資”管理流程貫穿于全面預算管理體系,根據預算責任目標,對預算責任主體的成本、費用及資金進行源頭控制;強化現金流動監控,規范預算分析,及時糾正偏差;結合經營實際,嚴格審批程序,審慎預算調整,形成全面、系統的立體預算模式和分析控制體系。同時,做到細化預算管理,為成本控制提供依據,嚴格資金計劃,為預算管理提供保障,形成預算管理、成本控制、資金計劃相互結合和共同制約機制;建立以班組和個人為市場主體的內部核算體系,完善全方位修舊利廢管理體系,設立“專項基金”對節能降耗、回收復用有功單位和個人進行獎勵,推行以利潤為目標、以成本為基礎、以買賣為手段、以財務核算為中心、以利益為動力的內部市場運行機制,實現生產經營成本最優化、效益最大化。
(八)堅持以人為本,辦好十件實事,實現職工生活質量與礦區整體形象大提升
按照“礦井發展與人居環境雙向促進”、“礦山形象與職工生活同步提高”的原則,千方百計加大建設投入力度,想方設法實現職工根本利益。一是按照公司標準發放井下津貼和勞保用品、下調企業年金個人繳費比例,實現職工福利最大化;二是盡快配套完善醫療改革方案,實現職工醫療報銷手續簡單化;三是開發襄垣城住宅小區,實現部分職工居住城市化;四是建立礦區數字信號傳輸系統,實現家庭電視數字化;五是改建街心花園為旭日園,實現礦區環境整體園林化;六是興建工人村停車場,實現社區車輛管理規范化;七是建設生活區綜合商貿大廈,實現居民購物餐飲一體化;八是全面實施氣改水暖工程,實現家居環境舒適化;九是完善居民日常生活和文體活動基礎設施,實現社區建設和國際安全社區建設標準化;十是改造隊辦樓、辦公樓、職工澡塘、工業廣場,實現礦山形象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