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職工代表大會工作報告
5、監測監控集成化。按照建設數字化礦井的要求,將掘進工作面錨桿支護巷道頂板離層人員靜態觀察改為動態不間斷監測系統,在生產工作面安裝礦壓數據自動觀察記錄和傳輸系統,健全奧灰水監測系統,完善通風、瓦斯、乳化液監測系統,開發應用井下人員跟蹤定位系統,改造生產調度模擬動態顯示系統,建立信息集成、信息傳輸兩大平臺,實現各種監測監控系統數據傳輸和信息共享。
6、選洗系統模塊化。堅持生產與建設并重的原則,引進一流設備,高質高效施工,縮短新舊系統對接時間,新建240萬噸/年重介-浮選工藝的模塊型選煤廠,確保精煤選洗正常有序,新廠建設有條不紊。
上述環節系統改造必須在10月份前全面完成,確保后兩個月原煤生產、入洗具備300萬噸/年的能力。
(二)科學組織生產,注重自主創新,實現礦井集約高效水平大提升
在抓好7601主采工作面正常生產的同時,著力構建特殊地質條件下集約高效開采“大長厚”工作的裝備體系和技術手段;對其他配采工作面進行超前安裝布置,科學調配隊伍,有序高效接替,合理進行配采;在51、75采區繼續尋找工作面,積極探索下組煤開采技術,創新輕型放頂煤回采工藝,積極籌建邊角煤輕放隊,不斷挖掘優質煤炭資源潛力;推廣掘錨一體化和高強錨桿支護技術,試驗機載臨時支護系統,研究破碎圍巖動壓期間高效快速掘進技術,縮短工序循環時間,提高掘進單進效率。
(三)創新管理機制,嚴格責任考核,實現安全管理水平大提升
深入開展“三常”(常講案例,常思危害,常敲警鐘)活動,形成具有五陽特色的安全文化建設長效機制;堅持人防、物防、技防相結合,突出一通三防、雨季三防、奧灰水防治三個重點,堅決執行安全事故和重大隱患問責制;深入開展安全專項治理,進一步規范作業規程和安全措施的審批程序,健全源頭管理長效機制;嚴格落實干部跟班制度、業務科室現場查崗制度、隱患快速排查制度、巡回檢查制度,進一步加大對偏遠作業地點和零散崗位的監督檢查力度,形成過程管理長效機制;不斷完善xx煤礦安全生產獎懲條例,擴大各業務、各專業獎懲范圍,建立高激勵、強約束的安全生產獎懲機制。
(四)嚴細標準措施,強化責任落實,實現安全質量標準化建設水平大提升
認真對照公司精品礦井標準和要求,強化“質量就是人品”理念,實施質量標準化品牌制勝戰略,強力推行“質量否決工作量”考核機制、“質量標準化一票否決”用人機制、“質量標準化評分與工資總額掛鉤”激勵機制,嚴格實行業務副總牽頭包線、業務科室科長和副科長包面的包保責任制,加大質量標準化科技難題攻關和薄弱環節整改力度,實現點、面、線、區高標準整體推進,全面建設具有五陽特色和復雜條件下的安全質量標準化精品礦井。
(五)做實資源整合,做活多經產業,實現礦井綜合經濟實力大提升
一是開拓思路,高效運作,實現資源整合多元化。在下大力氣抓好善福聯營煤礦的擴建改造、安全生產、經營管理的同時,以“互利共贏”為原則,加緊加快股份制改革,確保全年原煤生產達60萬噸以上,產能達100萬噸/年,力爭實現礦產權和經營權的合法化。在總結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瞄準武夏礦區,用足用活政策,積極探索買斷、控股、參股等多元化資源整合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