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職工代表大會工作報告
綜上所述,今后幾年,礦井仍處于艱苦創業、奮力爬坡的非常時期,勵精圖治、負重趕超的特殊階段,應該而且一定能夠大有作為。因此,我們將“”總體發展思路確定為:堅持用科學發展觀統領各項工作,堅持以建設安全型、效益型、集約型、科技型、環保型、和諧型礦井為發展目標,以建設“十化”礦井為發展方向,堅持內涵發展與外延擴張相結合,堅定不移地走好五條發展道路,加快循環經濟建設,壯大“煤-電-焦-化”一體化產業規模,全力打造適應潞安發展要求、具有特色和強大競爭實力的新型能化基地。
總體發展目標確定為:到XX年,原煤產量達500萬噸以上(包括整合礦井產量),精煤產量達290萬噸以上,全礦銷售收入達40億元以上,實現利稅總額超過4億元,職工工資收入突破6萬元,成為公司煤炭生產第二方陣的排頭兵,經濟效益力爭躋入第一方陣,確保職工生活質量處于全公司領先水平。
總體發展方向確定為:建設“十化”礦井,即,煤炭生產集約化,技術裝備現代化,安全管理人文化,作業環境精品化,循環經濟規模化,資源整合多元化,非煤產業品牌化,企業管理精細化,礦區環境宜居化,三個文明特色化。
“”期間要重點走好五條發展道路,全面建設平安、和諧、富強、魅力、實力。
一是走好主業擴張之路,加快資源整合步伐。本礦原煤年產量穩定在300萬噸以上;整合地方煤炭資源達200萬噸以上,到XX年全礦原煤總產量達500萬噸以上(一年打基礎,XX年本礦產能達300萬噸,整合礦井產能達100萬噸;兩年上水平,XX年“3 1”主業擴張戰略落實到位;五年大跨越,XX年“3 2”主業擴張戰略全面落實到位)。同時加緊加快選煤廠改造,實現洗選設備模塊化、工藝流程立體化的集約高效生產。
二是走好科技強礦之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完善創新機制,加大科技投入,鼓勵發明創造,增強自主創新能力,集中解決好影響礦井發展的關鍵性技術問題:探索新的采煤工藝和快速掘進技術,抓好通風系統優化、瓦斯抽采及回風流瓦斯綜合利用、機電一體化、地質安全保障、礦井數字化、“煤—電—焦—化”一體化產業產品開發項目的技術研究與應用,為實現復雜條件下高產高效及發展循環經濟提供強大技術支持。到XX年,礦井主要技術指標達到同類型礦井先進水平。
三是走好循環經濟之路,建設新型工業園區。積極推進五東焦化、西灣電化、南豐電氣三個工業園區建設,拉長加粗“煤焦化——煤電化——電氣化”三條產業鏈,提升礦井綜合經濟實力。
四是走好規模經營之路,培植新經濟增長點。非煤產業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開發拳頭產品,打造知名品牌,拓展市場空間,形成規模經營,構建煤炭生產、洗選加工、機械修造、建筑安裝、建材制造、餐飲服務等產業群,到XX年,非煤產業產值突破10億元,成為礦井綜合經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五是走好和諧發展之路,提升礦區人居環境。按照“人與自然相和諧、企業發展與職工利益相協調、人文環境與礦山形象相映襯”的原則,加緊建設“旭日園”,形成“五大景區”,興建大型停車場、生活區綜合市場、職工文化活動中心,完成生活區供暖改造、體育場棚頂等工程。與此同時,繼續完善社區設施,著力提高居民素質,不斷豐富文化生活,全面提升礦區形象,全力構建園林化、人文化、現代化的魅力礦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