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學期報告(精選3篇)
幼兒園小班學期報告 篇1
一、班況分析:
本學期班級幼兒人數與上學期相同,其中男孩18個,女孩12個,都是老生。
小朋友經過一學期幼兒園集體生活的鍛煉,普遍具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能自己穿脫衣服、自己吃飯、知道餐前便后要洗手、能按學號排隊或者兩兩牽手、能向老師同伴打招呼;同伴之間能進行簡單的交流和互動。但是整體來說也存在明顯不足:幼兒之間能力強弱差距較大:由于家長的寵愛使得個別孩子動手能力明顯弱于同伴;幼兒的文明禮貌習慣僅限于班級老師和同伴,對于園內老師的禮貌意識比較淡薄;幼兒的知識面比較狹窄,家庭教育和指導機會較少。
本學期由我、樂歡和陳意波共同管理班級各項教育教學活動,我們秉承“一切為了孩子”的服務宗旨,共同努力,協調配合,為班級幼兒的發展奠定基礎。
二、學期目標:
1.按計劃正常開展各項就教育教學活動,加強個別指導,縮小同伴間差距。
2.加強生活自理能力培養,盡可能放手讓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提高動手能力。
3.繼續加強幼兒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愉快參加各項集體活動。
4.創設有序的班級秩序,營造溫馨的班級氛圍,鼓勵幼兒積極與同伴交往。
5.多途徑開展家長工作,促進家園緊密配合,提高家庭教育的有效性。
三、具體措施
(一)幫助幼兒盡快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體驗幼兒園生活的快樂。
1.創設溫馨、舒適的教室環境,讓幼兒喜歡上幼兒園。
結合班本特色和主題內容,利用茅根美化教室環境,提供機會讓幼兒積極參與環境布置,培養幼兒班級主人翁意識;加強家園聯系,讓家長了解主題教學內容和幼兒發展狀況,參與主題親子制作、資料收集等活動,提供親子交流的話題,使幼兒能堅持每天上幼兒園,喜歡上幼兒園。
2.組織豐富有趣的游戲活動,吸引孩子主動參與。
循序漸進除了按照計劃開展教學活動外,根據實際情況組織幼兒開展各類有趣的活動,如利用夸張的肢體動作、象聲詞等進行手指游戲、音樂游戲、故事講述、動物模仿、室內體育小游戲等,讓幼兒不斷地體驗和老師、同伴一起游戲的快樂。同時,本學期注重班級區域的創設,提供適合的操作材料,讓幼兒在輕松愉悅、做做玩玩中獲得發展,感受樂趣。
(二)幫助幼兒學習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初步學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改變家長育兒觀念,提倡在家也讓幼兒學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借助各種校訓平臺,向家長宣傳各種育兒經驗和教育理念,感知“心靈手巧”的教育緣由,改變家長包辦代替的教育誤區,提倡放手讓孩子嘗試,學習簡單的生活技能。在集體活動中,開展幼兒互幫互助活動,減輕能力弱幼兒的壓力,通過同伴的示范、幫助讓他們提高各項能力。
2.通過教學活動,挖掘主題內涵,豐富幼兒經驗。
挖掘教材中蘊含的教育因素,利用教材中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拓展幼兒的生活經驗,各領域之間有機滲透,促進幼兒多方面能力的發展。
3.注重生活細節,隨時豐富生活技能。
利用進餐、盥洗、穿脫衣服等環節,交給孩子正確的技能,并幫助孩子反復進行練習,盡量多地提供幼兒自我服務的機會,逐步提高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
(三)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愉快地參加各項集體活動。
1.鼓勵幼兒說出自己的意愿,對于幼兒的意見給予積極地回應。
做到蹲下來與孩子說話,能夠耐心傾聽孩子的說話,對于幼兒的言行及時給予反饋,點、面結合,創造最大教育價值。
2.認真組織好每一個教學活動。
采用游戲化的教學方式吸引幼兒的參與,提供每個孩子表現自我的機會。
3.在各項活動中滲透對幼兒的學習要求。
針對幼兒的不同能力和發展水平,在每個活動能給予幼兒不同的表現機會,提出不同的問題,幫助他們獲得自信,產生對學習的興趣。
4.及時肯定幼兒的點滴進步。
不吝嗇對幼兒的贊揚,尤其是能力弱的幼兒,哪怕是一丁點進步都要用“放大鏡”式語言給予肯定。
(四)創設有序的班級秩序,保障幼兒的安全。
1.班級保教人員思想統一,要求一致,保證班級常規的持續有效性。
班級常規是幼兒在園生活學習的有效保障,和諧的班級氛圍可以讓幼兒產生積極的學習動力,班級常規也不是一蹴而就,需要長期的積累。因此,班級保教人員要統一思想,朝著預定的目標對幼兒提出統一的要求,切忌心血來潮地搞“一陣風”,讓幼兒感覺茫然,無從適應。
2.人到心到,認真組織一日活動。
不做與帶班無關的事情,隨時關注幼兒的活動狀況,有預知幼兒行為發展所產生后果的能力了;通過談話、具體事例、故事等教育形式式,幫助小朋友提高自我保護意識,盡可能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
(五)做好各項家長工作,獲得家長的理解與支持。
1.利用接送幼兒的時間與家長互通家園信息,互換家園教育意見,以確保家園教育的一致性。
2.認真組織好家長會,通過家長會讓家長了解我們的教育內容,教育理念及各項活動安排,并虛心聽取家長建議改進班級工作。
3.利用成長冊、班級論壇、班級QQ群等途
徑與家長保持及時溝通。
4.組織好家長開放日,通過觀摩半日活動,幫助家長理解《指南》精神,從而調整教育方法及內容。
5.需要家長配合的事項要及時說明使用目的或制作方法。[ 內 容 結 束 ]
幼兒園小班學期報告 篇2
一、園長負責對全園的'安全防火工作進行監督、檢查,做好義務消防隊的組織建設和業務培訓,開展經常性的防火宣傳。
二、定期檢查電線、開關、插座等用電安全,嚴禁使用不合格的保險裝置,禁止超負荷用電;燈泡和電熱器不要靠近易燃物。
三、要經常檢查和更新消防器材設備。消防器材的更換、維修和配置,由專人統一負責。
四、人人重視防火安全,增強消防安全意識。一旦有火情,人人都要自覺參與撲火。全園工作人員嚴格管理各自使用的場所、房屋,誰用誰負責,責任落實到人。
五、食堂應謹慎用火,做到火不離人,每天下班應檢查封閉爐灶;定期檢查廚房電源并做好記錄工作。
六、教育幼兒不玩火,教育教職員工節假日按有關規定燃放煙花爆竹,幼兒園內不得吸煙,防止發生火災事故。
七、定期組織開展消防培訓工作并組織消防疏散演習活動。
八、必須增強防火安全意識,經常觀察,發現隱患,認真研究,采取措施,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九、在無火警的情況下,任何人不得擅自動用消防器材、消防設施,發現者視情節給予罰款等處理,因擅自動用造成嚴重事故者追究其法律責任。
幼兒園小班學期報告 篇3
在x幼兒園我們觀摩了一次主題為托班幼兒分享行動的培養計謀——托班家教沙龍活動方案。教授的上課東西是一群托班的孩子。
活動分為:木偶劇和家長漫談會兩大部分。
教授最終經過議定情況體驗讓兒童明白分享的緊張性,然后在進入實際體驗分草莓,與家長分享,來培養他們的分享意識和社會性。教授面對幼兒的不會自動分享的特點細致的計劃了這一堂課。并且很好的和家長們展開了互動和交換,做到了故里同等性。
家長經過議定此次活動可以明白本身的孩子呈現這些不肯分享背地的年齡特點而至的,只要教誨得當,美滿是可以去自我中間化的。并且也供給了親子活動的機遇,在漫談會中也能夠和園里的教授交換,明白幼兒園的教誨理念,明白教授的教誨方向,根據這些來彼此互助互助成長幼兒。也能夠反應一些本身家孩子的題目,獲得教授相對科學的教誨方法的發起。
此次活動要展開的好,教授必要具有很多方面的素養:
1.面對孩子必要有表演和傳染本領,能夠天然的帶孩子進入到木偶劇的情況中,讓他們身臨其境。
2.面對家長更必要專業的知識和與家長的精良的雷同本領,不然不能夠自如的答復家長發起的各種題目。
3.其次對付教案本身也務必要洞若觀火,抓住教案的中間。
4.最終便是應變本領,現場會有很多不測環境產生,比方有個小孩子看到屏障背面教授的手了就大聲的發問為甚么有個手指頭。
對付我來講,觀摩后的成果還是有很多的。這是我第一次看到有家長的活動,家長這一人群是我們今后工作要相處的除孩子外最緊張的部分了,我還異國很多機遇兵戈到很多小年齡孩子的家長,所以對付他們的各方面都不算很明白,可是看了此次活動后我發覺如今的家長有的也是育兒專家,作為一個快成為教授的我來講,本身覺得懂的還太少,我想家長和教授都很明白孩子,可是我們獨一可以做的便是做到比家長更專業,更科學。并且得當的構造家長性的活動是很有必要的,教授和家長一路進修才可以培養好孩子。別的,我覺得開課教授的不遲不疾是我想要進修的,面對我們那么多人和那么多家長在聽課,她異國收斂,也不怕本身浮夸的言辭被大人笑,眼里只有面前目今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