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營養餐報告(精選3篇)
學校營養餐報告 篇1
一、學校基本情況
1、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的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工作領導小組,學校領導班子為副組長,各班主任為組員,各成員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建立健全營養餐管理各項規章制度,并把相關制度與責任人緊密聯系,要求其牢記住制度,并把制度張貼上墻。
2、學校從營養餐儲藏、分發等環節都安排了專人負責進行安全監管,營養餐小組每天進行指導和督查,安排對學生營養餐食品進行留樣;由專人負責驗收入庫、出庫,由各班班主任進入倉庫清點數量簽字后,引導本班幾位學生領取營養餐,做到依次有序,避免了在分發過程中的污染或人為破損;然后由班主任詳實記錄學生營養餐實名登記表,及每天開展情況,對發現的問題和存在的問題及時上報給管理人員。
3、學校設立專門發放營養餐處,先配備好各班指標,班主任到后找到自己班上的物品,領取即可,確保各班及時正確地領取到本班食品。具體:學生按時(每天9:45)領取營養餐至班上后,在班主任的指導下分發到各位同學手中,同時查看就餐情況,做到一看、二摸、三嗅、四嘗,學生用餐后1小時內嚴禁外購零食吃,以免造成營養餐和零食混吃造成身體一不適,同時對學生營養早餐引起的不良反映要及時處理并第一時間匯報到縣營養辦,對突發事件立即啟動應急預案。
二、硬件設施方面
1、硬件設施:為保障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順利進行,學校建立了符合安全衛生標準的食品儲藏場所,配備了必要的食品儲藏保鮮設施。貯存場所配備了足夠的照明、通風裝置和有效的防,并安裝了防盜、報警、監控設施,做到四防,即防潮、防火、防鼠、防盜;學校食堂配備了與供餐量相適應的食品加工、分發、學生進餐的設施;更指定地方,專門用于存放廢棄物的設施和設備。
2、規范操作:各學校把營養餐計劃工作做為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選撥業務能力過硬,責任心極強的老師專項負責此項工作,同時把各項制度落到實處。
①學校嚴格按照供餐餐譜供餐,不存在隨意調整工作餐食品各類、供餐食品數量等行為,確保了給學生提供等質、等量、等價的營養食品。
②從業人員衛生管理基本規范。從業人員身體健康,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做到勤洗手、勤消毒、勤剪指甲。認真、細致、規范地填寫《購貨憑證》、《進貨臺賬》、《出庫清單》、《發入登記表》,各個流程運行順暢,記載細致,有據可查。
③食品配送符合要求。供應商、營養專干按時簽收配送食品,學校注重與配送企業的溝通協調,認真做好食品的接收工作,確保配送食品按時、按質、按量送到學校,配送的營養餐食品新鮮、衛生、清潔,符合國家相關衛生標準,各校儲存環境也符合衛生標準。學校安排了專門人員負責食品驗收,建立詳細的食品入庫臺賬,有驗收記錄,并注明了名稱、數量、配送套餐數據等事項,驗收人簽名及日期。
④實行食品質量衛生監督登記。營養專干對食品衛生、儲藏室衛生、營養餐質量等工作進行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食品貯存干凈衛生,做到分類、分架、隔墻、離地存放,并定期檢查,及時處理變質或有問題食品。嚴格按照衛生規范及食品留樣制度按時取樣,并作詳細記錄留樣量、留校時間、留樣人員、審核人員等信息。
⑤各班主任負責班級營養餐的日常管理,負責食品的發放工作,實名登記就餐學生及數量,營養專干核實人數后由班主任簽字按時領取營養餐,并監督學生于第四節課下課前在教室內食用,防止學生棄餐、換餐、留餐,吃不完的食品堅決逐一回收,由專人倒入指定地點,及時處理食品外包裝。
3、檔案資料齊全。由營養專干負責有關方案、制度的起草及相關表格的設定,及時搜集上報上級要求的相關信息,對各種資料及時整理,歸檔保存。
三、管理流程
學校認真組織,規范管理,做到按時分配,及時發放營養餐。
1、驗收入庫。安排專人負責驗收牛奶、雞蛋、火腿腸、面包、蛋黃派、餅干,對于不合格的食物拒絕簽收。并用小黑板設立專門的檔目,定期僅在營養餐配餐標準和食品數量、價格。
2、留樣。每天的食品做好留樣,確保安全。
3、發放。由各班班主任引導,安排本班當天值日生,在班主任進入倉庫清點好數量后,引導學生領取營養餐,做到依次有序,避免了在分發過程中的污染或人為破損。倉管員及時收集信息,做好營養餐學生人數統計,營養餐發放登記,學生飲食用情況,倉庫環境記錄等工作。
4、回收。要求各班對營養餐的飲用后進行統一管理,學生飲食完后,將外包裝存放于指定的地點,由專人統一回收處理。
5、后期管理。要求學校,定期、不定期對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制度落實情況和營養餐食品發放情況、食品衛生監管情況進行自查,對可能發生的問題要預防,對存在的問題要及時整改并匯報,以確保本項工作安全有序進行。
四、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1、學校應加強與配送企業的直接溝通。從配送食品來講,目前所送的營養食品中,牛奶包裝偶有破損,面包及火腿腸箱裝中少數量,部分變味情況,還需對營養食品更規范的管理,減少問題食品的輸入到學校。要加強對學校的培訓,配送頻率原則上是每周至少2次,但實際只有一次。相應更周全的服務,營養餐知識的科普工作還未宣傳到位,需加強這方面的工作。
2、個別學校出現將營養餐發放到班主任手中代為保管,然后按天發放給學生,這樣的做法有違文件精神,且對于班主任可能未將營養食品保管到位,從而出現食品安全問題,造成責任不明確,要求整改。
3、營養餐出現學生吃不完的現象,為避免因開封時間過長食用,造成不適現象,只能丟棄,造成食品的浪費。
4、學校對于享受了營養餐的學生,還未實現動態管理,未見在公示欄公示,未建立老師、學生和家長代表組成的監督小組,對營養餐的實施情況予以監督。
5、宣傳工作。班會記錄,是否強調了營養的重要性,對營養知識的科普工作還未開展。營養餐是一種新生事物,許多學生家長還不了解,想法比較單一,就需要學校堅持不懈地開展營養與健康的宣傳教育,通過校會,主題班會和板報等形式大力宣傳提供營養餐的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
6、強化安全意識。把好衛生安全關,防止食物中毒是工作最基本要求和持續正常開展的關鍵。要因地制宜,針對各個季節的不同特點和容易出現的衛生問題,及時提出有針對性的工作要求,進一步提高學生在校就餐的安全性,提升學校食品安全的管理水平,從而確保營養餐工作的順利實施。
7、大多數學校未與相關人員簽訂安全目標責任書。校長還需每天進行指導和督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上報。與學生家長簽訂食品安全責任書,讓學生家長對食品安全有充分的認識和了解,積極參與到實踐中來,監督和管理好每一個學生的食品安全。
8、建議思源學校要相應成立膳食監督管理委員會。負責營養餐的相關事宜,并向學校提出意見及建議,參與食堂管理,搞好監督工作,配合學校搞好相關宣傳工作。維護就餐稚序,有權對擾亂就餐秩序的同學提出批評指導。弘揚飲食文化,提倡勤儉節約,合理飲食。
學校營養餐報告 篇2
實習學校:龍陵縣龍山中心學校
實習時間:35天(20xx.03.01-20xx.04.02)
指導教師:楊云川
指導班主任:李彩煥
實習生:范玉明
實習班級:三(1)班
實習內容:小學英語課(三年級)、實習班主任找
實習目的:實習是大學教育最后一個極為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通過實習,使我們在社會實踐中接觸與本專業相關的實際工作,增強感性認識,培養和鍛煉我們綜合運用所學的基礎理論、基本技能和專業知識,去獨立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提高實踐動手能力,為我們畢業后走上工作崗位打下一定的基礎;同時可以檢驗教學效果,為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養合格人才積累經驗,并為自己能順利與社會環境接軌做準備。
我們懷著難以訴說的心情以及對教師這種職業的神圣的向往,隨著飛駛的列車來到了我們的實習目的地——龍陵縣龍山中心學校,這是一個美麗的學校,也是一個五彩的花園。
當然我根本沒有想到,在之后的一個月里,我會在這里收獲一段快樂而難忘的時光。我不僅從各個老師和學生們的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而且和他們成為朋友,更重要的是,我在實習過程中感覺所學的到東西遠遠要比三年里在校園里學到的更豐富、更精彩。當然,這并非否定老師的教學和自己的學習,只是實踐中收獲到的遠比書本來得真切和實在。正所謂:“千淘萬漉雖辛苦,一波三折有收獲。”
我們來到龍陵縣龍山中心學校受到了熱烈的歡迎。首先,我們和該校的領導及老師召開了座談會,他們向我們介紹了龍陵縣龍山中心學校的情況:它辦校至今已有百年歷史,始建于清光緒30年(公元1904年),坐落在縣城東南的老東坡下,背靠青山,側臨綠水,校內青杉挺拔,繁花似錦,綠草茵茵,是一個靜心求學的好地方。它占地總積13333平方米,校舍建筑總面積4737平方米,校園綠化面積3800多平方米,運動場面積1500平方米。這里共有教職工63人,教學班24個,學生1058人。它堅持以質量求生存,以教研教改促進發展,多年來一直承擔全縣小學教育研究和實驗示范任務,為龍陵縣基礎教育事業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保山地區重點學校之一,它也為龍陵縣的社會經濟發展做出了有目共睹的貢獻。
實習的基本內容包括三部分:課堂教學、班主任工作。
基情況如下:
1、課堂教學:完成教案數為8份,上課節數為16節(英語、語文、數學、品德、自然、音樂、美術7個科目)。
2、班主任工作:組織一次“我做文明小公民”的主題班會。
3、帶領學生出了一期黑板報。
4、到學生家里去家訪。
這次實習令我感受頗多。一方面,我深感知識學問浩如煙海,使得我不得不晝夜苦讀;另一方面我也深深地體會到教學相長的深刻內涵。備課、上課、改作業……日復一日,無數瑣碎平凡的事構成的我實習生涯的主旋律。
首先,我請班主任給我 一份名單,因為我知道,記不住學生的名字,看似小事,其實它在學生眼中是很重要的,如果記不住學生的名字,學生就會覺得自己在老師心中沒有地位。覺得老師不關心自己,甚至會產生隔閡。而后我便找了個機會認識了全班同學,下課后同學們都圍著我唧唧喳喳地說:“老師,你怎么才來就知道我們的名字呀?好多老師教了我們一年都沒記住我們的名字。”這也使我明白了:溝通是一種重要的技巧和能力,時時都要巧妙運用。認識一個人,首先要記住對方的名字。了解一個人,則需要深入的交流。而這些,都要自己主動去做。
下課后,孩子們經過我時,都親切地喊一聲:“范老師好!”,我也帶著按捺不住的羞澀和歡喜應著,同時我也發現了快樂竟如此簡單,只因被一群天真的孩子們認可并充滿親切地問候一句。
在我從事教育教學活動時,我第一次深入課堂時,我就遇到了許多學校里沒學過、沒想過的難題,即自認才出眾的我繪聲繪色地講完一節課后,我問學生:“你們聽完課,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學生面面相覷,茫然無語。學生何以如此呢?在我看來主要是由于學生沒有學習的興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
學校營養餐報告 篇3
為進一步優化醫院營商環境,按照臨猗縣醫療集團《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專項督查行動實施方案》臨醫集團黨委發〔20xx〕12 號的文件要求,醫院近期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營商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醫院召開優化營商環境專題工作會議,會上院長謝豐重點從醫院環境、安全管理、窗口服務人員的服務規范、儀容儀表、在崗在位,以及是否存在服務態度差、看手機、私聊等情況、衛生行風“九不準”規定落實情況、診斷證明、病歷復印、死亡證明、住院病歷開具、慢性病辦理醫保非直補是是否便捷等多個方面強調了醫院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性,并要求全體干部職工要嚴格按照臨猗縣醫療集團《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專項督查行動實施方案》文件要求及醫院相關文件規定進行自查并嚴格落實執行。
對收款室窗口進行了改造,以前是一個窗口、兩個人工作,造成群眾擁擠,給患者就診帶來諸多不便,針對這一情況,醫院專門請工人對收款窗口進行了改造,將一個窗口分成兩個,目前群眾交款就自覺排隊,避免了爭吵。
醫院成立優化營商環境督查小組進行優化營商環境突擊督查。重點聚焦推諉扯皮、不作為、慢作為、效率低下,吃拿卡要、雁過拔毛、胡亂作為,紀律渙散、冷硬橫推、態度惡劣等 3 個方面29 種行為,通過督查,發現醫院內營商環境較之前有所改觀,但個別科室人員仍存在上班時間閑聊、串崗、看手機等現象,醫院將在下一步工作中繼續加大督查力度,為廣大患者創造更加優良的營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