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學校督導報告(通用3篇)
中心學校督導報告 篇1
為進一步推動治淮工程建設進程,保證工程質量和度汛安全,20xx年5月10日至15日,由水利部建設與管理司副司長孫獻忠帶隊,建管司、安監司、水規總院和淮委等單位有關同志組成的水利部治淮工程建設督導組,對安徽、江蘇和山東3省的治淮骨干工程建設進行了現場檢查。
督導組一行先后實地察看了白蓮崖水庫、魏老河水庫除險加固、淮北大堤加固、韓中駱堤防加固、湖西大堤加固插花段及西股引河和南四湖湖內等工程現場,聽取了3省水利廳、相關市縣及有關單位情況匯報,認真了解治淮骨干工程建設進展情況,并與被檢查單位交換了意見。
督導組指出,淮委和流域各省按照20xx年治淮骨干工程建設目標,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督促檢查,及時協調解決工程建設中的重大問題,狠抓建設進度和工程驗收,取得明顯成效。治淮骨干工程建設進展順利,工程質量、安全得到有效保證,工程進度和投資控制較好。至4月底,治淮19項骨干工程中,11項通過竣工驗收,3項全面完成,3項基本完成,2項工程正全面實施;共完成投資404.49億元,占20xx年估算總投資的90.5%;淮河干流上中游河道整治及堤防加固工程補充、沂沭泗河洪水東調南下續建湖西大堤加固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得到批復。但是也存在地方配套資金不能及時足額到位、部分項目竣工驗收工作相對滯后、部分工程安全生產存在隱患、個別省界矛盾工程遺留問題久拖不決等問題。
督導組強調,治淮工程建設進度總體上相對滯后,下一階段任務依然繁重,要順利實現20xx年治淮骨干工程掃尾建設目標,還需要有關各方的不懈努力。淮委和流域各省要進一步加強組織協調,落實相關責任,采取得力措施,創造良好的施工環境,全面推進治淮工程建設;要加快工程建設進度,加強工程建設管理,確保工程質量;要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加大安全生產隱患排查力度,防止發生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要加強在建工程安全度汛工作,明確相關責任,落實各項措施,確保工程安全度汛;要狠抓竣工驗收工作,加大協調力度,落實驗收計劃,做好各項準備工作,保證20xx年治淮工程驗收目標順利實現;要抓緊完成水管體制改革工作,保證工程運行步入良性軌道,確保治淮工程長期發揮效益。
5月14日,督導組在山東省微山縣主持召開沂沭泗河洪水東調南下南四湖湖西大堤加固蘇魯省界插花段及西股引河工程建設協調會議,研究解決工程建設遺留問題。經協商,會議達成一致意見,江蘇、山東兩省均表示,為確保南四湖地區防洪安全,要進一步發揚顧全大局、團結治水的'精神,不折不扣地落實議定事項,抓住當前有利的施工時機,全面完成湖西大堤加固省界插花段及西股引河工程,盡早發揮工程的整體效益。按計劃,湖西大堤加固省界插花段及西股引河剩余工程將于5月下旬恢復施工,6月底前全部完工。為確保工程順利實施,淮委和江蘇省、山東省水利廳將成立協調組,進駐施工現場,協調督促工程建設。
中心學校督導報告 篇2
根據《XX市中小學素質教育督導評估三年規劃》,20xx年4月17-18日,市局督導組一行8人對老圩中心校進行了素質教育督導評估。督導組通過聽取校長自評報告,查閱學校檔案資料,隨堂聽課和個別交流,觀摩班級團隊、體育、科技、藝術等活動,調閱教師備課筆記、聽課筆記和學生作業,察看校容校貌、學生就餐、食堂宿舍、功能教室、設施設備,召開教師代表座談會,進行學生問卷調查和學情調研等方式,對該校進行了督導評估。督導組隨機抽聽14節課,其中8節優秀課,6節良好課,優良率100﹪。隨機調研小學三年級某班 數學學情,結果為:及格率81.8﹪,優秀率42.4﹪,平均分76.4分。《XX省小學初中素質教育督導考核標準》滿分為150分,評估該校得分為140分。
老圩中心校是九年一貫制學校,有初中部、小學部、文邱完小三個校區。各校區教學區、生活區、運動區規劃合理、布局自然。學校硬件設施完善,各功能室齊全。初中部校園占地65畝,建筑面積9400平方米,綠化面積 15000多平方米,現有教學班8個,在校生272名。小學部校園占地41畝,建筑面積6724平方米,綠化面積 11048多平方米,現有教學班13個,在校生453名。文邱完小現有教學班6個,136名學生。全校有83名專職教師,小學教師專科及以上學歷的比例達94%,初中教師本科及以上學歷的比例達86%,中學高級職稱8人,碩士研究生2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鞏固率均為100%,初中鞏固率達99%以上。
學校始終堅持“九年一貫制”整體辦學思想,以學生的健康發展為本。學校連續四年被評為XX市教育工作綜合先進一等獎,榮獲XX市綠色學校、XX省平安校園、XX市首批優秀管理規范學校、XX市“四無”學校、XX市會計工作先進單位等稱號。
老圩中心校把“以人為本,學生至上”作為辦學理念,以“有所作為”為校訓。學校建立健全制度管理體系,制訂了《學校管理目標考核制度》,全面落實《XX省中小學管理規范》,認真履行《XX省中小學校素質教育督導考核實施細則》,堅持依法治校、規范辦學。學校管理團隊,組織機構齊全,管理層次清晰,分工具體,職責明確,團結協作,工作效率高。班子成員具有較強的專業水平,所有同志都站在教學一線,服務師生,帶頭吃苦,帶頭奉獻,得到教師信任和肯定。校領導多方奔走,謀劃協調,化解債務,為學校持續發展奠定基礎。學校每一項制度和方案的出臺,能廣泛聽取教職工的意見,經過教代會審議通過。招生分班和學籍管理符合規定要求。能開齊開足規定課程,合理安排課內外作業,嚴格執行考試制度,嚴格作息時間管理,無節假日、寒暑假補課現象。學校重視體藝教育,陽光體育活動有計劃、抓落實有措施。學校各項工作井然有序。
在學生管理上,老圩中心校提出著眼未來,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服務。學校強化德育工作,關注學生的人格健全、心理健康,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體驗生活的幸福。
(1)學校注重校園文化建設,努力塑造良好的育人環境,通過名人名言墻、櫥窗、板報、教室布置、過道廊柱及食堂宿舍等處張貼名言警句,教育學生從小事做起,從身邊的點滴做起,學會做人,學會感恩。
(2)學校把“國旗下講話”作為校本課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每一次都讓師生提前規劃,精心準備。每學年都舉行“入學儀式”“入隊儀式”“成長儀式”“畢業儀式”,引導學生學禮儀、知禮儀、行禮儀。20xx年秋邀請XX市關工委領導到校作“明經修行,夯實基礎”演講,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學校經常舉行美德少年、文明小公民評比活動,讓學生學身邊人身邊事,注重感恩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結合思品課、班會課給學生上心理輔導課,舉行心理健康教育講座,為他們健康快樂的成長奠定基礎。婦委會通過“愛心媽媽結對幫扶”活動給留守兒童更多關愛。
(3)為了滿足不同學生的個性發展需求,學校舉行了運動會、元旦聯歡會、乒乓球比賽、象棋比賽、書法比賽、演講比賽、誦讀比賽;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課外興趣小組活動;開展了以“走進社區”、“走進敬老院”等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學生祭掃烈士陵園,在墓前舉行入團宣誓儀式。小學部中、高年級舉行“一對一互幫互助互學”、“爭星一族”評選等系列活動,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指導他們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力求使他們認識自我、發現自我、確立自信,促進學生良好的心態和積極向上的心理的形成。
“一切為了孩子,為了一切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學校大力推進未成年人課外活動場所建設,努力辦好“鄉村學校少年宮”、“校內外結合輔導站”,拓展學生成長的空間,促進全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文化、特長建設持續發展。
根據學校條件和學生的年齡、認知及心理特點,堅持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立足“人人都參與,個個學特長”的目標,科學設置了包括體育、音樂、文學、美術、手工、科普、棋類等7大類25個興趣小組,組織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小學全校大課間的太極拳表演,學生的航模和手工作品給人印象深刻。
老圩“樂娃鄉村少年宮”秉承“給孩子快樂的童年為孩子終身幸福奠基”的宗旨,以“呵護天性,張揚個性,促進發展”為目標,以“感恩勵志”為主線,從社團活動引領、體驗活動創新等方面入手,逐步挖掘讓學生快樂成長的素質教育特色。
20xx年5月,學校成功舉辦“XX市小學特色學校創建現場會”, 學校田徑運動隊20xx年獲XX市團體二等獎,校廣播操會操獲市比賽一等獎,20xx年成功舉辦“XX市鄉村學校少年宮現場推進會”。20xx年獲得興化教育局舉行的“中國漢字聽寫大賽”團體二等獎。
老圩中心校對教師的管理強調激勵作用,關注教師的專業發展和幸福指數的提高。積極開展 “守師德、樹師表、塑形象”活動;認真學習師德師風建設文件,對照行風評議要求進行自查自糾;簽訂師德承諾書,接受社會的監督;要求每一位教師做到關愛學生,理解學生,尊重學生,時時為師,處處為表,在學生和家長的心目中樹立良好的師德形象;把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聘用、考核和評價的首要內容。不少教師勤勤懇懇,踏踏實實,有奉獻精神,贏得社會尊敬。
學校重視教師的專業成長,堅持思想升華與業務提高相結合,理論學習和實踐發展相結合。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選派教師參加各級業務培訓、不斷拓寬教師的專業視野。20xx年4月,學校承辦了市局“20xx上半年第三次骨干教師送教下鄉活動”。11月份,與XX市海陵學校開展校際教學交流活動。
學校立足校本培訓、校本教研,按照“重師德、樹名師、培新秀”的培養思路,對青年教師采取“壓擔子、配對子、搭臺子、樹樣子、育苗子”辦法,大力實施“青藍工程”,促進他們業務素質的提高,使一大批青年教師成為學校教育教學的骨干和中堅力量。近年來有十多位老師在市舉行的`數學、英語、美術等學科優質課評比和基本功競賽中獲獎。
為突出教學的中心地位,老圩中心校以常規管理為抓手,開展課堂教學探究,促教促學,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1)抓好教學常規檢查工作。每周學校領導會同備課組長和教研組長檢查教師備課、聽課、作業批改情況,充分發揮在學科教學檢查中的主動性,讓教研組長參與到教學各環節中來,發現問題及時與老師溝通,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做到每周對教學常規檢查情況進行及時反饋。
(2)重視課堂改革的研究實踐。學校針對同軌班額少,集體備課改為學科教研組進行。強調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定主備人,校長室、教導處參與活動,聽課、檢查、評議、討論相結合。學校注重引導教師進行教學反思,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積極探索將杜郎口經驗中的精華“合作學習”與“展示交流”與本校老師的“問題教學法”結合起來,嘗試“問題導學,自主學習”教學模式,已經取得階段性效果。
(3)實行班主任坐班制度。學校要求所有班主任到班上辦公,早讀、自習教師到班上坐班,與學生打成一片。這樣既幫助了學生的學,又督促了教師的教,增加了師生接觸的時間,教師對學生的作業進行面批的機會多了,學生的作業質量和教師的辦公效率都得到明顯的提高。
全校教師平均年齡偏大,骨干教師數量偏少,部分學科教師緊缺。
特色課程校本化、綜合實踐課程的開發有待加強。
加大骨干教師的培養力度,構建促進教師成長進步發展的平臺。為外地來校工作的教師提供良好的工作與生活環境,努力解決新分配教師進得來留不住的問題。
大力推進課程改革,加快特色課程的建設,引導教師結合學科教學開發校本化的綜合實踐課程。將已有的亮點如“快樂太極拳”、“樂娃鄉村學校少年宮”等與地域文化有機整合,不斷挖掘、歸納、總結,逐步形成校本文化。
中心學校督導報告 篇3
堅持安全檢查制度是搞好安全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消除事故隱患的有力措施。學校安全領導小組成員要有高度的責任感,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定期對學校建筑物、設備、設施進行安全檢查和檢驗。
1、檢查中存在安全隱患的,應當立即停止使用,及時維修或者更換。
2、對學校無力解決或無法排除的重大安全隱患,及時書面報告當地政府、主管部門和其他相關部門。
3、學校不得將現有場所出租給他人從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險品的生產和經營。
4、校舍安全檢查要做到制度化、規范化、嚴格化。要做到定期檢查和突擊檢查相結合,全面檢查和重點檢查相結合。在通常情況下,學校應每學期初、末進行兩次全面性的安全檢查(重點是教學用房、辦公用房、專用室,包括道路、圍墻、花壇、食堂、配電室、倉庫、車棚等各項建筑設施等)。在風、雨、雪等惡劣天氣時要進行突擊性的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不留安全隱患、不留安全死角。
5、必要時,邀請當地城建部門有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與指導。
6、每次安全檢查均應做好書面文字記錄,作為安全檔案保存備查。
7、總務處應經常性的做好檢修保養工作,以確保安全使用。校舍維修安排在暑假或寒假進行(特殊情況的要及時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