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整理檔案的工作總結(精選3篇)
關于整理檔案的工作總結 篇1
在院黨委和院行政領導的指導下,20xx年我們帶領全院檔案管理工作者認真學習“國家檔案法規”和各級領導機關關于高校檔案管理的文件,以教育部本科教學評估為中心、為契機,堅持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一切服務、服從“評估”工作,虛心學習兄弟院校的經驗,結合我院檔案工作實際,進一步宣傳檔案管理的必要性,重要性,增加收集,整理,移交檔案資料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在各部門,單位檔案分管領導的有力支持密切配合下,經過專(兼)職檔案管理人員的辛勤工作,較好的完成了20xx工作計劃,簡單總結如下:
一、 服務“評估”,努力提高全員檔案意識
根據國家、省關于檔案“五五”法制宣傳教育的文件精神指示,我們與黨委宣傳部制訂了我校此項工作規劃,結合“評估”充分利用院報,校園網等宣傳
媒體積極宣傳檔案管理知識和檔案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全校范圍內組織了檔案法制宣傳月,開展了檔案法規知識競賽,各部門、單位認真組織,收集競賽答卷最多的達到十七份。我們深入各部門、單位宣講檔案法規,指導專(兼)職檔案員檔案工作業務知識和規范,組織收集評建展覽所需的各類資料,進一步增強了學校各單位,部門的檔案意識和檔案法制觀念,增加了全校教師和管理人員參與檔案管理工作的自覺性。“評估”過程中,有相當一部分文件資料需檔案室編寫檔號,加蓋專用章,我們就主動收集情況,深入各單位、部門服務。根據評建辦公室的要求我們努力征集所需的信息資訊,我們要堅持科學發展觀,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下大決心,克服困難爭取杜絕“三室”混合的狀況。要進一步認真進行市場調查研究,選擇適合我校特點的檔案信息資源電子化管理系統。只要資金允許,盡快引進現代化檔案信息錄入系統。在庫房獨立以后要進一步規范管理,修訂各項管理制度,制作相應的裝飾物品,安置合時的位置,營造文雅、溫馨的辦公環境。同時根據有關法規,積極爭取為從事檔案管理的同志晉升有關職稱提供方便和幫助工作程序。指導協助他們建立二級檔案立卷、歸檔項目、內容等。進一步規范大型設備儀器檔案收集、歸檔程序。接受入檔了全校教職工的工資調整檔案資料和年度職稱檔案資料,整理了近年新進人員的人事檔案,努力擴大利用服務范圍,發揮檔案信息資料的最大效能。為提供“評估”支撐材料和展覽素材我們配合黨委宣傳部到省檔案局調查,深入學校各部門、單位收集所需的資料。-xx年檔案室共提供借閱檔案20xx多卷件次,復印1000多卷頁,完成接收文書檔案1300多卷、2194件,財務檔案2220卷,完成歸檔檢索150 卷件。我們進一步端正服務觀念,樹立服務意識,認真鉆研檔案業務知識,努力提高自身素質。
二、 深入編研 拓寬利用領域
按照學校的統一部署我們完成了《山東輕工業學院大事記》的編輯出版、反映學校發展情況的《奮斗的歷程》一書的初稿,學校檔案管理工作的規章制度也按計劃整理完畢,并根據執行的情況完成了修改,做好了匯編成冊印刷的準備。在認真查找檔案信息資料,總結管理經驗的基礎上全室在各種刊物上共發表專業論文5篇,《山東輕工業學院大事記》獲省檔案信息利用二等獎。
檔案管理工作在學校各級領導的關懷支持下,經過全體專兼(職)人員的不懈努力較為圓滿的完成了年度工作任務。-xx年我們要在已經取得成績的基礎上,加強團結協作、齊心合力,發揚“輕院精神”爭取在新得一年,取得新得進步,爭取新得更大成績,把檔案檔案管理質量和水平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關于整理檔案的工作總結 篇2
在**鎮檔案室的指導下,20xx年石壩子社區嚴格按照縣檔案局社區檔案的歸檔要求,虛心學習先進社區的寶貴經驗,結合我社區的工作實際,在各部門的通力配合下,較好地完成20xx年的檔案工作,簡單總結如下:
1、保證資料收集完整性
為了保證檔案資料收集的完整性和規范性。社區成立初時,社區領導便充分認識到檔案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日常工作便要求大家歸檔意識并多方收集資料。并請**鎮檔案室的的有關專家到我社區進行工作指導,根據**鎮檔案室對社區的歸檔要求,嚴格按照縣檔案局社區檔案工作目標管理考核標準,20xx年我社區檔案歸檔工作總分為幾大板塊,分別是黨群類、社務管理類、優撫社區服務類、社區企業管理類、基本建設類、產品設備類、聲像實物類共建立檔案7冊,立卷142卷,長期保存69卷,短期保存73卷。認真鉆研檔案業務知識,努力提高檔案的管理水平。
2、強化檔案資料檢索利用
為了使檔案文件利用更方便高效,在對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后,20xx年社區檔案的7冊全引目錄進行了整理,裝訂成冊,同時全部索引信息錄入電腦,提高檢索速度,全面健全檢索體系。
3、加強檔案資料保管保護工作
所有檔案資料專柜存放,專人保管,定期對其數量和保管狀況進行全面檢查,規范使用管理程序,定期對檔案資料除塵、消毒,保持檔案的整潔性和完整性。
石壩子社區的檔案管理工作在各級政府部門的關懷和支持下,經過大家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今后我們必將檔案管理工作放在社區工作中的重要位置,爭取在新的一年里把社區的檔案管理質量和水平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關于整理檔案的工作總結 篇3
20xx年檔案館(校史館、科學技術館)以黨的精神為指導,對照本單位年度工作要點、《吉林大學20xx年工作要點》以及《吉林大學中長期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確定的各項任務,本著“對歷史負責、對學校負責、對師生負責”的原則,不斷加強檔案的收集、利用力度,不斷加強校史的育人功能的發揮,充分體現檔案的育人、服務和文化傳承的重要職能,現將檔案館本年度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檔案工作制度化建設,拓展檔案的收集范圍,擴大檔案工作的宣傳力度。
1.完成了《檔案館中長期發展規劃綱要》的編撰工作,修訂了《檔案館辦公會議制度》《檔案館大宗物品采購管理辦法》等6項工作制度,新制定了4項工作制度,進一步優化了“檔案查借閱流程”、“中英文認證材料制作流程”等工作程序,提高了檔案管理工作的科學化、系統化、規范化水平。
2.加強了對全校檔案歸檔工作的指導,修訂了《吉林大學檔案分類暫行規定》,對歸檔單位代碼表以及各類檔案歸檔范圍進行了更加合理的調整,全年共接收各類檔案32436卷,逐步加大了對電子、聲像、實物和人物檔案等的收集、征集和宣傳力度,如,本科生畢業合影照片33卷,同比增長18%,基本覆蓋全體本科畢業生;實物檔案7卷,同比增長17%;主動采集全校檔案照片5650張;征集到部分珍貴史物,如,唐敖慶先生的部分用品,優化了館藏結構,提高了館藏含金量。
3.以“6〃9國際檔案日”為契機,通過懸掛條幅,舉辦網上檔案知識競賽,開展檔案館開放日等多種途徑開展檔案法律知識、業務知識的宣傳、宣講,提高全員檔案意識。舉辦為期1個月的“吉林大學校園歷史建筑”專題巡展,深度挖掘檔案史料,再現校園中13幢歷史建筑的今昔對比,將檔案文化與校園文化相融合,為校科學發展營造良好氛圍。
二、整合開發檔案資源,增強檔案服務能力意識,推動檔案管理服務升級。
1.加強館內基礎服務設施建設,增強服務能力,開設檔案查、借閱服務大廳,配備自動檔案查詢終端,在辦公區醒目位置粘貼業務辦理標示牌,使辦公地點、業務流程的指示更加清晰明了;及時更新檔案館主頁及校史館、科技館展板的相關內容,及時修繕檔案庫房、校史館等設施設備,為廣大師生創造良好的服務環境。
2.按照最大程度方便師生的原則,出臺檔案館辦事指南和便民措施,通過設立電話、傳真和郵件等方式開展檔案利用預約咨詢服務,擴大檔案信息在線搜索功能,使師生既清晰了辦理流程,又減少了來往次數,大大方便了師生,提高了工作效率,全年共接待查檔8500余人次。
3.通過設立“檔案指導開放日”、建立檔案業務交流QQ群等方式,開展多種形式的立卷指導,目前交流群已經覆蓋到校內51個基層單位,在立卷指導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將紙質檔案歸檔與網上檔案歸檔相結合,切實提高了我校檔案立卷歸檔工作水平。 4.加強館內文化建設,完成了《吉林大學檔案全宗指南》的編寫工作,對館內人員全面掌握學校的歷史沿革、檔案內容以分類方法等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學術研究、業務交流以及參觀考察等方式每月定期開展檔案業務學習與培訓活動,基本完成年度預定目標,在拓寬工作視野,提升業 2務能力,增進館內凝聚力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三、進一步完善檔案網絡管理系統,加強了檔案的信息化建設。
1.完成了《吉林大學檔案信息化建設中長期規劃》的編制工作,明確了檔案數字化工作的具體目標和工作進程,為檔案信息化工作的逐步推進提供了可操作、可監督的量化指標。
2.加強了檔案信息數據庫建設,全面開通了檔案網絡管理系統合校以來檔案數據的校內查詢功能,新增合校前各學校案卷目錄數據庫在線檢索,全文數據庫建設逐步升級,全年新增目錄級檔案43295卷,全文數據掃描20818張,進一步提高了檔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3.嘗試搭建檔案管理網絡平臺,實現網絡環境下電子文件的實時接收、管理和利用,今年共接受電子檔案6280份,完善了檔案的收集渠道,增強了檔案資源的利用效率。
四、做好校史館、科學技術館的管理和服務工作,充分發揮兩館的育人及宣傳功能。
1.成立校史館、科學技術館辦公室,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分批次選拔培訓了多名學生講解員、組建了一支較為專業的講解員梯隊。
2.通過預約參觀和設立開放日等方式,正式向校內師生開放校史館和科學技術館,完成了 批次的20xx級新生參觀校史館任務,開展了生動的愛校榮校教育,收到了良好的預期效果,全年累計接待校內師生參觀近萬人次,充分發揮了兩館在傳承大學精神,弘揚大學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
3.完成各級來訪領導、兄弟院校和企事業單位交流團體及廣大校友的接待任務,共計84個團體,2900余人次。充分發揮了校史館、科學技術館展示學校科學發展、加強校際文化交流、促進對外溝通合作的重要作用。 3
五、扎實開展校史研究工作,通過多種途徑向廣大師生傳播校史文化。
1.以長春汽車拖拉機學院(原吉林工業大學)首任院長饒斌同志誕辰100周年為契機,制作了《校史人物——饒斌同志誕辰100周年紀念專集》,通過紀念文章、紀念圖集、視頻短片等內容,表達師生對先輩的崇高敬意和無限懷念。
2.完成了《輝煌足跡——吉林大學校史畫冊》的編輯工作,《畫冊》較為全面、生動地展示了學校的發展歷史和輝煌成就。
3.完成了《吉大榮耀》一書的編輯工作,此書較為全面地收集了學校歷史上的“第一”和科研領域的“首創”,是對師生開展愛校教育的極好素材。
4.完成了3D電子校史館的設計和制作工作,利用網絡平臺增強了校史的宣傳力度,擴大了校史館的影響力。
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1.檔案資料的收集、征集力度不夠,手段和途徑不夠廣泛。
2.檔案資源的深度開發不夠,對基層的檔案需求了解的不夠,對檔案工作的宣傳不夠。
3.檔案庫房的合理布局和智能化管理水平不夠,與部分高校相比具有一定差距,多校區分散查檔的現狀,不利用實際檔案工作的開展。
4.檔案文化建設的意識不夠,缺乏有效的整合方式和傳播手段,發揮檔案文化的育人功能不夠。
七、今后的工作思路
1.進一步拓展檔案資料的收集、征集渠道,多種途徑逐步加強電子、聲像、實物和人物檔案的收集力度,努力將對學校各項事業發展有參考利用價值的各類原始材料都納入到檔案收集范圍。
2.加強檔案資料的深度開發和共享平臺建設,推進服務機制創新,建立起覆蓋師生和社會的學校檔案資源利用體系,同時加強檔案資源開發利用的推介宣傳工作,提高師生對檔案工作的認知度。
3.強化檔案文化建設意識,加強檔案文化研究,學會運用先進的文化傳播方式和傳播手段,彰顯檔案文化底蘊,傳承社會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實現檔案文化從幕后走向前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