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奮力開展半年攻堅行動工作報告(精選3篇)
2023奮力開展半年攻堅行動工作報告 篇1
現將縣政府辦駐xx鎮xx村開展精準扶貧工作情況做簡要匯報,不妥之處,請批評指正。
一、基本情況
xx村位于xx鎮西北部,全村轄10個村民小組,216戶783人,其中貧困戶128戶430人,低保戶15戶,五保戶20戶,353人常年外出務工。全村耕地面積1650畝,林地面積5700余畝,退耕還林面積763.5畝。村內通村公路共有17.8公里,其中,硬化公路9.8公里,普通泥土公路8公里。全村約一半的農戶存在不同程度的飲水困難。全村有磚房33戶,進城入鎮購房46戶,土墻房118戶。(在即將進行的鎮村機構改革中,原xx村與龍泉村合并成xx村,合并后全村共456戶1763人,其中貧困戶181戶610人,低保戶26戶,五保戶22戶。全村耕地面積3620畝。轄區內現有三處小型移民安置點。)
二、扶貧工作開展情況
自20xx年包聯xx村以來,經過聯村領導多次實地調研,駐村工作隊員深入群眾走訪座談,結合村情實際,確定了“抓搬遷、建果園、促務工、搞三講”的扶貧工作思路,制定了《xx村精準扶貧三年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力爭用3年時間真抓實干,使村容村貌大改觀,村民走上致富路,建成家富、人和、村美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一)抓搬遷,改善居住條件“挪窮窩”
由于前期精準扶貧工作沒有具體的項目及資金扶持政策,但縣上給71個貧困村開了口子可以建村級移民搬遷集中安置點,享受陜南避災移民搬遷補助,我們認為這個政策才是能夠真正惠及群眾個人的,因此,駐村扶貧工作首先確定了抓搬遷。
經過實地調研,確定在xx村交通便利的顯月寺規劃移民搬遷安置點。規劃建設58戶,其中:實施42戶搬遷戶,設計兩戶連體二層建筑,每戶131平米,3室2廳2衛1廚,造價每平米不超過1000元;實施特困戶“交鑰匙”工程16戶,按50平米建設,1室1廳1廚1廁。該安置點于20xx年9月初啟動建設后,嗎、進展順利,預計6月底前可主體竣工。通過召開村民大會、干部入戶宣傳,目前已有36戶繳納了首付款,共計133萬元(首付每戶至少繳3萬元)。
(二)建果園,特色產業增收“換窮業”
抓搬遷解決了住房的問題,如何讓群眾利用現有土地增收成了擺在駐村扶貧工作隊面前的又一大難題。xx村土地條件差,發展的都是傳統農業,無特色農業產業。為此結合xx村實際,縣政府領導親自調研,親自考察,反復論證,最終確定了從四川蒼溪縣引進紅陽獼猴桃品種,發展獼猴桃產業。由于該產業投資大(每畝前期需投資1萬元以上)、見效慢(三年試花掛果,五年才到盛產期)、技術要求高,因此我們對外引進了一個老板先試點搞150畝,由駐村扶貧工作隊協調流轉土地,幫助聯系了蒼溪獼猴桃協會孟會長來實地做技術指導。目前,已完成150畝的種苗種植,成活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我們希望通過5年努力,實現畝產值2萬元以上。該產業若取得成功,屆時鼓勵村民以家庭為單位發展,力爭使獼猴桃產業成為促進該村群眾增收致富的重要產業。與此同時,因地制宜發展魔芋、畜牧養殖、茶葉等產業,促進村民增收致富。
(三)促務工,推進勞務輸出“轉窮路”
xx村青壯勞力大多學歷低,無技術專長,男的在外大多下礦挖煤風險大,女的在外大多洗衣做飯當保姆收入低。都處于想致富無門路的尷尬境地。縣政府領導經過前期調研,紫陽籍外出創業成功人士鄭遠元興起的“遠元修腳足療”行業市場前景好,門檻低,沒得學歷要求,男女不限,收益高,月工資保底3000元以上,低風險,工作環境好,沒得啥危險。這個項目正好適合xx村這些想致富又找不到門路的人。針對這一實際,我辦在xx村召開了村民大會,專門邀請高橋鐵佛村的支書及在外從事足浴足療行業取得成功的老板,到xx村現身說法,傳經送寶,包聯干部進村入戶動員群眾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積極投入“遠元足療”行業,經過宣傳動員,村民觀念已經基本轉變,目前已有37人報名參加培訓,16人赴武漢等地就業。其中一組的劉改艷因工作成績突出,已被任命為店長,底薪每月達5000元。劉改艷的丈夫開始思想轉不彎,看到妻子從事修腳行業,不但提高了收入,而且體現了個人價值,得到了社會認可,今年開年也報名參加了培訓并和妻子一起外出修腳務工。
(四)搞三講,激發正能量“拔窮根”
民風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一個地方的發展,直接關系到一個地方的形象,直接關系到一個地方的機遇。因此,聯村干部始終把壞民風的整治,新民風的樹立當做一件大事來抓。引導和教育群眾樹立“講良心,講誠信,講孝心,與人為善,和睦相處”的新民風,組織有正氣,講正氣,德高望重的村民成立民風糾察隊,嚴厲打擊賭博歪風、要錢不要德,只顧自己不顧他人,欺人訛人的不正民風。同時,村上召開群眾大會時通報村上的好人好事和歪風邪氣的典型案例,引導群眾監督群眾,促使民風好轉,年底召開村民大會,設立“孝敬老人獎、樂于助人獎、鄰里和睦獎、勤奮發家獎”四大獎項,對16名獲獎人員公開表彰。
三、保障措施
一是干部真聯。充分發揮縣政府辦公室駐村扶貧的牽頭作用,成立扶貧工作領導小組,政府辦抽調一名正科級領導、一名副科級領導一名干部駐村,每年駐村工作220天以上,鎮包村干部每周下村工作3天以上,村兩委班子成員每周辦公時間5天以上,建立了精準扶貧工作考核機制,整合部門及鎮村優勢資源,形成扶貧開發工作合力,努力實現xx村增收脫貧目標。
二是村民實干。通過宣傳、鼓動,凝聚民心、團結力量,逐戶與村民簽訂脫貧致富決心書,充分發揮其自身主體作用,自力更生、艱苦奮斗、迎難而上、苦拼實干,盡全力達到增收脫貧目標。
三是落實責任。建立扶貧到戶、精準到人的工作機制,科級領導干部每人包聯一個組,普通干部每人包聯5戶農戶,要求每月入戶不少于1次,幫助包聯戶理清發展思路,解決實際問題。實行包聯工作情況定期報告制度,包聯干部每月在辦公室全體會上匯報包聯工作開展情況。
四是嚴格考核。建立精準扶貧工作考核機制,制定駐村工作隊扶貧工作考核辦法,以xx村貧困戶年度穩定脫貧任務為考核依據,把扶貧對象脫貧增收效果作為目標責任考核的重要內容,考核結果與年度工作考核掛鉤。
四、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是勞動力大量流失。隨著工業化、城鎮化加快推進,村莊空心化、農村老齡化趨勢加重,青壯年勞動力大量外流,增加了貧困識別、整村推進、產業扶貧等工作難度。
二是產業扶貧投入不足。目前,村上沒有形成優勢新型產業,而傳統種養殖產業勞動力需求大、風險高、經濟效益低,且缺少明確的獎補政策,依靠農戶自身發展,規模小、經營粗放,難以形成規模化、現代化產業發展格局,導致工作隊為農戶制定的發展規劃中,涉及到種養殖業的落實程度都相對較差。
三是上級資金投入不足。上級財政資金有限,無法滿足貧困村扶持需求。盡管縣上整合了許多項目和資金,仍然沒有充足的資金投入貧困村參與基礎設施和產業開發。比如xx村水利建設嚴重滯后,全村僅有兩條山溝,因徑流量小且落差大,引水工程建設難度大,配套設施不完善,抗御自然災害能力弱;交通路網結構不完善,通村公路等級低、質量差,晴通雨阻現象突出。可是又沒有足夠的資金來保障。
四是殘障、慢病占比大。xx村共有五保戶20戶,即將列入五保供養的1戶,殘疾、智障喪失勞動能力64人,對這類人,只能通過低保、五保、殘疾救助、社會救助等政府“兜底”政策幫助其維持基本生活。另一方面,全村有46戶貧困戶中有長期慢性病或重大疾病患者,不僅不能通過勞動獲得收入,高昂的醫療費用,導致一些農民債臺高筑,甚至重新返貧。
五、意見建議
一是要把加強村級班子建設作為精準扶貧工作的關鍵。村“兩委”班子是農村群眾的主心骨,是帶領群眾致富奔小康的“領頭雁”,其抓落實、促發展能力如何,其自身的作風怎樣,直接影響到當地的村風、民風,直接關系到村上的經濟發展。如果村級班子每名成員都能在工作作風、干事魄力、能力水平上“過得硬”,脫貧致富的目標就會早日實現。
二是要把政策和資金支持作為精準扶貧工作的保障。上級應出臺更多優惠政策,助推精準扶貧,用政策調動產業扶貧、社會扶貧的積極性,并對農民發展產業、生產經營予以鼓勵和支持。同時,要積極協調財政、金融、扶貧等部門為扶貧融資予以大力支持,在政策允許的情況下,更多的提供一些低息或無息貸款以及專項資金撥付。
三是要把項目帶動作為加快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的支撐。項目扶貧、項目拉動,是精準扶貧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要加大對貧困村的項目爭取力度,使他們通過項目的實施和拉動,增加收入,實現脫貧致富的目標。
2023奮力開展半年攻堅行動工作報告 篇2
20xx年是全面落實南充“155發展戰略”和閬中“145發展思路”的關鍵之年,也是決戰完勝脫貧攻堅的關鍵之年。半年來,我局以創新機制發展特色蠶業為主線,以突出精準發力助推脫貧攻堅為要務,對接工業和旅游,全力抓好全市現代蠶桑產業的發展。全年發種9.45萬張,產繭近280萬公斤,新培育蠶桑業主大戶31戶,新栽桑園0.3萬畝,改建桑園0.4萬畝。局定點幫扶的省定貧困村——xx鎮羊xx村的脫貧攻堅工作持續、穩步推進,為來年脫貧摘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以農旅結合為突破,做亮柏埡果桑融合發展示范園
近年來通過持續育栽,我局在柏埡鎮鋪埡村建成果桑采摘觀光體驗園1000畝。20xx年,我局采取“部門搭臺,專合唱戲”的方式以合作社為主體成功舉辦了第xx屆桑椹采摘節。今年結合南充現代農業千億產業集群建設,精心打造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的要求,我局采取“企業+專合+農戶”模式,在閬中市觀音寺景區(園區)由合作社與四川閬州圣果酒業有限公司,聯合舉辦了以“采養生桑椹、品圣果紅酒、登黑風靈山、贏紅包大獎”為主題的第xx屆桑椹采摘節,接待游客3.2萬多人次,銷售鮮桑椹310多噸,加上桑園土雞、桑枝大球蓋菇干菌和農家樂等收入,園區綜合收入近400萬元。
二、以專合組織為載體,夯實省現代蠶業萬畝示范區
水觀等四個鄉鎮是省農業廳20__年命名的現代蠶業萬畝示范區。今年按照南充打造“千億絲紡服裝產業”的要求,我局以卓尚絲綢為龍頭,以黃龍灘、兩個蠶桑專業合作社為紐帶,以培育蠶桑業主大戶為重點,采取技術規范化、生產標準化、收購儀評化等舉措,對接精準扶貧,帶動12個省定貧困村和一般貧困村新栽桑園3000多畝,新流轉桑園2500多畝,示范區基礎明顯夯實,發種產繭實現雙增長。
三、以科技推廣為抓手,讓蠶業在助農增收中精準發力
一是在新發展的村大力推廣夏栽一步成園技術,做到當年育苗、當年栽植、當年嫁接、當年見效。新栽的3000畝桑園今秋增養秋蠶310多張,增加收入30萬元以上。二是在合作社選擇8個養蠶大戶進行多批次養蠶試驗示范,全年養蠶批次由常年4次增加到6次,發種由去年190張增加到280張,收入由21.8萬元增加到32萬元,實現了養蠶批次、發種數量和蠶農收入三增加。三是建立健全技術服務長效機制,采取領導包片、技術人員“1+10”(1個技術干部聯系10個養蠶大戶)方式對養蠶大戶提供零距離、點對點的技術服務,切實解決技術服務最后一公里問題,為助農持續增收奠定堅實基礎。
四、以脫貧攻堅為要務,全面推進聯系村定點幫扶工作
一是著眼精準,做到對象措施兩落實。年初,組織全局幫扶干部多次進村入戶開展調研,根據村情民意制定了《羊xx村脫貧攻堅計劃》和《閬中市蠶桑局20xx年度幫扶工作計劃》。同時按照“四個一律”、“八個比對”的政策要求,重新開展貧困人口的復核、校正,在“回頭看、回頭幫”過程中對不符合貧困戶條件的堅決取締,做到了對象識別精準,幫扶措施精準。二是長短結合,積極抓好奔康園建設。協助村兩委引進四川常樂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與全村86戶、246人的貧困人口共同打造奔康園。園內栽種藤椒110畝,約2萬株,育核桃苗150萬株。同時建立了“公司+村委會+農戶”的產業模式,確立了三者的利益聯結機制,確保貧困人口收入能持續穩定地增長。三是全面推動,多措并舉合力抓幫扶。對標貧困人口退出“一超六有”、村摘帽“一低六有”目標,在協助村兩委抓好村社道路、人飲工程、塘庫堰整治等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先后籌資20多萬元,開展“走基層送溫暖活動”,支持該村產業園建設、農民夜校培訓及村級陣地建設。
2023奮力開展半年攻堅行動工作報告 篇3
自從本人20xx年加入珠寶以來也有x年的時間了。在這今年上半年的工作中,作為銷售主管的我我不斷的挑戰自我,對工作兢兢業業,嚴格遵守商場的規章制度,在實踐中磨練了工作能力,使我的業務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
我深知工作中的進步與大家的幫助是分布開的,而且得到了商場領導的高度認可,在20xx年的x月讓我擔任柜長一職,這是對我工作的最大肯定。
回首自己上半年愛經歷的風雨路程,我做出如下工作總結:
一、品德素質修養及職業道德
通過報紙,書籍,雜志的不斷學習使自己愛崗敬業,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事業心,工作態度端正,認真負責,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使自己不斷的充電,這是銷售珠寶信心的源泉。
二、工作質量成績,效益和貢獻
保質保量的完成工作,工作效率高,同時在工作中學習了很多東西,也鍛煉了自己,經過不懈的努力,是自己的工作業績有了長足的提高。
三、工作中的經驗
銷售是一門藝術,作為珠寶銷售員,要講求語言的技巧,讓顧客買到滿意的珠寶應該時刻考慮的幾個方面:
1、認真的接待顧客做到3米問好,1米詢問,微笑服務守鍵,人為的制造一個輕松愉快的購物環境。
2、充分展示珠寶飾品,由于多數顧客對珠寶知識缺乏了解,因此對珠寶首飾的展示十分重要,顧客對珠寶首飾的了解越多購買后的滿足感越強烈,常言道;“滿意”仕客最好的廣告。
3、促進成交,由于珠寶首飾價值相對較高,因此,顧客在最后成交前壓力重重,所以要營業員采取分心的方法減輕顧客的壓力。
4、熟悉珠寶的佩戴,保養,使用,產地,質量。
5、售后服務,當顧客購買后營業員的工作并沒有結束,應該詳細介紹佩戴與保養知識,最后說一些祝福的話仕客的心情愉悅。增進與顧客的感情,期待二次消費的發生。
6、抓住每一次銷售的機會,以最佳的精神狀態等待顧客的到來,注重自己的外表,衣著要干凈得體,每天堅持化妝。
四,工作中的不足和努力方向
總結一年來的工作,盡管有不小的進步,但還是有很多改進與不足的地方。比如,對珠寶首飾的了解還不夠,還要加強學習,自己的銷售技巧還應該提高,也需要學習這方面的知識,借鑒他人成功的經驗很重要。有時候銷售不好思想就消極,這是要不得地,消極思想是銷售的敵人。
對銷售失敗后的總結不夠,每一次銷售失敗都有它的原因,比如對顧客推薦的珠寶是否符合顧客的需要,對顧客的態度是否生硬造成顧客的不滿意。對顧客是否充分的展示了珠寶首飾?等等這些都需要想一想。
作為一個柜長,就像一個帶兵打仗的班長,沖在第一線影響,感染成員很重要,作為柜長首先要起到表率,模范帶頭作用,一個柜臺就是一個集體,充分的團結才能釋放最大能量。互相學習,互相進步。
總之,在這上半年的里我工作并快樂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