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活動總結報告(通用3篇)
志愿者活動總結報告 篇1
20xx年春節后,我很高興能夠參加鐵路春運的志愿者服務工作,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天時間,但是我收獲了很多。
剛開始工作的時候,因為我們大都是新人,相互之間很陌生,對這工作也很生疏,小組長看到我們大家的情況,給我們講解了很多注意事項以及處理突發情況的處理方法,讓我們迅速的熟悉了志愿者的工作,同時通過閑時的交流,我們每個人之間也相互有所了解,工作時配合得也逐漸默契。我們大家有的在候車廳,有的在到達口,有的在愛心服務區,有的在服務臺,大家恪守其職,井然有序的幫助鐵路工作者,為旅客以及工作人員分憂解難。
第一天,我在西側咨詢臺!我的主要工作是為旅客指路,解決他們所困惑的問題。由于是第一天,四面八方的旅客問著不同的問題讓我跟我的小伙伴都感到力不從心,有不懂得不知道的及時與站臺工作人員聯系,竭盡所能,為他們解決所有問題。一天下來,盡管是口干舌燥,但我們感覺很充實,很快樂!
第二天,我在東側咨詢臺,同樣的工作。我跟我的小伙伴再熟悉了自己的工作之后,感到很輕松,同時給工作人員減輕了一些負擔。
第三天,我在到達口7,迎接到達北京南站的旅客,幫助工作人員接站檢票等。到達口很冷,但工作人員的熱心溫暖了我們所有的人,讓我感覺到我參與,我奉獻,我快樂的精神!
以后,我一直選擇在到達口工作,看著旅客們高興的表情,我知道他們是對我們工作的認可,我也對自己越來越熟悉自己的工作而感到自豪,同時也領悟到了服務業這個行業很不容易,為自己以后參加工作做好心里準備!
通過這次的志愿者活動,我不僅結識了那么多擁有愛心的朋友,更重的是要的是體會到了幫助他人是一件多么有意義的事。雖然每天工作下來手腳被凍得冰涼,但是想到幫助了那么多人,得到了那么多人的誠摯謝意,以及看到他們得到幫助后愉快的表情,自己的心里感到挺快樂挺滿足的,不時還會有點自豪感!
其實,參加志愿者活動,我們不但是為了服務了他人,也為了能鍛煉自己,提高了自己。在工作中,我們學會了如何去與別人溝通,如何去處理一些問題,如何與同學以及工作人員團結協作的方法;同時也磨練了我們的耐心,增強了我們的愛心,提高了我們承受工作壓力的能力。還有就是讓我們懂得了微笑面對他人的重要性。
社會需要和諧更需要愛,正如那首歌唱得:如果人人都獻出一份愛,那么我們的世界將變成美好人間。希望更多的人能夠參加志愿者活動,服務他人,提升自己!
學校這次開展以志愿服務及義工服務等社會參與活動作為20xx-20xx學年寒假學生公共能力培養的重要載體,組織、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形式多樣的社會公益活動讓“北城學子送溫暖”為價值體現,鼓勵同學通過義工服務、志愿服務工作感受城鄉居民所需、社會有序運轉所需,從中體會“送人玫瑰,指留余香”的志愿精神,為深入落實群眾路線教育實踐、促進社會和諧發展貢獻力量。
志愿者活動總結報告 篇2
為深入貫徹黨的、xx屆全會和系列講話精神,推動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常態化,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一步建立健全學雷鋒志愿服務工作機制,持續推動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常態化開展,進一步弘揚雷鋒精神,我鄉圍繞“學雷鋒志愿服務”的主題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學雷鋒活動,產生了良好的效果,F將開展活動總結如下:
一、深入宣傳,營造氛圍
為了把此次學雷鋒活動落到實處,我鄉積極響應縣文明辦發出的號召,結合我鄉實際情況制定了學雷鋒活動實施方案,把學雷鋒活動與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結合起來,營造濃厚的學雷鋒活動氛圍,由此掀起了學雷鋒活動的熱潮。我鄉通過懸掛宣傳橫幅等宣傳方式,開展主題學習、小組討論等活動,帶領干部職工走近雷鋒,了解雷鋒的感人事跡,尋找雷鋒的足跡,體驗雷鋒的精神,把握雷鋒精神的實質。學習雷鋒一心為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敢于為國家為集體犧牲,不計較個人得失的精神。作為工作人員,更又學習他這種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在日常工作中,不計個人得失、堅守崗位、力爭做好本職工作。
二、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
。ㄒ唬╅_展主題學習活動
我鄉3月5日起集中開展學習雷鋒精神的專題活動。通過學習日、座談會、小組討論等形式學習、討論新時期學習雷鋒精神的偉大意義。在讀雷鋒日記、講雷鋒故事、學雷鋒精神中,提升干部職工的思想道德境界。在鄉內大力宣傳雷鋒式模范人物,在鄉內掀起尋找身邊雷鋒、弘揚雷鋒精神的熱潮。在全鄉營造了尊重關愛模范人物、崇尚學習先進典型的濃厚風氣。通過學習活動,引導廣大干部職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廣泛開展志愿服務活動
1、開展關愛活動。針對當前村(社區)存在的空巢老人、困難職工、殘疾人、留守兒童等現象,以毗鄰就近、鄰里互助為原則,組織我鄉志愿者以“一助一”、“多助一”的形式,幫助他們走出困境,積極面對生活。同時我鄉還積極組織弱勢群體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志愿服務的活動中來,使他們在活動中獲得了價值認同和成就感。
2、開展植樹活動。我鄉結合“3。12”植樹節,組織志愿者開展了一次植樹護綠活動。3月17日我鄉部分志愿者約20多人來到了弓家河村進行植樹活動。當天共種植樹苗1000多株。
3、開展宣傳活動。深入企事業單位、學校、社區、村社,圍繞交通文明、特殊青少年、醫療保健、心理疏導、法制宣傳、青少年維權、未成年人保護、消防意識、禁毒防艾等與廣大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領域組織廣泛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果。共有志愿者及學生等200多人參與其中,發放宣傳資料20xx多份。
4、開展開展“大掃除”活動。結合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活動,組織志愿者廣泛開展清潔環境衛生大行動。組織社區群眾深入社區樓院、公共場所、街道周邊等,清除衛生死角,整治“臟亂差”,共同為建設秀美觀英灘作出自己的努力。
通過組織豐富多彩的志愿者服務活動,在我鄉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學雷鋒高潮,青年志愿者們充分發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以各種形式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諧社會作出了積極貢獻。
志愿者活動總結報告 篇3
“讓星星被世界點亮”
記得曾經有人問過我這樣的一個問題,“你覺得自己幸運嗎?”
也許在那個懵懂無知的年紀,在那個被各式各樣的問題所困擾的時候,我會說,不,生活糟透了,我一點也不幸運。但是在今天,在現在,在那句“我要你無條件的愛我”始終徘徊在腦海中久久不能平復的時候,我會說,是的,我很幸運。是的,我很幸運。
這是我第一次真正意義上地走近孤獨癥,走近星星的孩子。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對于孤獨癥患者,都只是停留在知道的淺層方面,我們從未主動的去了解去深入地探索過他們的存在,更不知道如何與他們相處,給予他們幫助的方式。甚至于可能在無意中傷害到他們。之前的我,一直錯誤地認為孤獨癥兒童是不愿與外界交往,性格孤僻的孩子,直到現在我才知道,他們不是不愿,而是不能。他們大多語言發育延遲或障礙,不能與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際關系,興趣范圍狹窄,行為模式刻板,但這一切的一切,并不是他們自己所能控制地,又怎知,他們不具有一顆渴望被愛,渴望去愛的心呢?
我們是幸運的人,他們,也將是幸運的人。因為我們會竭盡我們的全力,用我們的方式改善他們,用愛去溫暖他們。我們尊重他們的“不尊重”,理解他們的“不理解”,體諒他們的“不體諒”,包容他們的“不包容”。他們同樣是這個社會的一份子,他們的不同不能否定他們存在的地位。
在那八分鐘“你會怎樣做”的視頻中,我看到了這個社會對于他們更多的是一份耐心和關護,我看到了溫暖和希望。我們每個人都是平凡且渺小的,但我們所有人的力量匯聚在一起,就如同那燎原的星星之火,終將點亮這些美麗紛繁的星星的孩子。
“保持初心,讓世界充滿愛”
通過今天的培訓,我知道了什么是孤獨癥,它是廣泛性發育障礙,并且伴隨終身,一個至今不明確病因的疾病,它雖然不會威脅到生命,但是它對孤獨癥兒童家庭帶來的不僅僅是經濟壓力,更大的是那種無助,對于自己孩子的病癥無能為力的時候,面對周而復始行為的心力交瘁的時候,這些是我們遠遠不能體會的。孩子無法正常的獨立生活,無法表述自己的想法,無法與人正常的溝通,來自旁人和社會的不理解和各種歧視等。那當他們的父母家人離開以后,他們要怎么辦,一個人的世界對他們而言是無助的,是可怕的。所以孤獨癥家庭的父母都希望自己活的更久一些,哪怕只比自己的孩子多活一天,那就可以陪伴照顧自己的孩子多一天。社會的不理解、經濟壓力等可能會每個孤獨癥家庭都是無法解決的問題。只有更多的人了解到這個群體,就像了解殘障、聾啞人等,多給他們一些關懷、支持。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多的人去研究探索孤獨癥的病因,在某一天我們會研發出一種藥,讓孤獨癥變得有藥可醫,或者像各種疾病一樣,會有一種疫苗,讓我們避免孤獨癥的發生。未來一定是會美好的,我們要充滿希望的去等待,有一天這個世界會變得更加善良更加美好。
如果生命可以影響生命,這是今天讓我感觸很深的一句話。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渺小的個體,孤獨癥的孩子是這個星球上小小的一個星星。我們要守護陪伴這些星星的孩子,用我們的愛去讓他們發光發亮,讓他們感受這個世界的溫暖,讓他們感受到我們是一樣。我們不能選擇自己的人生,我們也不能改變別人的人生,我們無法體會孤獨癥家庭的感受,但我們可以試著去了解這個群體,也試著讓身邊的人了解這個群體。就像老師說的,或許在我們每天乘坐的地鐵上就有一個人是孤獨癥,當我們碰到了,我們要知道不應該對他有歧視或者異樣的眼神,這樣可能會讓他更加抗拒和害怕這個社會。了解、體諒做一些我們應該做到的事情,陪伴、支持做一些我們可以幫助的事情。
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參與到藍絲帶志愿者活動,陪伴這些星星的孩子一起長大,一起面對。他們需要我們,但有一天我們也會需要他們,他們也會變成不能缺少的人,給我們帶來溫暖。
人生來善良,讓我們保持初心,讓這個世界充滿愛。愛或許很小,但渺小的愛可以很偉大。用我們的愛讓星空藍起來。
“認識、責任、包容、關愛、未來”
認識——今天去參加了這次活動,才了解到了什么是孤獨癥兒童,以前在生活中并沒有接觸過。也許,在我的印象里,孤獨癥就是不愿意說話,自己把自己封閉起來的孩子,亦或者,我眼里的他們是可以慢慢變的不孤獨的。因為,我是一個很開朗樂觀的人,我可能不能理解他們為什么不愿意與人交流,進行社交。這些,都是我原本以為的,責任都在于他們自己?山裉,聽了這次介紹,我竟有點兒吃驚,因為這是先天性的不會與人溝通而且永遠都治療不好的。在他們背后,是一個家庭的付出與辛苦,誰愿意舍棄一個鮮活的生命呢?
責任——對于孤獨癥的家庭,首先最有,也最應該承擔這份責任的是兒童的父母。對于他們的孩子,他們必須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陪伴他們,及時他們的孩子連爸爸媽媽都不會叫。我在視屏中看到了一句話,那個母親哭著對采訪者說:“要是我死了,我的孩子怎么辦?”她們沒有辦法,只希望比他們的孩子多活一天!這份責任他們擔了起來,他們默默地陪著他們的孩子,24小時不離不棄。有家長說,我的孩子白天是魔鬼,晚上是天使。只有當孩子鬧了一天入睡后,他們才能真正的看看自己的孩子。
包容——孤獨癥兒童的家庭肯定要承擔這份責任,但只有家庭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孤獨癥兒童需要試著去適應社會,去慢慢的學會自理,慢慢的長大與融入社會。而我們,身處于這個大環境中,就應該自覺的承擔這一份屬于我們的責任。從小的來說,你在公共場合見了孤獨癥的孩子,在吵鬧,不懂規矩,不應該是去批評他,而應該試著去理解,去包容。他們是要慢慢試著去融入社會的,在這個融入社會的過程中,需要我們對他們的包容。而不是,讓自閉癥孩子的世界,只是兩點一線,家長不敢帶著孩子外出,因為會被說沒教養,孩子會被投來異樣的眼光,會被排斥,不被接受,那這個社會還會和諧嗎?這么一部分連最起碼得包容都得不到,還談什么和諧社會?
關愛——這次活動,了解到了藍絲帶志愿者活動,每年的4月2號是世界兒童孤獨癥日。藍絲帶也給了許多孤獨癥孩子關愛,也為他們送去溫暖。組織各種各樣的活動,也為家長們培訓如何對待他們的孩子。愛,讓天空更藍。愛,讓孩子更快樂,更溫暖。哪怕他們沒有什么改變,只要過程有我們的陪伴就好。我們盡自己所能,去走進他們的世界,去探索他們的宇宙,去帶給他們陽光。
未來——在中國,人民的綜合素質,文化修養還沒有那么高的時候,那些孩子們又該怎么辦?我希望,藍絲帶能繼續壯大,每一個人都可以了解并認識到這些孩子的不容易,給予他們包容與關愛!拔蚁肽銦o條件的愛我。”
有人說,藍色,是憂傷的感覺,可我覺的,藍色是神秘的顏色,它是大海,天空,宇宙……那些孩子就是宇宙中一顆一顆的小星星,彼此獨立,卻又在散發著微弱卻又溫暖的光芒。
“如果生命能夠影響生命”
第一次聽到“孤獨癥”這個詞,是在央視的節目里,那時我以為,所有孤獨癥患者都喜歡呆在角落里,不愛與人交流;后來長大了一點兒,在網絡上看到有關孤獨癥兒童的消息,我又以為,所有孤獨癥患者都是能繪出五彩斑斕世界的天使;今天,從真正和孤獨癥兒童打交道的人身上,我知道了,孤獨癥兒童是星星的孩子,但不是所有星星的孩子都有超常的天賦,他們之中的大多數,正艱難生活。
都說,孩子是家庭的禮物。母親懷胎十月,在產房疼痛不已,汗流浹背,可是,當她聽到孩子的啼哭聲時,她溫柔地笑了。為了孩子,她辭去工作,時時刻刻守在孩子身邊,她把他抱在懷里,心里想著,我的寶寶,你要健康快樂的長大,媽媽永遠愛你……生命的降臨多么美好,可是人活世上,哪有那么多一帆風順!澳愕暮⒆踊加泄陋毎Y!本艂字,幾乎擊垮整個家庭。
母親再也沒有去工作,她的工作就是照顧她的孩子,孩子是脆弱的,她必須堅強。她可以每天24小時陪伴在孩子身邊,她可以用1年的時間教孩子認識什么是杯子,她可以為了孩子能和普通孩子一樣成長放棄上萬元的社會補助。然而,她所有的堅強,孤獨的堡壘,在某一天的某趟地鐵上,徹徹底底崩塌。“你會不會教孩子?你家孩子怎么這么沒教養?”是的,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人們的不理解,是人們的冷漠謾罵。
藍色,天空是藍色的,大海是藍色的,孤獨癥孩子的眼睛里,也藏著湛藍色的點點星芒。如果生命能影響生命,我們能為這些生命做些什么?心之所向,一往無前。愛,讓星空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