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個人匯報工作報告總結(精選3篇)
林業個人匯報工作報告總結 篇1
20__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按照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以林長制改革為統領,以林業增綠增效和綠化提升專項行動為抓手,以全面深化林業改革為動力,科學謀劃、周密部署,各項林業工作進展順利。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綠化提升行動全面升級。各地共完成造林13.27萬畝,同比增長10.9%。完成森林撫育面積36.68萬畝,新增造林成活率達到95%以上,中幼林保存率達到90%以上。新建和完善森林長廊示范段110.3公里,同比增長27.2%。道路綠化1591.4公里,同比增長24.4%。河流綠化679.22公里,同比增長6.6%。全市綠化提升專項行動完成投資17.42億元,同比增長18.3%。創建省級森林城鎮13個,森林村莊141個。全市新建義務植樹基地85個,參加義務植樹人次達549.2萬,完成義務植樹2145萬株。積極爭創全國綠化模范城市,通過國家級資料、資格審核審查。
二、生態保護屏障不斷完善。全面開展古樹名木掛牌保護工作。完成臨泉泉鞍洲省級濕地公園、阜南谷河省級濕地公園(試點)范圍及功能區優化調整。加快潁州西湖退耕還濕工程實施進度。出臺《阜陽市濕地保護與修復工作實施方案》《阜陽市濕地保護規劃(20__-2030年)》,編制《阜陽市生物多樣性保護規劃(20__-2030年)》,開展市級濕地公園創建工作,設立市級濕地公園4處,完善全市濕地保護網絡體系。組織申報中央和省級濕地補助財政資金,界首兩灣、潁上八里河分別獲得420萬元中央財政資金。
三、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成效明顯。全市主要林業有害生物發生面積93.96萬畝,其中輕度發生91.91萬畝,中度發生1.40萬畝,重度發生0.65萬畝,實際成災面積1.52萬畝,成災率為5.35‰,屬正常發生年份;實際發生面積比上年預測面積減少3.39萬畝(去年預測為97.35萬畝),測報準確率96.51%;防治面積81.59萬畝,其中無公害防治面積81.31萬畝,無公害防治率99.66%;全市育苗5.06萬畝,實施產地檢疫5.06萬畝,產地檢疫率100%。美國白蛾發生面積55.82萬畝,防治作業面積333.14萬畝,防治取得顯著成效,有蟲株率控制在1%以下,全年樹木保葉率達95%以上,圓滿完成省下達的防治目標管理任務。
四、森林資源管護不斷加強。開展全市森林督查和自然保護地大檢查,全面排查林業系統管理的自然保護區、重要濕地違法違規問題,摸清底數,抓好整改。嚴格林地征占用項目審核。20__年審核轉報征占用林地項目43個,占用林地面積864.99畝,占全年林地征占用定額的72%,同比增長84.8%。嚴格執行森林采伐限額管理,堅持憑證采伐制度,堅決杜絕違規采伐和超限額采伐。全市共發放采伐證512份,采伐胸徑5厘米以上林木140898立方米,占年采伐限額的23.57%,同比增長194%。加強木材運輸管理。全市共發放木材運輸證7891份,運輸木材136208立方米,同比減少21.2%,木材運輸得到有效控制。
五、林業產業發展穩中求進。全市林業產值達351.19億元,居全省第六位,較上年增長13.24%。組織涉林企業參加第11屆中國義烏國際森林產品博覽會,選送8件產品獲本屆森博會金獎。涉林企業申報的《白鶴芋盆栽養護技術規程》《白鶴芋組培快繁技術規程》《桐木材熱處理與納米防腐復合技術規范》通過20__年第一批安徽省地方標準制(修)訂項目立項。推進現代林業示范區建設,全市擁有省級現代林業示范區6家、市級現代林業示范區13家。臨泉縣滑集鎮靳橋村等9家涉林村莊認定為阜陽市第一批“百村百品”特色農產品優勢村。
六、花卉發展動力持續增強。先后出臺花卉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促進花卉產業發展若干政策和市花宣傳推廣工作意見等指導性文件。大力推進中科院植物所、華大基因等科研院所合作。成功舉辦首屆“中國杯”組合盆栽大賽和第一屆阜陽市花博會,獲得第十屆中國月季展覽會承辦權。全市舉行荷花節、桃花節等各類花事活動17場次。新增花卉面積15.52萬畝,超計劃任務36.7%,花卉種植面積達56.52萬畝。規劃啟動建設潁上縣十八里鋪紫薇小鎮、阜南縣地城荷花小鎮等花卉小鎮10家。新增花卉企業、專業合作社66家,招商引資企業29家,花卉特色基地建設30家,建成并完善以陽光花卉港、皖西北花木城、太和郭廟為龍頭的大型專業市場建設,形成以沿淮潁上、阜南、臨泉三縣水生花卉帶;潁泉、太和、界首食藥用花卉專業帶。
七、林業改革進程不斷加快。全面落實林長制改革。出臺《推深做實林長制改革優化林業發展環境的實施意見》,印發林長制市級林長會議、工作督察、信息公開、投入保障等配套制度。全市共設立各級林長7080名,設立副林長若干名,出臺配套制度43個,創新出臺林長巡林制度。豎立公示牌2956塊,聘請護林員5321名,實現市縣鄉村四級林長體系全覆蓋。推進森林保險試點工作。通過整合集體投保、鼓勵大戶投保、創新理賠標準、財政全額補貼等措施,實現全市政策性森林保險投保239.48萬畝,占全市有林地面積的86.5%,落實各級財政補貼保費498.59萬元。加快潁泉區行流鎮大廟村“三權分置”改革試點工作,探索多種經營方式和合作模式,促進林業規模經營。積極推進林權流轉、林權融資、林權抵押貸款工作,促進林地資源和集體資產增值。全市累計年林權抵押貸款近1億多元。
八、生態扶貧任務圓滿完成。積極發展特色經濟林、木本油料等現代高效林業,加大生態扶貧力度。實施長江防護林工程1.096萬畝,計劃完成率110%。完成退化林修復1.061萬畝,計劃完成率106%。完成森林撫育35.43萬畝,計劃完成率102%。全市林業生態扶貧總投入1.82億元,共帶動貧困村361個,貧困戶6436戶,貧困人口13348人,實現人均增收1505元,全面完成20__年生態扶貧目標任務。
九、林業保障能力穩步提升。開展森林警務督察。圓滿完成“清網行動”“春雷20__專項行動”,認真開展“嚴打生態犯罪護航大美阜陽”“20__野生動物保護”等專項行動。受理各類案件58起,查處57起,查處率為98%。其中立刑事案件13起,刑事拘留7人,治安案件7起,治安拘留1人,行政案件37起,收繳各類獵捕工具1500余件,沒收并放生野生動物50000余只。規范野生動物保護。開展世界濕地動植物日、愛鳥周等宣傳活動,開展全市野生動物執法檢查和野生動物繁育利用清理整頓工作,強化野生動物監督管理,嚴厲打擊各類非法交易候鳥等野生動物行為。嚴格省一級以上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和經營利用審核轉報,轉報省一級以上野生動物人工繁育項目7個,轉報購買、出售利用省一級以上野生動物項目10個。加強林業技術服務。以科技專家服務林業增綠增效行動“112”活動為抓手,在作業設計、樹種選擇、苗木質量、整地規格、栽植模式、培育技術等方面,組織科技人員開展全程指導和跟蹤服務。規范林木種苗管理。開展全市林木良種生產使用情況調研。組織全市6個國有苗圃申報林木良種補貼資金共計106.8萬元。開展林木種苗質量檢查工作,嚴格證件核發程序,加強許可事后監管,引導企業合法經營。做好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確保造林苗木質量。
林業個人匯報工作報告總結 篇2
今年以來,我縣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大力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林業生態建設扎實推進,森林防火能力顯著提高,各項工作有序開展,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造林綠化情況
我縣按照“主攻荒山、提升平原、發展產業、鞏固成果、城鄉一體、生態和諧”的建設思路,總體規劃完成綠化面積2.5萬畝,其中兩山治本工
程1.2萬畝(生態防護林0.6萬畝,水源涵養林0.6萬畝),兩林富民工程1.3萬畝(干果經濟林1萬畝,灌木經濟林0.3萬畝),兩網提檔工程110公里(水系林網10公里,三環線路100公里),雙十示范工程3500畝(生態防護林2500畝,干果經濟林1000畝),雙育增效工程0.6萬畝(封山育林0.2萬畝,中幼林撫育0.4萬畝),雙保安全工程15.33萬畝(集體公益林11.02萬畝,國有公益林4.31萬畝)。截止目前,全縣已完成綠化面積5.78萬畝,占總體任務的231%,栽植各類苗木356萬株。
二、森林防火情況
1、加強組織領導,落實防火責任。召開秋季森林防火暨秸稈禁燒工作會議后,全縣上下高度重視,立即行動,短時間內營造了森林防火的濃厚氛圍。會上,縣政府與各鄉鎮和重點林區簽訂了防火責任書,按照“誰管轄、誰負責,誰管理、誰負責”的原則,層層落實了防火責任。繼續推行了縣級領導包鄉鎮,縣直單位領導包重點村的包保責任制,全面抓好防火責任的落實工作。各行政村實行了村支部書記、村委主任防火責任制,真正做到了“路口有人守,山頭有人看,智障有人管”。
2、推進網格管理,排查火險隱患。在火險排查上,全縣按照網格化管理,重點就各鄉鎮、各重點林區、重點村劃分了網格,一是重點抓林區可燃物的清理工作。秋收結束后,各鄉鎮立即組織開展了清秸稈、清林緣、清墳頭、清地埂、清路旁、清廠礦周圍可燃物的“六清”工作,同時有計劃、有組織、有重點地在林帶、林區周邊抓了秸稈還田和秸稈清除工作;二是監管了重點人群。對進山智障人員、老人、兒童,非常時期做到了“死盯死守”。三是開展了隱患大排查。各鄉鎮都組織開展了一次森林防火隱患大排查,主動發現了問題,自覺整改了問題。
3、加大防火投入,做好應急保障。縣政府加大防火投入,每年投資350余萬,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確保了防火經費按時足額發放。一是防火物資做到了備全、備精、備足;二是在重點地帶開設永久性防火隔離帶,開辟防火道路,以解決突發火災后,撲火隊伍機械設備通行難問題;三是設置了防火檢查站32座,防火瞭望臺2座,防火視頻監控點5個,有力地促進了森林防火工作。
下步工作重點
今秋明春,全縣力爭完成綠化面積5.5萬畝,林木綠化率增加3個百分點。其中,通道綠化完成40公里,荒山造林2.5萬畝,飛播造林1萬畝,東山綠化工程1萬畝,干果經濟林1萬畝。今秋主要完成7項縣級重點通道綠化工程,堅持喬、灌、花、草科學配置,高中低立體綠化,形成高大密、厚多彩的景觀效果。剩余任務在明春完成,同時要求全縣各鄉鎮、相關單位和企業全面加強了今春綠化苗木的撫育管護工作,切實提高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鞏固造林成果。
下步工作重點
今秋明春,全縣力爭完成綠化面積5.5萬畝,林木綠化率增加3個百分點。其中,通道綠化完成40公里,荒山造林2.5萬畝,飛播造林1萬畝,東山綠化工程1萬畝,干果經濟林1萬畝。今秋主要完成7項縣級重點通道綠化工程,堅持喬、灌、花、草科學配置,高中低立體綠化,形成高大密、厚多彩的景觀效果。剩余任務在明春完成,同時要求全縣各鄉鎮、相關單位和企業全面加強了今春綠化苗木的撫育管護工作,切實提高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鞏固造林成果。
林業個人匯報工作報告總結 篇3
是“____”發展的開局之年,也是我區深入實施“綠滿八桂”、柳州市創建“森林城市”和開展“綠滿龍城”活動重要之年,在縣委、縣政府的強有力領導下,在上級林業主管部門的關心指導和大力支持下,把全體干部職工思想統一到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不斷增強實踐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以加快融水林業發展為已任,以更加務實的態度、更加嚴謹的作風抓好各項工作措施的落實,在新的起點上,不斷開創融水林業工作的新局面。現將一年來工作總結
一、各項工作開展完成情況林改狠抓落實穩妥推進,順利通過自治區林改驗收。
(一)林改狠抓落實、穩妥推進,順利通過自治區林改驗收。是我縣集體林改工作沖刺攻關的關鍵一年。我局圍繞林改目標任務,以“主體沖刺”“回頭整改”“四率達標”“糾紛調處”“檔案整理”等為重點扎實深入開展工作,穩妥推進,林改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截至目前,全縣林改“四率”完成情況為:確權發證累計面積465.4萬畝,確權發證率為92.5%;確權到戶累計面積431.7萬畝,確權到戶率85.8%;其中公益林均山到戶面積45.8萬畝,公益林均山到戶率為63.9%,商品林均山到戶面積319.3萬畝,商品林均山到戶率98.9%;林權證核查準備率為98.9%。林改于10月中旬順利通過自治區檢查驗收。
(二)營造林緊扣發展主題,林業產業化有較大提升。堅持生態為先,統籌城鄉綠化。一是山上綠化,大力發展優勢特色樹種資源,11月19日,至全縣完成人工造林合格面積79407.9畝,占年度任務113.4%;二是山下綠化,以實施“綠滿八桂”為抓手,加快推進統籌城鄉綠化。完成紅色屯、紅光屯、山安新村屯等14個重點村屯綠化,共植樹92105株,綠化折合面積167畝,占年度任務100%;完成通道綠化融水鎮至上尋陽段融江河兩岸5公里、省道s309線5公里、省道s204線15公里公路兩側邊溝外植樹綠化,其種植各種綠化苗12451株,折合綠化面積700畝,占年度任務100%。
2、突出產業為重,提升產業水平。
(1)牢牢把握優勢資源,杉木、油茶、毛竹再現新前景。
一是完成杉木造林36935畝,占任務一是110%;
二是完成毛竹新植(含杉竹混交)21490畝,占市“十大農業工程”年度任務2萬畝的107.5%、縣年度任務1萬畝214.9%。完成毛竹低改23675畝,占市“十大農業工程”年度任務1萬畝的236.8%、縣年度任務2.5萬畝95%;
三是完成油茶新植23100畝,占市“十大農業工程”年度任務1萬畝的231%、縣年度任務2萬畝的115.5%。完成油茶低改29563畝,占市“十大農業工程”年度任務2.3萬畝的128.5%、縣年度任務3萬畝的98.5%。
(2)積極開展中幼林撫育措施,提高用材林地產出率。截至11月19日,全縣共完成中幼林撫育112300畝,占縣年度任務10萬畝的112.3%。(3)深入推進杉竹混交造林,實現林地價值最大化。,全縣共完成杉竹混交造林16303.4畝,為增強我縣林業可持續發展能力、提高林業生態承載力和綜合效益夯實基礎;
(4)狠抓規模經營,壯大竹木產業。按年產值萬元新標準測算,完成新增竹木加工規模企業2家,分別為:楓廈木業、萬佳木業有限公司。強化依法治林,維護生態安全。
(三)強化依法治林,維護生態安全。開展嚴厲打擊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犯罪活動,從源頭保護好森林資源。一年來,我局以森林公安局牽頭組織林政、檢查站等相關部門先后開展了“春季攻勢”、木材市場整治、“打擊破壞紅豆杉資源”等5次專項行動,取得了顯著成效。共立森林案件62起,其中刑事案件60起,森林行政案件2起。查結55起,查破率為89%;抓獲違法犯罪人員96人,其中刑事拘留56人次,逮捕53人次,取保候審42人次,起訴81人次,治安拘留3人次;查處涉案木材價值150萬元。
2、不斷強化資源林政管理。
一是開展木材市場整治專項行動3次,清查木材加工廠299家,查處涉案木材2937立方米,扣押涉嫌違法運輸木材22車;
二是開展紅豆杉專項整治行動一次,收繳紅豆杉、楠木等珍稀植物及其制品109件,其中:紅豆杉厚板及茶盤11件,紅豆杉碗4只、茶杯23個、茶具2套、樹兜15個、成品茶幾17塊、板9塊,共清理各種根雕、樹兜、茶幾等加工場所以及酒店、茶莊等店面20多處,與店面老板、加工場
所老板簽訂守法經營承諾書30余份;
三是積極做好野生動物的保護和管理,開展打擊亂捕候鳥專項行動1次,收繳用捕殺候鳥發電機8臺、電瓶32個、燈40盞、砂槍7支,收繳野生鳥類57只,捕鳥網等工具一批;
四是開展項目建設征占用林地調查核實12個,并對“三柳高速公路”等重大項目做到提前介入,實行全程跟蹤管理和服務;
五是強化木材運輸監管,規范木材流通經營秩序。今年來,我局6個木材檢查站共檢查木材運輸車輛11260車次,檢查木材總數417808.95立方米,檢查竹子799078條,共查處非法運輸木材案件18起,沒收木材72.789立方米。
3、認真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全面貫徹“預防為主、積極消滅”的工作方針,積極落實各項措施,努力保障全縣森林資源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取得顯著成效。一年來,我縣共發生一般森林火災3起,火場面積85.6公頃,受害森林面積5.77公頃,森林受害率為0.016‰。無重大森林火災、無人員傷亡事故發生。
4、切實抓好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我局森防站開展森林病蟲害監測工作9次,共設林業有害生物測報組8個,固定測報點101個,測報人員16人,上報測報材料909份,監測森林面積9876757畝,監測覆蓋率為100%。全縣發生林業有害生物面積14480畝,實施人工防治作業面積14480畝,防治率為100%,共使用白僵菌粉1000公斤,森得保5513公斤。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為0、馬尾松毛蟲成災率為0、無公害防治率為100%、林業有害生物測報準確率為96%、種苗產地檢疫率為100%、木材調運檢疫率為100%,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目標考核指標5率都達標。
5、狠抓山林糾紛調處,構建穩定和諧林區。我局結合林權制度改革,積極組織開展矛盾排查,開展“調處突擊月活動”,協助縣人民政府舉辦“桂、黔兩省三縣第四次既桂、湘、黔三省十縣第一次調處工作聯席交流會”等措施全力化解糾紛,各項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全縣山林糾紛發案508起,已調結455起,調結率89.5%;信訪6件,答復6件,接待來訪群眾180人次,避免群體性械斗5起,為全縣推進林改、和諧林改作出應有的貢獻。多措并舉,狠抓木材生產銷售工作。
(四)多措并舉,狠抓木材生產銷售工作。
一是在抓好林改的同時加強林木采伐調查設計工作,縣營林站安排2位女高級工程師專抓林木采伐設計材料復核和材積測算工作,全力加快內業進度,滿足群眾林木采伐需要;
二是及時分解下達森林采伐限額指標,保障了我縣木材加工企業源料供給和林農生產生活需要;
三是加強服務意識,對林農小面積林木采伐優先安排采伐指標,及時辦理簽發手續;
四是積極籌措資金,升級我局林政資源管理網系統,提高木材運輸辦證簽證速度。至11月19日,全縣共完成發證蓄積223195立方米、出材量163862立方米,《林簽發木采伐許可證》1972張、運輸證17937份,完成木材銷售111439立方米。全縣完成育林金征收880萬元。創新農村沼氣發展思路,提高全縣沼氣綜合效益。
(五)創新農村沼氣發展思路,提高全縣沼氣綜合效益。
一是全力做好沼氣池建設。,上級下達我縣沼氣池建設任務900座,截至目前全縣共完成800座,占年度任務的88.9%;
二是創新農村沼氣發展思路,提高沼氣綜合效益。完成自治區沼氣池“兩高六好”試點建設任務,并獲自治區“兩高六好”優秀示范點稱號。在全縣大力推廣桔桿發酵技術,在汪洞鄉完成新型氣囊沼氣池試點35座,在融水鎮山安屯開展“全托式”管理沼氣池試點,在水東村建設沼氣建設綜合實訓基地1個。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水平穩中有升。
(六)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水平穩中有升。
一是落實局領導班子5人共交計生保證金5000元;
二是做好聯系鄉鎮(四榮鄉)的計生幫扶工作,在永安村幫扶計生對象20戶,投入資金元;
三是在香粉鄉對計生戶扶持送杉木苗5000株,投入資金15000元;
四是抓好全局系統干職計生目標責任管理,完善計生檔案工作;
五是組織相關單位部門對已婚育齡夫婦進行調查排查摸底,落實計劃生育節育措施;
六是加強對本單位管理區域內外的流動人口計生服務管理。安全生產不放松不放松,業安全有序運行。
(七)緊抓安全生產不放松,確保林業安全有序運行。
一是根據上級有關文件的要求,完成我局度安全生產工作要點的制定,并組織實施;
二是根據縣安委會和柳州市林業局文件要求,組織落實我局各季度安全生產大檢查活動。一年來共檢查木材加工企業338家,發放安全生產隱患整改書20份,重點督查安全隱患整改2家;
三是積極組織開展嚴厲打擊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專項行動;
四是組織企改、林政、營林、能源等單位深入各鄉鎮進行安全生產宣傳和安全生產隱患排查工作12次,及時排查安全隱患20起。
(八)抓實林業企業改制,維護林業和諧穩定
一是完成對木材公司、富林公司、銀河公司560名干部職工人事檔案等基本情況的核實,及402名在職人員改制所需經濟補償和養老金失業金的測算;
二是修訂、完善木材公司、富林公司、銀河公司的改制方案;
三是做好局屬國有林場危舊房改造工程項目競爭性談判會議及實施改建監管工作;
四是協調富林公司轉制成立木材檢驗中心的過度工作;五是認真做好企業職工來訪接待和說服工作。
(九)抓基礎設施建設,展現林業新風貌
一是投入100萬元,完成安太、良寨鄉林業站各400平方米的站房建設;
二是投資28萬元,完成林業局知青樓風貌改造;
三是在局辦公樓外墻安裝led電子屏幕宣傳;
四是投入20多萬元對白云鄉林站進行維修改造美化;
五是在局大院開工建設元寶、懷寶兩個森林派出所營房;
六是積極籌措資金,給營林、檢查站、森林公安等單位購置電腦、照相機等現代辦公設備一批,全力提高全局系統辦公科技裝備水平。圍繞自身建設,行政能力有新提高。
(十)圍繞自身建設,行政能力有新提高。
一是干部作風得到根本好轉。以創先爭優活動為載體,以建設服務型政府為方向,以強化執行力、抓工作落實為根本,制定了崗位責任制,完善了首問責任制、辦事公開制、服務承諾制、限時辦結制等五項制度,有效杜絕了工作拖沓、部門推諉等現象,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干部職工的積極性,全局干部作風得到了根本好轉;
二是機關效能建設有力推進。分3批次組織18名林業執法人員參加廣西林業執法人員執法資格培訓,提高他們執法水平,請縣紀委、檢察院等來上廉政、警示教育課,到柳州監獄開展警示教育等活動,強化辦證大廳林業窗口行為規范和工作律紀,公開林業行政許可辦事流程圖,進一步轉變了干部職工的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提高了他們的辦事效率和服務工作水平;
三是黨組織能力不斷增強。今年,我局成立了局黨委,黨的建設和組織能力得到較大提高,并結合“創先爭優”活動,以制度建設為抓手,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全局黨員的責任意識、法紀意識、自律意識不斷提高,局重大事項形成民主決策化,局黨組織凝聚力不斷增強。
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是今年降雨量少,對油茶、毛竹等造林成活率帶來較大影響。
二是受國際金融動蕩、國內房地產限購政策因素的影響,木材銷售不暢,育林金征收進度緩慢。
三是林業資金投入不足,對優勢特色產業支撐能力有限。
四是林業企業改制難度大,進展緩慢。
三、____年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科技創新為支撐,以建設生態融水為主題,以生態立縣、產業強縣為核心,以林業增效、農業增收為宗旨,大力發展融水特色優勢林業產業,全面提高林業發展質量和林業經濟總量,深化集體林權改革,努力實現林業又好又快發展。
(二)主要工作目標。深化集體林改。做好收尾工作,并啟動配套改革,搭建林權改革要素市場,激活林業生產新活力。
2、認真謀劃今冬明春造林備耕工作。全年力爭完成人工造林5萬畝,其中:杉木3.5萬畝、油茶0.52萬畝、杉竹混交0.5萬畝、其他0.48萬畝,奮斗目標為5.5萬畝。
3、深入實施“綠滿八桂”工程。著力做好村屯綠化、通道綠化和城鎮綠化。
4、推進低產林改造,發展優勢產業。____年,計劃完成油茶低改2萬畝,毛竹低改2萬畝。
5、凸出木材生產銷售工作,為全縣保民生、保穩定、保增長做出新貢獻。____年,計劃完成木材生產25萬立方米、木材銷售20萬立方米,完成政府性基金收入(育林金)1200萬元,按林業統計口徑實現林業總產值19億元。做大做強竹木產業。開展木材市場整治行動2次以上,培育規模企業1-2家。
6、繼續推進農村沼氣池建設,計劃新建沼氣池600座。
7、推進黨的建設,提高黨組織的創造力、戰斗力、凝聚力。
8、積極穩步地推進林業企業改制工作。
9、認真指導困難林場脫貧解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