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個人年終工作總結報告(精選3篇)
員工個人年終工作總結報告 篇1
尊敬的公司領導您好!
我是包裝車間副主管,本人在車間主要負責設備的維護、設備配件備件、生產設備改進的工作。20__年已經過去,在這一年里伴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并在公司領導的親切關懷指導下。本人對設備管理工作在諸多方面也有了新的認識,設備維修管理工作是確保生產設備設施正常運行的關鍵。現將一年來的工作情況及明年工作計劃總結如下。
1:提升管理水平 ,探索多途徑,提高維修效率
20__年在以往管理的基礎上,提出了一些普遍的作法使其更好地處理一些小的故障及開展預防性維修工作。
一、對生產設備維修填寫進行了細化。對各班組的維修人員,在機臺維修所使用的時間,維修后的情況,備件的更換,試運行情況等進行記錄統計,這樣有助于統計每臺生產設備的實際運行生產使用時間,也有助于統計該故障率的頻繁性便于估算改造的必要。
二、規定維修人員必須在生產機臺旁巡視操作便于及時處理設備的故障問題。對各班所維修的設備問題進行統計匯總,填寫設備維修記錄,設備維修記錄的實施,可促進各班組進行全面了解,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并進行快速處理。
三、對于維修人員的技能考核,今年12月份采用對維修人員季度技能考核。為確保維修人員在生產設備出現故障時能夠獨立快速進行搶修工作不耽誤生產時間本車間在每個季度未統一對維修工進行技能
考核使維修人員的技能不斷提高。
四、工作中的不足
1、在處理不是我分管的工作時,表現不夠主動,主要原因是腦中有怕越權、越位的思想,有時就表現出不主動提出自己的工作思路,致使工作節奏慢。
2、對新的東西學習不夠,工作上往往憑經驗辦事,憑以往的工作套路去處理問題,表現工作上的大膽創新不夠。
五、20__年工作計劃
展望20__年工作重點主要放在對本車間的主要生產做好設備的改進,獻好策、把好關充分利用20__年所累積的工作經驗開展工作
1、對車間內的主要生產設備備件進行統計,區分新舊設備的配件,按時按質完成配件的備件工作。
2、做好大修計劃,確保明年順利進行徹底消除原有設備的各項安全隱患,加強設備人員的整修能力
3、繼續發揚節能降耗的精神,鼓勵員工改革創新。
員工個人年終工作總結報告 篇2
公司一直平穩發展,同時,領導的帶領下,我們精益管理、嚴格控制成本,也是我持續改進、不斷成長的半年。現就本部門及本人物流專員20__年工作總結匯報如下:
一、 合理整合公司內部出貨計劃,選擇適合的運輸方式。
目前,國內的物流公司還不是很成熟,許多價格都是沒有一個具體規范的,所以貨比三家是需要的,認真詳細詢問各家物流公司的價格,服務,處理問題等資料,并寫進運輸合同。
作為一個物流專員,不是只是尋找物流公司把貨出出去就可以。而是要多方考慮,實現降低運輸成本,提高企業運輸效率。
每天公司都有貨出往全國各地,不同客人貨量不一樣,選擇的運輸方式和物流公司不一樣,運費也是不一樣的。因此作為一個物流專員,首先應該整合公司內部出貨計劃,把握運輸的大方向,制定運輸發貨計劃,根據業務要求,確定好運輸方式再找專線或者有區域優勢的物流公司報價。
只有車間能按時交貨,運輸時間才能按約定的進行,因此作為物流專員,不管是與跟單人員還是車間負責人,都必須確認準確的發貨時間。如生產有異常,及時與物流公司和客人做好協調工作。
貨物順利裝車,不代表能夠順利送到客戶手中,因此需要物流專員及時跟蹤到位。貨在什么地方,預計什么時間能到,可提前告知客人和業務。如遇到天氣或者自然災害等原因導致延長時間送貨,物流專員可提前跟客人說明,并告知預計到貨時間,也上報公司相關人員,避免大家不必要的緊張和擔心。
二、支持其他部門工作,處理關聯業務
為了保證公司其他部門業務正常運作,本部門或本人盡量完成各種其他部門沒有或無法完成的工作。例如去年一年為公司組裝維護電腦三十余人次,維 護打印機等事務也有很多次。此外,本人參與黨委及工會事務處理,負責起草了一定量的文件,參與組織了部分活動。由于這些非本部門業務,在此不再細說。
三、以學習科學發展觀為契機
1、加強部門人員知識技能自我培訓
由于公司業務不飽和,本部門人員經常利用空閑進行自我培訓、自我提升,為公司未來發展儲備力量。
2、提升部門人員服務意識、安全意識
本部門在強調多創效益的同時,必須確保服務質量、操作安全,要求部門人員既要節省費用,更要對業務部門、客戶提供服務和保障,支持業務部門多創效益。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一年來,本部門無一例投訴、無一例安全事故。
3、完善部門管理制度
按照領導意見,對各項管理制度進行修改。在保持原有流程不變的基礎上,加入了財務監督等條款,進一步規范出入庫流程。
最后,我承諾在接下來的半年里,我將一如既往地為各位同事服務,保證大家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主要業務中。
員工個人年終工作總結報告 篇3
20__年的我,是關鍵而忐忑的一年。新的單位,新的崗位,新的責任與挑戰。“畫眉深淺入時無?”細細回顧,發現自己一年來的工作,竟可以用幾個“有”來概括:
有挫折。從未做過編輯工作,初到出版中心的我有些摸不著頭腦。記得剛剛接手傳媒版的時候,有一次,領導要求給頭題的稿件配發表格,我手忙腳亂、張牙舞爪地弄了一個多小時,還是沒有弄好,汗順著兩頰流了下來。而交清樣的時間已過,沒辦法,只好求助老編輯幫忙,勉強過關。
還有一次,是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的專版,主任安排我和張武兩個人共成一塊版。正式組版從晚上7點開始,我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沒有思路。硬著頭皮在版心上一頓亂劃亂比,文字和圖片卻腳勁一樣的不聽使喚。我們大眼瞪小眼,沒了主意。最后,還是抓了技術部馬云鵬做勞工,整個版面從頭到尾都是他一個人在操作。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馬云鵬成了我隱形的翅膀,情急之下召喚,總能幫我度過難關。
至于工作之初的更多窘境窘態,就無須一一陳列了,它們儼然是我實習工程中的一次次考試,每過一關,成長一分。到今日,這種考試已經越來越少了,然而曾經摔過的跤、出過的錯、幫助過我的人,共同組成了一條青澀的風景線,回味時感慨無限。
有感動。還是上崗之初,我代替同事排民生版。那天處理的是《丈夫賣房換腎感天動地》的稿子,版面配發的是一張哈市迎春花剛剛開放的圖片。感動就來自于給社長看清樣的時候。通讀了整篇稿件后,社長親自操刀改寫了導語和結束語,“大愛夫妻”、“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不多的句子和詞匯,然而讓原本平淡的情感敘述升華了,稿件因而平添了很強的感染力,讓我驚訝不已。也就是從這篇稿件開始,我意識到以前關于“新聞的散文化寫法在南方吃香,在北方不被認同”說法很武斷,更加深了對稿件要敢于改、善于改的認識。
然而,更大的感動卻不在于此,是迎春花的圖片。因為不清楚圖片中的花色花卉是迎春花中的哪一種,我只好把題目作成“人面春花相映開”,文中所有關于花卉名稱的地方都用春花代替。社長審過之后說:這樣不準確,因為迎春花是個大概念,它包括很多種類,而我們應該精確到最準確的定義。然后,他打開網頁,按文中交代的花的特征,親自幫我搜索資料。大概半個小時之后,突然接到社長的電話,告訴我那種花可能是連翹,然而不能最終確定。我于是搜索了連翹的相關資料和圖片,感覺和我所采用的圖片和文字內容都比較吻合,經請示后,正式把文中花的名字都改成了連翹。從此,“連翹”這兩個字就刻在了我的腦海里,自然,它代表的已不僅僅是一種迎春花卉而已。
此外,身邊的感動也處處存在。正式接手第19版,劉朋會把當天要用的稿件找好存在文件夾里給我,并明確指明每條稿件的位置和篇幅,甚至側重點;獨立完成組版,對于剛剛正式工作的我來說困難隨時可見,很多同事就成了我緊急時刻的“救命稻草”,不推不吝等等。有的時候我會感覺,如果要衡量這一年的時間里我收獲的價值,感動的比例應該超過金錢,并持久于金錢。
有收獲。首先要從每天的編輯例會說起。幸運的很,初入報社,剛好趕上編輯例會制度的啟動,竊喜之余,格外珍惜每一次總編輯耳提面命的機會,記錄下每一個品評要點。印象最深的是一些稿件的特殊處理,比如對一張毛驢車與寶馬車并行于大街上的圖片的講授。社長說:在現代都市里,這種狀況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遇到了,沒有處理好,就是資源浪費,就象對待一個杯子。大家都知道,一個杯子看起來很普通,可是從熔煉到成型到剖光再到成品,它需要很多個環節,需要工人付出很多的勞動。如果你走進一個制造杯子的車間,拿起一個成品的杯子當著工人的面摔到地上,碎了,工人的感覺,相信大家都能體會。新聞稿件就是個杯子。從發生、發現到成稿、上版,也需要一系列的過程,如果編輯沒有處理好,沒有發掘出它本身的價值,就象杯子的剖光,那和當著工人的面摔碎杯子沒有什么區別,都是資源和勞動的浪費。就這張圖片而言,它可以有很多想象空間:寶馬與寶驢、城市與農村等等,都比眼下這個題目好……諸如此類,在場的人無不嘆服。
其次主任的指導。每天,把清樣交給主任的時刻也是我收獲最大的時刻,因為每一條稿件,從自己最初的判斷到最終定稿,再到主任的指點和修改,這期間的差別是一目了然的,也是最直接的。可以說,這是自我成長的最有效途徑。
最后是和周圍同事的交流。從一點不會蹣跚走來,我始終有一種嬰兒學步的感覺,于是乎格外留意別人版面的亮點。每每看到自己還不會的處理方法,就詢問或觀摩對方,直到自己也能熟練操作為止。
到現在,我已熟練掌握組版的流程、技術和技巧,在去年的版面評定中,我有十幾個版面被評為二等版,這對我來說,無疑是重要的肯定和鼓勵。無論怎樣,這段摸爬滾打的日子和它帶來的收獲和啟迪,我都將受益終生。
有期待。如果說,20__年我在晨報實現的是“馬斯洛需求理論”中的第一層:生存需要”(也稱生理需要),那么__20__年我將更進一步:實現“安全需要”,甚至“歸屬和愛的需要”。
《hlj晨報》是一個舞臺,空間乃大;我不是一個弱者,而且夢想依然。只有用自己的所長,駕馭自己的所有,爭取自己的所盼,生活,才可能一步步不離陽光。__20__年,我將繼續彌補自己技術上的不足,加強對新聞的判斷和把握,多借鑒其他媒體的閃光之處,讓自己的技藝和水平更上一層樓。同時,及時為自己的大腦內存充電,多讀,多看,多問,多想,爭取在明年年終盤點時,能多一些成績,并徹底溶入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