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綜測個人總結(通用3篇)
大學綜測個人總結 篇1
20xx年9月,我的大四終于都來了,這意味著作為本科生的我的求學生涯即將到了收尾的一頁了。回想這三四年真的過得很快很快,感性的說,就像一天的時間完成了從小師弟到大師兄的蛻變。看著操場上新生軍訓的情形,整齊的踏步,震耳的口號在宿舍戴著耳機都能聽到,我感觸很深。那時候的軍姿現在我還能慣性做出來,口號也可以嘶聲裂肺地喊上一天,可以瘋可以狂。可我現在卻不再站在操場上了,而是要面臨求職工作的問題了。軍訓到大四,時光匆匆,所以真的要珍惜時間和眼前老師、同學朋友的緣分,不能留下遺憾。
而在過去一年的時間里,變化也真的很多。下面是我大三這一年的思想、學習工作的總結匯報:
第一,思想方面。我從大一的時候就成為了正式黨員,所以接受的思想教育工作其實比一般同學多一些。到了大三的時候,我就成了我們班的黨小組的組長,也就是班內正式黨員、預備黨員、入黨主動分子等的聯系人和通訊人。平時做好上級老師同志分配的任務:做新入黨分子的介紹人工作,傳達通訊評議工作,還有協助團支書搞好一切黨建工作等。
其實大一大二的時候我到主動性還是很高的,很熱度,老師叫干什么就干什么。在同時擔任班干部的時候真的很用心為班集體做貢獻。所以每每搞班內同學“民意”測評的時候,我都算是很高人氣的。可是到了大三的時候,我的主動性有一點下降了,并不是嫌棄工作本身的原因。只是那時候,我大學英語6級還沒有過,而我想專心一點努力一定抓緊時間攻克它。所以我沒有選擇繼續競選班干部,也沒有打算任其他職務。說真的,就是不想分心做兩件事情,搞得一事無成。
所以那天老師委任我為第一黨小組組長的時候,我其實是很糾結的,怕的就是這個,怕辜負了老師的期待怕耽誤了同志們的工作怕自己協調不了學習。可是當我答應下來以后,我嘗試去接受這項任務的時候,慢慢的我發現自己其實并沒有進退兩難,一事無成,反而得到的鍛煉更多,認識更深刻。
一個通知的傳達,一個意見的通過,一個測評的協調,都讓我認識到了我不僅僅是對任務負責,還要對很多很多同志負責,一個錯誤可能就導致信任我的同志做錯了要求,繼而影響了整個工作的進度,所以不能兒戲了事,得過且過。就這樣我的責任心只能要更強,所以對自己的要求更嚴格了,自然主動性、主動性就充分發揮出來了。老師安排的工作我能按時按質地搞好,當然后來6級也過了。
從這些事情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端正態度,平衡心態,對于協調工作于學習還是有很大指導作用的。也明白了自己的思想還得繼續錘煉提升,爭取更大的覺悟進步。“己有能,勿自私”,要充分發揚黨員同志的先鋒模仿作用。
第二,學習方面。大三其實就進入了班內分方向上課學習的階段,所以這一年的學習任務還是很重要的,是首要集中精力攻克的。畢竟是自己經過深思熟慮做出的決定,所以我上專業課的時候是相對大一大二認真很多的。大三的課程安排其實算挺密集的,很有壓力。但我聽課還是挺認真的,會做筆記劃重點找相關資料,不懂的及時找老師找同學幫忙解決。反差最大的是:以前早睡晚起,現在是早起晚睡,有時候做夢的時候還想著某個機器的工作原理。好不痛苦。
其他方面,我還參與了各種培訓例如AUTOCAD高級繪圖員考證、中級維修工考證等等,當然還有英語6級。那種學習強度就像高三一樣,總之,那時候任務還是小山一樣的大。幸虧,我相信時間就像海綿的水,擠一擠還是有的。或許,我并不是一個項目里最出色的那一個,但我絕對是那一個力求不斷進步,力爭上游的唯一的我,這才是本色的我。
由于投入了狀態,充電時刻的比重很大,平時抽空做其他活動的時間不多,長久下來難免有點浮躁。加上大三下學期其實我就開始為大四的安排而焦慮過,有一段時間經常失眠多夢,也有過一段時間不想聽課,有時候裝著很正經的樣子聽課,其實心飛到了窗外。開小差還是有的,看課外書或者偶爾干脆小睡一會。所幸這種情況沒有蔓延的勢態,我懂得及時調整狀態,懂得懸崖勒馬,重新投入學習狀態。我將“吾日三省乎吾身”作為鞭策自己的座右銘,每天都進行對自己學習狀態的批判。這次綜合測評我的智育成績排名是班內第四名,相比大一大二的成績來講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這其中就有及時調整狀態的因素。
盡然,我本可以做得更好,比如多些參加校內科學技術競賽,或者多參加一些培訓課程(旁聽之類)。但是現實是我惰性還是很大,對自我挑戰的力度不夠強硬。這是很需要反省的一點。畢竟將來工作了,挑戰無處無時不在,人就是要懂得不斷鞭策自我,施壓自我,才能更強大地成長與進步。
第三,工作方面。正如我上面表述的一樣,這個學年里我是沒有擔任班團干部的,或者老師看出了我的糾結,所以安排了我當班內(其實車輛二班的部分同志也歸我管)的黨員組長,要給我多一些磨練的機會。由于成為正式黨員的時間從大一就開始了,所以很多工作我都有所熟悉的。黨建工作如聯系人工作,收集資料工作,傳達開會通知,介紹人工作,民意測評工作,以及各種文件的填寫等等。工作雖然瑣細繁重,但是我每次都當它是泰山一樣重的責任去落實,及時做好。當然很感激
其中我也有做的不足的地方。比如忙中出亂,顧此失彼,給個別的同志造成理解錯誤。有時候我覺得解釋清楚了,但是總有一兩個同志誤解了我的原意。這其實是我沒有做好反復強調,逐個落實的工作。所以后來我認識到這個不妥善的方面之后,每每傳達通知、文件精神都會全力多方面落實。比如一個通知,先在班內黨員群里集體早午晚發一次,然后再點擊每一個同志的號再重復發幾次,接著又信息與電話強調,以確保最終的落實統一。這種做法雖然有點繁復,“笨”,但是為了最真實最深刻最負責地傳達給同志們,我不厭其煩。當然很感激同志們對我的肯定,不嫌棄我的笨方法。
除了這些工作以外,參加學校內的實踐活動,做好自己的角色也讓我體會良多。例如學院舉行的“尋找第四個蘋果”廣告設計大賽,我的小組分工合作,各施其職,構想、策劃、拍攝、畫圖、角色扮演等等,都有一個完整的最優化方案,每個同學都可以發揮所長,這充分發揮團隊合作的力量,我們最后取得了二等獎的好名次。
這其中讓我深深感受到:工作既需要個人能力的體現,更需要團隊精神的發揚。在這個社會上,任何一個人的力量都是渺小的,只有融入團隊,只有與團隊一起奮斗,才能實現個人能力與價值的最大化,才能成就自己的卓越。
大學綜測個人總結 篇2
1)合法的用戶標識符考查:
合法的要求是由字母,數字,下劃線組成。有其它元素就錯了。
并且第一個必須為字母或則是下劃線。第一個為數字就錯了。
關鍵字不可以作為用戶標識符號。main define scanf printf 都不是關鍵字。迷惑你的地方If是可以做為用戶標識符。因為If中的第一個字母大寫了,所以不是關鍵字。
2)實型數據的合法形式:
2.333e-1 就是合法的,且數據是2.333×10-1。
考試口訣:e前e后必有數,e后必為整數。.
3)字符數據的合法形式::
'1' 是字符占一個字節,"1"是字符串占兩個字節(含有一個結束符號)。
'0' 的ASCII數值表示為48,'a' 的ASCII數值是97,'A'的ASCII數值是65。
4) 整型一般是兩個字節, 字符型是一個字節,雙精度一般是4個字節:
考試時候一般會說,在16位編譯系統,或者是32位系統。碰到這種情況,不要去管,一樣做題。掌握整型一般是兩個字節, 字符型是一個字節,雙精度一般是4個字節就可以了。
5)轉義字符的考查:
在程序中 int a = 0x6d,是把一個十六進制的數給變量a 注意這里的0x必須存在。
在程序中 int a = 06d, 是一個八進制的形式。
在轉義字符中,’x6d’ 才是合法的,0不能寫,并且x是小寫。
‘141’ 是合法的, 0是不能寫的。
‘108’是非法的,因為不可以出現8。
6)算術運算符號的優先級別:
同級別的有的是從左到右,有的是從右到左。
7)強制類型轉換:
一定是 (int)a 不是 int(a),注意類型上一定有括號的。
注意(int)(a+b)和(int)a+b 的區別。 前是把a+b轉型,后是把a轉型再加b。
8)表達式的考查:
是表達式就一定有數值。
賦值表達式:表達式數值是最左邊的數值,a=b=5;該表達式為5,常量不可以賦值。
自加、自減表達式:假設a=5,++a(是為6), a++(為5);
運行的機理:++a 是先把變量的數值加上1,然后把得到的數值放到變量a中,然后再用這
個++a表達式的數值為6,而a++是先用該表達式的數值為5,然后再把a的數值加上1為6,
再放到變量a中。 進行了++a和a++后在下面的程序中再用到a的話都是變量a中的6了。
考試口訣:++在前先加后用,++在后先用后加。
逗號表達式:優先級別最低 ;表達式的數值逗號最右邊的那個表達式的數值。
(2,3,4)的表達式的數值就是4。
9)位運算的考查:
會有一到二題考試題目。
總的處理方法:幾乎所有的位運算的題目都要按這個流程來處理(先把十進制變成二進制再變成十進制)。
例1: char a = 6, b;
b = a<<2; 這種題目的計算是先要把a的十進制6化成二進制,再做位運算。
例2: 一定要記住,
例3: 在沒有舍去數據的時候,<<左移一位表示乘以2;>>右移一位表示除以2。
10)018的數值是非法的,八進制是沒有8的,逢8進1。
11)%符號兩邊要求是整數。不是整數就錯了。
12) 三種取整丟小數的情況:
1、int a =1.6;
2、(int)a
大學綜測個人總結 篇3
當我有幸邁入大學的門檻,卻發現與其說大學是一片圣土,不如說是一個熔爐。大學校園融入了天南地北與社會方圓,其中有來自五湖四海的同學,有形形色色、豐富多采的活動,形成了獨有的校園文化;大學校園融入了中學時代的純真,更包羅了世間百態、人間萬象。無論是社會上常見的瑣事俗事,還是學校獨有的趣聞逸事,都會時常呈現在你面前,關鍵就要看你怎樣去感悟與理解。于是,有些人步入大學后成了“神雕俠侶”,有些人卻“笑傲江湖”,而另一些人只能“俠客行”了。
在大學生活了一段時間,我發現這座“象牙塔”是有棱有角的,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撞上。在中學時代,我們大多習慣于問老師該怎么做;但在大學,老師不會給你明確的答案,需要你自己去思考,去選擇。舉個例子,當你同時面臨觀摩全國英語演講比賽和世界著名交響樂團的演奏時,你如何選擇呢?
對于我來說,我會選擇去聽演講,因為我認為觀摩演講比賽帶給我的收益更多。當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問題的角度,不同的問題又有不同的處理方法。其實,學會如何去思考問題,如何在兩難中取舍也應被視作大學課程之一,更是對自我的一種鍛煉。
我的大學生涯即將過半,而我也漸漸明白大學其實是一個大舞臺,一個屬于你自己的舞臺。在這里你既是導演又是主角,只要你敢于嘗試,那么所有的聚光燈都會向你打來。而你要做的就是努力去演好你的角色,無論發生什么,相信自己,沒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