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普通幼師個人總結心得(精選3篇)
2023普通幼師個人總結心得 篇1
一、生活能力:
培養方面鑒于中班幼兒生活自理能力是有待提高的,所以這學期我們加強對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在平時讓他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如:午睡脫衣后將衣服疊放整齊,注意自己衣著整潔、安靜吃飯、保持桌、地、碗都能干凈、經常洗手的習慣等。通過我們不斷努力,幼兒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生活習慣。經常給幼兒講講究衛生、愛干凈、愛整潔的知識。一段時間下來,幼兒衛生習慣有了很大提高。
二、學習習慣和能力發展方面:
我認真組織幼兒的每一次活動,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幼兒能主動學習,多給他們表達的機會。每個孩子都愿意講、也會講。上課時注意力集中,認真積極的參加各項活動。每一次的教學活動,我都讓孩子舉手回答問題。在一次次的鼓勵下,許多小朋友都能集中注意力了。當老師提問時,有些小朋友會用求助的眼光看著我們,這時我們給孩子一個鼓勵的眼光時,孩子就能勇敢地舉起小手。平時我們經常組織幼兒一起講故事、念念兒歌,所以我們班幼兒表達能力較強,能大膽講述自己的想法,能正確表達自己的意見平時不怎么開口的小朋友也變得很活潑開朗了。
三、品德行為和情感的發展:
我經常講一些小故事讓幼兒了解小朋友之間應該團結、平時及時發現一些好的行為等,如:互相幫助鈕扣子、穿鞋子等。及時表揚,逐步形成互相幫助的良好品德,對于能主動幫助小伙伴的小朋友,我們都即使給予肯定和表揚,鼓勵其他小朋友像他們一樣。慢慢地愛幫助別人的小朋友也多了。看到這些場面真的很高興!不過有些小朋友愛欺負別人,例如:銘霖、華艷等有時會欺負別的小朋友,會有小朋友告狀說他們有打人、抓人了。于是一段時間我們對他們進行留意、觀察,發現不好的行為及時讓他們改正,對于他們出現好的行為既是給予表揚,盡量讓他們少犯錯誤。
四、保育工作方面:
這學期老師對孩子照顧的無微不至。從對杯子、毛巾等每天消毒到孩子的冷暖、身體狀況、每天午休后疊被子、打掃寢室都能做到細致周到,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保證了我們班小朋友能在清潔、干凈的環境中成長。
五、家園互動工作方面:
家長是教師的重要合作伙伴,幼兒教育離不開家庭教育,因此,我們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開展家長工作,本學期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增進了家長對幼兒園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我通過家校通、互寫親子家園、開辦家長園地等形式,促進家長對幼兒園工作的了解和支持,幫助家長了解幼兒在園的生活、學習情況和幼兒園的教育目標、計劃等,更新家長的教育觀念、明確對幼兒的培養目標,調動了家長參與教育活動的興趣,取得了家園教育的一致性,真正實現家園共育。
2023普通幼師個人總結心得 篇2
一、班級概況
1、共有幼兒45人。其中女孩20人,男孩23人。
2、配有2名教師(幼師畢業)
二、主要工作任務
(一)教育教學方面
1、本學期我們能根據園務計劃,結合本班幼兒的實際水平制定教育目標,認真鉆研小班教材,選擇合適的教育內容,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進行教育。
2、創設良好的班級環境,使幼兒喜歡幼兒園集體生活,能高高興興上幼兒園,愉快地參加各項活動,消除膽小、怕生及分離焦慮的情緒。
3、本學期采用省編幼兒園小班教材、省編《領域活動指導》與《主題活動指導》。
4、教師認真學習《綱要》,落實課改精神,嘗試綜合主題教學實施,改教材、改教法、改學法。
5、在制定活動方案時根據班級的具體情況和幼兒的鮮活的生活自主設計(十月份開展主題活動—“幼兒園里真快樂”、十一月份開展主題活動—“水果娃娃”、十二月份開展主題活動—“可愛的小動物”),創造性地使用教師教育用書。強調教育以人為本的觀念,把幼兒作為發展和創造生活內涵的主體加以尊重,以幼兒生活為軸心,以幼兒經驗為切入點,以游戲活動為主要形式,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等方面的全面發展。我們強調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普遍水平,同時關注幼兒發展水平、能力、經驗、學習方式的個體差異,注意基礎性、發展性、靈活性的結合,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地發展。強調以幼兒發展為本,教師是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倡導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關系。
6、本班教師從各方面充分了解本班幼兒,盡量做到面向全體,照顧個別,讓幼兒掌握更多的知識。
7、建立班級一日生活常規,初步培養幼兒能遵守集體生活中的各種行為規則,使幼兒懂得應輕拿輕放玩具桌椅,不防礙別人游戲,不搶同伴正在玩的玩具,積極、認真參與集中教育活動等行為規則。
8、本學期幼兒在各領域中的發展:
(1)健康領域
1、逐步消除入園的不安,不哭鬧,不亂發脾氣,愿意上幼兒園。
2、不怕生,愿意與教師、同伴接觸。
3、在成人的幫助下,學習用肥皂洗手,樂于接受晨間檢查。
4、學會上廁所。
5、會自己使用小勺進餐,在教師的提醒下把飯菜吃完,并會擦嘴,并能保持桌面整潔。
6、在成人幫助下學習穿、脫衣服和褲子。
7、在成人提醒下,知道活動的安全。
8、學習簡單的模仿操。
(2)社會性領域
1、愿意親近教師和同伴,喜歡參加集體活動,對班級環境感到親切。
2、在教師的幫助下,學習遵守一日生活常規。
3、在游戲活動中,學習遵守簡單的游戲規則。
4、愿意接觸周圍的人,學習問早、問好、說再見等禮貌用語。
5、能分清自己和別人的東西。
6、在教師的提醒下,能輕拿輕放玩具,玩好后放回原處,會拾起掉在地上的玩具。
7、懂得不打人不罵人,愿意與同伴友好相處。
(3)認知領域
1、了解并熟悉幼兒園的環境,認識教師、保育員、同伴,能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
2、認識常見的餐具,知道其名稱、用途,并學會使用。
3、能感知、區別物體的大小,理解其相對關系。
4、能根據物體的1—2個特征,進行分類排序,具有初步的排列組合能力。
5、會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知道兩組物體一樣多,具有初步的對應比較能力。
6、觀察生活中常見的家禽,知道其名稱、外型特征、生活習性及用途,懂得喜歡、愛護它們。
7、能愉快地參加游戲及操作活動,能按物體的某一特征歸類,并進行分類、排序。
8、了解常見的交通工具,知道其名稱及用途。
9、在各種活動中觀察、擺弄實物,對數產生興趣。
(4)語言領域
1、能聽懂生活中常見的普通話,學習按教師的要求做事。
2、會用普通話說自己的名字,班上的用具、玩具、食品和同伴的姓名。
3、愿意聽教師講故事,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學習念簡單的兒歌。
4、喜歡和教師一起看圖書,也喜歡自己看書。
5、能與同伴一起聽教師講故事或對話。
6、在教師幫助下,能用較適當的詞匯講述一句話和一件事情。
7、能聽懂教師的問題,并大膽回答,態度大方。
8、能獨立朗誦兒歌。
2023普通幼師個人總結心得 篇3
此刻處處可見放養型教師,保姆型教師,有的孩子甚至上了大學,生活還不能自理,而今日我要說的是把成功的機會換給孩子。其實孩子都是很喜歡動手的。生活方面有的時候家長們喜歡包辦替代孩子穿衣服,給孩子喂飯,導致孩子喜歡做什么事情都喜歡依靠父母,吃飯沒有家長喂飯就不吃,衣服哭鬧等著家長來穿。學習方面,可謂是家長占據了孩子的主動權,不管孩子喜歡不喜歡都給孩子抱各種課外班,幼兒自理本事,解決問題本事逐漸下降,所以我認為改善這一現象有以下幾種辦法
1、供給材料,讓幼兒自主探索教師與家長主動放手,大膽鼓勵幼兒自主解決問題,如果你一味的幫忙孩子解決問題,孩子會遇到什么問題都會請求你來幫忙他。逐漸的讓幼兒主動解決問題本事下降,所以當孩子遇到問題時候,能夠重復幼兒遇到的問題,幫忙幼兒延長思考的時間,帶著幼兒在家或者在班級里轉一轉如果這時候幼兒看見一件東西,他認為能夠解決問題,你確認為不能,可是你要憋住,讓他自主探索,僅有經過不斷嘗試,孩子與材料充分的接觸了,孩子才能發揮這個材料的更寬更廣的用途。當看到他們自我解決字的問題時候,他們臉上的笑容是發自內心的,是一種自信的笑容。既給幼兒增加了自信,又使幼兒自我解決了問題,增加了幼兒的成功經驗,家長和教師們何樂而不為呢?
二、每一天給與幼兒一種成功感一種習慣需要一個月甚至三個月完成,幼兒的成功感也是一樣的,所以作為教師的我們,要給予幼兒成功感,使他們產生自信,能夠在班中為動手本事不強的幼兒或者自信心不強的幼兒,最大限度發掘它們的優點,設置專門的小專題的主題墻,給與幼兒自信,資料有觀察幼兒制作的過程圖片與文字,還有觀察到幼兒提高點。給與幼兒展示作品的空間,讓幼兒感受到一個寬松,自主的環境,支持幼兒自主發展,成功總在細節中體現,或許孩子不明白能夠嘗試哪一種材料幫忙自我時,你能夠給幼兒兩種選擇,請幼兒選擇一種進行嘗試,當孩子用這種材料幫忙自我把作品完成,這就是一種成功的感受。
當幼兒像你展示作品時候,即使你能夠看出畫面的所有資料或者你認為這幅畫面沒有資料,你能夠踏實下來,裝作什么都不明白,向幼兒請教一般,能夠問你能夠告訴我你畫的是什么嗎?我很好奇你這個用綠色的筆畫的是什么?激發幼兒表達的欲望,這又是一種幫忙孩子獲得成功的方法。孩子像你清楚地講述了他的作品資料,也許你認為他畫的是什么。可是他給你講述的時候,你會感覺到柳暗花明又一村,它融入了自我的創意,以自我的想法,這一點是十分可貴的。既鍛煉了幼兒的語言表達本事又和成人的關系進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