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臺實習的工作總結(精選3篇)
電臺實習的工作總結 篇1
我實習所在的地方是中央人民廣播之聲中國之聲。與我同時在中國之聲實習的還有廣電班的凌宏鴻、王麗媛,以及我們班的鐘瑋、張爽和萬力五位同學。應該說大家在各自的實習過程中都有出色的表現,比如鐘瑋同學,她在中國之聲《人物春秋》欄目擔任記者主持,前后總共參與制作了17期節目,其中,獨立采、編、播制作了6期節目。再比如在記者站實習的凌宏鴻和王麗媛同學,她們采制的錄音新聞多次被《新聞與報紙摘要》和《全國新聞聯播》采用,因此她們的聲音也隨著中國之聲的電波,傳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
那再說說我吧,我所在的欄目是中國之聲《神州夜航》,這是一檔夜話類的欄目,它采用直播的方式,目前的播出時間是每周一至周五的零點到一點半。這個欄目依托新聞,關注新聞事件中的人,關注身邊的普通人的生活狀態,體味不同人物的心路歷程和生存方式。這從欄目的版頭語中就可以看出來——以成熟的心境品味細節,以個性的思考梳理人生,讓新聞作為認識生活的標本,中國之聲《神州夜航》。
回想在中央之聲實習的那段時光,我想真的可以說是一言難盡,因為時間的關系,在這里,我就選取其中的一些片斷與大家分享吧。
剛剛到臺里報到的時候,一切都很陌生,但是當我向周圍的老師們介紹,說我來自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時候,他們的反應卻是驚人的相似,都不約而同的提到了一個人“方潔莉”。他們大多都會說——噢,武大的呀,你知道小芳吧?去年她也在我們這兒實習,那小姑娘人特別好。專業也不錯,然后還特別有想法。我想,對于方潔莉,可能很多人會比較陌生,她是我們的師姐,來自01級播音班。盡管原來在學校的時候,我就打心眼里佩服她,因為我總覺得在她身上有太多的張小陵老師的影子。但是,在我初到中央之聲的那段時間,當我聽到周圍的老師對她異口同聲的稱贊的時候,我還是被震撼了,我實在想象不出去年她實習的時候得要做得多么完美,才能給所有的老師都留下這么深刻的印象,才能讓好多人都一直牽掛著她,惦記著她。我想,這也許就是一個人的人格魅力吧。對于一個好的主持人來說,這是太重要的一點了。《菜根譚》中有一句話——文章寫到極至,無有它奇,只是恰好。做人做到極至,無有它異,只是本真。放在這里,再恰當不過了。
在夜航,印象最深的還是那些上直播的日子。每次直播,夜航一個小時,然后中間穿插三檔新聞和氣象服務,每檔十分鐘,這樣時間加起來是一個半小時。3月16號,我第一次以主持人的身份正式主持夜航,從此,每個星期二的深夜,我跟夜航有了固定的約會。
第一次上直播,因為之前上過很多次新聞直播了,再說還有大魏老師跟著,我只管說,所有的操機的任務我都不用管,天塌下來,還有大魏老師頂著。所以,那一次,反倒不怎么緊張。真正緊張的是第二次上節目。當時大魏老師跟我一塊進了直播間,首先是直播整點新聞,可當我正在播國內新聞的時候,身旁的大魏老師卻出去了。因為之前他跟我說的是帶我上三次節目之后再讓我獨立上節目,所以當時我一點思想準備都沒有,更要命的是,我在直播呢。當時的感覺沒法形容,嘴里不能停,還要播報新聞,臺里規定空播十五秒就是重大安全事故,其實空白時間只要超過三秒,人耳就已經能辨別出來直播中間出問題了,所以播出紀律要求我必須播。可我心思完全不在稿子上,我在想,該怎么對付面前的這一堆要命的機器,一會是先推音樂,還是先出版頭呢,對,還有廣告,廣告什么時候播呢。這樣的直播狀態肯定不成,當時的情形真可以說是兇險。我告訴自己一定要鎮靜,及時調整了自己的狀態。好在自己命大,心理素質還真的是不錯,一切都有驚無險。后來,大魏老師說,其實當時他比我還要緊張。他還告訴我,直播的狀態其實更像鴨子浮水,表面上風平浪靜,其實水下腳掌在不停的撲騰,也就是說要找到一種外松內緊的狀態。經過了這一考驗,從此我就獨立上節目了。
直播的魅力就在于未知。原來我對國內的直播多少都有點嗤之以鼻,無論是廣播還是電視,總覺得是排練了多次以后的演出,但是當我真正做起直播以后,才知道每一秒都可能有意外發生。
5月18號,又是我上直播的日子。眼看前面的一個小時都順利地過去了,所以我有些大意。問題就在這種大意中出現了。在離一點鐘整點報時還有30秒的時候,前面的一首歌曲放完了,這個三十秒我只能用自己的話來填。我照例說了那期節目的主題,以及參與節目的方式,話音剛落,整點報時就響了。當時自己還在美,覺得時間控制還不錯。可是我忘了說完話要隨時注意關話筒這個細節。在六響報時之后,我從工作站調出了中國之聲的大版頭和整點新聞的版頭,這個時間大概有四十秒。這個期間,我喝了水,并且還嗽了嗽嗓子,當時全然沒有意識到做這一切的時候話筒還開著!所以全國人民分享了我的喝水和咳嗽。下了節目,收到了我朋友的短信:“豬,你干嘛呢?”我說:“是說聲音很大嗎?”然后他告訴我說:“你說呢?地球人都聽到了!”盡管現在我說得很輕松,但是想想還是后怕。萬一那天在直播間里不只我一個人,隨便的三言兩語后果都會不堪設想。
盡管幾乎每期直播都會有一些意外發生,但是我仍然喜歡直播,享受直播,樂在其中。我喜歡直播的感覺,特別是夜間的直播。整個四樓的直播區,除了兩端站崗的武警戰士,就只剩下我一個人。上直播前,我習慣于關掉導播間的燈,體驗真正屬于我的九十分鐘。面對話筒的那一刻,我可以拋開一切雜念,讓真實的情感伴著夜色中的電波飛入一個個等待滋潤的孤寂者的心田。喜歡廣播,可能更主要的是喜歡在直播間里的感覺,喜歡看著不斷刷新的短信平臺發呆,喜歡一邊說話一邊猜測聽眾的表情……那一刻,我會很滿足,也很踏實。
夜航給了我太多太多,一直覺得自己很幸運,無論走到哪里身邊都有一群特別好的人,給我力量,給我關懷,給我信心,給我動力。做廣播,經常就會收到意外的驚喜。記得我第一次上節目的時候,就有我們新聞學院的同學通過短信平臺給我發來短信,他說——胡凡?這個名字和聲音都好熟悉,你是播音班的胡凡師哥嗎?也許大家會說一條小小的短信算不了什么,但是在剛剛上節目的我看來,這就是莫大的鼓勵和溫暖。我不知道當初發短信的那個同學今天有沒有在現場,希望你能夠聽到我最真誠的感謝。在北京,還有一位好心的的哥,好幾次下節目,他都會準時在臺門口等,真的很謝謝他,讓我的心情從走出直播間的失落中復歸平靜,體驗到夜色籠罩下北京的那份特有的寧靜和安詳。聽眾真的很可愛,直到現在仍然有一些航友與我保持著聯系,還在詢問什么時候我能再回夜航。在百度的夜航貼吧里,我也經常能在字里行間里發現航友提到我的名字,我知道這是一種被牽掛的幸福。盡管我們從未謀面,但廣播這一特殊的紐帶讓我們已經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其實要感謝的人還有很多,這其中有些是我能叫得出名字的,但是更多的,我卻叫不出名字,可是,他們還是在默默地付出,他們還是真心的對我好。除了常懷一顆感恩的心,小小的胡凡也許這一輩子也無法償還這份沉甸甸的愛。
6月8號,我在夜航做了最后的一期節目。在最后一期節目行將結束的時候,我本來準備的歌曲是陳志朋的《舍不得》,那是挑了好久的一首歌。但是不知為什么,我卻把節目開始放過的另外一首歌又播了一遍。走出直播間的那一刻,心里反復地在想,為什么留給了自己一個不完美的結束。也許真的是上天的安排吧,離別的時候不說再見,是否就意味著再次的相聚?
記得大魏老師有一篇寫廣播人的文章,題目叫《墮入無形》。里面有一段話是這么說的——許多時候下了直播,已是萬家燈火。夜深似海,我像一只魚兒游弋在海中央。沒有人知道我,沒有人認識我,那種隨心隨欲,那種工作過后的怡然自得,可能別人永遠無法明白。有時候,我真覺得自己以及廣播人像風,像水,在這個都市里流動,流過之后了無痕跡。但是人們的生活中缺得了風和水嗎?
與電視和網絡媒體相比,廣播早已沒有了當初的光環,但是我們應該高興,在如今喧囂的媒介超市里,還有這樣一方凈土,讓彼此心靈相通,在充滿理性和智慧的聲音里讓人思考生命的存在和價值。作為一名播音與主持專業的學生,我更愿意把節目主持的道路看作是一種苦行僧的實踐。因為永恒的不滿足,我將一直在路上。
在結束發言之前,我想借這個機會,對播音主持專業的同學說幾句心里話。小小的胡凡渴望快快地長大,我們的播音專業也渴望快快地成長。原來也一直不自信,出去實習了,我發現武大培養的播音人不差!記得前不久我的一個很好的朋友對我說——我們都是不踩地的小鳥,帶著夢想往前沖。是的,我們不僅要做珞珈山下最字正腔圓的一群人,我們更要用這純正的普通話、漂亮的嗓音,去承載最睿智、最閃光的思想。因為“語言是思想的物質外殼。
最后,我想用一句話與大家共勉——“不意人夸聲色好,愿留心音在乾坤”。
電臺實習的工作總結 篇2
在實習前期,正好學校評市一級學校,后期市又要參加衛生城市評比。學生的勞動任務比較重,還要帶領學生搞好第二課堂,開主題班會。班主任的工作較重。在本組同學做班主任時,去學校的時間要比別人早,為了同學的安全,我都要求我們全組同學一起去學校。班主任的工作又“苦”又“累”。每天早上要看衛生區,要監督學生澆花,中午要等到學生搞好教室衛生,鎖好門才能走,下午還要帶學生去搞第二課堂的活動。我們從一開始就向原班主任了解學生輪值的情況,了解本班的衛生區,以防有學生儉懶。這方面我們全組同學都做得比較好,因為學生的輪值情況我們已經掌握,不勞動的學生我們可以直接找到他,對他進行批評,這對其他同學是很重要的,只有“有勞有得,沒勞不得”才不會打擊其他同學的積極性。也可以從小培養踏踏踏實實做人的好習慣,避免弄虛作假。
對于班里的一些調皮學生,我們都采取與其多交流的方法來管理。因為你不能對他硬來,你越是態度強硬,他就越反抗,后來就會發展到討厭老師,討厭上這個老師的課,厭學等。所以應該在平時和他們多交流,能夠在平常的交流中適當的通過一些言語對他們作一些引導。應該在平時和他們多交流,能夠在平常的交流中適當的通過一些言語對他們作一些引導。
開展活動,學生是主體,因此開展的活動就應該迎合學生的興趣。可是第一次我們班開展的活動“跳繩”并不是很成功,主要就是這個活動是學校安排下來的,沒多少學生喜歡玩。盡管我們的組員已經很努力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可還是有一些男同學跑到別的班去看“熱鬧”。第二次活動我們就提早在學生中展開一些調查,詢問他們喜歡開展什么體育比賽。通過學生的意見,我們和鄰班搞了一次拔河比賽,我想通過這個比賽能夠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培養學生的集體觀念。在比賽過程中,女生可謂表現積極,能夠很好的為隊員加油助威。男生就很默契地同時用力。最終我們以二比一獲勝。這就很好的體現了班級的凝聚力。主題班會是通過全組人員討論決定的,題目是“自定正確的學習方法”,主要是針對班上有的同學成績較好(如我們班的班長,開學以來到實習結束5次測驗都是100分),有的同學成績較差。我們通過這次班會,讓同學相互了解別人的學習方法,自己選擇適合自己的。班會很成功,同學們的思維異常活躍,而且小組之間討論非常積極。
時間過的非常快,當我真正了解學生特點,開始和他們建立起感情時,實習卻結束了。雖然非常短暫,但覺得自己學到了很多,特別是認真負責,也嘗到了當老師的酸甜苦辣,感受到學生的聰明可愛。在這次實習中,我從任課老師謝老師身上學到很多,同時充分體會到“愛心”在師生中的關鍵作用,只有你對學生付出真愛,你才能取得學生對你的尊重和信任。但在實習中,我不能很好的做到“愛”跟“嚴”結合,可能我的他們的愛有點過度,以致于有時有點遷就他們。我想對學生的愛一定要有一個度,而且必須跟嚴結合。該嚴的時候就嚴,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理解你的愛。
電臺實習的工作總結 篇3
在這些天的實習中,我受益匪淺,讓我有機會將理論與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在這實習期間,我深切的體會到了工作的艱辛,學習的無限的。這實習使我明白了人際關系的重要性,工作的熱心責任心以及心態的重要性。
1.思想統一,目標明確。即俗話說:“大家的心要齊”.切不可各懷心思,南轅北轍。因為思想指導行動,只有大家的思想高度統一了,才會真正把目標落實到行動中來。
2.團隊作戰的精神,不強調個人英雄主義。因為每個員工的績效是與營業廳掛鉤的,整體不好,局部再好,也沒辦法體現你的優秀。木桶原理已很好地詮釋了這一切。
3.強烈的責任感。個人要在團隊中找好自己的位置,明確自己的職能。一旦發生問題,千萬不可相互推委,要有勇于承擔責任的勇氣。如果缺乏這點,那團隊將無法凝聚,也就更加談不上發揮超強戰斗力了。
實習完畢了,這個實習是我生命中最難忘的日子,一開始的時候很怕,現在想來,日子還是過去了,而且可以拿到優秀實習生,所以,得到一個啟示:不論遇到什么困難,不要對自己失去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