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抗擊新冠肺炎思政課疫情觀后感(通用3篇)
大學生抗擊新冠肺炎思政課疫情觀后感 篇1
尊敬的各位朋友:
春節將至,“新冠肺炎病例”在引起擔憂的同時,也勾起我們對十七年前SARS浩劫的慘痛記憶。病情出現時,它們有相似的開頭:一個病人出現,一系列人傳染,由一至百呈“井噴式”增長;回顧病源時,更有相似的起因:國家衛健委指出,病毒是從野生動物傳播到人類。“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所有人都在關注開始肆虐的疾病如何防控,我們也應注意到疾病的由來,以及我們能做些什么從源頭上遏制病毒。
縱觀近幾十年新型傳染病的發源,艾滋病毒來自于非洲白眉猩猩,寨卡病毒來自于恒河猴,埃博拉和H1N9禽流感這些更為熟悉的疾病,也都和野生動物有關。這次肺炎的第一例感染者與隨后十余名病人都來自野生動物市場,而多年前SARS的第一位感染者正是一名野味廚師……這些事實無一不告訴我們:捕食“野味”是病毒傳播關鍵的一環。“SARS的源頭是蝙蝠不假,但是它發展的舞臺是廣東野生動物市場和酒樓、餐館。如果沒有我們濫用果子貍,食用果子貍,那么病毒從蝙蝠到果子貍再到人的傳播鏈就不會發生,當年的SARS就不會爆發。”新型冠狀病毒研究所的研究員石正麗在“一席”演講中說。
因此,在屢次發生的血的教訓面前,每個人都應該拒絕追求“野味”。從前我們呼吁保護野生動物,只是關注它的生態意義,還是有一些人不以為意,我行我素;如今這些傳染病提醒我們,拒絕捕食野生動物,不僅關乎生態,更關乎公共安全。由人的貪念、癡昧引起的后果來之迅速,更是來勢洶洶。在此,我發出如下倡議:
第一,樹立健康的價值觀,不抱獵奇心理。
國人對“野味”的嗜好,有文化心理、傳統以及中醫藥文化影響等多方面原因,也有人把捕食一擲千金的珍稀野生肉類當做身份地位的象征。然而,這樣的“排面”建立在一條條原本在自然中靈動的生命和一個個潛在的病毒威脅之上,真的值得追求嗎?答案不言而喻。
第二,明確捕食野生動物的危害,不抱僥幸心理。
在記者臥底的一個“野味群”,有人提及最近的武漢疫情,一群友回復“該吃吃該喝喝,沒那么容易來我頭上”。總有人不相信野生動物會傳播疾病,或者說是不相信傳播病毒的野生動物就是自己接觸的這只,抱著僥幸心理。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一旦發生大規模疫情,經濟損失動輒數千億,生命的代價更是無法衡量。
第三,心懷對自然的敬畏與愛護,不抱自大心理。
化用一句莎翁名言,同一的太陽照著人類,也不曾避了任何一種生物。天行有常,萬物都在其該在的位置,維持天地的周轉。一些病毒寄生宿主,千百年來動物共同進化出了特殊抗體,而新鮮宿主人類卻對它們毫無招架之力。如果不是人類自高自大,把自己當做主宰而任由欲望膨脹,把本在山原奔跑的麋鹿、果貍擺上餐桌,悲劇也許就不會發生。
圣雄甘地曾說,地球所提供的足以滿足每個人的需要,但不足以填滿每個人的欲望,每一次無節制的索取,大自然都會要求償還。也許這一次“新冠肺炎”的戰爭,我們也會像打敗“非典”一樣打敗它,但這場戰爭建立在惶惶人心和無數人命之上,早已不能以輸贏來論。我們不要等到出現超級病毒再后悔貪婪,不要等到付出慘痛代價再后悔愚昧。
大學生抗擊新冠肺炎思政課疫情觀后感 篇2
第一學期就這樣悄無聲息的過了, 時間如流水過匆匆而過,昨日那埋怨時間過的太慢的情素似乎還游移在腦際,驀然回首,感慨頗多。時間對于每一個人來說是公平的,轉眼之間我已走過了半年的大學時光,在這大學的生活中讓我感觸了很多。
在學習上,從之前那種有人安排有人監督的學習方式轉變成沒人管沒人約束的學習方式,讓每個剛步入大學的人來說都有些措手不及,我也不例外,新的教學方式,新的學習方式,一切都不再那么循規蹈矩了,自己也會覺得迷茫,好像一切都無法計劃,隨意的學習,隨意的生活,渾然不知的揮霍了大把的時間,生活也失去了重心。然而第一學期漸漸的適應了周圍的環境,漸漸的在學習中找到了規律,那些迷茫也漸漸消散。加之參加校院活動,生活也從乏味中變得充實。
在課余生活方面,學院的社團豐富多姿,為我們提供了大展拳腳的舞臺。我積極地參加了各種社團的招新活動,最后我選擇心理輔導站,在那里我和學長學姐們一起努力,互相學習,學習了很多以前未曾接觸過的新知識,鍛煉提高了自己的能力, 讓自己早點擺脫稚嫩與無知,慢慢地摸索自己的大學之道
在生活方面在生活上,我基本上都可以和同學們友好相處,和睦共處,互幫互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形成獨立自理自立的良好品德。宿舍是一個大集體,六個人生活在同一個空間里面,但是各自的生活習性都不相,這就需要大家互相理解和遷就,只有這樣才能和平相處,為我們的學習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和休息環境。
當我再次踏入校門,我會帶著青春的喜悅,青春的生機,青春的頑強不息。帶著一個全新的我邁入大一的第二學期,不再虛度光陰,自己的努力,自己的事要靠自己做,付出一份努力才會換取一份收獲。學習并不是一種興趣,而是一種責任,是我們應該做而且必須做好的事,為自己,為所有關心我們的人更是為期盼我們成材貢獻的國家。同時學習必定會有負擔。沒有苦的.累的過程,就不會有我們的進步和提升,無論是今天的學習,還是明天的工作都是如此。大學生活是漫漫人生路的一個階段也是人生之歌的一個樂章。這段路既是短暫的也是漫長的,這個樂章既可能是優美動聽的也可能是遺憾苦澀的。雖然我的大學生活才剛剛開始,但我相信它會是充滿快樂的。
大學生抗擊新冠肺炎思政課疫情觀后感 篇3
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一年來,我始終把思想政治學習放在重要位置,我堅持每天看新聞,了解國家的政治走向,并時刻糾正自己的錯誤思想。
在工作中,我擔任班級的體育委員。我始終以廣大同學的共同利益為最基本的出發點。此外,我敢于吃苦、善于鉆研,能按規定的時間與程序辦事;我虛心向有經驗的同學請教,學習他們的經驗和知識,爭取更好的服務于同學的同時也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在生活中我做到艱苦樸素,樂于助人。利用課外時間在外面兼職。我能與舍友、同班同學保持好的關系。并結識一些高年級的師哥師姐,向他們請教學習、工作、生活上的問題。大學就是一個小型的社會,不僅要搞好自己的學習成績,更要培養自己的人際交往的能力。在大二,我會更注意這方面的情況,努力交到更多的良師益友。
以上是我對大二學年一些方面的個人總結,我將把這個小結做為大三的行動指南。